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富 “林本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62
颗粒名称: 台湾首富 “林本源”
其他题名: 从龙溪到台湾 祖父拓垦致富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13
页码: 131-143
摘要: “林本源”是早年富冠全台的台北板桥镇林维源一族的号记。到道光年间,林安邦经过多年募工拓垦,田园遍及淡水、噶玛兰,每年可收几万石稻谷,成为台湾全岛的一户殷富,遂改字为平侯。他有五个儿子,名国栋、国仁、国华、国英、国芳,其中算老三国华、老五国芳两人出众。1821年,他在祖家龙溪县莆山社创办“永泽堂林氏义庄”,在台湾淡水海山堡拨出水田43甲八分四厘二毫充为祖籍义庄田,年收谷1600石,按年运回内地龙溪县白石堡吉尚村潭头,赡赠同宗贫乏族人之用。这个义庄,从1821年起直到1937年终止,历时116年,主持人从林平侯到其子林国华、孙林维源、曾孙林尔嘉,先后历经四代,是闻名闽台的一个公众慈善事业机构。
关键词: 台湾首富 林本源

内容

“林本源”是早年富冠全台的台北板桥镇林维源一族的号记。林维源的曾祖父林应寅,家住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堡吉尚社(今龙海县角美镇埔美村),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带着年少的儿子林安邦渡海去台湾淡水谋生。到道光年间,林安邦经过多年募工拓垦,田园遍及淡水、噶玛兰,每年可收几万石稻谷,成为台湾全岛的一户殷富,遂改字为平侯。他有五个儿子,名国栋、国仁、国华、国英、国芳,其中算老三国华、老五国芳两人出众。当时,教示儿孙爱乡爱土,为富当仁,好善乐施,他曾经捐献几百甲好田(一甲约等于14.5亩)作教育养成费,还另捐学租,设立义仓,出资倡修淡水文庙、府城海东书院、贡院和郡城考棚,修筑三貂岭山路。1821年,他在祖家龙溪县莆山社创办“永泽堂林氏义庄”,在台湾淡水海山堡拨出水田43甲八分四厘二毫充为祖籍义庄田,年收谷1600石,按年运回内地龙溪县白石堡吉尚村潭头,赡赠同宗贫乏族人之用。这个义庄,从1821年起直到1937年终止,历时116年,主持人从林平侯到其子林国华、孙林维源、曾孙林尔嘉,先后历经四代,是闻名闽台的一个公众慈善事业机构。
  林安邦到晚年,不问事事,把家业交给第三儿子林国华管理,林国华,字枢北,号本记,是个有志兴业的人。咸丰三年(1853),他为了进一步宏展家业,认为位于角板山与李栋山之间的大嵙崁,地势局促,无利创业,便将全家搬到台北板桥镇,继续募佃拓垦,大规模的发展种植业,经过艰苦精心经营,儿年后岁收租谷(合旧垦收租)多达40万石,成为台湾首届一指的巨富大户,轰动全台。林氏分家时,遵照先辈嘱附,为着不忘祖籍故里和创业维艰,把五兄弟立了“饮、水、本、思、源”五个分号,林国华和五弟国芳二人按排名序为“实”、“胤”,便以“本”、“源”两字并用,立号记“林本源”,这是当时台湾首富巨户的代号,赫赫然大名鼎鼎。可惜,林国华早丧,林国芳无嗣,林氏家业就交给林国华儿子林维源、林维让和养子林维德继承。这“维”字辈三房兄弟再分家时,还是遵照祖训家规,又立了“饮、水、益、训眉、松柏、彭鹤嵩”六个号记。在日据初期,台湾众口传颂的“林本源三房头六记号”即由此而来。往后,“林本源”的家族经济虽然各有发展,但各自走的道路不同:林维让、林维源同胞兄弟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以房产、信托业为主的民族工商业经济,而林国华夫人收养的螟蛉子林维德,却是广泛投资于近代化企业和华南银行、南洋仓库会社,攀附于日本垄断资本。
  林维源爱家国 捐银三百万两
  台北板桥林氏家族,从林应寅——林安邦——林国华到林维源算是四代人。第四代裔孙林维源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自出生之日到病逝之年,一生都是处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领土的外侮时期,备 夷倭欺凌、国土沦丧、华人奴役的痛楚,因而激发反帝爱国之心,慷慨捐献巨资,加固台湾海防,支持发展台湾经济,并捐资支助清廷军费,建设海军,以抵抗英、法、日帝国主义的炮舰侵略。
