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泰爱国侨领先父张笃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54
颗粒名称: 旅泰爱国侨领先父张笃生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113-116
摘要: 我爸爸张笃生,是一位旅泰爱国侨领。他旅居泰国达五十一年之久,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泰国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泰国福建慈善会董事长,泰南也拉平民学校、培民中学董事长,福建省政协委员。数十年间,他尽心竭力为泰国侨社做好事,兴办教育犹为卓著,备受侨界赞誉。1975年7月中泰建交,泰国福建会馆率先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泰京曼谷上空。此外,他多次倡议组团回国观光探亲,促进了旅泰侨胞和祖国的亲密关系。父亲离世巳近六年,而泰国华侨还深深地怀念着他。该报另刊登当时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伟烈和我父亲生前在酒会上的合影,感人至深!
关键词: 旅泰 爱国侨领 先父 张笃生

内容

我爸爸张笃生,是一位旅泰爱国侨领。他旅居泰国达五十一年之久,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泰国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泰国福建慈善会董事长,泰南也拉平民学校、培民中学董事长,福建省政协委员。数十年间,他尽心竭力为泰国侨社做好事,兴办教育犹为卓著,备受侨界赞誉。
  1975年7月中泰建交,泰国福建会馆率先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泰京曼谷上空。以我父亲为理事长的福建会馆有此胆识和卓见,我国首任驻泰国大使柴泽民给予高度赞赏:“福建会馆是进步的会馆,是团结的会馆。”
  时为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分别于1978、1980、1981年访问泰国,我爸爸都代表华侨团体参加迎接和会见,交谈侨务工作意见,并共赴盛宴,合影留念。1979年,先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邀请,亲自组团并出任副团长,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卅周年大典,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父亲感激的说:“这是祖国给我的最高荣誉。”先父在泰,还多次联合侨团欢迎和宴请我国驻泰使节。1981年,我首次赴泰国探亲,适逢张伟烈大使飞抵曼谷赴任,旅泰各侨团设宴欢迎,参与接待的父亲带我去参加,使我感到非常荣幸,并目睹海外侨胞十分热爱祖国。
  回顾先父1935年飘洋过海,未及两年,抗日战争爆发,音讯中断,直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通讯。父亲最早到新加坡当雇工,胼手胝足,生活艰苦,才转入泰国南部也拉府做小本生意,略有积蓄,便与他人合资经营橡胶业,后在泰南各府拥有多家橡胶厂,进而创办曼谷汇川股份有限公司,大宗经营橡胶,机构庞大,下属分行有十处之多,遍布泰国橡胶产区。1948年,父亲回到阔别的家乡探视亲人。时我年少,虽然父女分居两国,但父亲关怀备至,鸿雁不断,亲切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将来同样可以跟男子一样为社会服务。他常说:“教育是根本,有好的教育,才有文明世界,才懂得中华文化。”所以,他在侨居国很重视侨社教育事业。泰国也拉平民——培民教育慈善机构,本来只办一所平民小学。父亲担任该机构董事长,遂于1975年倡办培民中学,自己带头捐献资金,还向当地侨胞劝捐资助,两年后便在平民小学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建起一座中学,有三层教学大楼共24间教室,还有宿舍、餐厅、球场、厕所等附设建筑物,共耗资460多万铢。两年后,他又筹资275万铢,在平民学校的空地上,建起一座全也拉府最大的礼堂,供学校活动和侨胞办喜事之用。接着,创办培民幼儿园。至此,平民学校具有初、中级教育体系。
