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鞭世代传桃李满天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教鞭世代传桃李满天下
其他题名: 记省“优秀教育世家”王作人和他的后代
分类号: K825.4
页数: 6
页码: 75-80
摘要: 王作人原名王迪坤,是王咸熙先生的第五个儿子。王咸熙是漳州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于宣统二年赴京应孝廉方正试,以岁贡投铨吏部,得县丞之职不就,办学于漳州,其学识人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五个儿子在父亲的培养下,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师。长子王迪光光绪二十五年进秀才,早年协助父亲执教,后在角美杨厝碧湖华侨小学任教35年,以其才识渊博,为人正派深受当地村民的爱戴;三子王迪寿曾在郡北步步旌孝祠设帐授徒,四子王迪庄创办砾斋蒙塾,每年培养学生300名,是漳州颇有影响的私塾。他为了躲避国民党抓丁,曾当过伪县政府雇员、漳州地方法院录事,但这均非其所好,不久即辞职了。校长被责令检查,王作人幸免受害。
关键词: 王作人 教育世家

内容

王作人原名王迪坤,是王咸熙先生的第五个儿子。王咸熙是漳州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于宣统二年赴京应孝廉方正试,以岁贡投铨吏部,得县丞之职不就,办学于漳州,其学识人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五个儿子在父亲的培养下,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师。长子王迪光光绪二十五年进秀才,早年协助父亲执教,后在角美杨厝碧湖华侨小学任教35年,以其才识渊博,为人正派深受当地村民的爱戴;三子王迪寿曾在郡北步步旌孝祠设帐授徒,四子王迪庄创办砾斋蒙塾,每年培养学生300名,是漳州颇有影响的私塾。
  王作人14岁时就在四兄王迪庄办在上苑街的“砾斋蒙塾”执教,抗日战争始在石亭埔尾开设私塾,历时3年,因父亲王咸熙去世而停办。他为了躲避国民党抓丁,曾当过伪县政府雇员、漳州地方法院录事,但这均非其所好,不久即辞职了。1945年下半年他受聘于正德四中当国文教师。当时物价上胀,入不敷出。1947年,角美杨厝碧湖华侨小复办,校方原拟聘请王迪光主持校务,但王迪光因年迈而推荐五弟王作人到该校任教。从此,王作人把智慧和爱心献给了杨厝这片乡村土地上朴实的人们。
  碧湖小学教师的薪金在当时物价空前高涨的情况下颇具吸引力:月薪3担谷子并供伙食。之所以有这样较优厚的待遇,得益于杨厝海外乡亲的支持。但是,好景不常,在解救前夕因与海外交通中断,海外侨汇也随之中断,这时学校经费困难教师待遇不但不好,连一般的生活费也不能维持。碧湖小学虽然距漳州城区4.5华里,但在抗战期间,国民党自毁公路,沿途挖深坑,堆高土,从碧湖村到漳州城区这4.5华里的路,得走6小时,王作人每星期六放学后步行回家,星期一又步行返校上课。王作人是个很有韧性的人,为了教好学生,这样风风雨雨往返于城乡之间,竞坚持33年!
  这33年间,王作人经历了两个时代,他从小耳濡目染父亲为人师表,乾坤正气,即使外面的世界惊涛验浪,他也始终保持作为教师的本份。他担任语文、历史教学工作,也教学生课外读些格言诗歌,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品德。他教学严谨,从不应付了事。在作文教学中,每星期布置学生写5篇日记,并采用面改为主,对学生作文中的好字好句圈点起来,写得好的日记张贴墙上,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荣誉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上,他注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善于思考和灵活运用的文风。王作人先生写得一手十分工整的字,他在教学中也重视训练学生的写字功夫。每次上写字课都准备一些字贴让学生各取自己喜欢的字体去临摹,并当面批改,对学生用笔不好之处及时指点,写得好的用红笔圈起来,予以张贴墙上,作为鼓励。王作人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在学区观摩课上得到好评。以后学生升入漳州三中,该中学的老师对杨厝的学生很满意,认为他们懂礼
  貌、字写得好,这和王作人先生平时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文化大革命”动荡时期,风波也殃及杨厝。校长被责令检查,王作人幸免受害。当时学生尊守纪律的自觉性已大不如前,教学更艰巨了。但王作人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教好学生,仍然兢兢业业地做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他长期执教杨厝、辛勤耕耘赢得了杨厝乡亲的尊敬和爱戴。他调回漳州后,每次回杨厝,乡亲们总是象对待久别的亲人一样深切地问侯:“王老师您回来了!”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以后,他教过的学生,很多考上大学并学有所成,这与他在杨厝小学打下良好基础分不开的。他的学生杨君辉,现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杨君顺,大学毕业后在陕西西安工作,杨景道,曾是某海军军校教导主任(已退休)……还有一些学生在香港菲律宾等地经商,他们身在异乡,时常牵挂着王老师,旅居菲律宾的学生杨仁聚时常寄款慰间,每次回漳总要去探望王作人老师。1993年,定居香港的学生杨西宁,组织在港的同学会邀请年届80的王作人老师到香港旅游,分别时依依不舍赠款送行,师生之情真挚实在令人感动。
  如果说从旧社会的教师转为新中国的人民教师是王作人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那么他的第二个转折点则是在1980年,那年在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的推荐下,由组织出面将他调回漳州教育学院,那时他已年届花甲,调回他的依据就是他家学深厚,足以胜任设在漳州教育学院内的汉语大辞典龙溪地区编写组的工作。他虽然于调回漳州的当年即办理退休手续,但他退而不休,继续在词典组完成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业。他对古文功底深厚,并具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多年来他对黄道周,何楷,郑开禧等地方先贤的著作精于研读,在编写汉语大辞典时尽量把这些地方先贤的著作引用上去。如他在编写“乾策”的条目释文时,运用了何楷先生的《古周易订诂》释义,一般辞典都将乾策释为“乾的蓍草”,而何楷先生释义为“策,蓍革茎数”,王作人先生认为这样的释义是准确的。由此他将“乾策”释为:“推演乾卦六爻,所得蓍革茎数。”这个释义被汉语大辞典上海编纂处录用了。地方先贤的成果成功地运用于辞典编写中,王作人深感欣慰。为了更好地完成编写任务,他还不辞辛劳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其他地方图书馆查阅资料。当时辞典组条件简陋,三伏天连电风扇也没有,但王作人并不计较这些,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中午下班后没回家,家人送饭到办公室,他就在那儿吃完饭没有午休又继续工作。王作人以坚韧的毅力,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千把个条目的编写任务,之后又承担了山东大学编写组一部分编写任务。
