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头踩跷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092
颗粒名称: 浦头踩跷戏
分类号: J722.2
页数: 1
页码: 100
摘要: 踩高跷是漳州市民间舞踏之一,表演者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在地面上边走边表演。1934年左右,漳州东门浦头社,将踩高跷发展到走上戏台演出,名叫“踏跷戏”。并特地到漳浦请来一位“竹马戏”老艺人传授表演动作和唱腔。演出的剧目有《昭君和番》、《桃花搭渡》、《打花鼓》等。起初只是群众自发的业余文娱活动,在本地迎神赛会时化妆上台演出,别有风趣。后来名声四传,曾被东市场赌场和澄观道赌场聘请演出,之后逐渐成为半职业剧团。浦头踏跷戏在漳州盛行一时,1936年后,由于那些参加演出儿童的家长怕影响子女的学业,才自动解散以后再也没有组织而失传。
关键词: 漳州市 民间舞蹈 踩跷戏

内容

踩高跷是漳州市民间舞踏之一,表演者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在地面上边走边表演。
  1934年左右,漳州东门浦头社(今浦头新村一带),将踩高跷发展到走上戏台演出,名叫“踏跷戏”。发起人是当时霞浦小学校长杨遂庵和当地几位戏曲爱好者他们利用社里现成的音乐馆作为后台乐队,演员是8—13岁的小学生,大约有20多人,经费自筹。所踏用的木棍,长度约在四至五尺之间,在上部脚踏处有一坎、脚板踏在坎上,然后用纱带绑扎于脚部,行走自如。并特地到漳浦请来一位“竹马戏”老艺人传授表演动作和唱腔。演出的剧目有《昭君和番》、《桃花搭渡》、《打花鼓》等。这些聪明活泼的少年儿童十分机巧,经过一段训练之后,能踏跷表演转身、弯腰、取物等高难动作,唱念俱佳。每次演出,台下挤满观众。起初只是群众自发的业余文娱活动,在本地迎神赛会时化妆上台演出,别有风趣。后来名声四传,曾被东市场赌场和澄观道赌场聘请演出,之后逐渐成为半职业剧团。
  浦头踏跷戏在漳州盛行一时,1936年后,由于那些参加演出儿童的家长怕影响子女的学业,才自动解散以后再也没有组织而失传。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记载,其中包括龙溪接管团进漳纪实、芗城区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概况、芗城区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述要、蓄水灌溉保农业种植养殖促发展、农村科技教育的崛起、董坑村科教兴农纪实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郑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