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教育为人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181
颗粒名称: 办好教育为人民
其他题名: 芗城教育工作回顾
分类号: G52
页数: 12
页码: 96-107
摘要: 芗城,旧称漳州城。从唐朝开始这里一直是漳州府治所在地,教育办得早,在历代有所发展。然而,在封建时代里,教育受科举的约束,以读经学礼、优而则仕,平民难得有求学机会。民国期间,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教育工作屡遭破坏,虽有“平民教育”、“大众教育”之名,但无施行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体人民支持下,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各个层次教育,经过50年的勤奋努力,在芗城境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新中国教育体系。芗城的教育,有史可据的是从南北朝开始,由民间自发举办私塾。
关键词: 芗城区 教育工作 人民

内容

芗城,旧称漳州城。从唐朝开始这里一直是漳州府治所在地,教育办得早,在历代有所发展。然而,在封建时代里,教育受科举的约束,以读经学礼、优而则仕,平民难得有求学机会。民国期间,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教育工作屡遭破坏,虽有“平民教育”、“大众教育”之名,但无施行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体人民支持下,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各个层次教育,经过50年的勤奋努力,在芗城境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新中国教育体系。
  笔者从教多年,曾亲历新旧两种社会的教育工作,现概述于下:
  官学私塾 经礼为重
  芗城的教育,有史可据的是从南北朝开始,由民间自发举办私塾。唐代倡办乡校,陈元光的儿子陈珦就曾亲自在浦南松州村创办松州书院,教诲生徒。宋代庆历四年(1044年)和淳祐元年(1241年)漳州府和龙溪县先后在芗城设府学和县学,作为学宫,录取定额的廪生入学,以后历代相承。据史书记载,自南宋至清末700多年间,在芗城境内由官助民办或官倡民办的书院和社学。其中,历代举办的书院有:芝山、霞文、养正、毓德、霞北、丹霞、霞东等7所;社学有:履正、龙瀛、建漳、市尾、路口、鉴光池、南坛前、西桥亭、文信公祠、东岳、法云庙、诗墩、南山、天宝、康山、田边、浦南、金沙等19所。私塾在历代民间仍有延续,由个人设馆或宗族筹办,没有固定设施和学习制度,属于自办自停的分散学习组织。
  上述各种学校,虽有少年与成人分别入学,但均以读经学礼和学作时文试帖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入学者在“忠君”、“遵孔”教养下,通过科举考试而求取功名利禄。由此,这些学校实际上都成为科举的附庸。
  兴办学堂 中西兼学
  清末,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不断发生的外犯内乱的社会动荡情势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办学堂。漳州府和龙溪县于当年依照诏令废止设在芗城的府学和县学,并改芝山书院(今漳州一中旧址)办起漳州府中学堂改文昌宫(今东铺头小学旧址)办起龙溪县两等小学堂;汀漳龙道也同时在丹霞书院内(今新华南路部队物资供应站)创办汀漳龙师范传习所。这3所学堂分别作为中、初等和师范教育的历史起点,在芗城延续举办。随后,原由英、美教会在芗城创办的男女塾学也先后改办成育贤、养正、进德、漳东等小学堂,并增办育才中西学堂和崇正小学堂。其间,当地一些热心教育的士绅殷商也先后创办起瀛洲、文元、启东、东区等私立小学堂。至清宣统末年,在芗城计有:官办中学堂、小学堂、中等师范各1所;教会办中学堂1所,小学堂5所;私人办小学堂4所。这些学堂规模虽然不大,但都采用分班级教学,增设英语、数学等学科,施行中西兼学。然而,学堂教学仍旧保留有读经讲话、修身(教会的学堂另设圣经课)等课程,对学生继续贯输“忠君”、“遵孔”的道德观念或宗教的教条、教义。
  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在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对芗城教育有所促进,加上陈炯明驻漳时,实行护法区运动,提倡“以乡办校”之后,中、小学和幼稚园都有增办。民国3—13年(1914—1924年),在芗城由龙溪县增办霞光、霞南、霞北、文衡、岱东、霞浦、培真、苍园和女师附小等9所公立小学;由社会人士和华侨筹资创办华侨、南洋2所中学和崇诚、西桥、华南3所私立小学;由教会增办进德、寻源、崇正3所中学和进德、养正2所附设幼稚园。
