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圩歼击日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76
颗粒名称: 柏家圩歼击日寇
分类号: E296
页数: 4
页码: 22-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柏家圩歼击日寇的革命事迹。
关键词: 歼击日寇 柏家圩 军事史

内容

1938年,闽南游击队由平和县小溪镇出发开赴安徽前线抗日。1941年4月,我调任新四军二师六旅18团政委。为了巩固定远、风阳一带的抗日根据地,我奉淮南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命令,和彭济伍副团长一起率部到定寿公路一线活动,配合地方部队和民兵寻找战机打击日伪军。
  我团来到永康镇以南地区,发现永康镇到水家湖的公路上有小股日军活动。团领导分析判断,这段公路可能是永康镇日军的补给线。于是,决定把柏家圩作为埋伏点,打一个伏击战,消灭这股日伪军。
  1942年3月2日(正是农历正月十六)凌晨4时许,我们吃完早饭就集合队伍。彭副团长风趣地作战斗动员,对指战员们说:“昨天刚过正月十五元宵节,鬼子今天要给我们补送过节礼,大家要别客气收下礼物,把敌人全部吃掉!”老彭讲完话,部队立即出发。这天,好象要下雨一样,没星没月的好阴沉。指战员们求战心切,情绪激昂,未天亮就赶过10多里路,按指定地点埋伏完毕:团部和三连埋伏在上户陈村,二连埋伏在下户陈村,七连埋伏在前柏家圩,八连埋伏在后柏家圩,布下了矩形方阵,就等待着日本鬼子往这个埋伏圈钻了。
  天亮后,我部各连在村口布置便衣哨,盯住敌人要来的方向,指战员分散在老乡家里隐蔽,大家自觉遵守纪律,满怀信心地等待敌人“落网”。9点多,侦察员喘呼呼的跑来报告:“敌人从水家湖方向来了!”往公路一瞧,日敌的队伍清晰可见,有四、五个日本兵走在前头,中间押着100多个载运物资的民夫,有的赶着驴,有的牵着骡,有的挑着担子,还有一些伪军压在后面。我团部立即命令部队不要暴露目标,等待敌人进入伏击圈,才听号令一齐出击,全歼敌人。指战员听说敌人送上门来,个个磨拳擦掌,持枪待命,巴不得战斗快点儿打响。可就在这时,敌情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变化:在距离我埋伏圈仅四、五百米处,鬼子兵把太阳旗向空中一摆,整个队伍停止了前进。敌人为什么突然不前呢?我们又观察又研究,认为敌人既不敢进,也不愿退,恐怕在这里中我军的埋伏。这时,敌人向永康镇方向打了三发信号弹,这明显是求援的信号。接着,派出三个日本兵持枪往上户陈村侦察。我们立即命令部队隐蔽好,做好歼敌准备,把各家各户的大门敞开,若敌兵入宅就活捉他们。不料,日本兵未敢进屋,只在村里乒乒乓乓地乱放几枪,就转身出村去,坐在坟头上抽烟喝水。看来,鬼子是等待永康镇的援敌到来才肯走。我们知道,驻永康镇日敌只有一中队,我们完全可以顶住。所以,我们决定由三营七连准备阻击永康镇的来援之敌,由一营二、三连歼击水家湖押运物资的敌人,并决定以八连作为机动力量。布阵已毕,同志们分兵静待,相机杀敌,个个忘记肚饿,一直等到下午2时许。不出所料,永康镇的日军派出30多人前来接应。这队东洋兵真鬼,走到离前柏家圩四、五百米处,打起了两颗信号弹,运送物资的敌人知道援兵到来,便急急忙忙地行动起来,但他们狡猾地改变了行进路线,不敢朝公路走,而是下了公路向左侧的上户陈村抄小路行进。
  敌变,我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针对敌情的突然变化,我们作了果断的处置。当日军运送物资的队伍全部进入上户陈家时,担任主攻任务的三连战士突然出击,首先把走在队伍前面的4个日敌尖兵干掉,缴获了一挺轻机枪和一具掷弹筒。也在此时,埋伏在下户陈村的二连指战员从敌人的背后发起了冲击,消灭了一部分伪军,这样就把夹在中间和拖在后面的敌人吓懵了,他们惊慌失措的胡乱放枪,给日军押去运送物资的民伕们便在混乱中丢下担子,扔下东西,迅速逃散,剩下来的敌人只顾自己的命,既顾不上物资,也拦不住民伕。只有日军小队长领着八、九名日本兵和几名伪军,退到田野中一个干枯的小土塘里负隅顽抗。正此时,埋伏在柏家圩的我七连指战员奋勇地阻击从永康镇来援的鬼子。敌我双方的战斗距离很近,仅仅隔一个前柏家圩,相距不到一公里。这股增援之敌利川一门小炮、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的火力作掩护,拼命向我阵地进攻,妄想援救押运物资的那股日敌,但被我七连和八连一个排狠狠地打了回去。在战斗中,我指战员同仇敌忾,为拯救民族,保卫国家,反对侵略,消灭日军,都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我七连有一个班,九名战士守住一个坟堆,伤亡了八人,还剩下一个战士仍然坚守阵地,顶住敌人的进攻。
  经过激烈战斗,日敌见势不妙,拖着尸体和伤兵狼狈地退窜永康镇。我二连、三连战士紧紧咬住逃敌,把他们围住痛打,一发发复仇的子弹向敌人射去,一颗颗愤怒的手榴弹向敌人炸去,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如鼠逃窜。看到敌人已成瓮中之鳌,许多战士求胜心切,不顾安危地向敌人冲去,要活抓东洋鬼子;而敌人狗急跳墙,组织火力进行疯狂反击,使我们伤亡较大。彭济伍副团长见状,亲自率领八连两个排,从敌人的侧后方发起猛攻,一批手榴弹飞到土塘里敌群中爆炸,炸得日军死的死,伤的伤。这时,二、三连战士乘势一涌而上,活捉了日军小队长和两个日兵、六七个伪军,另外有一个被打伤了腿的日语翻译。这个翻译是为日本人作狗奴才的民族败类,他见到我战士要用刺刀捅死他,吓得大叫求饶:“我是中国人,不要打死我!”
  战斗胜利结束了,我们在柏家圩一战全歼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俘虏30多人,缴获掷弹筒1门、轻机枪1挺、日式手枪2支、步枪30多支及日敌所运送的全部军用物资。胜利后,当地群众杀猪宰羊,敲锣打鼓吹唢呐来慰劳部队。我们这场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侵占我定寿公路的敌人,使公路沿线的人民群众和当地干部更加坚定了抗战信心,同时也在实战中锻炼了部队,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廖成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柏家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