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花之选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237
颗粒名称: 漳州市花之选定
分类号: S68
页数: 4
页码: 137-140
摘要: 一个市、省、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选定某一种名花为市花、省花或国花,它既是个标志,又是显示她们那个地方象那种名花的气质,或高贵、或富强、或华丽等等。然而,更重要的是为淘冶人们情操,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励人们学习该名花的高贵品质和突出的品格,引发人们出自内心的自信和自豪。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尝园艺卷》记载,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定有国花(树),我国也已有136个城市选定市花(树)。当年10月26日,经漳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确定水仙花——中国水仙为漳州市花。1964年10月30日,戴文赛参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时,发现一颗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编号为3405号。
关键词: 芗城区 漳州市 名花

内容

一个市、省、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选定某一种名花为市花、省花或国花,它既是个标志,又是显示她们那个地方象那种名花的气质,或高贵、或富强、或华丽等等。然而,更重要的是为淘冶人们情操,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励人们学习该名花的高贵品质和突出的品格,引发人们出自内心的自信和自豪。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尝园艺卷》记载,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定有国花(树),我国也已有136个城市(包括台湾)选定市花(树)。
  漳州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蓬勃发展的新兴城市,早就有人提出选定市花的意见。1984年初夏,漳州市领导听众多动议,集多方意见,决定由市科协(今芗城区科协)组织,由徐苍生副主席主持,请原副市长陈城南、公用事业局长庄清松、龙溪地区专署城建局长蔡恩承;厦门大学老教授叶国庆;老学者陈八恺;社会人士林杏雨、李玉华以及福建农业大学漳州分部、农林、园林、园艺、建筑、美术等部分工作者30多人进行研讨,经过热烈讨论,认为水仙花最能代表漳州特色,突出漳州风貌,反映漳州人民的感情,大家一致推荐水仙花为漳州市花。当年10月26日,经漳州市(今芗城区)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确定水仙花——中国水仙为漳州市花。
  水仙花之所以受到漳州人民的喜爱并被确定为漳州市花,主要是:
  一、漳州栽培水仙花历史悠久,宋朝诗人许仲企对水仙花倍加欣赏,他写诗赞道:“芳苞出水仙,厥名为玉霄。适从闽越来,绿绶拥翠条。”那时水仙已被列为名花。元、明时水仙花在南方普遍受到喜爱。清代以后,漳州水仙花在全国不但独负盛名,而且是出口欧、美、日本等国的名贵花卉。建国后,漳州对水仙花栽培技术逐渐提高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据统计,漳州地区种植水仙的面积达7千多亩,生产花头2000多万粒;生产规模之大、产量之多为全国乃至世界之最。1986年被评选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二、漳州水仙花淡装素雅,品性高洁。其花、叶、茎、根呈出现黄、白、绿和谐的色彩和典雅、乐趣的形态,端庄秀丽,和谐潇洒。当水仙花开放时,清香隽永,沁人心脾;在世界上60多种水仙花中盛享清誉。漳州水仙花只需一盆清水,在阳光下即能生根、长叶、开花,在春寒季节里,给人间带来了秀媚的春色。古人誉之为“劲节之花”。宋代姜特立诗赞:“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可谓是水仙花具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贵品格。
  三、漳州水仙花是朵爱国花、致富花。自古以来,漳州水仙花就是大宗出口创汇的名贵花卉。明隆庆三年(1569年)漳州水仙花是当时水浮陆转的出口商品。清同治三年(1864年)出口值2800银元;光绪七年(1881年)出口值48558银两(海关);1925年出口值13万多银元。建国以来,漳州水仙花是外贸出口主要货物,改革开放后,允许个体商经营外销,漳州水仙花出口香港转销国外更是兴旺,1987年出口创汇2000万港元,1991年出口值30多万美元。
  四、漳州水仙鳞茎硕大,球体饱满,是唯一可以雕刻成各种维妙维肖造型的草本花卉,是世界花卉中的奇葩,中国之一绝。漳州民间盛行在春节前用水仙花头,雕刻成自己喜爱的造型,并控制花朵开放时间,使其在春节来临之际或含苞待放、或展姿盛开。人们把水仙花摆设在庭院或客厅里供主客共同欣赏。可见漳州人民多么喜爱本地的水仙花,把她视为“迎春花”、“吉祥花”。
  1985年地、市行政体制改革后,新建制的漳州市仍然把水仙花作为市花。1990年12月30日至1991年1月6日,漳州市首次举办“水仙花节”,以花为媒,招来了国内外许多客商来漳洽谈商务;邀请国内许多花卉名师参与。其间,全城鼎沸,盛况空前,家家户户门前种植的水仙给芗城打扮得更加清新秀丽。胜利西路“四仙女”四周,新华西路“中山公园”内外水仙花叠翠,香风阵阵,整座芗城成了水仙世界、花的海洋。在展览馆里还举办国家级中国水仙雕刻造型大奖赛,来自北京、南京、福州等地的雕刻师以他们精湛的雕刻艺术展现在展厅内外,上千盆经过雕刻的水仙花,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造型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展出期间,由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农艺师夏佩荣、上海园林所徐欣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王莲英教授、厦门大学赵修谦教授和福建农业大学许荣义高级农艺师组成终评委,评出各种奖项,并授予骆平(北京)、董帝伟(福州)、孙水根、蒋东璧、蔡树木、严健、刘丽雪、林旺水、朱自盛、郑跃敏、李金梅等11名为“中国水仙花雕刻师”。
  通过这次“水仙花节”和水仙花雕刻艺术展出,不仅为漳州水仙花更广泛传播到国内外,提高漳州市的知名度,而且还广泛开展多项商务洽谈,为发展漳州经济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此后,1997年11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也选定水仙花——中国水仙为福建省花。
  “戴文赛星”遨游太空
  戴文赛,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人。1940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系,作《特殊恒星光谱的分光光度研究》的论文,获1941年博士学位。同年,谢绝爱丁顿教授的挽留,毅然回国任教。
  1964年10月30日,戴文赛参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时,发现一颗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编号为3405号。1994年5月,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报请,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认可,将该小行星命名为“戴文赛星”。
  (节录于《中国教育报》)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许荣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