  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除推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外,尤其抓紧“勘乱,”限制与镇压共产党革命活动。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大都用于抗日和内战的军需,教育经费遭贬,芗城公立中小学经费往往不能如期发放,甚至有时还要打折扣,由此在龙溪县(包括芗城)曾引发了教员群起闹“索薪”事件;龙溪县立中学(今漳州二中)曾一度向每位学生额外收取大米40斤,以弥补学校办公费和教员工资之不足。据统计,民国25年(1936年)芗城(市区)有公立小学13所,私立小学3所,教会办小学5所。至民国38年(1949年)上半年历经13年后,在芗城有公立小学15所,增办2所国民学校(初级小学),连同私立和教会办小学总计23所,学生5933人,教员204人。事实证明,抗日战争以后,国民党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基本没有发展。
  接管改造 扩大教育
  1949年9月19日漳州城解放,9月26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当时漳州地区最高领导机构。27日,军管会分设的文教部立即对漳州城区公、私立和教会办的中、小学、幼稚园以及师范学校进行全面接管,并有组织地指导各个学校在短期内恢复教学工作。
  根据中央提出的对知识分子要“团结、教育、改造”政策,在城区各中、小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之后,从1950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主要有:
  一、废除学校训导制度,建立教导合一教学制度。禁止体罚学生,提倡尊师爱生,要求教师要深入家访、加强辅导,帮助贫穷学生坚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取消原有的国民党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训练等反动课程;对教会办的学校停止设立教义圣经课程,并禁止在校内组织学生礼拜祈祷等宗教活动。
  三、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政治,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通过学习,自觉地改造旧的世界观,并要求原来同反动组织有过关系的教师主动的向共产党、人民政府交代个人的历史问题,从行动上、思想上割断与国民党反动组织的一切关系,划清是非界限。
  四、调整学校布局,维修学校。对原有的霞浦第一和第二两所国民学校,因规模小、设备差,校址邻近而并校,对其他以庙宇、祠堂为校舍的学校,拨专款给予维修或改建,使所有的课室基本达到通风、透光,初步改善办学条件。
  1951年6月1日成立漳州市(今芗城区,下同)后,为提高中、小学办学能力,扩大教育面,在市区采取以下措施,以继续改造和扩大办学。
  一、地、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在市区先后接收了育贤、养正、进德、崇正、华英、建南、鹭洲、成功等教会和私人办的小学;接收了进德、培德、漳南等教会办的3所幼稚园;接收寻源、华英、进德、崇正、厦大校友等教会和私人办的5所中学及教会办的仁恕护士学校。经过接收的学校全部改为公立,学校财产、人员归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与调配。其中,育贤、养正并校改称加禾小学;华英、厦大校友两所中学因办学条件不足而撤销;进德女子中学和崇正初级中学合并改办为完全中学;寻源中学改办为农业中专;仁恕护士学校改办为漳州卫生学校;其他中、小学、幼稚园在原校址继续办学,并增加班级,扩大招生,尤其注重招收工农子弟入学,必要时还给予学杂费减免以巩固学额。
  另方面,为教育布局需要,从1951—1956年以民办公助形式增办了下沙、大同、船民3所小学和地专机关幼儿园1所,至此,全面结束了英美教会在漳州城区办学的历史。
  二、开展青壮年扫除文盲运动。1950年起,在工厂、农村和街道进行民主改革、土地改革和民主建政的同时,漳州依靠各基层单位,动员组织上千名职工、农民、干部参加业余学校(简称工校、民校或夜校)学习,并建立市识字运动委员会专设机构,组织社会知识分子、中小学教师到业余学校兼教。业余学校以识字为主,兼学时事政治,经过城乡几十所业余学校组织学习,使许多在旧社会未能入学或文化不及高小、初中程度的工农群众,尤其是大多数妇女,在业余学校得到学习识字、提高文化的机会,使许多职工、农民摆脱了文盲状态。
  三、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发动有办学能力的单位创办子弟学校。
  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推动下,漳州市掀起了大办教育的热潮。当年除由政府直接兴办3所幼儿园(宝珠园、天宝、浦南)、2所中学(四中、侨中)和几所不定型的大专院校外,还发动工厂、农场、公社、街道兴办子弟学校、农业中学、民办小学以及街道几十所(班)幼儿园。这些在“大跃进”期间鼓动起来的民办公助学校,绝大多数办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甚至是缺乏应有的教学制度,因此,在1960年发生自然灾害后,仅有几所公办幼儿园、中学和师专以及糖厂、后房、五峰等几所子弟学校坚持下来,其余的都先后停办或归并入普通中小学。
  1960—1963年是芗城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后,大力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时期,教育只适量调整师资队伍,学校不作发展。其间,于1961年夏,随着扩大市郊从龙海县划入农村小学44所,其中尚有一些自然村还是教育空白点。为使小学生不出村,便利儿童就近入学,要求每所小学在边远小村或角落发动举办民办小学或耕读班,经过努力先后共办起民办小学60所(班)、287教学班,增加儿童入学数达7025人。
