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业余学校十三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505
颗粒名称: 中山业余学校十三年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除参政议政以外,积极运用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学校,以补国家独力办学之不足。漳州民革市委会首先响应民革中央号召,在芗城开设中山补习学校,校长、副校长由民革市委正副主委汤涛、许周民兼任。先后开设英语少先班、青工文化补习班、美术班、个体商业会计班。没有教室则设法租用,教师在民革成员中选聘,或从他校现职老师中聘用。中山业余学校的创办,开漳州民主党派开办学校的先声。于是,在市民革成员中遴选颜日三担任校长。学生大部分是市各工厂的青工,小部分是街道失学失业青年。该局对中山学校的教学设施、管理、辅导,都表赞赏。1988年,中山学校改归市教育局领导,重新办理立案。
关键词: 中山 业余学校 漳州市

内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除参政议政以外,积极运用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学校,以补国家独力办学之不足。漳州民革市委会首先响应民革中央号召,在芗城开设中山补习学校,校长、副校长由民革市委正副主委汤涛、许周民兼任。先后开设英语少先班、青工文化补习班、美术班、个体商业会计班。没有教室则设法租用,教师在民革成员中选聘,或从他校现职老师中聘用。中山业余学校的创办,开漳州民主党派开办学校的先声。
  学校的学生来源,开头多数是下乡回城青年。他们因在文革中下乡未达到初高中实际文化程度,按规定必须再补课。学生来校报读颇多,从1983年开办起到1986年2月止,共招收学生1300名。1986年初,因正副校长忙于民革党务工作,无暇兼顾校务,市委乃决定聘请专职校长担任。于是,在市民革成员中遴选颜日三担任校长。他解放前在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又是漳州一中老教师,曾在市科委、龙溪大专班、师专、电大任过英语教师,学识丰富,有一定办学经验。他接任之始,便把学校改名为漳州市中山业余学校,重新办理立案,校本部设在打锡巷民主大楼,校舍长期租用于市五中,开设初高中文化课,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分文理科。学生大部分是市各工厂的青工,小部分是街道失学失业青年。教师除聘请民革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外,另聘各校现职名师,如漳州一中张祖谋、吴冬卿老师来校兼课。一时教师阵容齐整,颇能吸引社会注意。
  这时,工厂工人来校报读,遇到一难题,就是工厂不给学生报销学杂费,理山是中山非工会办的学校。学生来校反映,学校即刻向上级交涉,请求给予同等待遇,一面向工厂疏通,承得支持,允许报销。这样,学生来校就读日渐增多,加上教师认真教学,中山学校学生参加考试及格率名列前茅。因此,被漳州糖厂看中了,它和中山学校合办高中班,给青工补课,教室设在糖厂,从1987年至1988年共办三期。糖厂领导很支持,对中山办学各种设施都表满意,学校更振奋精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期及格率都达80%以上。最后,学生取得高中结业证有492人。城区粮食局闻风来接洽,要和中山合办高中班给青工补课,以提高其局内职工的文化素质。经双方合作,计开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课,教室设在芗城区粮食局内。经过一年施教,取得高中毕业证有50多人,及格率达到85%以上。该局对中山学校的教学设施、管理、辅导,都表赞赏。从此,中山业余学校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逐渐扩大。
  1986年恢复高考,各校纷纷组织“回炉班”,招收落第生补课。中山学校不落人后,开设高考“回炉班”,于1986年9月开始上课。其中有一部分外地来的学生需要安排宿舍,这就犯难了。本校连校舍都向外租借,哪来宿舍、但学生既然招来,再难也得解决。几经办校同仁奔走寻找,最后,男生设法在小坑头小学居住,女生山民革王雄铮老师觅借糕饼厂一间宿舍居住。上课教室仍租在五中,开设英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聘请教过高三毕业班的名优教师上课,学生专心听讲,课堂秩序良好。可惜只办一学期,第二学期,漳州一中、三中放宽招收分数,学生转到一中、三中报读,因而高考“回炉班”半途夭折。但中山学校仍不灰心,继续招收中考“回炉班”,于1987年开课,实行全日制,开语文、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六科,租借业大教室上课,派专人跟班上课管理,秩序同样良好。一年后结束,学生参加中考考试,录取数达80%左右,学习成绩还是不错。
