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中学断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03
颗粒名称: 寻源中学断记
分类号: G630
页数: 6
页码: 66-71
摘要: 1881年,基督教美国归正教公会与英国长老会联合创办寻源书院,校址在鼓浪屿山仔顶。当时,书院由A·S·YANDYKE牧师主理校务。1885年,由洪克昌首任校长。1887年,教会派牧师毕腓力参与主理。最初授旧制本院课程,另加天文学和宗教课。1907年,由美国归正教公会、英国长老会和英国伦敦公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校董会,改寻源书院为协和中学。1910年卢涛英任校长,因学生人数增加,校董董会动议将学校迁往漳州。辛亥革命后,学校实行新学制,取消协和中学校董会。1914年,学校改名“寻源中学”,成立新校董董会,由中人和洋人等数董事组成。1931年正式向政府立案。后因日机空袭迁到漳州南郊新塘村。解放后,寻源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9月改办农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 漳州 中学 建校

内容

在漳办校七十年
  1881年,基督教美国归正教公会与英国长老会联合创办寻源书院(寻源中学前身),校址在鼓浪屿山仔顶。当时,书院由A·S·YANDYKE牧师主理校务。1885年,由洪克昌首任校长。1887年,教会派牧师毕腓力参与主理。最初授旧制本院课程,另加天文学和宗教课。1887年,黄马惠先生任校长,先后增设国语、英文、物理等课程,还初设物理实验室。1906年,附设师范科培养师资。1907年,由美国归正教公会、英国长老会和英国伦敦公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校董会,改寻源书院为协和中学。1910年卢涛英任校长,因学生人数增加,校董董会动议将学校迁往漳州。未竟。辛亥革命后,学校实行新学制,取消协和中学校董会。1914年,学校改名“寻源中学”,成立新校董董会,由中人和洋人等数董事组成。1918年,学校兼授二年大学课程(后大学班因师资缺乏而并入协和大学)。
  1923年,寻源中学在漳州芝山建校,翌年校舍竣工,有教学楼两座、宿舍楼一座、办公楼(包括各项活动室)一座、校长楼一座以及田径、球类运动场。1925年,学校从鼓浪屿迁到漳州新址,改由学校委员会主持校政,委员有周坤元、练欣万、曾学鲁等人。1931年正式向政府立案。1932年红军进漳,毛主席住在校长楼,在这里接见当地党和游击队领导人,并召开红军领导干部会议。这里成为进漳红军的指挥中心。1933年,林育人接任校长后,恢复校董会,由卓绵成出任董事长。卓绵成热心兴学办教,独自捐献银圆10万为学校基金。抗日战争爆发后,漳州屡遭日机空袭轰炸,学校于1938年迁华安县藻苑。1943年,委教师郭耿辉在漳州本校另办初中班,招收初中一年学生100多名,共3班。后因日机空袭迁到漳州南郊新塘村。1945年抗日胜利,学校搬回芝山原址上课,学生增加到近千人。解放后,寻源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9月改办农业技术学校。追溯起来,自寻源中学迁漳迄今,已在漳州办校70年。
  芸芸学子多有成
  寻源校名据说是寓“寻真理之奥,启智慧之源”之意。学校校风严谨、认真、勤奋。注重教学质量和重视学生成绩。新生入学都要进行考试筛选,不达标准的淘汰。学校收学杂费都比公立学校高。学校初办期间(1889年),一个学生每期交学杂费24元银圆。抗日战争期间(1943年),每生学杂费120元(约一钱黄金价值)。到校上学的大部分是工商业者、医生、教师等家庭较富裕的子女。但对基督教会的子女,如家庭经济有困难,学杂费则可酌情减免优待。因学生大部分来自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家庭,家长重视对子女的督促辅导。学生在严奋的校风薰陶下,大都能认真地学习。学校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教师大部分是有真才实学、执教认真且有教学经验的人。如理化教师郑文澜,英语教师陈作述,国文教师陈鉴修、郭耿辉,体育教师吴汉忠,还有张福安、宋尚和、林仕棱、叶寒玉等,都是颇孚众望的师长。