画笔传情海内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17
颗粒名称: 画笔传情海内外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5
页码: 140-144
摘要: 我父亲陈如阜是台湾高雄人,母亲廖玉华是东山人。1936年,我出生在东山外婆家后,父亲当大副“行船”去台湾,隔年就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不能回来,妈妈常常呆坐海边礁石,对着大海呼唤我爸爸,苦苦等待了八年。抗战胜利,爸爸才和妈妈、儿女团聚。1947年,我爸又“行船”去台湾,一去三十几个年头,直到十年前病逝老家,都没有法子回东山看看全家老少,连家信也不能通。这几十年间,我妈妈不知道多少次坐在海边礁石上,面对汹涌的波涛,呼喊我爸爸的名字。可是,大海茫茫,台湾和大陆藩篱阻隔,爸爸哪里听得见、回得来呢?!1990年7月15日至21日,这幅画在高雄“随缘艺术中心”举办个展。
关键词: 对台情结 画笔 东山

内容

我父亲陈如阜是台湾高雄人,母亲廖玉华是东山人。1936年,我出生在东山外婆家后,父亲当大副“行船”去台湾,隔年就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不能回来,妈妈常常呆坐海边礁石,对着大海呼唤我爸爸,苦苦等待了八年。抗战胜利,爸爸才和妈妈、儿女团聚。1947年,我爸又“行船”去台湾,一去三十几个年头,直到十年前病逝老家,都没有法子回东山看看全家老少,连家信也不能通。这几十年间,我妈妈不知道多少次坐在海边礁石上,面对汹涌的波涛,呼喊我爸爸的名字。可是,大海茫茫,台湾和大陆藩篱阻隔,爸爸哪里听得见、回得来呢?!
  1990年,我的台湾弟弟遵照爸爸的临终嘱咐,带着一本爸爸生前编印的族谱,用双手捧送给我,说这是父亲托他交给我的珍贵遗物。从族谱中才得知,我的原籍应是澎湖,爸爸去澎湖寻过祖,还整理了谱牒。弟弟说爸爸在世时,身在台湾,心在东山,念念不忘留在大陆的亲人,临终前再三交代:“不要忘记大陆的大妈、大姐,一定要去看望她们..”爸爸生前想念我们,我们也深深想念他老人家。尽管台湾、东山大海相隔,骨肉亲情怎么也隔不绝、割不断。
  对台湾——东山,有着我深厚的骨肉亲情。我和我的丈夫谢学文,每每把这种骨肉亲情泛溢于画笔端,以表达我们对台湾亲人的思念之心,对海峡两岸骨肉亲人的眷恋之情。1982年,台胞黄先生通过东山台胞接待站,找到了我的丈夫谢学文,要求一幅描绘万里长城的国画。他对学文说:“台湾人想长城,爱长城,台湾画家爱画长城,因为没能体验生活,画出来总欠逼真。所以我请求你画一幅长城图,给我带回台湾去,让更多的同胞能够看到长城的雄姿伟貌。”
  黄先生索求长城图,反映了台胞爱民族、爱祖国的普遍心理。学文和我都认为不管怎么样困难,一定要满足黄先生这种深邃的心愿。同年秋,学文带上画具和照相机,束装北上,行到八达岭、山海关写生一个多月,后抵西安观看古长城建筑。此行,共描作60多幅速写,拍摄50多帧长城照,充实了对伟大长城的创作真感。学文回家后,又参考100多种有关长城的资料和图片,经过20几天的辛劳创作,先后六易其稿,终于绘成一幅长13米、高1.65米的长绻《万里长城》山水画。
  这幅长城画始自山海关止至嘉峪关,重点突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画中群峰起伏,云雾涛海,长城盘腾,气势磅礴,加上墨气淋漓,情趣倾泻,倍觉真实动人。画成后,学文特地请书法名家沈振东先生为画题书陈秋顺老先生的诗作:“古筑长城古最雄,逶迤万里缀分封,骋怀纵马关山胜,千载感知说巨龙。”
  那年冬天,台胞黄先生来索画,欣喜若狂,连连称赞长城图画得逼真感人。隔年(1983)春月,黄先生把这幅长城图拿到台湾南圣母庙举办的“台湾综合画展”展出,这是近四十年来大陆画作第一次在台湾的公开展览。画展期间,台湾同胞三、四十万人次前往观赏,有一万多人争相在长城图前摄影留念,一时轰动了台湾艺术界。黄先生对长城图的成功展出十分满意和高兴,特地从台湾寄来《张大千画集》和《黄君璧画集》,还有一整筒宣纸,以答谢学文绘制长城图的深情厚意。
  不久,黄先生再次从台湾光临我家,邀请学文画一幅长28米的桂林山水图。人们常说:彩墨通心,画笔传情。“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国河山风光的秀美,更能够唤起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敬慕和挚爱,更能够传输海峡两岸亲人的手足情谊。于是学文和我束装去桂林写生,我们夫妻沉浸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一、两个月。学文即于1983年3月末完成了一幅长百尺、高五尺的《桂林山水》图。著名篆刻家周暂文先生对此画赞赏备至,特地镌刻一方“万里江山展新姿”篆体金石,作为长绻画的压角珠印。
  1990年7月15日至21日,这幅画在高雄“随缘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台湾街头出现这样赫然海报:“百尺巨幅大陆山水画《桂林山水》——大陆画家谢学文《桂林山水》画展首次在台展出。高五尺,长百尺——随缘带你游桂林。”海报宣传开啦,一些艺术院校教授和艺术中心顾问,专程从台北赶到高雄观摩鉴赏,对作品评价很高,有一所艺术高校要买下《桂林山水》作教材;出版单位要用她印制挂历画轴,打算分成六个部分,配上唐、宋、元、明、清历代诗人对桂林山水的吟咏印制出版。
