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区旧地名采摭录(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299
颗粒名称: 漳州城区旧地名采摭录(续)
分类号: K297.57
页数: 9
页码: 101-109
摘要: 东铺街,俗称东铺头,亦称东铺头市。即今新华西路东段。明代洪武八年知府许荣建“行春坊”,因名行春街。后行春坊改名三俊坊,故明志街市名为行春街。据旧志书记载,宋绍兴年间立摆铺法,沿州(府)、县之间主要通道设铺并有铺兵驻守。清依旧制,于漳州城内设府前铺。由于行春街在府前铺的东边,故称为东铺,过去城门月城内这一段是个商贾集市的地方,也叫东铺头市,是古时城内四市之一。由此民间至今仍称这条路段为东铺头。1918年陈炯明驻漳拆城筑路,改东铺头街名为陆安西路。北伐战争后,陆安西路名为中山西路。然而,现在新华西路却跨越中山公园向西与县后街交接,为具体辨明路段,民间还是习惯把东城门以西至百货大楼的路段称之东铺头。
关键词: 漳州城区 旧地名 采摭录

内容

东铺街——东铺头市
  东铺街,俗称东铺头,亦称东铺头市。即今新华西路东段(自东城门往西至百货大楼)。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知府许荣建“行春坊”,因名行春街。后行春坊改名三俊坊,故明志街市名为行春街。据旧志书记载,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立摆铺法,沿州(府)、县之间主要通道设铺并有铺兵驻守。清依旧制,于漳州城内设府前铺。由于行春街在府前铺的东边,故称为东铺,过去城门月城内这一段是个商贾集市的地方,也叫东铺头市,是古时城内四市之一。由此民间至今仍称这条路段为东铺头。
  1918年陈炯明驻漳拆城筑路,改东铺头街名为陆安西路。北伐战争后,陆安西路名为中山西路。建国后又改名新华西路,沿用迄今。然而,现在新华西路却跨越中山公园向西与县后街交接,为具体辨明路段,民间还是习惯把东城门以西至百货大楼的路段称之东铺头。
  东铺头街自明、清以后,街面商贾云集,其中有几个行业比较集中,因而被划分为数段,另立街名。自东城门卫城内至现平等路口,叫丝线街,因街面上大都经营丝线店而得名;从平等路口往西因开设多家纸花店,叫草花街,亦名做花街;在北京路与渔头庙四叉路口,因十字路形,俗称十字街;再位西至中山公园口,封建时代漳州的道台衙门设在这段路面(即今百货大楼门前延安北路东侧地段,后拆除道台衙门而拓通延安北路),因此民间称此路段为道口街。
  东铺头街在明清时代既是闹市,又是官道,是城内最繁华的地方,因此这里建有许多坊表。如行春坊,明代建,后改三俊坊,清初圯废;宫保坊,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为户尚书潘荣立;世美坊,明嘉靖间(1522-1566年)赠御史洪明,主事洪日瑞立;大中丞大京兆坊,明万历间都御史王应麟立;七科进士坊,明嘉靖间庚戍(1550年)戊辰(1568年)七科进士立。还有进士坊、绣衣坊等。
  东铺街北侧有条尚书巷,原是明代户部尚书潘荣府第建在巷内,是芗城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的官第,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东铺街随着旧城改造将展现出崭新的街容街貌,而六百多年前的古街陈迹也从此消失。谨此记述片断以追溯历史片忆。
  县前街——县后街
  县前街是明代名,清代改县口街,现名县前直街。清末曾分成县口街和县后街二段,由县前街南至新路顶,北接新华西路西端为县口街;过了三叉口往北,到瑞京路段含接止为县后街。县前街是条古街,封建时代的龙溪县衙、县学、文庙、城隍庙都在这里,东侧有漳州古老的道观玄妙观、昭忠祠和察院行署,是城内一条比较关要的路街。民国以后,在这条街的几个主要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废,唯有龙溪县衙几经修建,但后来改为龙溪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漳州市教育学院,宅院内外因需要多处拆建,亦已貌目皆非。
  县前街这条古街于1918年拆城筑路之后,县前街曾经改名慎余路,“文革”期间又曾改名文革路,现虽命名为县前直街,但人们还是习惯按原来的县前街叫县前,按原来县口街叫县口,这也许是相传为习的缘故。
  天后宫路——天门宫
  天后宫路即今瑞京路的西段,东端与钟法路相接,西经建设路南至管仔头。因为这里有座天后宫,亦称天妃宫或天门宫,主祀妈祖,人们简称这条路为天后宫。