  1984年,父亲鉴于一些华裔学生考不上大学,闲荡街头,使他深感不安,又耗资200万铢,创办商业专科学校,招纳这些青年学习专业。当年招收三班共158人。据1984年统计,“三校一园”的学生共有2093人,教师104名。这些学校在父亲的苦心经营下,办得很出色,泰国各地教育机构经常派人前往参观。父亲身在异国,心怀桑梓。他在1981—1984年回国探亲期间,捐资兴建云霄县师范幼儿园和修复文物保护单位“云山书院”,资助厦门集美中学改善卫生设施,赠送泉州华侨大学礼物。1980年起连续数年,他先后接待过福建地质考察队、莆田农业考察组、省机械工业厅赴泰访问团、省科委饲料工业、亚热带作物、水产养殖考察组、茶叶考察团、福州市访泰团以及参加泰国“公主杯”锦标赛的福建女子排球队等访泰团组,还接待过国务院侨办主任主炎林和福建省副省长黄长溪等。1982年,邀请家乡云霄县科技工作者赴泰考察橡胶业,并给予热情款待。他说:“看到福建来的乡亲,就象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我真高兴。他们来这里参观、考察,我应该尽量帮助,大力支持。”受过他接待的人,都为他的满腔热情所感动。此外,他多次倡议组团回国观光探亲,促进了旅泰侨胞和祖国的亲密关系。
  本来,爸妈和众多弟妹住在泰国,与我关山远隔,未尝见面。父亲先后把十一个小弟、五个小妹和好几个弟媳,分期分批送回祖国观光探亲,每次都叫我陪他(她)们一起到各地旅游。同时,又让我多次去泰国探亲,安排诸弟妹轮流陪我去游览胜地,使我饱赏异国风光,开阔眼界,增广见识,又给我更多的机会与弟妹们接触,增进感情,建立深厚的骨肉谊。自1981年以后,父亲先后送五个弟弟、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媳回广州、北京、集美、泉州等地侨校进修中文,学习祖国的文化、历史及中医学等,使他们不忘中华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在学习期间,父亲还给他们规定:寒假不回泰国,必须同家乡亲人团聚,欢度春节,使他们懂得家乡的风俗习惯,接受热爱家乡和关心国内亲人的默化教育。
  父亲身在泰国,对台湾回归祖国十分关注。大陆与台湾尚未通邮时,父亲热情地为去台人员家属转递大量信函,有时还亲自到台湾寻访,直到找到收信人为止,给思念亲人的两岸同胞架通了“讯息桥”。我伯母十分挂念去台几十年杳无音信的儿子。父亲为此专程到台湾觅见了他。但那时海峡两岸不能自由来往,父亲遂命我夫妇先把年迈的伯母(85岁)送到泰国,然后约她的儿媳由台到泰相会。1985年元月,离别四十多年的母子终在曼谷欢聚,畅叙久别衷情,酬兑了老伯母的心愿。
  父亲张笃生,只身出洋,艰苦奋斗半世纪,白手起家,惠及侨社,也奉献于泰国经济的发展和中泰两国人民友谊的增进。不幸的是,父亲于1986年12月4日因心脏病猝发而溘然长逝,享年74岁。噩耗电传家乡后,我们全家悲痛欲绝。回想父亲爱我如掌上明珠,而我不能随侍父亲于病榻之侧,逝世时也未能瞻仰最后遗容,成为终身一大憾事。有谁料想得到,1986年春节泰京分手之日,竟成父女永诀之时。
  父亲的逝世,震惊泰国华侨界。泰京福建会馆和也拉府各华侨团体成立全侨性的治丧委员会,隆重办理丧仪。治丧期间,每晚都有侨团与闻人、亲友等轮流赠经,又有各界人士、政府官员、社会贤达等莅临吊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大使馆送了花圈;福建省政协,省侨办,侨联,福建华大,厦门集美学校,南靖县侨联,漳州侨联,龙溪地区侨联,省委统战部长都驰电致唁。出殡之日,素车白马如长龙,备极哀荣。
  父亲离世巳近六年,而泰国华侨还深深地怀念着他。今年清明节,我第二次专程到泰国为父亲扫墓,亲眼看到泰京华侨医院的大厅上、泰南培民中学的大礼堂上,仍悬挂着我父亲的巨幅遗像,泰京《星暹日报》还发表纪念父亲的文章并刊登像片,记者林鸿先生撰写《也拉平民学校、培民中学大功臣张笃生先生》专文。该报另刊登当时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伟烈和我父亲生前在酒会上的合影,感人至深!
  《政协云霄县文史委供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淑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