  这之前,学文曾得香港画家和漳属同乡会的支持,于1989年9月在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举行画展,展出《万里长城》、《龙江云洞迎朝晖》等画作38幅,受到当地艺术界前辈的同声赞赏。德高望重的任真汉老先生还特地为画展剪彩,并亲笔题字加予褒评。1990年5月,学文和我应新加坡东山会馆之邀,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展览厅举办“谢学文、陈雪琼联合画展”,展出我们夫妇80多幅作品,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和好评。学文的一幅《乐山大佛》还被一位书画名家所收藏;东南亚地区的报纸、电视台都作了突出的报道。《联合晚报》发表学文的世界第一奇石《东山风动石》和我的《人生贵有胸中竹》两画,报章还评论学文“善于把中国画的泼墨和泼彩,表现在写实的手法上”。新加坡著名美术界前辈施香沱先生(漳州人),参观画展后特地写文评论学文的画作,说他那幅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把握了大自然奥秘和感受后所作的完美的反映”,又夸说学文的画重视领悟理性和意趣观念。他说:“作画以理、气、趣兼到为上,非是三者,不入精品。”
  1991年初,学文以揉纸手法制作的《乐山大佛》,在日本展出后荣获国际文化交流书画展秀作奖;,同年盛夏,他荟纳祖国山川胜景之萃的巨幅山水画完稿后,即由“华艺出版社”以对开篇幅分为12轴,作为1992年挂历印制出版;新加坡书法家林山川、香港书画家陈森、中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胡文遂等分别为画题字。由于学文在绘画上的裴然成就,他的事迹被录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艺术家数据库》等等。
  这几年来,学文用画笔进行了海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传递了对海峡两岸和海外侨胞的情谊。我呢、作为台胞的后代,作为学文的妻子,也常常泼墨画竹,以画传情,沟通海峡两岸的情思。1987年春节,台湾许先生收藏了一幅我画的《风竹》,台北举行“亚洲美术协会第二次画展”时,把我的《风竹》拿来展出,想不到《画展专刊》专门撰文介绍,很多当地书画家评论《风竹》落笔干湿有致,着墨浓淡适宜,画面所表现的动感极强,“修竹不惧风侵打”的刚强性格跃然纸上。1990年,我的另一帧墨竹参加亚洲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书画展,荣幸地获了奖。从1989年到1992年春节,新加坡连年把我的墨竹作品《竹报平安福》印成贺年片,大受欢迎。该作品还在大陆和香港报刊上登载。
  记得1990年5月,新加坡东山会馆邀请我们夫妻举办联合画展时,我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展览厅里,一共展出各种姿态的墨竹画36幅,吸引了好多艺术爱好者。一时间,东南亚各地报纸的专题报道,都过奖地说观赏竹画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马来西亚《国际时报》一篇文章评论我画的竹时说,风、雨、晴、露,姿态迥异,远近离间,穿插有法,或倩影摇风,或亮节迎阳,或雨涤枝梢,或绿筠滴翠,着笔苍劲,该浓处则浓,该淡处则淡,见“中空节自高”的君子风格。他们的过奖评论,叫我既高兴又不安,因为我的画作要达到艺术高峰还差得远。
  如果说,我画竹初获成就,那也要感谢画竹专家、广西阳朔县文化局长黎振欧先生的指点。他曾经在日本作绘竹的现场表演,声誉甚高。我在阳朔拜黎先生为师,承蒙面授指教,后来孜心探讨古今墨竹画家的理论与技法,才逐步走上绘竹画坛。学他的画,用笔豪放,雅润有致,作品富有时代气息。首先应该归功于岭南派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林斗裕等名人的栽培。岭南画派,自古以来在我国画坛上享有盛名,学文慕名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三年,五十四岁还当大学生,幸得关山月等大师亲自指点,才有今天一些成就。
  今日,我们夫妻仍继续丹青作画,用彩笔传情会友,团结更多的“三胞”爱中国,共同振兴中华。1992年8月,我的墨竹画和学文的山水画,又参加在台北市举行的亚洲国际水墨画大展,再次把祖国深情传送给台湾父老姐妹。
  (范华龄整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雪琼
责任者
范华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如阜
相关人物
廖玉华
相关人物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