  明代这里有布政司衙门,曾名布政司前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封妈祖为天后,并定春秋二祭,天妃宫更易天后宫,而路名也由天妃宫改名天后宫。所以在建国前有人叫天后宫,也有人叫天妃宫,因为漳州地方的方言音,把天妃宫叫做天门官,而且这样叫是直到今天仍是有叫它天门宫的。
  天后宫路在封建时代曾建有多位官宦的富丽而宽敞的屋宇。街的北侧有个文昌巷,内有文昌官,废科举办学堂时为龙溪县第一两等小学,建国后改为漳州第二小学。今名东铺头小学。这条街于民国期间改称复兴路,虽然两次改名,但鲜为人知,民间仍沿旧称天后宫。
  西市头街——建设路
  西市头街,是明清年代的古街。属城内四市之一,即东铺头市,南市,西市,北桥市称四市,另有城厢六市,即东街市,浦头市,南桥市,新桥市,北圣楼市,北庙市。
  西市原在西城门太平门的月城内,即今建设路,北至胜利西路市府路口,南与瑞京路相连。陈炯明拆城筑路时命名仰芝路,民国时期改称建设路,建国后沿用。
  西市头街在明代建有孝义忠义贞节坊和大夫第坊,后圮废。
  塔街——西直街
  西直街亦称西街,东接瑞京路管仔头,西至西横街西清宫庙前,因庙前有石塔,明清时代亦名塔街。由于这条街笔直,地势东高西低形似龙船,石塔寓意是锁船柱子,故在西直街东端亦名龙船渡。过去这里紧依城墙边的濠沟可通三湘江沟,上铺十条石版为桥,称四清桥。民间又叫十板桥。
  过去西直街在城外,要进城必须从管仔头沿城边往北进西大门太平门(即今英雄路西端卫生学校外)。陈炯明拆城后,人们可以从瑞京路过西清桥直入西街。
  社稷坛街——西横街
  社稷坛街是明代的古街,又名西横街,北接胜利西路,南与西直街连接。这里是社稷坛的前门,建有社稷坛的坊表,已圮废。
  据旧志记载,社稷坛在郡城西门外,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潘琳建,后历经重修。坛制北向,纵横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各三级,僻四门,旁设神库、神厨、宰牲房、齐宿所。在封建时代由官府于春秋仲月上戊致祭(即每年二月和八月的戊日)。
  随着封建王朝被推翻而圮废,现在社稷坛街已被西横街替代,原来地域的旧房也逐渐改建为排楼,别墅。
  管厝巷
  管厝巷,南边通新华东路,北至大岸顶,巷内有明隆庆年间知县管橘的祠,俗称管公祠,系明万历年间建,故名管厝巷。
  管橘,安徽南陵进士,据旧志书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长泰,革诸无名陋规,免麻户,新文庙,朱文公祠,疏陂渠,清屯粮,寺租时旷,使暴横商徒拥聚,人情凶凶。橘为栽柳防御,民免其累。尝慑龙溪风清弊绝,秩满,擢监察御史,民为立祠,蔡复一勒诗于石以纪之。
  浦头街——浦头市
  浦头街,西接新行街至盐鱼市,亦称下新行。浦头街这一带本来是一片荒芜浦沼,据祈保亭碑记载:“昔年此地荆榛,午后绝人迹,晚烽火青熠..浦头的兴盛,当是浦头港畅通之后而繁荣起来的。浦头街自宋以来就府治东厢一个集市所在地,所以叫浦头市。正由于浦头港及其码头开通,舟船往来,货物吞吐,万商云集,给浦头市带来了极大的繁荣。因此,浦头市的范围包括东至田丰,北至塔后上厝各乡村,南至后田,西至新行街。其中盐鱼市、米市、粉街、枕头街、笼仔街、蛏仔市、柑仔市等多个行业的土产集散地。
  浦头港可通石码、海澄、厦门,再特口广东、台湾、上海以及东南亚各地,所以货物能源源不断从这里输入,因为当时陆路交通很不发达,由此浦头港及港内码头成为漳州航运货物装卸主要点。
  浦头港及其码头是明代中期所建,清代重修。据碑记载:“鹭岛贾船咸萃于斯,四方百货之所以出也”。后来因为浦头港的出口处碧湖村(即壁炉),当地豪霸策动农民强行将港口用泥沙堵塞,迫使所有过往商船木排都要在碧湖卸下,改由该村船只运载入市,任意抬高运费,这样一来,商家、船主就另择定新桥头,洋老洲一带作装卸码头,由此,浦头市的鱼行、米市,木材等行业相继迁移,浦头市商业一落千丈。原来的繁荣热闹的浦头市逐渐地变为冷静的僻壤,旧有商店也多改为民宅,最后成为居民住地的浦头街。
  浦头街现在还保留有文物古迹定潮楼,关帝庙、文昌宫三个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定潮楼也称文英楼,周爷楼。楼为二层,木石结构,下通码头,楼上祀汉关羽部周神像,故称周爷楼,民间有“渡人侯”的传说。
  凤霞街——祈保亭
  凤霞街,俗称巷下,现名文化街,连祈保亭。凤霞街属文化街北边一段,连接巷口,因该处有座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建的道观古地凤霞宫而得名。
