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渔民救护盟军飞行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80
颗粒名称: 东山渔民救护盟军飞行员
分类号: E296
页数: 2
页码: 36-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山渔民救护盟军飞行员的革命事迹。
关键词: 飞行员 抗日 东山人民

内容

1945年6月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东山岛海空仍不平静,常有中美同盟军与日本侵略军激战。渔民在海上捕鱼,屡遭日军追击杀戮,很不安全。
  当时,广东大埕红头〓渔船依历史习惯常到东山县的兄弟岛附近海面捕鱼,并停靠于东山岛。有一天,一位留在东山裕泰水产加工铺办事的广东大埕渔民,十分担心已出海多时的红头渔船为何尚未返港,特地请加工铺老板雇用东山渔民陈木全、陈老公父子的渔船出海打听情况。驾驶这只船的共9人,即:陈木全、陈老公、黄顺、刘阿武、陈石虎、游阿坤、郑鸟、张糊及那位广东渔民。船于晨早出发,一路寻找打听而去,至中午到达兄弟岛附近。这时,张糊首先发现兄弟岛三盘北方隐隐约约有一艘小艇在漂荡,接着陈木全等也看到小艇犹如一对扁舟,在滔滔的大海中飘荡,于是,他们驾驶的渔船,迅速向小艇靠近,这时才清楚看到艇上有两人正向他们招手。具有海上救危精神的东山渔民立即将船驶向小艇。黄色橡皮艇里有两个外国人,从其外貌、装束、语言与神情分析,大家猜他们是美国军人。这两名军人要求立即把他俩救上渔船。陈木全等已知中美结盟抗日,称美国军为同盟军,搭救遇难的同盟军人更是义不容辞。于是,他们七手八脚将两位美国军人拉上渔船,安置稳妥。他们商量一阵,一致认为救护美国军人到安全的地方要紧,顾不上继续打听红头〓船的情况了,即将渔船急急驶回东山岛。傍晚,船靠东山岛西门澳,渔民们簇拥着两位美国军人到近岸边的县警察局,由警察局接待安置妥当后,才各自回家。
  隔日,这两位美国军人由警士护送到县参议会驻所(今县图书馆),参议长孙贻荪亲切接见之,并先后请来东山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孙寅恭和美国陆军驻闽辅助空军地面军务处漳州分处东山联络站的工作人员林子浩先生及其妻林梅卿女士,与之对话。经过对话,得知这两位军人是美军飞行员,一是中尉叫科文,一为少尉叫宾治,他两人驾驶的飞机被日本飞机击落,跳伞驾艇漂流海上多时,……于是,县当局厚礼款待了他俩,之后,派李坤等4名警士随从林子浩夫妇及其女佣人阿微与通讯员沈大纲护送他俩往漳州。他们一行人从澳雅头码头坐船出发,到云霄屿头上岸改走陆路,当晚于漳浦住宿,次日晚于长桥过夜,第三天到达漳州,停宿于天主教堂,约一两天后,林子浩夫妇继续护送美军飞行员往福州,其余人员返回东山,完成了护送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飞行员科文与宾治一直惦念着中国人民救命之恩,多次以多种途径寻找陈木全等人,已侨居加拿大的林子浩先生也代其来信查访。东山县信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经许多周折,终于1987年6月间,代为寻找到陈老公和刘阿武及沈大纲(余者已不在入世)..。
  东山渔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谱写这一赞歌,永续流传!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启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