  经过1958—1962年工作起落之后,教育部门在总结认识到巩固提高的重要性,尤其注重提高教育思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针对当时实际,突出对师生进行时事形势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从而使“学雷锋、做好事”在学校师生中蔚然成风。至1965年在芗城境内总计有:幼儿园38所(公立10所、民办28所)、入园幼儿5516人;小学158所(公立93所,私立民办65所),在校学生35826人;中学、中等师范、高等师范仍坚持8所;农民、职工、干部业余教育也继续在城乡组织学习和开展扫盲工作。
  全面发展 普及提高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学校开始是“停课闹革命”后期才转入“复课闹革命”。其间,为使应届小学毕业生能够,升学继续学习,而分设在城乡5所中学又招收不了,只好由小学“戴帽子”,附设初中班作应急措施。1972年,市区增办了第五、六中学,减轻了市区小学的部分压力,而郊区许多小学仍然继续附设初中,有的甚至要附设到初中毕业班。
  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工作逐步恢复正常,先后进行了调整改革,促使芗城教育得以全面发展,达到普及与提高。
  一、对中、小学实行结构调整。首先于1979年—1988年先后在城区增办第七、八中学和郊区开办浦南、上墩、石亭、北斗、过塘、芝山等中学,取消原来小学附设的70个初中班,学生3051人分批转入普通中学。其次改原来农村设立的简易小学,计105班,学生4748人并入当地小学管理与教学。再次是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先后对第六、四和浦南3所中学改办或增办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掌握一项专业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扩大成人教育,加速培养人才。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芗城区教育部门积极配合有关单位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发展成人教育。从1980年开始,在农村开展扫盲工作同时积极创办文化技术学校,组织青壮年农民以学习初级农业实用技术为主,寓文化知识于科技教育之中。在郊区镇、村举办较定型的文化技术学校88所,坚持经常学习达一万多人;同时还配合区科协和农业部门组织农业函授大学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参加农函大学员计5517人,参加技术培训计33项,达106977人次。
  1985年经芗城区委决定,复办漳州市干部业余学校(区属),并改办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机关、企事业干部学习“党政基础理论”、“工业民用建筑”、“财务会计”等中等专业。经过几年来办学,学校已有上千人规模,并于1994年按全省统一考试,当年有毕业生618人。
  职工教育于1979年复办,1987年兼办职工中专。学校既组织职工进行业余初、高中学习,又吸收一批职工按中专要求设“企业管理”、“财会”等专业,从1991年起已有部分职工经省统考获得中专毕业。
  成人高等教育在芗城是从1980年开设福建省电大漳州分校为起点,于1982年相继开办漳州业余大学和漳州函授站。1984年又由芗城区教育局负责组织漳州地区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多年来,设在城的各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广大干部、职工、解放军官兵及社会知识青年提供了多门类的大专学历的学习机会,为开发智力、培养造就人才作贡献。
  三、发挥进修学校师训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1978年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复办后,除组织指导各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外,着重进行了教师培训工作。20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多期的中小学教师与学校领导的业务培训、学历补偿教育、岗位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进修培训,为芗城中小学教师在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作了大量工作,也为芗城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四、大动员、大集资,以教育优先,保证“两基”的实现。
