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乡土的许木泰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37
颗粒名称: 热爱乡土的许木泰先生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55-58
摘要: 年逾古稀的许木泰先生,诏安籍人,侨居星岛,是一位名闻遐迩的新加坡建筑巨子。他在新加坡设有建筑总公司,在印尼、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另设分公司。许先生在现代建筑界大展鸿图,成为诏安人在星洲的殷户巨富,先后蝉联十六届新加坡诏安会馆主席。虽然他身处异邦,却一贯关心家乡建设,热心故园公益事业,近十余年来投赠800多万元资金,在诏安开设企业,兴办教育,赈灾治水,维修名胜。许先生为桑梓的繁荣奉献赤子之心,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和钦敬。许先生成家后,创办“兴利建筑有限公司”,作为立业的起点。因其为富行仁,古道热肠,在星岛享有盛誉,集企业商务、社会活动于一身。
关键词: 热爱乡土 许木泰

内容

年逾古稀的许木泰先生,诏安籍人,侨居星岛,是一位名闻遐迩的新加坡建筑巨子。他在新加坡设有建筑总公司,在印尼、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另设分公司。许先生在现代建筑界大展鸿图,成为诏安人在星洲的殷户巨富,先后蝉联十六届新加坡诏安会馆主席。虽然他身处异邦,却一贯关心家乡建设,热心故园公益事业,近十余年来投赠800多万元资金,在诏安开设企业,兴办教育,赈灾治水,维修名胜。许先生为桑梓的繁荣奉献赤子之心,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和钦敬。
  许先生年轻时,开始艰难的海外创业,备尝缺乏文化的苦涩滋味。所以,他对家乡的教育文化建设,十分关心。他常说:“祖国要强盛,故乡要富裕,首先要有人才,而想人才辈出,就要振兴教育。”自1981年至1989年,他先后三次赠资51.4万元,给家乡诏安第一中学兴建2500平方米的电化教研楼、教学楼和其他设施;1983年,许先生捐资6.82万元,在南诏镇兴建一座三层楼的幼儿园,使囝囡们享受到学前教育,当父母的也能安心上班生产;许先生还慷慨捐款,资助诏安县医院、少年宫、托儿所和城乡小学约20万元人民币。总之,在近十年中,他捐资助学金额达80万元之多,热情地支持了故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诏安县坐山面海,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也多,有闻名的九侯禅寺、悬钟古堡、禅麟塔、南山寺、分水关等。许先生视这些名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在海外仍十分萦念和关怀。当他听到九侯禅寺殿堂久年失修的消息,不胜感系地寄语说,这古刹是先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要注意保护,传给子孙后代。他遂寄汇近4万元资助修葺,使古刹名寺重焕风采。随后,他两次捐资15万余元,修建通往九侯禅寺的环山公路,使九侯名山增加了“翠山紫带”一景,旅游车辆可以环山而上,游客免受攀登之劳,就可饱览名山景色,倍增兴致。他先后捐资60多万元,用于家乡历史文物的维修和保护,从濒临海隅的悬钟古堡到闽粤交界的分水关永乐寺等十几处名胜古迹,都倾注了许先生的爱心。
  许先生对家乡的经济建设尤为关切。他虽然身在异邦他国,却是日夜縈怀故园的致富昌盛。1981年,他率先在诏安投资27万余元,办起合资的中旅社,成为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9年,许先生又投资300多万元,在诏安兴建“侨星大厦”,楼高六层,总面积6391平方米,内设商场、酒家、空调宿房和餐厅,又有可通全球的百门电话,成为诏安县一流的服务企业。1990年,许先生得知诏安家乡在闽粤边界创办贸易加工区,他遂投资170万元,在加工区内兴建一座面积2283平方米的“侨安酒家”,于1992年6月落成开业后,对中外企业家前来洽谈业务和办理出入关手续,提供了优雅的工作、生活条件。近十年来,许先生投资近500万元,在家乡办企业,目的是给乡亲们“养养母鸡下蛋孵小鸡”,不在于取利,就是企业得利,也全部拿来作为故里公益事业的捐资,光用于救灾和兴修水利等达200余万元之多,众乡亲多受惠益,铭感不巳。
