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38
颗粒名称: 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5
页码: 59-63
摘要: 庄西言先生是著名爱国侨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嘉庚的一位生死与共的挚友。在抗日战争中,他和陈嘉庚一起,坚持民族气节,竭诚抗日救国,发动华侨献金赈济,支援抗战,又组织华侨慰问团回国慰劳,鼓舞祖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庄先生不愧是一位热爱祖国、拯救中华的印尼侨领。20岁出洋到荷属印尼巴城,投身于族亲庄宗泽店中当店员。1938年10月19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代表大会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举行。不几天,庄西言为保护陈嘉庚而主动接受日本宪兵的传讯。日本宪兵之逮捕庄西言,妄图诱捕陈嘉庚,以求一箭双鵰。庄识破敌人阴谋,对讯问均置之不理。
关键词: 爱国侨领 庄西言

内容

庄西言先生是著名爱国侨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嘉庚的一位生死与共的挚友。在抗日战争中,他和陈嘉庚一起,坚持民族气节,竭诚抗日救国,发动华侨献金赈济,支援抗战,又组织华侨慰问团回国慰劳,鼓舞祖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庄先生不愧是一位热爱祖国、拯救中华的印尼侨领。
  庄西言,号西元、西园。1885年出生于南靖县霞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三岁失怙,六岁母亲改嫁,由叔父带养。年少,家境贫困。20岁出洋到荷属印尼巴城,投身于族亲庄宗泽店中当店员。他为人诚厚,生活俭朴,六年后有所积蓄,便与他人合资经营“三美公司”。到“而立之年”,始独资开设“全美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勤奋经营,成为巴城当局特许进口布匹的一户巨商,鸿图大展,富甲一方,在华侨社会中声望日高,成为印尼华侨众望所归的一位侨领。他曾任巴达维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雅加达福建会馆会长、南侨总会副主席、华侨智育会司正、福建省府侨务顾问、国民党政府中央参政会参政员等职。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大举侵华,国难当头,民族垂危。庄西言作为一员海外赤子,为国为民忧心忡忡。他担任巴达维亚中华总商会会长,为首发动商家抵制日货,断绝日货进入印尼;在总商会内部,发动华侨献金救国,提议凡经营布匹的华商,每兑售一码达布捐献一角钱救国金,得到华商踊跃响应。他又和在新加坡的陈嘉庚先生配合,在华侨社会中日夜奔走呼号,讲述祖国存亡与华侨游子的切身关系,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华的罪恶行径,以唤醒侨众,激励爱国,鼓动反日情绪。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在祖国大地上燃烧,南洋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庄先生为使筹赈救亡工作能收统一行动之效,感到组织南洋华侨最高救亡领导机构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遂于1937年秋陈嘉庚先生建议,在香港或新加坡组织南洋华侨赈济总机关。陈嘉庚先生甚附此议,但由于他的谦逊,未受首肯而缓成。
  1938年5月,厦门沦陷,鼓浪屿中外人上组织“国际救济会”,电请南洋各地华侨筹款协助。同时,“福建救济会”也向海外发致电报,提出同样的要求。庄西言连接电文,心急如焚,火速致函陈嘉庚先生,倡议立即召集南洋各地华侨代表开会,讨论救济华南事宜。同时,另电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出这一主张。7月30日,陈嘉庚接行政院长孔祥熙电询:“庄西言建议在星组织华侨领导机关⋯⋯如何组织始有成效,盼核复电谕。”陈嘉庚对庄西言的一再建议,有时不待人、义不容辞之感,遂着手进行紧张筹备。1938年10月19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代表大会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举行。到会的有马来西亚、缅甸、荷属爪哇、菲律宾和香港等东南亚45个埠头华侨商会、筹赈会代表168人,正式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海外华侨空前的爱国大团结。会后,南洋各地侨胞在总会的统一领导下,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援助祖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9年冬,陈嘉庚、庄西言等发起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问视察团”(简称“慰劳团”),准备回国慰劳忠勇抗日将士和灾难深重的同胞。1940年3月26日,该团在团长陈嘉庚和副团长庄西言、李清泉、陈铁民率领下,乘“康定”号飞机,自仰光飞抵重庆。当天下午1时40分到达重庆机场,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陈嘉庚、庄西言分别在机场欢迎会上发表讲话。庄西言讲话略称:“敌人与汉奸汪精卫等不时派人来南洋活动,阴谋煽动侨胞,动摇抗日信心。然而千百万侨胞洞察其奸,虽威胁利诱,亦不为稍动。吾敢断言,侨胞中决无甘愿附逆投敌做汉奸者。所有侨胞唯知拥护中央,拥护领袖,敬爱忠勇将士,坚持抗日到底,争取最后胜利!”言词慷慨激昂,表达了热爱祖国的南洋赤子的心愿和决心,到会者感动得振臂高呼。
