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水利话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164
颗粒名称: 芗城水利话今昔
分类号: F294.2
页数: 8
页码: 58-59
摘要: 芗城地处九龙江下游西溪和北溪中间地带,受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台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多有发生,尤其是台风带来暴雨引起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据史志、资料记述,芗城自宋咸平二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这910年间,发生较大洪水44次,约20年发生1次大洪水;100年左右发生1次特大洪水。志书记载洪水灾害惨状:“暴雨不止,洪潦淹至,城垣几没,人物漂荡,浮尸蔽江。”灾后房屋一片废圩,灾民赤身露体,行乞宿街,惨不忍睹”。频繁的水旱灾害给芗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多少人为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防洪堤工程建设及其效益,是漳州水利史绝无仅有的。驻漳部队也大力支援,分批派出车队载运石料。
关键词: 芗城区 水利 气候

内容

芗城水利话今昔
  杨金云
  一
  芗城地处九龙江下游西溪和北溪中间地带,受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台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多有发生,尤其是台风带来暴雨引起洪水灾害更为严重。
  据史志、资料记述,芗城自宋咸平二年(999)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910年间,发生较大洪水44次,约20年发生1次大洪水;100年左右发生1次特大洪水。志书记载洪水灾害惨状:“暴雨不止,洪潦淹至,城垣几没,人物漂荡,浮尸蔽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二十至二十四日,特大洪水,“饿死、淹死五千余人。”灾后房屋一片废圩,灾民赤身露体,行乞宿街,惨不忍睹”。
  芗城常有的旱、涝灾害,是由于地理条件和风云变化,在本地区降雨的年际、月份和降雨量分布不均,造成了多雨积涝,无雨则旱。在芗城境内西北郊的石亭、北斗及浦南园坑一带丘陵台地,上无山泉、下无港道,更容易出现旱灾。群众说:“天水留不住、江水不上山”。由于经常受旱,群众盼水心切,多把子女名字加上“水”字,如来水、泉水、水龙、水生、水花、水金等等作为心理安慰、寄托希望。据有关资料记述:我区自明嘉靖七年(1528)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263年间,发生大旱灾29次,平均91次。志书对灾情的记述“禾苗尽枯、人凋米贵、抛荒逃生”、“五月至秋,百日大旱”,闽南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频繁的水旱灾害给芗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多少人为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但芗城人民为了生产生活,保护家园,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建堤、筑堰;挖井、开池等水利建设,以防洪抗旱。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是小型土堤,只能保护局部或防御一些小灾,较大灾害仍然是堤崩、田毁;池干、井枯,人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至1949年漳州解放前夕,只遗留下已崩塌多处的天宝防洪堤和渡头、康山诗浦部分堤基以及原来的天然港道,分散在农村的池塘、田头水井等小水利设施。
  二
  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领导人民取得翻身解放的同时也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整治穷山恶水,改造山河,开展水利建设,以根治水旱灾害。笔者曾长时间在水利部门工作,亲眼目睹半个世纪以来,芗城区水利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变化和显著效益。