  许木泰先生深挚的爱乡情,是出自热爱祖国之心。1974年,祖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中,身任新加坡射击总会顾问的许先生,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之邀,亲率新加坡射击队首次来华访问。出访前,国际反共宣传喧噪一时,南洋亲友善意劝他罔行。他为故园深情所驱驶,婉谢劝阻,毅然率队到北京、上海、广州访问比赛,并沿途观察形势,探求实情。在广州约晤胞弟许木瓜先生时,询问诏安县解放后的详情,增加了对新中国的了解,一回新加坡,便在华侨中广为宣传,帮助一些侨胞端正对祖国的认识。1978年11月,祖国霾云消散,晴空万里,他立即再次率新加坡射击队出访北京,目睹人民意气风发,加强经济建设,欣慰异常,心中激动不已。在访问结束后,特地转道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并为诏安的振兴筹谋划策,给奉献故园订下蓝图。1980年,祖国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面貌岁新月异,许先生又一次亲率新加坡射击队,到北京作友好访问。许先生在京时,受到国家领导人万里等的亲切接见,并和万里委员长亲切握手交谈,合影留念。万里委员长盛赞许先生爱国爱乡之情,他情动五中,对万里委员长说:“我虽然加入新加坡国籍,但我的血管里却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中国永远是我至亲至爱的祖国!”他眼见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祖国日臻富强,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他的热爱祖国之心,遂化为支援家乡建设的行动,这次访问结束返回新加坡,越年起先后投资、赠资于家乡800万元,办起企业,兴学助教,捐施公益。
  许木泰先生任新加坡射击总会顾问、新加坡诏安会馆主席以外,尚任新加坡速报善堂名誉主席、新加坡佛教总会名誉会长等职,是星岛的当代侨领之一。他为家乡的繁荣奉献出赤子丹心,深得乡亲和侨亲们的钦敬,人们传颂着他从贫困中磨砺壮志、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的往事:
  许先生于1914年出生在诏安县南诏镇许厝田的一个穷户,父亲许桂常靠一支扁担养活一家老小。穷家孩子早懂事,许先生12岁刚在小学三年级求学,为了减轻父兄肩上的生活重担,不顾自己年少体弱,就辍学扛起扁担,到分水关当小挑伕,到东溪替人挑水,不辞沐风栉雨之苦,跋涉崎岖挣脚钱。不过两年,积劳成疾的父亲过早地辞世,为了养家糊口,他又离家越县,到云霄卖甜面汤,不久,因蚀本而返乡。接连遭受打击,许先生谋生之志却愈挫愈坚,毅然定下出洋另打天下的决心,母亲赞赏其志,要与他一起“过番”,将仅有的一丘溪南祖田变卖,换取八十块光洋做船租钱。1928年,许先生和母亲珍藏了一把故乡的泥土,挥泪告别兄弟骨肉,南渡星洲。故乡这一撮泥土,从此扎根在游子的心中。初到新加坡时,先为洋人做苦工,以后又当过泥水工、店铺伙计和汽车司机。因为为人厚道,办事勤快,深受老板的喜爱,1935年老板将其养女钟玉春许配与他。许先生成家后,创办“兴利建筑有限公司”,作为立业的起点。可是,当他经营建筑业日见兴发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军不久入侵星岛,许先生愤然参加当地华侨反日活动。讵料,许先生被日军拘捕入狱,但他並不俯首屈服日寇的淫威,团结狱中难友,共同抗争,赢得同狱受难的英国官员的赞赏和敬佩。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星岛光复后,许先生继续经营建筑业,曾同蹲狱的英国官员亦由英伦敦返抵星岛膺任要职,便将当地优质石山,照顾给许先生标买开采,并多方帮助其发展事业。在发奋创业的途程中,他常受到缺乏文化的困扰,便在业务百忙中,重金礼聘家庭教师,教授英语。一个半文盲,由于孜孜不倦地苦心攻读,终于精通英语,其他学识,也因勤于披卷自习而日益广博。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胸中添雄略,加上经商精诚,恪守信誉,许先生的石建企业便如虎添翼,腾空飞起,成为新加坡建筑界的巨户。因其为富行仁,古道热肠,在星岛享有盛誉,集企业商务、社会活动于一身。他异国工作繁忙,其造福桑梓的各种善举,乃专赖其胞弟(县侨联名誉主席)许木瓜先生,辟划筹谋。兄弟俩同心同德为家乡奉献赤子之心!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倔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