教师常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来启发和教育学生,除德育、智育外,学校设有田径、球类设施,还有音乐室、图书室、实验室、标本室。音乐室有钢琴、风琴和各式铜管乐器;图书室有报刊杂志,可阅多种名著及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室主要是力学、电学等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剂;标本室有飞禽、爬虫类等动物标本。当时教学设施,可说颇具规模。
  学校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平衡发展。数、理、化、英语常是学生中的“缺项”,学校很重视数理化和英语教学,教师常常利用课余对个别学生辅导补课。寻源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较扎实。抗日胜利后,高中有一位美籍教师卜英典不会讲汉语,上课都讲英语,学生勉强能听懂。当时学生刘植树能翻译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刊登在厦门《江声报》;学生卓细华能与美国董事流利会话。在寻源中学毕业的莘莘学子中,出了不少专家、教授、学者。如29岁获得博士学位、提出太阳系起源新学说的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把大量东方文化介绍给西方的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林语堂,我国神经外科医学创始人赵以成,农业遗传学专家林建兴等等,都是在寻源中学就读后打下基础的。
  体育运动出国手
  寻源中学一个特点是重视体育活动。早在1896年就开始正式上体育课。1920年,举行省运动会,学校派出代表队参加,经过激烈争夺,获得团体第一名,荣获银杯奖。从此,体育活动在师生间广泛开展。学生余怀安赤足练跳高,打排球,酷暑寒冬不间断,全校举行田径赛,他获得跳高冠军。1923年,他被选为国手,参加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以跳越5.95英尺的成绩获得金牌。余怀安凯旋归来,骑高头白骏马,由好多师生簇拥着环市游行,学生沿途齐唱歌,喊口号,放鞭炮,一时万人空巷,争看这位为国争光的体坛英雄。余怀安为感谢寻源中学培育之恩,把镌着“远东运动会跳高第一名”的心形盾牌,送给母校留念(盾牌在文革中遗失)。
  1925年,寻源中学增加体育设施,有足、排、篮球场,网球场、跑道,单双杆、跳高、跳远沙坑,还有铅球、标枪、铁饼、棒球设施。体育教师吴汉忠毕业于上海体专,是田径十项全能选手。他常以不做“东亚病夫”来鼓励学生,要求每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从锻炼中增强体魄,提高民族的健康素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迁往华安,没有运动场所,师生们利用临时学校背山临水的自然条件,开展爬山、游泳运动;迁移市郊姜园亭上课的部分学生喜欢打篮球,动手树起一根木柱,在木柱顶端安装一只铁圆环,没有篮板就练打“空心球”。有时,在简陋的条件下,还举行师生篮球友谊赛。寻源中学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很活跃,在龙溪体育比赛中一直占优势。解放后,从寻源毕业的爱好体育学生,有的当起体育行政领导,有的任体育教练。几十年来,他们为国家培养一批出色的国家级运动员。
  宣传演剧反内战