  1840年,帝国主义侵华的舰炮爆响后,鸦片战争的烽火燃起,林维源正是摇篮里的无知襁褓。少长时,他和他的哥哥林维让奉父命一同内渡祖国大陆抵达厦门,受业于深通国学的陈南生先生,直到咸丰七年(1857),因祖父林安邦和父亲林国华相继离世才返回台湾。越二年(1859年),台湾人民为着抵御外侮,初建台北城垣,立即解囊捐资予以支助,并且躬亲参与督办建城事务,因有功被授三品卿衔候选道;咸丰十年(1860),台湾正式开港而大开门户,洋人抵台经商频繁,外舰停泊口岸日多,他耳闻目睹国土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境况,同时也开始接受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思想,很想励精图治,筹谋学习西方经验以发展台湾经济。不料,台湾“樟䐉战争”发生了,腐败的清政府于同治七年(1868)在英国海军的炮口下,屈辱地签订了丧权的《樟腦条约》,从此由英商垄断着占世界樟腦总产量百分之七、八十的台湾樟腦的制作权和输出权。他对英帝国主义的侵华行径尤加憎恨。光绪二年(1876),台北防务设施正急待加强,但经费开支不足,林维源便一次独资捐献银元50万(合白银36万两),作为加固台北城垣和修筑濒海炮台的防务建设费用。翌年(1877),山西、河南两省大旱,灾民饥荒,他将苦旱灾情告诉家人,其母亲钟氏和婶母(继嗣母)郑氏遂捐出私房积蓄20万两银,赈济晋豫两省受旱灾民。光绪十年(1884),正是台北城垣筑成的第二年,法国侵略军用炮舰侵犯台湾,刚刚调职守台的淮军将领刘铭传,率领清军和当地团练义勇进行抵抗,击溃了来犯的法国侵略者。林维源对刘氏护土卫疆的抗法义举大加赞赏,因而对刘铭传事后所制订的御外治内的“抚台计划”,都竭力给予支持和资助。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正式建制置省,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着手进行振军经武,全面规划开发台湾,兴办洋务,开采矿山,制造军械,铸造钱币,发展工商,拓垦兴农,开辟邮路,架设电线,建立保甲,新办学堂,抚番清赋,并且新辟台湾通往上海、香港、新加坡和西贡的海上航线,又集资修建从基隆至新竹的铁路。在“百业并举”的整整六年建设中,林维源不仅是刘铭传巡抚的强力辅佐,而且是实施整个“抚台计划”的出色组织者和鼎力资助者。
  1884年6月,法国侵略军攻打台湾基隆、沪尾,被守台清军和当地团练兵勇击败后,于8月突袭福州马江,再回头第二次攻打台湾淡水,于是发生了10月1日的中法“淡水之战”。刘铭传巡抚亲临前线督战,率领清军和林维源负责的团练兵勇再次大败法寇,击杀法舰“凯旋号”队长荷德台和陆战队司令方丹等敌酋。在这两次抗争中,台湾各路守军曾经缺粮短饷,刘铭传奉旨向台湾绅商暂借,已成台湾首富的林维源遂认捐20万银元,并先行交付现银10万,以“共支危局”,战胜法夷。光绪十三年(1887),刘铭传鉴于台湾团练配合清军歼击法寇有力,便重任林维源为全台团防大臣,总办台湾团练要务。林氏承诺重托,献力操办,立即制订《全台团练章程十三条》,并且在台北设团练总局,各府、厅、县设局,各乡设分段,各司其职地进行操练习武,常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配合清军作战。他在台湾反帝斗争中,对加强防御力量所需的经费都解囊掏资全力支助。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呈清廷的奏析中,曾经说林维源“竭力勉输,实属急公好义⋯⋯决非寻常捐输军饷可比。 ”《刘壮肃公奏议》奖贤略序也写着:“林维源前助军饷八十万,公至复助四十万次官军。”这两个数合计120万,约等于白银一百万两,可谓捐资支助太大了。
  光绪十三年(1 886 )秋,台湾进行清赋科税,以争取台湾经济逐步地走向自立。台湾巡抚刘铭传想通过清赋科税,改变不合理的旧租制,削弱大土地主的“大租权”,但遭到一部分官绅富户的反对。林维源虽然在台北拥有最大量田地,他却当堂申明支持和参与清赋。经他带了这么一个开明头,因而影响和推动那些本来持反对态度的大户也参加起来。他亲自带领一支清赋队伍,在台北查询保甲户籍,就田问粮,逐坵丈量,定租纳税,给单升科。至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台北给单,俱已竣事”,清赋完满告成,“新粮也征收解八成”。这次清赋,对发展台湾农业生产颇有益处。林维源因清赋有功,被清廷授予太仆寺正卿。
  这场清赋科税不免给林维源也刮一皮,他为了自己的土地收益不致锐减,建议刘巡抚履行“减四留六制”,结果每年减收租谷约20万石,但他在清赋同时还继续募佃拓垦,扩增土地。当时,台湾实行“扩疆招垦,广布耕民”的抚番政策,在大嵙崁设立全台抚垦局,分南北中三路进行抚垦。林维源负责北路抚垦事务,多次进入内山,调查番情,招抚拓垦,成绩显著,至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底,“垦辟新荒增至七万余亩,业经洪水县丈量三万余亩一律升科,其余俟三年后陆续升科纳税。”“台北沿山番地种茶开田已无旷土。”刘巡抚将情向清廷上奏,林维源不久便提升为全台抚垦局帮办。
