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引种和野药家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99
颗粒名称: 南药引种和野药家种
分类号: R282
页数: 5
页码: 87-91
摘要: 建国前,漳州中药材主要品种是依靠外来供应的。建国后的195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中药材“就地生产、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供应”的通知。为了贯彻国务院这个指示,漳州医药站和县(市)医药公司,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抽出专人创办药材培植场试种中药材。1959年下半年,福建省进行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我被抽调参加,发现本地区中药资源很丰富。普查结束后,龙溪地区决定在发展中药材生产同时,也采取省外引种和本地野生转家种的措施,两者同步进行。自1959年开始,向广西引进肉桂,千张纸、木瓜、山药、菊花等品种;当地野生转家种的有巴戟天、砂仁、海马、海蛆、土鳌虫等,使引种和野生转家种初步获得成功。
关键词: 中药材 经济 漳州市

内容

建国前,漳州中药材主要品种是依靠外来供应的。建国后的195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中药材“就地生产、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供应”的通知。为了贯彻国务院这个指示,漳州医药站和县(市)医药公司,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抽出专人创办药材培植场试种中药材。1959年下半年,福建省进行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我被抽调参加,发现本地区中药资源很丰富。普查结束后,龙溪地区决定在发展中药材生产同时,也采取省外引种和本地野生转家种的措施,两者同步进行。自1959年开始,向广西引进肉桂,千张纸、木瓜、山药、菊花等品种;当地野生转家种的有巴戟天、砂仁、海马、海蛆、土鳌虫等,使引种和野生转家种初步获得成功。这个时期,是漳州地区中药材生产的萌发期。
  1960年,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医药系统自己创办的药场大部份下马。那时期,由于全国普遍受灾,省外原来的药材主产地也大幅度减产,药材货源紧缺,品种又降减,市场供应不足。地方党和政府号召“自力更生”,医药系统又重新组织药材生产,由过去自己办药场的做法,改为发动生产社队办药场(我到漳浦深土公社参加生地引种)。六十年代,先后引进河南的生地,四川的川芎,浙江的白芍,安徽、湖北的茯苓,云南的川七、广东的春砂仁,均取得引种成功,质量都符合药用标准。这个时期是漳州地区中药材生产的初兴时期。
  七十年代开始,在引进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引进品种。至1980年统计,历年引种试种和野生转家种的中药材共93种。
  中药引种和野生转家种获得成功,向市场提供商品的有:广西肉桂、薄荷、木瓜、生地、川芎、泽舍、北沙参、瓜娄、三七、郁金、菊花、巴戟天,阳春砂仁、海马、海蛆、石决明、茯苓、山药、白术、金银花、党参、桔梗、射干、枝子、河南红花、白芷、玄参、藿香、三奈、白花蛇、梅花鹿、珍珠、穿心莲、甜菊、益智仁、攻瑰茄、甘草、胡椒、补骨脂、七叶胆、石刁柏、川练子、女贞子、天冬、麦冬、使君子等46个品种。
  试种成功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有:海南壳砂、缩密砂、上别虫、杜仲、厚朴、黄芪、枸杞、天麻、西红花、大力子、槟榔、白豆寇、怀牛七、浙贝、元胡、大枫子,马钱子、安息香、藤黄、龙血树、儿茶、苏木,芦荟、檀香、萝芙木、猫须草、咳嗽草、马兜玲、独角莲、辛夷花、丁香、八角茴香、银杏、佛桃等共40种。
  引种失败的有:连翘、枣肉(能生长、不能开花结果),人参(种子未经冷藏不出苗)、白芍、当归(未能渡夏)、黄连、黄柏(种子处理不妥)等七种。
  本地区在大力发展药材生产过程中、努力做到不与农争地,向山发展,封山种药,间作套种,采药保苗,这些措施得到国营农场、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支持。在这一时期,各县纷纷创办药材场。据1977年统计,全区国营、集体创办的种药场总数达681个,种药专业人员1207人,年种药面积13700亩。初步形成了泽舍、穿心莲、砂仁、山药、菊花、郁金、生地、藿香等大面稳产高产的种药基地。