  汉语大辞典的编写工作结束后,王作人又把精力投到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中。1984年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初创,对部分古书藉需要整理重印,其中重印《黄子年谱》时请王作人断句,印《白石丁氏古谱》请他写前言,《漳州府志》光绪版的断句校对,写眉批又是他在市方志办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这部书得以校勘整理完毕,交付重印,印出以后求书者不绝,对漳州的改革开放及地方志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作人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又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他先后辑有《云调题刻录》、《漳州杂诗》、《寄闲亭墨宝》、《王雪江先生墨宝》、《寄闲亭抚古》、《绣英阁诗钞》、《小轩随笔》、《蛇伦展墓图——寄闲亭题咏》、《中庸示掌》、《复一文存》、《丰山遗辑》、《南岩志》、《述轩诗钞》、《甲戍蒙难遗稿》、《漳海幽光集》、《志古左遗玉》、《瞻鸟寄户诗录》。其中《复一文存》、《复一吟草、《漳海幽光集》60年前第一次印刷,2000年重印。而这些文集的印刷都是由他自费。这些年,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印书,除了《绣英阁诗钞》由东山图书馆筹印,其余都是他自费负责。说起印书,王作人先生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前夕碧湖小学因海外经费中断未能支付教师薪金,后来兑现了,这笔累积数的薪金为数不少,款一到手,王作人首先想到的是用它支付印父亲王咸熙墓志铭的费用。而那些日子家人生活仍然清苦未能改善,想到这件事,王作人仍感到有些内疚。
  王作人整理、编印出的那些文集,全部作为资料赠送图书馆,市方志办保存,也馈赠亲戚朋友。他认为做这些事目的在于将存于父亲王咸熙先生手中的先辈的诗文稿整理抢救出来,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他的《云洞岩题刻录》是他年轻时在石碑前逐字推敲抄录下来的。新成立的龙文区为了发展旅游业扩大影响,征得他同意,重印了书数千本,多年的心血得到社会的认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说退休以后王作人的教师生涯划上了完满的句号,那么子女的成才,尤其是四个女儿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则是王家教师事业后继有人,最值得王作人先生快慰的事。王作人有五女一子,二女儿王次冰曾任新桥中心小学书记,后在芗城教育局负责人事工作,已退休;三女儿王季冰,是芗城实验小学教师,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漳州市十佳教师”,现已退休;四女儿王菊逊是漳州三中化学教师;五女儿在名流小学图书馆工作。虽然大女儿本身不任教师,但她的女儿也就是王作人的孙女李瑄于1981年从龙溪师范学校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86年始担任芗城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她全心投入到挚爱的教育事业,刻苦钻研少先队业务,善于开动脑筋组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积极探索“全面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少先队工作新路子,为芗城实验小学少先队在体育、卫生、红十字、税法,环保宣传等方面先后夺得6项全国先进荣誉,德育、体育,文艺等方面也先后获得12项全省先进荣誉。李瑄还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其中有10篇发表在省、市给有影响的刊物上。1995年李瑄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多次被授予“漳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漳州市、芗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漳州市青少年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999年5月,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委、省少工委联合授予“福建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王作人的兄弟及其后代也有好几位担任教师。三兄王迪寿的儿子王君定,从小师从祖父王咸熙先生学习,学成后也在父亲王迪寿办在上苑街的私塾协助教学。解放后历任教员、小学校长、学区校长。退休以后又受聘担任漳州市图书馆古籍宝整理文献。王君定的儿子王子玒在漳州市西桥小学任教10多年,女儿王子娥在漳州一中任教,也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王氏家族100多年来为漳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漳州乃至省内外享有盛誉。1992年教师节,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工会,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授予王作人家为“优秀教育世家”,时隔6年,王作人先生的孙女又荣获全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的光荣称号,这是王氏家族的又一盛事。教师世家的淳朴家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他们牢记先辈的嘱托,在教坛上辛勤地耕耘着,默默的奉献着……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工委活动记述、漳州解放前夕解放大同盟的组建及其活动、芗城统一战线工作回顾、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生产、骨伤科名医章宝春、漳州图书文具业近代发展状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美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作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