  林维源致力开发台湾农业,同时也带领其他富绅投资兴办民族企业和市政建设事业。光绪十三年(1887),他当基隆港疏浚总办,发动殷商富户投资,进行港道测量,准备疏道浚港,计划从牛稠港至蚵壳港填平海岸,建设码头和车站。同年,他在大稻埕整修街道,除自己首设“建昌”公司外,还和李春生等富绅投资兴建洋式楼群,出租给在台经商的外国人,形成繁荣台湾的“建昌”、“千秋”、“六馆”等雏型街市。光绪十四年(1 888 ),林维源独自投资11万两白银,与台湾招商局合股向英国购造“驾时”、 “斯美”两艘快轮,以畅通台湾舆厦、港航线。越二年(1890),他招集富商蔡应维、冯城勋、林元胜等人出资30万元,拟与官方合股经营,把交英商经营的基隆煤矿接办过来,后因清政府敕令停办而未果。光绪十九年(1893),他在台北县板桥镇西北隅落成了占地13771坪(一坪约等3.3平方米)的林家花园式邸宅,内有方鉴斋、来香阁、香玉簃、月波水榭、观稼楼、定静庵、大落厝厝和鱼池、假山、亭台、隧洞,费资白银50万两,建造历时五年之久,是清末台湾最大规模的园林建筑,俱有民族风格,是招览游客的胜迹。今巳维修完竣,被列为台湾地方名胜览迹之一。
  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略军占据台湾。6月2日清廷大臣李鸿章派其儿子李经芳在基隆港外的日舰“西京丸”上,将台湾宝岛拱手献给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自此台湾沦丧入日本殖民者的手中。台湾父老群起反对割让中国领土,鸣锣罢市,向督衙请愿,丘逢甲、刘永福等爱国将领率义勇进行抗日,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当他们建立台湾抗日地方政府“台湾民主国”时,推选林维源为议院议长,林氏深感清政府媚倭丧权,腐败无能,欲救亡图存难成于一夕,便婉词拒绝出任,但捐银100万两资助抗日军民。他不忍睹日本侵略者蹂躏美丽的台湾故土,也不作日本“顺民”,遂携带儿子林尔嘉、林尔昌及孙儿林熊征等家小,怅然离开苦心经营近半个世纪的可爱台湾,内渡大陆回到原籍龙溪,后定居于厦门鼓浪屿。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林维源不幸病逝,遗体葬于祖地白石保。
  林氏“美敏秀出”林尔嘉承祖训
  板桥林氏第五代内渡大陆居住厦门的后裔,就是林尔嘉和林尔昌兄弟。林尔嘉,生于光绪元年(1875),随父从台湾内渡大陆时,年正二十一岁,怀有经世之志,家客常称这是林氏“英敏秀出”。他的字称菽庄,又作菽臧,晚号百忍老人,一生承遵祖训,最大的特点是爱国爱乡、乐施好善和勤俭持家。他是在台湾出生的,在鼓浪屿居住近五十年,如果以出生地作依据,他可以说是台北人,若以居住地作依据,他可以说是鼓浪屿人,但他既不承认台湾籍,也不说是鼓浪屿人,却自称是“龙溪人”,直到他的儿子孙辈的户籍、身份证都填写“龙溪”籍,说明他的乡土感情何等深厚!他的上辈好施乐助,他也热心救灾济贫,捐助公益,施棺舍药: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为先父林维源守祭三年刚刚结束,南靖县发生洪水灾害,民房村舍倒塌1000余间,死亡200多人,他掏资赈赈济,又电函海外华侨募集三万两白银,支援南靖灾民恢复生产,其美德为街民村夫所感念;他的家资亿万,地位显赫,但他待人彬彬有礼,决不怠慢,对内家规约谨严,尊老爱幼,饮食起居既俭且朴,从不铺张摆阔和浪费奢侈,四邻街坊都称誉“林氏家风”。
  林尔嘉富有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将台湾割让日本,他对这种丧权辱国的行为十分气愤,在厦门常常与知己谈论救国之经和庇民之策,主张变革政制和发展实业,支持进步党活动。据《菽庄主人四十寿言》说,他“论人才之盛衰、政治之得失,上下千百年,娓娓不倦,虽老生宿儒,无一复难。”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居住门巳经三年,观察政治得失后,提出建立政党应有无数实业家支持的见解,受到考察东南商务路经厦门的清廷参议王清穆所赏识,回朝遂给予奏荐,林尔嘉以道员名衔奉调进京,后由农工部保奖为四品京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政府商部右丞左参议王奏抵厦视察商务后,擢任林尔嘉为厦门保商局总办兼厦门商务总会总理。