  芗城水利建设是在郊区土地改革后由小到大逐渐进行的。1955年经过互助合作,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普遍地开展了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在修复毁旧提坝同时也开辟一些小型水利。1956年成立初级合作社时,依靠集体力量开始修建小(二)型水库和机电灌溉设施,也修复与加固较大的防洪工程。如加高培厚天宝防洪堤。前山与渡头联合修建一条长2.612公里土堤。1957~1966年,是水利建设高潮时期,工程遍地开花。九龙江北溪沿浦南、浦林段的防洪堤都已建成,社队机电排灌工程也有200多处,小(一)型布坑水库,小(二)型埔里、吴门等水库及前山引水工程,国办的瑞京排涝站等相继竣工并发挥效益。与此同时,在天宝、过塘和北斗还进行了受益万亩以上的三大骨干工程建设:
  一、灌溉骨干工程——宝新引水渠道。为缓解天宝、过塘、石亭和北斗部分农田缺水干旱的困难,发动当地群众破土开渠,从南靖县宝林引入永丰溪水源,通过人工开凿的水渠,沿过塘、天宝、石亭至北斗可供自流灌溉。该渠道干渠、支渠总长50多公里,建筑物178座,流量每秒3立方米,主灌天宝、过塘,包括石亭、北斗和靖城部分,共受益25个大队,设计灌溉面积1.52万亩。1957年建成后,由于加强用水管理和增加配套设施,受益面积逐年扩大,使天宝受益区粮食亩产从600斤跃上1248斤,成为芗城区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及名优特水果产地。
  二、排灌骨干工程——大水港电力排灌站。天宝大水港地段,地势低洼,小雨积涝,大雨成灾;而周边地段地势偏高,相当部分是丘陵地。为解决涝旱灾害,地、市领导决定在这个地段兴建电力排灌站。1962年当工程计划上马,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后,人民生活有困难,各项建设正处于压缩阶段;而天宝电力排灌站的建设资金遇到困难。下半年,地委书记马兴元到北京开会,在周总理接见福建代表时,问及漳州农业生产情况及存在困难时,马兴元感谢总理的关怀,如实汇报漳州农业调整状况,并将大水港建设的困难问题向总理诉说。总理当即表态,下午就邀请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电部等商议。因为有总理的关心,国家计委表态给大水港工程“立项,”财政部许诺拨款400万元,农业部、水电部表示从其他方面支持,使工程有了资金保证和物资支持,当年即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至1962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大水港电力排灌站,是一座既排涝又可灌溉中型水利工程,装机9台,总容量2340千瓦,(其中3台兼抽水灌溉)。主排天宝一带内涝面积8000亩和靖城一带4000亩。灌溉部分分4级抽水,有4个大站、5个小站(不包括社队管理的小站),总装机23台,容量4345千瓦。渠道分总干渠、低干渠、高干渠和支渠计62公里多。主灌石亭,并可分灌城郊、浦南、天宝部分和后房农场的作业区,计受益25个大队,面积2万多亩,使“天水留不住,江水不上山”的石亭一大部分丘陵地实现了九龙江水上山的愿望。万亩甘蔗单产从3000斤跃上8000斤,成为芗城区主要的蔗区。由于江水灌溉,还扩大水田面积,粮食获得增产。
  大水港电力排灌工程建成后,给天宝、石亭、北斗的生产面貌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又涝又旱的问题,又给农业带来增产稳产的保证。农民高兴地称赞大水港排灌站是“上管天公、下管海龙王”、“是农业的保护神”。
  三、防洪骨干工程——防洪堤。主要包括6条国办堤,即九龙江西溪河系的天宝、康山、下洲、南岸4条土堤和市区石堤;九龙江北溪河系的吴浦土堤,总长18.97公里。防洪堤可保护农田面积7万多亩和保护区人口20多万人;同时,还可保护市区的机关、工厂、学校及军事设施、国道319、324交通干线等。1961年建堤后,有力地抗御了1961、1963、1981、1984、1985、1986年6次大洪水(水位超中山桥警戒线4米,洪峰流量超3000立方米/秒)和200多次超警戒线1米的小洪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正常生产。
  上述各条防洪堤建设,都具有线长、量多、面大、时间紧的特点,任务确实艰巨,且施工时日又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群众生活较困难,物资比较紧。当时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决心大、人民群众热情高,全线于1959年11月动工,至1961年8月竣工,仅1年另10个月胜利建成。防洪堤工程建设及其效益,是漳州水利史绝无仅有的。当年,有全市百分九十以上的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分批上堤艰苦的劳动;有数以万计的农民争先恐后地参战;有夫妻、父子、全家上堤勇挑重担的感人场面。以投工统计,受益社队的农民年均达283工日,占农业工的三分之二;无受益社队的农民,如石亭、北斗等地,人均支援60~80工日。驻漳部队也大力支援,分批派出车队载运石料。还有,市区居民对兴建防洪石堤,热情很高,当时有400多户居民无偿献出自家石料达625立方米,100多户居民及时拆迁让地支持石堤建设,街道老人和学生也主动地到工地端送茶水或敲打碎石,从而保证了按时完成石堤建设任务。市区各工厂为支援石堤建设,组成2000多工人到20公里外的万松关、粪箕湖两个石料场和江东、镇头宫水运站,水陆兼程搬运条石,供给石堤建设。