  寻源虽系教会办学校,但民主革命的洪潮也拥入校园,师生参加爱国行列迭起踵至。1926年北伐军入闽,驱逐北洋军阀,寻源中学在漳州开办暑期民众学校39所,教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就学儿童达2000余人。1928年,闽南社会秩序暂趋安定,本校初三年级学生在湖内村创办乡村小学1所,发动农村儿童就学。抗日期间,学校迁往华安,师生经常组织宣传队上街下乡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众,齐心抗战。在解放战争中,为制止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对美国扶植日本”运动。寻源学生虽然重重受阻,但在魏徐刍、吴甲海等进步学生的带动下,不顾当局阻挠,师生组织起来冲出校门,上街示威游行。解放前夕,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学校师生不断以各种形式进行“反对国民党腐败统治和迫害人民”的宣传活动。吴甲海、卢尚林等学生还冒死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上山打游击,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
  1947年,学校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校友日活动”,公演俄国话剧《大雷雨》。话剧在光明戏院演出,原计划公演三场,但剧情动人,应观众要求竟连续演出五场。该剧由教师宋尚平导演、叶寒玉画制布景。宋尚平青年时代曾在武汉当导演、演员而出了名,叶寒玉老师早年毕业于杭州美专,设计美观,绘技娴熟。宋、叶合作,综合舞台艺术相形益彰。演员有陈欢恬、欧阳子良、吴森、吴甲海和林丽娟等。由于导演要求严格,演员排练认真,演出效果很好。同时,为《大雷雨》一剧的公演办了特刊,由陈鉴修、陈湘舲两位老师和学生吴向国主编。导演宋尚平写《想到写到》一文,从剧本筛选、剧情介绍到演员挑选、排练过程都作了详尽的叙述。蓝畏三老师写了《〈大雷雨〉不是曹禺的〈雷雨》,吴向国小作《排练场一角》。叶寒玉老师还绘画演员的木刻像,由梁少荣执刀。
  吟唱诗里怨恨声
  抗战胜利后,学校聘请陈鉴修、陈湘舲两位老先生担任高中部语文教师。他们古典文学的根底甚厚,擅诗善吟。在他俩的影响下,校中一时吟风甚盛,教师中多有唱和者,学生亦有学步之作。今尚能记忆的诗,陈鉴修师有《题三七级毕业同学录》一律:“青毡坐破钟声歇,握手临歧一惘然。此去各为千里鹄,吾衰已作九秋蝉。皋比倘了今生债,謦欬仍观异日缘。飞尽木棉搔首望,龙江帆影落樽前。”陈湘舲师《题三七级毕业同学录》:“干戈未定欲何之,再见悬知有后期。每日盘桓同水乳,一朝离散寂埙篪。合多乡树迎归棹、能否他年记紫芝?老矣怕听三叠曲,那堪更作送行诗!”又吟唱《冷云》:“冷云千顷压危楼,世事都归枕上愁。一夜霜风欺薄鬓,全家破褐当轻裘。依然饮啖贪非病,如此生涯老未休。客散道孤守闭户,别多阴雨费绸缪。”两师的性格迥异,前者内涵,后者外向,却有“衰作九秋蝉”和“世事枕上愁”之共叹。
  1946年,中国八年艰苦抗战的创伤未愈,国民党又发动内战,人民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学校教师亦苦于度岁。他们在《穷教员度岁吟》的唱和中对残酷的现实发泄不满。记得郭耿辉老师有唱叹:“了此干戈抗攘年,青毡坐破抑何贤???围炉桌上都如旧,只欠儿孙压岁钱!”陈家瑞师时在校代课,亦和咏一律,记得其末两句是:“海外飞来千金券,度岁居然百万钱。”就连专长数理化、平时甚少吟唱的郑文澜师,亦一气和唱两律,记得其中一首的前半截:“粉笔生涯十五年,老妻骂我究何贤?半颓残瓦聊遮顶,百结鹑衣不蔽肩。”郑师的诗直白地披露了穷苦的粉笔生涯,对国民党的统治捅了一檄。
  当时,在校学生李金真、陈炯轩、吴向国等也有学步之作。虽然幼稚,却斗胆吟咏,可见当时盛唱之一斑。尔后,吴向国、林国栋等学生组织《代莽文艺社》,黄少芸和王振海、郭根祥组织《南涛》、《啸涛》文艺社,分别聘请陈鉴修、陈湘舲、叶寒玉、宋尚和、宋尚平等老师为顾问。文艺社先后于1947年至1948年间出版一期文艺刊物。陈俊等几位海澄县籍学生在陈湘舲师的指导下,也编印一期《海滨》文艺刊物,内容以写海澄县的人和事为主。当时,学校文风甚盛。因笔者都在校求学,历知些少,谨作追忆断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北京幸见毛主席”、“党培育我成为水稻专家”、“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教诲”、“漳州解放前商贸掇碎”、“我在体坛上的拼搏历程”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向国
责任者
郭上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