  祈保亭,亦名七宝寺,今名工人亭。址在凤霞街的南边,接连土改街。祈保亭始建于明代。1938年弘一法师曾卓锡于祈保亭,因漳州方言谐音祈保亭可念为猪母亭,弘一法师取其谐音又把祈保亭,改名七宝亭,并亲自手书,制匾“七宝寺”三字悬挂于堂前。现祈保亭被列为历史文物保护。
  马公庙
  马公庙,现民主里,位于新华东路东侧,属东园居委会管辖。明清时代因为这里有座马么庙,因得名,后改街名为民主里,该路段较偏僻,新街名少有知,人们还是习惯称这里为马么庙。
  岳口街
  岳口街,现新华东路(691-915号),这一地段东接岳顶,市尾,西连菜市路。明代称岳前街,清代改名岳口街,现人们仍惯称该地段为岳口。
  岳口街由于这里有座东岳行宫(今岳口小学)而得名,街面还竖立三座古牌坊,均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明代“正德坊”,在岳口小学门口,也是原东岳行宫前,是漳州现存最早的石坊;有御书“勇牡简易坊”,在岳口西头,清康熙年间为福建水师提督兰理立,有“闽越雄声”总兵坊,在菜市路,清康熙年间为荣禄大夫,左提督许凤立。岳口一街三牌坊,这也是漳州少有的,所以这条街自明清以来就一直是府城东厢一条繁华的古街,数百年来仍脍炙人口,长盛不衰。
  御史巷
  御史巷,漳州谐音也叫牛屎巷,新华东路岳口街北侧,可通新华东和漳福路,是条明清年代留下的古巷。御史巷的得名,缘于巷头有明万历间为知县王士昌立的“遗爱坊”,因之人们就把这巷叫做御史巷。
  王士昌,浙江临海人,进士出身,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出任龙溪县知县,为人精明仁恕,爱民如子,文章吏治,称重一时,行取除给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县前龙文山建王公祠,祀知县王士昌,并在岳顶建“遗爱坊”以颂扬王士昌的精明仁恕和爱民如子的治绩。
  北桥街、北门街(塔口庵、北廓顶)
  北桥街、北门街是明代古街,后两条街统称为大同街。过去两条街的划分是这样的:北桥街为大同路南段,南起瑞京路中段,北通胜利西路。过去这条街跨越古城濠沟上一座桥,唐代建初名瑞丰桥,宋重修更名庆丰桥,明代又改桥名为中清桥,是漳州古城内七阴桥之一;因该桥在古城的北隅,民间惯称它为北桥。以前桥上建桥亭,祀观音菩萨。建国后改桥亭为菜市场,方便周围居民生活。1993年因旧城改造,填濠沟,拆桥亭,连同周围整片开发新建水仙花园居民区。
  北桥街是条古街,过去曾建有多个牌坊,如明景泰间(1450-1456)在桥头为兵部郎中林雍,建理学名臣坊。林雍,系明代进士,精于理学,年老乞归,与漳南布衣陈真晟相师友。漳士大夫讲学明道者,率遵雍为蒙庵先生。又如太史坊,明嘉靖间为编修吕旻立。还有龙章宠锡坊,明嘉靖为赠立事林泰立;三世柱史坊,明天启为王以道、王尚贤、王命璇立。以上几个牌坊,因年久失修圯废或建路、建房需要而拆除,今已难寻其迹了。
  北门桥,为今大同路北段,南通胜利西路,北至延安北路宝珠园。北门桥也是条古街,街的北端宋代建古城时,这里有个北城门。古城北靠山,南濒水,地势形成北高南低,北城门最高处即北廓顶,而北门街是从北城门入城必经道路。
  北门街从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有塔口庵和一座古经幢。塔口庵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据旧志书载,元代总管罗良与陈友定巷战,罗良勇猛战死于此,民间就地建庵祀观音以镇鬼驱邪,历代相传,香火颇盛。古经幢于塔口庵前,宋绍圣四年(1097)建,比塔口庵早二百多年前建成,经幢规模大,建筑精细,展现出古经幢的完美风格,得到国内许多历史学者的肯定,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是芗城珍贵历史文物。
  漳州立交桥
  漳州东立交桥,位于胜利东路与环城路交会处,是我省目前最大的立交桥。
  立交桥始建于1995年12月,1997年元月竣工,并举行通车仪式,立交桥为纺锤型三层定向互通式,由十一座桥梁组成,桥面23.3米宽,6车道,每小时可通过汽车一万辆,轴线总长8545.3米。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工委活动记述、漳州解放前夕解放大同盟的组建及其活动、芗城统一战线工作回顾、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生产、骨伤科名医章宝春、漳州图书文具业近代发展状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胡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