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晚年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16
颗粒名称: 林语堂晚年轶事
分类号: K828.9
页数: 3
页码: 85-87
摘要: 林语堂先生,生于1895年,逝于1976年。平和人,早年住上海,后居美国,晚年定居台湾。他一生有许多轶事。这里只记晚年两则:。林语堂先生这位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等身,文坛成就卓著。1944年,由赛珍珠女士提名,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名次,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正式跻身于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列;1972年,《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出版,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中国学者编纂的汉英对译词典。这年,他再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3年,他第三次被提名;1975年4月,他荣任第41届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他的小说杰作《京华烟云》,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林语堂先生虽然禅联四次被提名,但四次都没有当选。
关键词: 林语堂 晚年轶事 漳州

内容

林语堂先生,生于1895年,逝于1976年。平和人,早年住上海,后居美国,晚年定居台湾。他一生有许多轶事。这里只记晚年两则:
  爱乡文章竟成终生作
  林语堂先生身在异国他乡,心却眷恋祖家故籍。1971年,他年近八旬,提笔撰写《我的家乡——漳州》一文,公开在台湾报刊披载。他这一篇终生散文作,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和厚爱。全文抄录供共赏:
  “我经常在赞美本省同胞的纯朴、勤劳,以及他们所具有的种种美德。这种赞扬是很自然的流露。因为本省同胞多半是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迁来台湾的。他们性格上的特点,我自己是漳州人,当然很了解。
  我是漳州府平和县的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我的家是在祟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的生活时所梦寐不忘的。生活在纽约的高楼大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恍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采的变幻。
  可能是老年人思想较近乎自然,而儿时家中自然的环境,也使我喜欢老年人,我觉得人是最难对付的,大家闹,大家气,争权夺利,难免要得精神衰弱病。儿时我常在高山上俯看山下的村庄,见人们像是蚂蚁一般的小,在山脚下那个方寸之地上移动着。后来,我每当看见人们奔忙、争夺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在高山上看蚂蚁一样。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
  我心中的家乡,也有它严肃、保守的一面,我年小的时候,妇女们都缠足,限制了妇女们的活动范围,使她们足不出户。
  在镇上,每家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面竹帘子,妇女们只能躲在屋子里,隔着竹帘往外看,而在外面街上的人,却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这些重要的限制,据说是朱熹老夫子所赐予吾乡的。当然这只是没有考证的传说。
  我的家乡充满了自然美,像院子里种着龙眼树、荔枝树、柿子树,引得我们做小孩子的经常用目光在树梢上摸索。
  家乡的兰花——尤其是剑兰,是非常著名的。其他好像是夜百合、含笑、银角等等的,在别的地方很难一见。
  家乡的出产,好像是白土粉,是妇女们化妆的必需品;家乡的珠砂印泥,民国初年卖到七块大头一两;家乡出产的金箔都是用真金槌打制成,比纸张还薄;另外像剪绒纸花,也是以精致闻名。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青石砌成的大桥墩子上,架着整块的三尺见方两丈多长的大石梁,一根根并排,一组组衔接着,连接着几十丈宽的江岸。这么厚重的石头,当初是如何安放上桥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
  四次失得诺贝尔文学奖
  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幽默大师兼发明家,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仅1936年8月他应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的邀请,赴美专事创作到他于1976年在台去世止,完成了英文著作30多部,中文著作5种。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泪》和《朱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被世人称为《林语堂三部曲》,先后在美、英、瑞典和加拿大等多家世界性出版公司出版。特别是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在法国写成的《京华烟云》,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杰作,被誉为“现代的《红楼梦》”。它被外国人译成多种文字,仅在美国就销售数十万部之多。1992年,郁飞先生译本(译名《瞬息京华》)问世后,书窗遂销售一空。林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在美国重版印刷40版以上。
  林语堂先生这位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等身,文坛成就卓著。1944年,由赛珍珠女士提名,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名次,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正式跻身于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列;1972年,《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出版,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中国学者编纂的汉英对译词典。这年,他再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3年,他第三次被提名;1975年4月,他荣任第41届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他的小说杰作《京华烟云》,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林语堂先生虽然禅联四次被提名,但四次都没有当选。这内中,有不可言喻的诸多内因。他既含蓄又风趣地说:“将来中国人会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北京幸见毛主席”、“党培育我成为水稻专家”、“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教诲”、“漳州解放前商贸掇碎”、“我在体坛上的拼搏历程”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健聪
责任者
方旭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