  根据中央提出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1986年城乡通过集资办学,解决了学校“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班有课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之后,1995年在芗城区委、政府领导重视下,召开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区”的战略决策,在城乡进行大动员、大集资,并对各项工作分工合作:(一)由区政府到镇、村、街、居委会和中、小学都层层建立责任制,负责动员组织入学,提高普及程度;(二)保证教育投入,地方财政为主投入,保证年增长30%以上;从1993—1995年平均增长达33. 4%;发动群众集资多投入,1995—1996年集资、捐资共4857. 4万元;政府另拨500万元作为新校舍专款。
  在明确责任、深入动员、广泛集资之后,区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检查督促,及时帮助基层、学校解决难点问题。经过上下齐心协力,至1996年上半年完成了普及的要求。普及情况为:1、初等教育适龄正常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入学率达98.2%;2、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6.56%,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7.16%,中小学任职资格达标率100%;3、全区办学经费总投入5709万元,新建扩建项目77个,新建校舍54座,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全部达标;4、区财政对教育拨款,三年平均增长33. 415% ;5、小学学业合格率96%,体育、操行、毕业合格率100%,中学学业合格率96%,体育合格率99.7%,操行合格率100%,毕业合格率96%;6、从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郊区青壮年非文盲由原来的83. 59%提高到96. 49 % ,市区青壮年非文盲由原来的96. 98%提高到98. 5 6% 实 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当年9和10月,由市和省分别组织的“两基”验收组对芗城区进行核查、评估、验收,均达到或超过“两基”规定的要求。
  五、推进素质教育,回报芗城人民。为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芗城区教育局一鼓作气,有组织地在各中小学开展以下活动:
  (一)举办教育节,开展学先进、教学观摩、学生田径赛、文艺演出、教育成果展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芗城教育工作者牢固地树立奋发向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二)创建“校园德育”、“校园文化”、“校园科技”三个特色阵地,以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和科技实验活动。近年来,各中小学还先后开展以“学雷锋、做好事”的“爱心工程”,组织学生“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帮困送温暖”、“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活动。据统计,中小学为灾区、特困生、孤寡老人捐款近20万元,捐物5万多件,在师生中进一步树立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
  (三)普遍开展经常性创卫工作。通过对师生的爱学校、爱清洁教育,加强检查督促,使中小学的校园达到墙壁无污渍、门窗无破损、地上无痰迹、课桌无刻划、卫生无死角等“五无”卫生标准。
  (四)开展中小学的“绿地花园”活动,优化校园环境。为巩固“两基”成果,各中小学普遍组织师生进行校园绿化工作。据统计,城乡各中小学在校园里已实现绿化草地12万平方米,种树、育花4万多棵(盆),建花台924座,有条件的学校还在校园里建造优美的雕塑、花圃、假山等,以美化、净化学习环境,陶冶广大师生的思想情操。近年来,已评出一批“绿地花园式学校”,先后接受了国家教委,省、市教委领导和云霄、长泰、平和等县代表前来参观、指导,并获得好评。
  纵观50年来芗城教育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普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宿愿。现在,从学校的数量、学生的质量也是历史上无可比拟的。50年来芗城教育方方面面的表现,可以归结一句话:“共产党领导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
  漳州市何时设置人大常委会?
  1980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召开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首次选举产生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作为市人代会的常设领导机构,在市人代会闭会期间行使人代会的职权。
  1980年11月选举产生漳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领导成员如下:
  主任 江枫
  副主任 冯文学 孙希禄 郑文澜 赵和仕 毛兰英(女)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