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坊酱园到跨国公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321
颗粒名称: 从作坊酱园到跨国公司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20-23
摘要: 杨至耀掌事的“杨协成有限公司”,是从漳州州“杨协成”作坊酱园发迹起来的。杨老逝世,儿辈继承父业並向海外开拓。长子杨天恩携带九岁的儿子至杰于1935年3月南渡新加坡,在欧南路段租地搭店,进行拓荒性的豆油、酱青和豆酱手工生产。随后,杨天球、杨天成相伴到新加坡协力经营,三个兄弟分别负责手工制作、推销出卖和理财管账。1938年10月8日,漳州“杨协成”酱园被日本飞机所炸,消息传到星岛,正巧杨氏兄弟于当日宣布新加坡欧南路“杨协成”酱油厂成立。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新加坡三年八个月,他们在厂房遭受日机炸塌的情况下,竭尽全家之力以苦撑,凡是家中有劳动力者,不分男女,都到工棚干活做工,一天做十几个工时。
关键词: 作坊 酱园 跨国公司

内容

杨至耀掌事的“杨协成有限公司”,是从漳州州“杨协成”作坊酱园发迹起来的。1900年,杨至耀的祖父杨景连(常称仁溜)在漳州创办一间手工作坊酱园,总店设在新华东路,分店在旧东市场和博爱道两处。杨景连有五个儿子:天恩、天赐、天球、天成、天华,其中三人受过高等教育。杨老逝世,儿辈继承父业並向海外开拓。长子杨天恩携带九岁的儿子至杰于1935年3月南渡新加坡,在欧南路段租地搭店,进行拓荒性的豆油、酱青和豆酱手工生产。随后,杨天球、杨天成相伴到新加坡协力经营,三个兄弟分别负责手工制作、推销出卖和理财管账。1938年10月8日,漳州“杨协成”酱园被日本飞机所炸,消息传到星岛,正巧杨氏兄弟于当日宣布新加坡欧南路“杨协成”酱油厂成立。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新加坡三年八个月,他们在厂房遭受日机炸塌的情况下,竭尽全家之力以苦撑,凡是家中有劳动力者,不分男女,都到工棚干活做工,一天做十几个工时。1945年战争结束,酱油市场货源奇缺,杨家工厂累年制作而储积起来的酱油,就占领了马来亚市场。 1947—1951年,便在武吉智智马七英里地段建成自动化食品厂(面积1 0英亩),自此杨家兄弟企业就展翅起飞了。
  正好,杨天华(厦大毕业)和外甥甥陈至德于1951年先后到达新加坡,掌握工厂的营业部和实验室,因而新创了色、香、味皆上乘的各种罐头食品,使该厂驰誉东南亚。1952年,酱油厂遂改为“杨协成罐头酱油有限公司”,把享有盛誉的杨协成豆奶(一年不发酸)、菊花茶等新产品继续远销各地,业务异常旺好,遂于1959年在马六甲、诗巫、怡保各地设立分行,负责公司的供销业务。1961年,他们除在新加坡新建鸡精酱厂外,在吉隆坡新建的自动化食品厂也投入生产,适时生产食品供应市上需要。六十年代,杨至杰专程赴英国考察食品工业,其弟杨至伟留英学成,便携手共同扩建旧厂房,增添新设备(厂房、设备各扩增三倍),应用新技术生产,使豆奶、甘蔗水、龙眼水、清凉茶及其他果汁饮料制品,实现了第一家纸盒式软包装化,采用瑞典利乐包装公司的一种过蜡纸来制作饮料软包装盒式,因为携带方便,大受消费者欢迎,且盒装饮料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二。
  1969年,“杨协成有限公司”积蓄了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开始发行股票,成为新加坡一家公共挂牌公司。翌年(1970年),因为集团企业发展了,便从家族式经营体制中解脱出来,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制,並推举杨天恩任董事主席兼董事经理,先后在香港、新、马、澳、美、英、法以及加拿大、毛里求斯设立分公司,扩展世界性业务圈。1974年,该公司取得了“百事可乐”和“美玲露”在新、马的专利权,光这一年出口食品饮料就获利两千多万美元。1975年后,该集团公司收购了菲律宾陶化大同的厂地和香港联合汽水厂,並在美国旧金山附近建立了中国人第一家肉类罐头厂。从1979—1989年,他们共花费新加坡币2200万元扩建工厂、2500万元装置新机器。
  自1985年杨天恩不幸逝世后,杨至耀正式出任“杨协成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董事经理。他,饶勇开拓,称雄商界,在国际市场竞争日剧的情况下,又把集团企业进一步拓展开来,运用“杨协成”的世界性销售网,取得“七喜”、“玉泉”等西方国家畅销汽水的专利权,从而扩张了经营业务。1988年,是杨至耀挥开大笔的一个年头:为了冲出经营食品的圈子,买下狮城曾与王股票经纪行的四分之一股权,随即参与设立新加坡高科技型养虾场;为了拓展北美市场,他在加拿大首都温哥华近郊投资兴建太平洋浓缩果汁厂,用2200万美元扩充设备,生产豆奶、草莓、越桔浆果和蔗莓等浓缩果汁。同一年,他首次重回中国大陆市场,在广州投资合营制作豆奶可以保鲜18个月久的豆奶公司,不但得到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而且可以在主要市场就地组织生产,迎合当地市场特性。
  1989年,杨至耀更上一层楼。他与新加坡官营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合资5200万美元,向美国50家最大公司之一的纳比斯可集团收购“重庆食品公司”,进一步把亚洲肉类食品及酱油产品打进北美市场。虽然继续沿用“重庆”的罐头生产线,但巳经改为生产迎合海外华人、华侨口味的东方食品。1990年,杨至耀又引进日本的软包装线,为日本一家食品厂商承制一种新加坡牛肉咖哩食品。同时也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经营东南亚最大的养猪场。这样多元化地拓展经营,“杨协成”公司收入益丰,企业规模更大。现在,拥有40家公司、分公司,员工3800多名。据报载,该集团公司1990年总资产近四亿新加坡元。所以人们称“杨协成”为“饮料大王”。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马来西亚葬人陈祯禄”、“美籍华人企业家苏杭民”、“著名爱国侨领庄西言”、“父子双博士”等31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