林氏鉴于厦门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力倡发展实业,修建铁路,整理税收,削减冗费,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抗御外侮的经济基础。所以,他致力发展厦门电灯公司、电话公司。1906年,逊清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琛任福建铁路公司总理,要在福建境内修筑三条官商合办的福州一马尾、泉州一安海、厦门一漳州铁路线,邀请林尔嘉赞襄此事,林支持此项发展经济的基础建设,欣然受聘为商部顾问,热诚效力几年。但由于豪奢腐化的上绅工程人员贪取浪费,结果花掉近200万银元,只修了一条“前不过海、后不过江”的28公里长的“盲肠铁路”——漳厦线,林尔嘉甚是慨叹。
  宣统三年(1911),“林本源”号系分家,林尔昌儿子林熊征回到日本占据下的台湾掌管家产,而林尔嘉不忍睹被日寇铁蹄残踏的台湾故里,宁肯暂时放弃在台的庞大家产,继续在厦门做他有利于国家和地方的事情。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月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林尔嘉庆幸祖国新生,民族复兴,欣然受任为临时参议院候补议员,为图强中国、振兴中华进献谏言。民国二年(1913),他眼见民国诞生,决心在祖国大陆定居,便开始在鼓浪屿大兴土木,辟地动工,营造“菽庄”花园别墅,面海傍山,亭阁台榭,虽然比起台湾板桥的林氏花园邸宅规模小一些,但也有“极山海之大观”的气派。过去,人们谈起“菽庄”,往往要说菽庄主人林尔嘉给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出了一半钱。其实,北京“清漪园”受英法联军破坏后,慈禧太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挪用海军军费去重修,并且改名为“颐和园”。林尔嘉那时才十四岁,还没有掌家管业,是由他的父亲林维源捐出巨资200万两白银,支助清廷整建海军,以祈增强国力,振作国威,但却被慈禧太后挪去修建只供自己玩赏的御苑。所以,后人说“菽庄出了修建御花园的一半钱。”国四年(1915)上半年,林尔嘉在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前,被举为福建省行政讨论会会长,他记挂民生,持理国计,在讨论会上倡兴利,呼革弊,敢于论列时政,抨击世病,言如针砭,备受仰慕。同时,他任鼓浪屿公共租界工部局华方董事,一边协赞外交,一边维护租界内华人的权益。为此二者,他往往不卑不亢地与洋人据理依法进行交争,事关国体荣辱和华人利害者,他总是不避威胁,不畏讹诈,力争到底。1915年冬,袁世凯称帝,各省都组织筹安会,准备向袁氏“劝进”,福建督理李厚基诱劝林尔嘉领衔,作为“福建人民代表”向复辟的袁大头上“劝进表”。他认为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是罪孽,便严词以坚拒之。1916年6月,“洪宪”夭折,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不成而悒死,林尔嘉才出任厦门市政会会长。1917年,段祺瑞执政毁约,他虽然受聘为华侨总会总裁,却在早年游旅瑞士之后又出游海外。民国十三年(1924),他偕儿子林景仁漫游欧、美各国,回国时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作诗遣兴。自此,闲居在家,成立“菽庄吟社”,常与通儒、游宦、画师、棋朋和墨客往来,也刊刻自己的《菽庄丛刻八种》,于民国十九年(1930)排印线装出版。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领土,1938年6月厦门沦陷于敌手,林尔嘉不得不携带眷属避走申江,渡过了抗战八年的辗转生活。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中国人民把日本统治五十年的台湾收复回来,年巳古稀的林尔嘉喜不能禁,扶着手杖东渡台湾,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台北板桥故里,开始重振被日寇蹂躏的林氏家业。不幸的是,在台湾晚渡六年便病逝了,其讣闻哀告:“痛于中华民国四十年(1951)十一月八日辰时,寿任正寝。”享年七十七岁。”
  林尔嘉遗作有《顽石山房笔记》、《寄傲山馆词稿》、《闽中金石略》、《鹭江名胜诗》等。1973年,其子又辑刊《林菽庄先生诗稿》一书出版,收入诗作311首。
  后裔人才拔萃 经商治文盛名