  4月14日,慰劳团经过几天参观慰问之后,分成三个团于5月1日离开重庆到内地进行慰劳。未久,荷属印尼局势紧张,庄西言另有紧急任务,提前离开慰问团而只身南返。
  5月31日,陈嘉庚一行到达延安慰劳,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热情接待。陈嘉庚南归后,发表回国慰劳观感时指出:“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成金。”他深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庄西言先生素对陈嘉庚直言不讳的正直人格十分敬重,在海外深信陈嘉庚先生的考察结论是中肯的、正义的。
  1941年,国民党为了阻止陈嘉庚再次当选“南侨总会”主席。令其在新加坡要员吴铁城和菲侨出身的国民党中央执委王泉笙等人,赶到雅加达向庄西言施加压力。庄西言拥陈心决,不顾外压,给予严词拒绝。3月31日下午,“南侨总会”选举第二届正、副主席,陈嘉庚虽然一再表示辞位,但在庄西言的极力支持下,投票结果仍以150赞成、一票反对,拥戴陈嘉庚先生连任该会主席;庄西言也蝉联副主席。
  同年4月1日,南洋各地闽侨代表300余人聚会于新加坡世界舞厅,聆听陈嘉庚关于回国慰劳情况的报告,並通过组织“南洋闽侨总会”的决议。3月,会议推选陈嘉庚担任主席,庄西言出任副主席。南洋闽侨总会成立,发表爱国宣言,致电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会议还通过捐资赞助南洋华侨师范学校基金等议案。
  庄西言作为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副手,积极支持陈先生主持的华侨支援祖国活动。根据《江声报》所载,以陈嘉庚、庄西言等正副主席为首的南侨总会、闽侨总会,自1939至1941年先后发动东南亚华侨献金救国达国币六亿四千八百多万元(约合当时美金4560多万元),全数寄回祖国支援抗日战争。还在新加坡等地组织“南洋华侨战地服务团”,动员数以千计的有技术的爱国华侨志士、学生回国参加抗战行列,充当军事驾驶员和机修员以及战地服务人员,有力地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太平洋战争爆发。未三月,新加坡陷于日敌。1942年2月3日,陈嘉庚和友人陈贵贱、刘永玉、陈永义等乘汽船离开新加坡,翌日中午抵达荷属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淡耶,19日晚乘汽船往巴东时,电告巴城庄西言:“待有船即往”。庄西言立即回电陈嘉庚表示候接,并告知他的公子陈济民、陈厥祥巳安抵加里吉打。28日午后,陈嘉庚一行抵达巴城,庄西言迎接住进自己的邸宅,並安排陈氏会见侨领多人。时,庄西言家属先迁往展玉陈泽海橡胶园内。因为此处僻壤,适于避居。庄西言预先为陈嘉庚一行前来避住而作了极其妥善的安排,多借房间,备好床褥。承得陈泽海的热情支持,连同橡胶园经理赵全福一家,共安排40余人的住宿。
  1942年3月4日,日军未遇抵抗,直入雅加达。8日,庄西言在芝巴蓉的别墅被暴徒洗劫一空;日敌又大肆搜捕支持祖国抗击日军的所谓“敌性华侨”。10日,日敌发出“请庄西言速来一见”信件,强令庄亲人带回胶园,还口头威吓“如不来就抢杀其全家”。情况危急,大难降临。陈嘉庚对庄西言劝说:“我不能连累你,你不必关顾我。你回家去吧! ”庄西言为了陈嘉庚的安全,义不反顾,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用坚定的口气对陈氏说:“有我庄西言,就有嘉庚兄!”他的话语表现了与陈嘉庚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凛然大义。
  不几天,庄西言为保护陈嘉庚而主动接受日本宪兵的传讯。四月上旬,他不幸被捕。日本宪兵之逮捕庄西言,妄图诱捕陈嘉庚,以求一箭双鵰。庄识破敌人阴谋,对讯问均置之不理。于是,日敌强行刑讯,把庄西言的牙齿打断四个。可是,忠贞报国、决心保护陈嘉庚的庄西言,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始终咬定一句话:“我丝厘不知! ”敌人最后一无所获,只好把庄西言投入监狱,关禁长达三年又四个月。庄西言宁可自己惨遭刑打和酷受囹圄之苦,也愿意舍己救陈嘉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庄西言重见天日。但因长期受尽折磨,已成瘦骨如柴、头发花白的老人了。同年10月,陈嘉庚到雅加达,庄西言组织数千名侨胞热烈欢迎。两位生死与共的挚友相见,紧紧拥抱,热泪盈眶。陈嘉庚感激地说:“西言兄,我让你受苦了,不知如何报答是好。”庄西言却回答:“是嘉庚兄的爱国热忱支撑着我,感召着南洋侨胞。”
  一副铮铮铁骨的庄西言,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独立而勇敢奋斗,赢得了祖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对他的敬佩。1948年,庄西言回国探亲,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特地为他颁赠“光明正大”匾额,以彰其德。
  热爱祖国的庄西言也热爱自己的的家乡。1926年,他捐资二千银元兴建家乡霞峰小学,后因地方匪乱,才未遂其愿。1948年,再次献金1800银元,始将霞峰小学校舍建成,並赞助千元兴建下奎洋中心小学。此外,他还多次为家乡捐款,扶困济贫。1964年,年近八旬的庄西言示函老家堂侄庄顺茂,念念不忘家乡建设事业。可是,他造福桑梓之志未酬,竟于1965年在香港不幸谢世。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