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工业五十年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159
颗粒名称: 芗城工业五十年发展概况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8
页码: 46-53
摘要: 1970年9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工业部门工作,先在漳州通用机械厂参与电冰箱试制生产,后调任漳州市工业局任干事、政工股长、副局长,直至1984年初,因工作需要才调离工业系统。回想在工业部门工作期间,虽然只有十几年,但由于从工业生产第一线到工业部门机关领导,接触面较广,并掌握了较多的资料,现就个人了解的有关芗城工业发展情况,略述如下:。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一区、二区建立漳州市。经过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围绕着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根本任务,漳州市工业、手工业迅速恢复生产。1985年7月建区后,芗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大方向,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
关键词: 芗城区 工商联 工业

内容

1970年9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工业部门工作,先在漳州通用机械厂参与电冰箱试制生产,后调任漳州市(今芗城区,下同)工业局任干事、政工股长、副局长,直至1984年初,因工作需要才调离工业系统。回想在工业部门工作期间,虽然只有十几年,但由于从工业生产第一线到工业部门机关领导,接触面较广,并掌握了较多的资料,现就个人了解的有关芗城工业发展情况,略述如下:
  (一)
  芗城的工业生产在封建时代就有了纺织、陶瓷、酿酒、制糖、造船和冶炼等方面的作坊,虽然多属于手工业生产,但工艺之巧,产品之精,却名扬八闽乃至远销国外。据史书记载:宋太平兴国三年(977年),漳、泉织造出2万匹朝贡的葛布;漳州号称“八洲(指福建省)糖王”之一,并创制出洁白晶莹的冰糖,称为“漳冰”;还有陶瓷生产、金属冶冻也有相当规模。元延佑六年(1319年),南山寺为更换音色沙哑的旧铜钟,由三山炉主肖大有用天地炉铸造出重达1300多斤、口径3.8市尺、高5.6市尺的“七宝铜”洪钟,工艺精巧,众口称赞,这个洪钟现仍保存南山寺内。明代,漳城“百工鳞集,机杼炉锤,心手俱应”,丝织业品种众多,漳州的天鹅绒号称“漳绒”最为出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璞山岩寺僧秘制八宝,丹(今名片仔癀)。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漳州魏丽华斋创制八宝印泥,曾获得南洋第一劝业会、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会的优质奖、甲等奖和特等奖,风靡海内外。乾隆二十年(1755年),漳州有陶器作坊13家,俗称“漳州城十三窑”;翌年,漳州同善堂药局创制的乌鸡白凤丸、固本药酒远销东南亚各国;道光年间,漳州铸造业尤为发达,曾先后为清廷制造出大小龙?(铁土炮)达百尊,为福建水师制造战船几十艘。清末,漳州东门外一带有几家印染作坊,专门为本地生产的白土布印花染色,其工艺与质量为福建省首屈一指。辛亥革命前后,漳州织造土布大发展,城乡拥有小型铁木织布机达千台,生产出多种颜色的单、双面斜纹布。民国期间,漳州先后开设一些小型工厂,至1950年城区仅有电灯公司,漳江造船厂,启明、连昌、余丰、成章织布厂,复兴毛巾厂,官园漂染厂,中华烟丝厂,东方、古宋印刷厂,新星火柴厂,杨协成酱油厂,鹤沙玻璃厂,大华蜜果厂等23家小型工厂。但这些工业仍然是以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规模小,机械设备差,经济实力薄弱,发展受到影响。
  (二)
  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一区、二区建立漳州市(今芗城区,下同)。市政府设置工商局,负责全市的工业、手工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经过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围绕着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根本任务,漳州市工业、手工业迅速恢复生产。
  1954年11月,市政府专设工业科(1957年5月改称为工业局),承担全市工业的生产经营管理。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时期,对私营工业、手工业2780户(资金294万元、从业人员10756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继建立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其中
  有:
  1952年由个体纺织户联合组成漳州纺织生产合作社,为市花纱布公司加工棉布。1956年间,分别建立公私合营纺织厂、公私合营丝纱厂、织布一社、织布二社、织布三社、织布四社、织布五社、毛巾社、漂染社、针织一社、针织二社、棉被社、丝纱社、药棉社等14个厂(社);
  1947年春由郑萍创办,1953年改原私营新星火柴厂为公私合营漳州火柴厂,1956年底改制为漳州人造胶合板厂;
  1954年9月改洪汉忠创办的私营鹤沙玻璃厂为公私合营漳州玻璃厂;
  1956年初由个体作坊联合组成漳州制炮社6月转为地方国营漳州炸药制炮厂(今九一九厂);
  1957年3月,以漳州柑桔油厂为基础建立漳州香料厂,1957年12月,由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和公私合营存恒联合神曲厂合并为公私合营漳州制药厂。至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164家(全民所有制42家、集体所有制122家),工业总产值3209.45万元,比1952年增长5.8倍。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时期,在“大跃进”浪潮中,漳州从1958~1959年间,先后创办漳州麻纺织厂、罐头食品厂、电机厂、化工厂、塑料厂、瓷厂、纺织厂。1964年又创办了水泥厂。其间,由于领导思想存在着急燥冒进的“左”倾错误,提出“全民大炼钢铁”,全市自1958年9月21日至11月28日,历时58天,动员1.7万多人,投入79万工日,建造炼铁的喇叭炉、土高炉102座,组成48个“土炉群”,由单位和群众献砖35万块、献铁10万斤;耗用木材、毛竹、砖块、矿石、煤、焦炭、木炭、木柴等各类物资共8052.5吨,先后共炼出生铁389吨、土钢303吨,这就是当年所谓结束漳州“手无寸铁”的历史。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不但耗费大量人力和资源,并使漳州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1960年冬,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使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市属工业总产值6925.59万元,比1962年增长94.6%。