  板桥林氏第六代裔孙,人才出类拔萃,经商治文皆享盛名。如林景仁、林熊征、林熊祥、林伯寿四人皆是。林景仁是菽庄主人林尔嘉的儿子,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字健人,号小眉,别号蟫窟主人。两岁时,正在襁褓之中,由母亲搂抱内渡厦门,儿童时代受国学教育,少年常向诗人施士洁问学求教,辛亥(1911年)后渡洋到英国伦敦牛津大学深造,通识英、法、日和荷兰等国文学,对西洋文艺的研究颇有造诣,对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基础。1924年,他随父林尔嘉漫游欧、美各国,回国时又遍游祖国大好河山,览赏名山大川,进行采风创作,描绘自然胜景,抒发感旧怀人之情。他的诗作品,气势磅礴,纵横开扩,在风格上学贯中西,情韵并胜,别致一格,为读者所慕。他的著作有《摩达山漫草》、《天池草》、《东宁草》。可惜,富有文学创作天赋的林景仁并不长寿,1939年正47岁中年,便不幸地离开人间。这对“林本源”家族来说,不能不是折去一柱。
  林景仁的堂兄弟林熊洋,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字父访,号宜斋,别署大屯山人。他出生台湾那年,正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岁,所以他是日本侵占台湾的同龄见证人。林熊祥的母亲陈氏是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的妹妹,他成年又娶陈宝琛的女儿为妻。他的家父是巨富,岳丈是高官,但他不甘当 袴,而是要“不耻于世,不废于生。”1917年,他已经22岁,还奋学投考日本东京学习院,入高等科专班专修哲学,将届两年折返台湾主持“林氏建兴株式会社”的家业。1922年又兼掌“大有物产株式会社”企业。经纪从商,并非他的本愿,他却想望治文以留世,所以先后到北京图书馆任助理研究员。他的岳父陈宝琛回闽期间,也在福州担任一段时间的台湾公会会长之职。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台湾从日本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回来,他遂即东渡回到台北,想在台湾省做一番文化事业,整理台湾文献卷帙,编写台湾地方史志,把台湾被列强侵凌的辛酸史留下来鉴戒后人。他返台后,先到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工作,从1951年开始,便主持《台湾通志稿》的编辑类篡,这部浩繁的志稿成纂,他花了大量的心血。1956年,台湾民族运动前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献堂辞职,林熊祥受托重任,继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之职,负责志稿成书,并在《台湾省通志稿》部书中撰写了《史略》和《哲学》部分。此外,他还著作《书学原论》等留世。他逝世于1973年,享年79岁。
  俗话说:“有其父,常有其子。”林熊祥好弄笔墨,著文造书,他的儿子林道衡受到耳沾目染,终也喜爱著文立说。他早期毕业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经济系,后来到高雄医学院当讲师,在台湾大学担任副教授,以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为己任。因为他授课颇能满足台湾青年的求知欲望,文化学院、淡江文理学院和淡水工商专校先后聘他为教授,一直执教到1982年始退休,但他日退而无休,还受东海大学延聘,继续进行讲书说教。他执教几十年,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台湾知识分子。林道衡结合教学实践,对台湾乡土地理、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情都作过深邃的研究,他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结论,维护着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同时,他阅读大量的台湾历史资料,对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五十年所产生的恶果也有清醒的认识。他的乡土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民族爱国思想,表现出对历史的正义感和公正的态度,这从他所著的《台湾夜谭》、《台湾一百位名人传》、《台湾古迹概览》等十几种书籍中可以看出来。这位板桥林氏第七代的后秀,生于民国四年(1915),算计起来,他巳经七十六岁。