如龙海角尾的泽舍年产量1000公担,产值40万元,每年出口500公担,大大超过历史上的主产区;漳浦县主产的穿心莲,年产量达6000公担,产值120万元;长泰县种植的砂仁,年产量35000公斤,产值175万元;以平和、云霄为主的山药(淮山)年产量10000公担,产值90多万元;以东山、诏安为主的菊花,年产量4000公担,产值120万元;以诏安为主的藿香,年产量1500公担,产值30万元;以漳浦、龙海为主的生地,年产量10000公担、产值300万元,以平和为主的郁金年产量6000公担,产值60万元。从1971年至1980年,全区累计种药面积125232亩,收购药材总金额达3399万元。七十年代,可以说是漳州地区中药材生产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漳州地区掀起了北药南栽的高潮,而且对南药进行开发试验。早在1969年,国务院六个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省作为引种国外南药和对国内南药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1970年,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经过调查,决定在漳州地区建立南药试验站,选址在诏安金星农场,由诏安县成立筹建小组、委派胡阿贯负责。同年八月,开始搭草棚,白手起家,把南药试验站的架子搭起来,当年引进越南的砂仁、草果进行试种。
  1971年,由福建省医药公司拨款给试验站建设一座28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添置耕牛农具,职工由6人增加到10人。该站引进广西肉桂、海南槟榔、锡兰肉桂、广东益智仁、广西儿茶、云南苏木、浙江红花、海南白木香、檀香等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1972年,根据科学实验的需要,做好培植试验规划,建立木本标本园3.5亩,丰产试验片11亩,苗圃基地8亩,种子繁育基地5亩,并在周围荒地种植多年生木本南药4000株,变荒山为药圃,又引种云南毕拨、诃子、大枫子、草果、海南天仙子、广东阳春砂仁、印度马钱、广西大枫子、安息香,并向省内晋江引进芦荟等。
  1973年,省医药公司的重视,给该站拨款扩建会议厅、标本室,并建设150平方米仓库一座,种药园地由23亩扩大到47亩,人员由10人增加到22人。当年该站又从越南、印尼、泰国、印度等国家引进肉桂等种苗2000多株、种子460斤,并试种本地的巴戟天,同时开展三个项目的试验:
  1、对槟榔定植进行观察记载。
  2、对砂仁、益智仁快速育苗法进行实验,从种子育苗改为分株繁植。3、以越南桂作为芽穗、广西桂作为砧木,进行科学芽接。
  1974年,该站引进海南土砂、壳砂、盐美木、萝芙木、红豆寇、草豆寇、紫檀、神秘果,小良姜、印度萝芙木,越南砂仁、缩砂等品种进行试种。
  1975年,向本省厦门引进血结。这一年,肉桂芽接取得成果,荣获诏安县科委颂发的科研成果奖。
  1976年,停止引进,着重从栽培和管理上做好巩固、提高工作,进行栽培移植试验。1、如被称为“娇小姐”的草果,先后进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上壤湿润、空气流通、肥力较高的田里栽培。为了防止阳光强晒,还为它搭棚蔽荫,栽上防风树,结果生长旺盛,成畦连片;2、根据檀香的习性,试验在它周围种上长春花、紫珠草,为它提供充分的养分,使檀香茁壮成长;3、对怕寒的槟榔,选择背靠东北、面向西南、阳光充足的坡地栽培,冬天又用稻草包扎树干和覆盖树冠,保护越冬。经过这些防护措施,终于使槟榔开花结果,打破“槟榔不过海”的传统习惯,使槟榔在诏安安家落户。
  1977年,为加强南药试验园地的管理,平整土地15亩,改良土壤28亩,修硬田岸250公尺,改善耕作条件,调整布局,做到规格化、园林化。省医药公司又拨款兴建玻璃温室两座,面积100平方米,添置显微镜、分析天平、化验药品等,为开展科研种药提供物质基础,当年已繁育了各种药苗278万株,种子350多斤,供应区内各药场种植。
  1978年,金星南药试验站和厦门大学生物系南药科研组、省医药总公司联合编写了《南药栽培》一书(1980年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介绍了17科南药引种成功的栽培经验。
  1979年,继续向厦门引进藤黄,向海南引进印度马钱、大叶丁香、小叶丁香、血结、千年健、胖大海、肉豆叩、白豆叩、泰国白豆叩、槟榔、广东檀香、壳砂等。在栽培管理上,已完成农业机械配套,电力照明机械喷灌,并采用电动喷露防止病虫害。
  1980年,金星南药试验站建立十年,累计引进国内外南药31个品种、46个品系,试种引种基本上都获得成功。
  八十年代,南药试验站由于长期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推广培植,本身没有经济收入(过去每年依靠省医药公司拨款维持生存)。到1986年以后,省医药公司停拨试验费,这一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南药生产试验基地,便陷于自生自灭的境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俊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