  上述三大骨干工程建成后,使我区丘陵、平原联成灌溉体系,促进大面积平整土地、水利配套,改善耕作条件,也为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开创了良好的前景。1962年秋,芗城遇上8个多月无雨干旱,正因为有了三大骨干工程的水利建设,才避免重演过去的“禾苗尽枯,抛荒逃生”的历史,创造出旱天不旱地,重灾之年夺高产,使1963年早粮增产达206万斤。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水利建设管理机构与人员瘫痪,部分水利建筑物和设施或被偷或受破坏,以致灌溉效益下降,在1977年春旱仅1个月,就受旱这4.8万亩,粮食减产70万斤。
  三
  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水利建设又恢复了建设与发展。从1980年开始,对原有的防洪堤、宝新水利、大水港排灌站三大骨干工程进行大整修,如土堤全线加高培厚,灌浆加固及堤后设置减压井,堤上安装电光照明和通讯线路等;石堤加固堤基,改手工操作闸门为电动钢门,加快抗洪时速。对宝新引水渠道和大水港排灌渠道都全线清淤,增建进水口闸门,依法处理被侵占的水利用地和违章搭盖,改大水港总干土渠为石渠,提高排水量和流速。其间,又续建小(一)型月岭水库扩建盘谷、后林小(二)型水库,新建天宝中型排涝明渠;改造更新瑞京,浦口排涝站机械设备等。通过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扩建和新建,进一步提高了防洪与排灌能力,战胜了1991~1992年连续270多多天无雨大旱的旱灾1992年下半年接连发生的5次洪水,保障农业正常生产,保证芗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进入九十年代后,除对已建成的各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外,市、区两级政府又投资1696万元,动工兴建芗城西区大型排涝工程,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即24小时降雨可一日排完。不久,工程完成后可以解除西区瑞京涝片芝山镇、金峰工业区和市区等地段的内涝问题,保护耕地8400亩免受洪涝灾害。
  回顾新中国建立五十年以来芗城水利建设已遍及城乡各地。几十年来,由国家、集体投入资金超亿元,投入劳力达2200万工日,总计完成工程量土、石方达2000万立方米。现在已建成的工程有500多处,最大的工程有九龙江西溪,北溪防洪堤22处、29个堤段,总长35.813公里(其
  中市区石堤2.17公里)其次是机电提水灌溉工程386处总装机395台,容量达6212.3千瓦,603马力,机电排涝工程25处,总装机49台,容量达5352千瓦,28马力;还有蓄水工程小(一)型水库3处,小(二)型水库6处,小小型水库66处,总库容650万立方米;平塘853口,水面面积2332亩;引水工程21处。有效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2万亩,扩至10.8万亩,增加近4倍。防洪面积从1949年0.8万亩,扩为8.4万亩,增加9倍多,有效地保护市区机关、学校、工厂企业、军事设施,交通要道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近20年对各个防洪排涝工程进行增、扩建,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其中西溪河系的防洪堤达到20年一遇以上,北溪达到10年一遇;排涝面积达2.08万亩。过去长期涝渍、经常歉收、绝收近万亩低洼地,已改造为立体种养基地或高优农业示范片,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另方面,各项水利建设除抵御灾害外,平时还进行综合利用天宝山水力发电(总容量达83千瓦),供给开发的6个果林场的照明和原料加工。对郊区的蔬菜基地、果园、蔗地等1000多亩进行喷灌和管灌,其效益已达到或超过原来设计的标准。
  登威镇阁
  李朝滨
  崔巍画阁起江边,阅历沧桑几变迁。
  荡荡和风临水阔,融融夕日落山圆。
  文明古地称邹鲁,豁达今朝育俊贤。
  旧废新兴歌盛世,登楼满眼是春妍。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金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