  在台湾企业界出名的,算是第六代林伯寿和林熊征。林伯寿列为“台湾企业界名人”之一,他和林熊祥同龄,也是生于台湾割让日本的1895年,字季丞,曾经赴英国攻读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又到法国巴黎法文学院续读,学成返回台湾,历任台湾银行监察人、第一银行常务董事、“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董事长,把拥有的巨资投向企业,办起台湾电力公司、水泥公司和启业化工业公司,他分任这些公司的董事、董事长和最高顾问之职。由于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电视传播市场的商业利益增大,他在近年办起电视公司,自任董事长后为名誉董事长。
  林伯寿掌管公司,操理金融,兴办企业,商战逐鹿,大显头角,成为台湾的一名大资本家。他也钟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古瓷墨砚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曾经撰写《兰千山馆砚谱》和《中华古瓷目录》,对古瓷墨砚文化的探索是花费心血的。因为他和文化学术结下了亲缘,并且在艺术探索上有了成就,便被推选为台湾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中山学术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或常务委员,一人身兼多职,从商治文,两皆成名。
  林熊征,是林尔昌的嗣子,光绪十五年(1889)生,七岁那年跟父亲内渡厦门,表字薇阁,少年受汉学教育。光绪三十四年(1903),林熊征未满二十岁,便担任成立不久的林本源制糖会社副社长,握有社内财权。辛亥年(1911)初,他秘密加入同盟会为会员。同年,“黄花岗之役”前夕,捐出巨资支援起义。第二年(1912),因为分家而东渡台湾,继承产业,自此脱离了民族革命和维护共和的轨迹。他在台湾期间,先后担任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社长、内外制糖株式会社董事长、太永兴株式会社社长和华南银行总理,曾在政治上倚附于日本人
  “林本源”家族子孙传衍繁茂,除居处海峡彼岸外,有的移居国外。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根”在今日龙海县,人人思乡怀国。最近,林氏后裔重访故土,出资修建莆山“永泽堂林氏义庄”。
  附载:
  “永泽堂林氏义庄”
  ·国靖 ·
  “永泽堂林氏义庄”在龙海县角美镇杨厝村过井社(原称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保吉尚村潭头)。
  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在台致富的吉尚人林平侯,为赈济家乡的疾苦族人而筹建,越两年告成。义庄是具有闽南风格的三座并排的两进大厝,前面有一片砖埕;后面建一座两层长楼,配合东西对向的护厝;“永泽堂”长方形金字木匾悬于中座大厝门上。全庄外加围矮墙,规模敞宽,古朴大方。
  义庄是一所慈善机构。从清道光元年开始,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历经四代人116年间。义庄以施赈赈为主,兼赡婚丧。义庄立碑记载:“在台湾淡水海山堡水田四十三甲八分四厘二毫(每甲合十四亩三分多),充为原籍义庄义田,年收租谷,除完粮耗谷外,年实收谷一千六百石,按年运回内地龙溪县白石保吉尚村潭头,赡给同宗困乏族人之用。”由庄主延请两名族中诚实公正的人经理其事。林氏族亲、贫乏之家,年供食米棉花,嫁娶丧葬,都给资助。例如,男的年给棉布三丈(每年冬至发给),女的年给棉花三斤(每年立春发给),令自纺织;男十一至十六岁,年给棉布一丈五尺;有服之亲娶妇,给银200两,嫁女给银10两,赡给有定额,男女不遗漏。
  林氏义庄赡赈历经一百多年,长年不衰。抗日战争后,由于交通阻隔,乃告终止。近年,台湾林氏族裔多次返乡探亲,屡次表达重修义庄的意愿。现修建义庄的14个项目已进行设计,初期工程也开始施工。不久,“林氏义庄”既保持原貌,又修缮一新,可供海内外同胞观瞻。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