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0174 |
颗粒名称: | 芗城乡镇企业的崛起 |
分类号: | F276.3 |
页数: | 7 |
页码: | 77-83 |
摘要: | 新中国建立前,漳州市郊区,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以粮、蔗为主。农副产品加工有“土糖铺”,生产刁糖、丸糖,多由北庙“糖市”销往各地;还有“焙寮”,用人工烘焙龙眼干、荔枝干,产品销往国内外。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走上合作化道路,社、队兴办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如农具制造修配、粮油加工、竹木制作,烧砖打石等,做为农村集体收入的补充。由于五、六十年代,强调以粮为纲,因此社队企业发展较少,据统计:1978年底,郊区各类企业仅有252家,从业人员7426人,占郊区总劳力的13.3%,总产值只有657万元,税收、利润仅有83万元。 |
关键词: | 芗城区 乡镇企业 漳州市 |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