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贵在创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60
颗粒名称: 源于生活 贵在创新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126-127
摘要: 先父的绘画艺术获取殊就,最主要的是创作之源来自生活。他出生于依山面海、运漕畅通、画风鼎盛的诏安县。明清以来,诏安诗文书画名家辈出,有沈瑶池、谢馆樵、马兆麟、沈镜湖、刘国玺、许均龙、吴元章等名辈。先父早年得受名家的熏陶和影响,加上家乡富有烟雨江帆、禽飞鱼跃的丰厚生活,使他从生活中博取典型的创作题材。在台湾,先父避开闹市,僻处乡间17年,箪食瓢饮,与篱舍为伴,细心观察花草树木、云山水影、鸟飞虫鸣,心有所得,则在一间30平方的陋室内用秃笔作画,潜修苦练,随岁月而不懈攀登艺术高峰。人们评他的作品风格近似齐日石、吴昌硕,既继承传统又不落巢臼。先父作画善于把诗情画意与墨趣融合一体,更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源于生活 贵在创新

内容

先父的绘画艺术获取殊就,最主要的是创作之源来自生活。他出生于依山面海、运漕畅通、画风鼎盛的诏安县。明清以来,诏安诗文书画名家辈出,有沈瑶池、谢馆樵、马兆麟、沈镜湖、刘国玺、许均龙、吴元章等名辈。先父早年得受名家的熏陶和影响,加上家乡富有烟雨江帆、禽飞鱼跃的丰厚生活,使他从生活中博取典型的创作题材。在台湾,先父避开闹市,僻处乡间17年,箪食瓢饮,与篱舍为伴,细心观察花草树木、云山水影、鸟飞虫鸣,心有所得,则在一间30平方的陋室内用秃笔作画,潜修苦练,随岁月而不懈攀登艺术高峰。他的绘画题材,从不离开他身边的熟悉景物,如飞雁、寒鸭、鸡雏、奇松、怪石、古木、雨荷等等,皆是从所熟悉的生活中经过细微观察后刻划而就的。他的艺技则笔墨淋漓,浑洒自如,作飞禽走兽则神韵栩生,画草木则劲拔有力,绘山石则扑拙浑厚;其笔法烂熟凝练,随心所欲,出神入化,其布局多奇崛,创新意韵,形简意深,狂放自由,且有淡雅隽永之风。人们评他的作品风格近似齐日石、吴昌硕,既继承传统又不落巢臼。先父作画善于把诗情画意与墨趣融合一体,更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先父对绘画创作,常说他“不作泥古之今人,也不作今日之古人。”执意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论画时说:“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要尽力坚持传统。世界虽大,不可无中国,画坛虽广,不可无中国画。要知道中国画是代表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一种文化,要使西方人懂得中国画伟大的真义。从这一点说,对国画传统要守,但不能死守,应该推陈出新。否则,便愧对古人,愧对世界人类。”他强调“作中国画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该舍己而得洋。中国画必须是创新的中国画,不能变成西洋画或不中不西的什么画。”先父的画论紧紧地和爱国思想、民族自尊心结合在一起。
  先父作画深求写意。他十分赞同齐白右关于“太似即媚俗,不似为世欺,妙在似与不似之问”的名论。他说过:“作画画得过于细致,便和美术挂图一样,那就不是艺术画了。”先父画公鸡,着笔不多,只以淡墨线条钩勒身躯头眼,却以几大笔浓墨拉长公鸡尾巴;寥寥数笔,夸张写意,神态俱现,在个像与抽象之间循美入化。画评家王文漪先生在台北阿波罗画廊见到作品,特别以“不似之似似之”为题,在报刊上撰文佳评先父的画风。
  先父作画,素仰齐白石严谨坚毅精神。他每一作画,都经过画前的苦心设计和反复推敲,先把景物意念化之后,再从生活灵感中赋出心象形式,始纵笔挥洒,思与笔共运,浓淡有致,布局奇崛,形简意深,内涵渊邃,力度可见,形成他的独特风格。他认为“一切画画,笔墨宁拙勿巧,宁厚勿薄,宁大勿小,宁迟勿速。”他说作画的笔墨,“迟即凝重厚实,速则容易流于轻薄浮滑。”他老人的实践,在画技上也是有见地的一招。难怪先父的生前作品被人所爱,享有殊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