  1988年,中山学校改归市教育局领导,重新办理立案。一切转入正规化,学校重新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整设学籍卡,建立学校大事记录制,开设高初中部,订学制高中两年毕业,初中一年半毕业。教时按照成人教育规定开课。高中分文理科,开语、数、政、史、地、理、化等,初中开语、数、政、物理、化学等,可以单科结业。高中上完五科,通过考试及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送请教育局验印,国家承认其文凭同样有效。初中上完四科亦然。1989年9月,因中山学校办学有成绩,校长颜日三被市教委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1990年,学生参加全省作文比赛获得三等奖有二人,校誉日好,社会注目。
  1990年以后,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中山学校办学必须根据自身条件紧随时代的步伐一起前进。当时,有些工厂亏损,无力输送工人就学;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失学失业青年急切需要学习一技之长;中考落第生在社会上占有一定数量;街道有一部分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整天无书读无事干,游游荡荡,家长耽心其为非作歹,很想送其入学。因此,中山学校决定:1、只开高中文科班,不办理科班。因为招来学生的数学程度较差,理化跟不上;2、增办高中会计专业班;3、增办家用电器班、摩托维修原理班、电工班、烹饪班等短期培训,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些短期培训班,有的与市家电办、水电局挂勾,经过考试承认其资格。会计专业班学习两年,经考试及格,发给毕业证书,再在工作单位工作一年,就可以免试申请会计证,成为会计员。此外,增办英语班,分初级、中级班。但英语班时办时停,很难继续办下去。主要原因:1、漳州没有外语环境,学英语者不多,又缺乏实用;2、学不能致用,久了就忘记;3、英语难读,学好更难,学生视为畏途。但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学英语极为必要,因为涉外事务日多,三资企业日渐兴盛,对外贸易占有相当分量,不懂英语就难于处理业务。此外,我市每年劳务出口很多,到海外工作不懂英语也将寸步难行。因此学校没有放弃英语招生,甚至认为即使招不成班也要招,表示了中山学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服务的真诚。
  虽有办学真诚,却碰到极大困难:工厂工人报读几乎绝迹,只有招收中考落第生,而落第生成了“抢手货”。各办学单位都向此阵地要人,办学招生也面临剧烈竞争。每届秋季新学年开始,就是中山学校和其他友校招生最严峻的时刻。但由于中山学校诸同仁的努力,做到每学期的学生能保持100多人,分四个班上课。我校教导主任杨碧漪一贯工作负责,认真抓教学,受人拥戴;总务主任陈秋生管理收支账项清清楚楚;技术培训班负责人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尽心尽力去做。同仁竭尽职责,学校又一贯坚持办学以社会服务为目的,极力抑低学生学杂费,节约开支,以能收支平衡为原则,决不牟利,并且发扬勤俭办学精神,同心协力,共同把学校办得起色。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校决定:1、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应增加数学教时,从头教起,兼顾教学实效;2、上一堂课必须给学生有所得益,一步步走,不要贪多嚼不烂;3、严格考勤,防止流生,出勤好的给予奖分;4、对学生及格率高的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给奖励;5、以提高教学质量,换取学生数量。实行这些办法以后,旧生尚能保住,新生也能接续而来。
  总之,中山学校在一无校舍、二无政府一分钱补贴、三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而且坚持十三年之久,从不间断,对社会国家有了一定贡献,实非易事。从1983年开办至今招收学生共计5156名,取得结业证书者有3364人、毕业证者492人。这些毕结业生出路,有的在工厂继续工作,被提升为车间主任;有的在公私营公司担任会计和出纳,有的开家用电器、摩托维修店,或充任电工,自谋生计。他们学有所用,能继续发展和进步,就是学校的光荣。
  校长颜日三于1992年赴台探亲,并在台考察教育,与朋友同学交谈家乡教育状况,并为中山学校建校募捐一笔款项约人民币14万元(实际到位7万5千元)。1993年10月,他奉市教委指派出席北京社会力量办学研讨会,在会上宣读论文《谈谈社会力量办学的认识》,博得与会同志的好评。颜校长自北京开会回来,又热心投入民办教育的事业中,拟将中山学校办成一所全日制的职业学校。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百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