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缕缕的名画家陈洪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70
颗粒名称: 乡思缕缕的名画家陈洪甄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1987年,东山县政协主办“海峡两岸东山人书画展”。之前,身居台湾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洪甄先生得知信息,欣然从海峡彼岸遥寄七幅书画给石斋画社,示转参加这次东山人书画展览。陈先生参展的佳作多寄寓对东山故乡的讴歌和儿时的回忆,流露缕缕乡思。陈先生又名成章,1924年出生在东山岛。少时,深受秀丽的东山风光所陶冶,也备受祖父陈鹤的艺术薰染,给他的艺术成名积垫了丰厚的生活基础。故乡的人,故乡的海,故乡的鸟,故乡的鱼,都叫他怀念和眷恋。他在参展作品中特意绘作一幅鱼鸟图,题书曰:“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书里画间,把一个赤子的缕缕乡思翩然纸墨上。
关键词: 乡思缕缕 名画家 陈洪甄

内容

1987年,东山县政协主办“海峡两岸东山人书画展”。之前,身居台湾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洪甄先生得知信息,欣然从海峡彼岸遥寄七幅书画给石斋画社,示转参加这次东山人书画展览。陈先生参展的佳作多寄寓对东山故乡的讴歌和儿时的回忆,流露缕缕乡思。陈先生又名成章,1924年出生在东山岛。少时,深受秀丽的东山风光所陶冶,也备受祖父陈鹤(又名友梅,东山知名画家、木雕巧匠)的艺术薰染,给他的艺术成名积垫了丰厚的生活基础。故乡的人,故乡的海,故乡的鸟,故乡的鱼,都叫他怀念和眷恋。他在参展作品中特意绘作一幅鱼鸟图,题书曰:“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书里画间,把一个赤子的缕缕乡思翩然纸墨上。
  1988年,陈洪甄先生毅然束装回到大陆探亲旅游。他回到故乡,特地来到东山县图书馆,与家乡书画界同仁举行笔会,挥毫为旅游景点和文化社团题书,并盛情评点故乡青年的画作,扶掖画坛后辈,关心石斋画社后起之秀的成长。他在谈吐间,虚怀谦恭,严谨审慎,诲人不倦,使人受益,其深厚的乡情和谦慎的艺德,令人难忘。
  陈先生的艺术成就斐然,誉满海内外,但他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常时,他与堂弟陈平通信,还是不忘切磋中国画技艺。半个世纪以来,陈先生在台湾鄙于纸醉金迷和权利角逐,潜心钻研艺术。虽然岁月流逝,而他显露才华,艺坛成名,蜚声岛内外,终于成为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经荣任台湾“教育部”美育委员、历史博物馆推广委员、“全国”美展审查委员、1957年巴西美展评审委员、美国费城中华文化经济展览评审委员、实践家政专科学校版画教师等技术职务,长期培育人才,望重士林。
  早从1944年起,陈洪甄先生先后参加十几次国际性画展,如“国际版画展”、“中日美术交换展”、“韩国中华文化展”、“巴西国际艺展”、“意大利马可尼国际版画展”和“今日亚洲展”。他还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佳作在汉城展出后,荣获艺术界的至高评价。韩国美协理事长李马铜说:“看到陈洪甄的精湛作品,使人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抽象画权威南宽教授称道:“每一件作品皆称精作。”亚洲文化中心韩国学者孔秋泉观赏美展后评赞陈洪甄教授“是当世谔谔之士”,“他以赤子之心,发为大人君子之艺术。”1972年,陈先生的美展在香港举行,张发奎将军亲自为美展开幕剪彩,港报纷纷载文宣扬他“不遗余力地发扬中华文化”。香港中国艺术院院长曼石观展后题评:“觉其作品新颖,别开生面,另创新格,足见其艺术根底之深厚。”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也为陈氏画展题书“为复兴中华文化之一助”。陈洪甄先生的画作获得佳评,在画坛的声誉大震,菲律宾、西德、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和台湾的博物馆以及加拿大多伦坡美术馆,都珍藏陈先生的画品。
  陈先生几十年来致力于版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他善于采用多种版质,运用不同刀法,在继承中国木版画传统的基础上,用具象的形式创新人物,形神相见,栩栩如生,为人酷爱。他创作的李白、杜甫、张仲景、徐光启和孙中山等历史人物的巨幅版画,其笔意刀法各具特色,人物形象皆具内涵,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表现力。在水墨国画的创作上,他的艺术造诣同样深邃。他所绘制的《台湾横贯公路全景》图,以分段写生造景,笔墨淋漓,气势雄浑,妙现自然,动人心魄。此画一成,震动海内外。陈先生的《新象书艺》,尤令人叹绝。《新象书艺》是一种现代文字画,取材于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如甲骨文、瓦当文,运用笔墨的变奏,将文字和绘画融为一体,给艺术赋予新的生命力。他也善作“一线画”,则一笔成画,人们叹绝。他对“一线画”的论述颇有独特的见地。他从艺术实践中提高到理论上来阐析“一线画”:“画家内心对物象的感悟,形成自我境界,(再)籍笔墨的节奏运转自由,发挥个人内在玄想,因之形成中国画盛用线条的一大特色和奥妙。”他说:“线条不仅代表东西的形状质感、空间的存在和距离,同时也代表规律和意念,代表进行形式和价值。它的绘画上最主要的关键是表现画家心灵的起源。”他认为“一线画”必须“透过构思的耕织,从凝集到扩散,就是用笔的发展反映画家的心境程度和创作能力。”他在画论上的真知灼见,使人领悟到“思之所萦,意之所属”的创作要旨,也使人感到观陈之画如见陈之人的心迹一般。
  陈洪甄先生画坛扬名,故乡东山增添光彩。而爱乡恋土的赤子陈先生乡思缕缕,家乡父老也对陈先生寄情悠悠,展望他攀越最高艺术宫殿。
  (东山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用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