  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时期(1966~1975年),时值“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漳州工厂企业深受“造反”、“夺权”之灾,生产秩序和经济建设受到了破坏。后期,通过“抓革命、促生产”对部分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扩建,其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有,一定的扩大,全市工业产值有一定的增长。1975年工业总产值12464.29万元,比1965年增加5538.70万元。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以后,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使漳州市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7月,成立纺织工业局,承担纺织工厂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并于1981年至1983年先后创办漳州毛纺织厂、漳州啤酒厂,还扩大电冰箱、香料、罐头、片仔癀以及片仔癀系列化妆品生产规模。1984年市属工业企业计261个(其中:全民61个、集体200个),工业总产值2.56亿元。1984年2月撤销工业局,建立食品、轻工、冶化、机电、电子等5个工业公司;6月,又撤销纺织工业局,保留纺织工业公司。这6个工业公司,承担所属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1985年7月,漳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行政体制,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原漳州市改为芗城区。原漳州市管辖的食品、轻工、冶化、机电、电子、纺织等6个工业公司所属工业企业,和二轻局、财贸系统所属的工业企业,共276个工贸企业划归地级市管辖(其中工业企业132个),留归芗城区管辖工贸企业175个(其中工业企业25个),当年区属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只有5215万元(其中:国有421万元、集体4239万元、“三资”及个体479万元),财政收入从1984年4900万元减少到788万元。(三)
  1985年7月建区后,芗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大方向,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建区初期,根据区情实际提出“两年打基础,三年迈大步”的经济发展方针,发扬“团结、求实、奉献、创业”的兴区精神。在发展工业方面采取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的策略,大胆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集社会闲散资金,兴办乡镇、街道工业,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比较实在的有芗城特色的工业发展的新路子。至1990年,乡镇及乡镇以上工业企业176个,其中:国有8个、集体149个(包括区属40个、街道60个、乡镇49个)、中外合资9个、独资10个;还有街道集体企业175个、个体319个、村办203个、农村合作经营80个、农村个体177个,全区工业企业总计1130个。199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5190万元,比1985年增长7.79倍,财政收入3911.8万元,比1985年增长4.96倍。
  1991~1995年,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区经济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其间,前锋工业加工区在1987年创办的基础上,又成片开发土地71亩,建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兴办“三资”企业15家,经过7年滚动发展,引进了外资1000多万美元,实现工业产值5.2亿元,创汇5000多万美元,上缴税收851万元,成为芗城区最大出口加工创汇基地和纳税大户。1992年初,创办金峰开发区,经过4年的努力,开发土地1300多亩,引进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额6252万美元,已投产27家,内资项目16个,合同金额1.8亿元,已投产13家。金峰开发区成功的创办,是我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的一步,为芗城区提供了宽广的创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对芗城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另外,于南星、北斗、店仔圩、港桥白牌等地兴办了镇街工业小区,拓宽了乡镇、街道工业企业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促使1995年全区工业生产又登上新台阶,其中,工业总产值达33.0792亿元,比1994年增长42.6%,比1985年增长51.22倍,1986~1995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48.52%;财政收入1.4303亿元,比1994年增长35.15%,比1985年增长17.15倍,1986~1995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6%。
  1996~1997年,区委、区政府又继续以完善金峰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和引进新项目进入金峰开发区,落实我区经济发展向西转移的策略,在开发区内逐步形成了食品、机电、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50家重点非公有经济工业企业。至199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90亿元,比1995年增长62.94%。
  1998年,区委、区政府按照“稳中求进,再创新业”的发展思路,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57.1539亿元(按现行价为66.6701亿元),比1995年增长72.78%(96.79%);财政收入2.4157亿元,比1995年增长68.89%。1998年全区工业企业达1923家,其中:全部国有及产值500万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32家(包括“三资”工业企业47家);产值500万以下乡及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5家;城乡集体、私营、个体工业企业1586家。产值达千万元的工业企业有86家。1998年全区工业企业共上缴税收9907万元,其中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企业46家。现在,全区工业企业正继续抓住改革开放有利时机,向更新更高的发展标准努力,力争今年取得更优异成绩而迈进二十一世纪。
  忆江南·漳城解放五十年抒怀(双调)
  杨清渠
  春乍到,百业尚凋零。风暖人心萌干劲,叨承雨露万花明。新意满芗城。
  勤五秩,改革更繁荣。山海城乡欣巨变,高楼仙境喜迎朋。举世尽欢腾。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