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名医章宝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287
颗粒名称: 骨伤科名医章宝春
分类号: K826.2
页数: 4
页码: 71-74
摘要: 章宝春,浙江杭州市人,1913年出生。青年时拜师学艺、习武学医,他生性聪颖,勤快好学,不久步入医药行列,为民行医治病。从1940年起,他长期在漳州、厦门地区进行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曾任原龙溪地区中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章宝春深研中华医学,特别是对跌打损伤、骨折、脱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验方,是我省名老中医、骨伤科名家。1938年出师,经举齐荐加入少林国术团,成为其中一要员。当时正值日军侵扰我中华,他随少林国术团行医卖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一带,所到之处为众多骨伤科患者诊疗,解除群众的疾苦。由于他医德好,医术高,伤病者经他诊治,都有很好的疗效。解放后,章宝春继续在漳、厦两地行医。
关键词: 章宝春 骨伤科 名医

内容

章宝春,浙江杭州市人,1913年出生。青年时拜师学艺、习武学医,他生性聪颖,勤快好学,不久步入医药行列,为民行医治病。从1940年起,他长期在漳州、厦门地区进行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曾任原龙溪地区中医院(今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章宝春深研中华医学,特别是对跌打损伤、骨折、脱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验方,是我省名老中医、骨伤科名家。
  章宝春小学毕业后,由亲友介绍到上海拜周荣红为师习武学医。周系河南嵩山少林寺“铁鞋和尚”之高徒。宝春在跟师学艺七年中,集中精力,精心钻研,勤学苦练,练就一身少林武功。他体魄健壮,力气过人,会“叠千斤罗汉”,能耍“钉山打石”,尤其精于拳脚及刀枪等武术,还学得一套治伤疗法及药理处方。1938年出师,经举齐荐加入少林国术团,成为其中一要员。当时正值日军侵扰我中华,他随少林国术团行医卖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一带,所到之处为众多骨伤科患者诊疗,解除群众的疾苦。1940年初离开少林国术团,与妻子林惠珍在厦门、漳州一带行医卖艺,为群众接骨疗伤。由于他医术高明,获得群众信任。不久即在漳州、厦门两地开设“章宝春伤科诊所”,并落籍于漳州开始收徒传医授艺。他爱护青年学徒,除尽心传授医术外,还经常带学徒外出实践,行医于周围乡村,为村民疗伤治病。由于他医德好,医术高,伤病者经他诊治,都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声誉很快传开,尤其是他对患者不分贵贱均热心应诊,且贫不计资,还常为贫困患者免费行医施药,因而求医者日渐增多,声誉也日高。
  解放后,章宝春继续在漳、厦两地行医。1951年3月由福建省卫生厅发给伤科中医师执照,当时由省直接发执照是少有的。章宝春虽然有此声誉,但他还是谦虚谨慎,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认真研读医书名著,总结医疗实践经验。不久又参加厦门第二期中医进修班学习,系统地学习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了丰富医疗知识和提高医疗技术。
  1955年6月,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他加入漳州市中医第五联合诊所。章宝春主要担任伤科医师,他在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和宣传祖国的医学遗产,积极开展卫医疗业务。1956年漳州市中医第五联合诊所经上级批准,改办为漳州市中医联合医院。1959年该院被龙溪专署接管,改称为龙溪专区中医院(即今漳州市中医院),章宝春也随之为该院中医骨伤科医师,并为中医院的建立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后提任为该院伤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章宝春在医疗工作中,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原则。他强调骨伤科要与经络脏腑相联系,不能脱离整体性;辨证要严谨细致,寻根究底,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获得医疗效果。他对骨与关节的生理解剂位置,了如指掌;在临床实验时做到望之能辨其大体,摸之能辨其病症。他手法基本功熟练。尤其是正骨手法操作稳准而轻巧,因此,在骨伤科的诊疗效果卓著迅速,受到患到好评。
  章宝春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探索和临床实践,还自制了许多疗效卓著,声誉远扬的伤科丹、膏、丸、散,如“章宝春疯伤膏”、“推伤药酒,”“复方活血散,”“润肺化厘散”等等。这种药品在骨伤科应用,疗效显著,成为医院伤科必用药。特别是“疯伤膏”药物在海内外亨有盛誉。
  为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他不遗余力总结历年的实践经验,潜心撰写医学论文。先后作有《论拔罐疗法及其作用》,《中医伤科对内伤伤筋的治疗》等十多篇,刊载于《福建中医药》。1974年编写的《多层小夹板固定法》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畅销省内外及港澳地区。1975年起,由章道胜医生协助编写的《章宝春伤科临床经验》一书,于1982年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受到龙溪专署的表彰。“辽宁中医”杂志也于1982年,刊载他的“闭合手法再折治疗陈旧性肱骨髁50例”。他的《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40例体会》一文,曾在全国中医正骨手法经验交流会上交流介绍。
  为发扬光大中华医术,培养中医后继人才,他在医疗过程中先后带徒授艺50余人,有部分人在医学上得以成就,成为后继之秀。同时,他还受聘于龙溪卫校伤科及省、地举办的骨伤科学习班教师。他执教严谨,悔人不倦,把自己长年积累的医学所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医学理论与医疗技术两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章宝春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校的学习,也无高深学历,但他凭着治病救人,扶伤解痛,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精心钻研医疗技术,树立优良医德医风,博得了党和人民的赞誉。先后当选为漳州市(芗城区)四至六届人大代表;任福建省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1979年地、市科协委员,福建省和龙溪地区医学会理事。并多次被评为省、地、和医院先进工作者。他坚信共产主义信念一贯拥护共产党,经党组织长期考察,于1982年5月被批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病逝世,享年69岁。
  漳州火花
  漳州也有“火花”(就是火柴商标),火花是当今人们喜爱的藏品之一。
  1947年龙岩人郑萍在漳州创办新星火柴厂,在修文西路游厝祠堂内,后改为新星谊记火柴厂,1953年改办为漳州公私合营火柴厂。该厂出产火柴的商标为“车轮”图案,面积43毫米乘33毫米,四个边角为“注册商标”四字,左右竖书“品质精良,安全好用”字样,上面是“公私合营火柴厂”,下面是“中百龙溪分公司包销”。
  六十年代后,商标图样改以漳州的古迹和特产作为“火花”的图案,如“龙文塔”、“八卦楼”、“水仙花”、“漳柑”等反映产地事物,富有地方色彩。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工委活动记述、漳州解放前夕解放大同盟的组建及其活动、芗城统一战线工作回顾、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生产、骨伤科名医章宝春、漳州图书文具业近代发展状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亚登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宝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