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改造漳州市政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025
颗粒名称: 陈炯明改造漳州市政忆旧
分类号: K295.57
页数: 9
页码: 41-49
摘要: 民国七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率师“援闽”,到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当时总司令部设在漳州旧道衙,以漳州为基地,“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认为漳州古城范围小,道路狭窄,阻碍交通,对发展经济不利,军事甫定,便于同年成立“闽南护法区工务局”,委派周醒南为局长,王仁度为市政管理处主任,规划并执行漳州市建设。
关键词: 漳州市 陈炯明 市政忆旧

内容

民国七年(1918)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率师“援闽”,到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当时总司令部设在漳州旧道衙(即汀漳龙署衙门,位于今延安北路“漳州百货大楼”至延昌桥路段),以漳州为基地,“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认为漳州古城范围小,道路狭窄,阻碍交通,对发展经济不利,军事甫定,便于同年成立“闽南护法区工务局”,委派周醒南为局长,王仁度为市政管理处主任,规划并执行漳州市建设。拆旧城,筑堤岸、建码头、修新桥、辟公园、开公路⋯⋯
  一、大力进行市政改造建设
  漳州古城内原来的街路,路面狭窄,交叉弯曲,称“街”的路宽约一丈左右,叫“巷”的约五、六尺,大可通马轿,小仅行人,道路凹凸不平,商店铺面参差,市貌十分不雅。为了整顿市容,着手进行市政建设,决定拓宽扩建街路,将参差破败的店屋,统筹改建成整齐的店面和楼房,特别是将有条件的街路两侧,筑建富有南国特色的“骑楼式”街廊。
  拓宽铺设街路工程,是以城厢为中心,向东西或南北延伸,直向拉长加宽,使之横竖有序。
  当时规划街路标准,分为三级:(一)凡路面阔度20尺者称“街”,如建成后的“始兴东街、始兴西街”;(二)路面阔度20尺以上至30尺者称“路”,如建成后的“定威南路,定威北路”,“陆安东路,陆安西路”,“醒民路”等;(三)路面阔度50尺以上者称“道”,如建成后的“陆安南道”,“博爱道”,“澄观道”等。至于“巷”,属于街、路、道之间的小通路,未定标准,按需而设。
  街路建设采取按店屋门面丈量,定出纳费标准派收建设费,由沿路两旁业主负担。各街路的店屋门面拆卸和重建的费用,也由业主自行负责,不给居民增加建设费。其标准是:甲、石砖路:(一)路阔20尺的,按门面10尺派款25元;(二)路阔30尺的,按门面10尺派款33元;(三)路阔35尺的,按门面10尺派款35元;乙、沙泥路(即土路),按石砖路标准6折计算派款。
  据原来改建道路记载,鉴于“漳州因用兵后,物力已疲,不敢踵事诛求,重增民困”,拓建的街路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路是利用古城拆下的墙石,作为石砖铺设的石砖路;乙种路是以廉价的沙泥铺设的土路,由此,减少了大量的工程费用。这就是当时漳州筑建新街路没有采用“洋灰混合土”(即混凝土)敷设的原因。
  二、新拓建的街路及其名称
  在市政改造中,拓宽改建的街路35条,其中石砖路10条,沙泥路25条,具体情况如下:
  1、定威北路(马坪街全街),即今延安南路北段,系石砖路。
  2、定威南路(由堤岸横经陈公巷过断蛙池至马坪街口止),即今延安南路南段,系土路。
  3、陆安中枢(东月城),即今新华西路口旧圆圈,系土路。后来建圆圈时,改铺洋灰路。
  4、陆安东路(中枢之东,经东门街至东关止),即今新华东路全条,系石砖路。
  5、陆安西路(中枢之西,通过公园经县署前接漳靖公路),即今新华西路全条,自月城起至公园东门口系石砖路。
  6、陆安南道(中枢之南,循东南城巷至八卦楼止),即今新华南路全条,系土路。
  7、陆安北道(中枢之北,过东市场至马道底止),即今新华北路自圆圈起至女排三连冠止路段,系土路。8、始兴东路(自少司徒街侧至雨伞街止),即今台湾路东段,系土路。
  9、始兴东街(府口街一段,由马坪街口至新府路口),即今台湾路中段,系石砖路。
  10、始兴西街(府口街西段,即卫口街至杨老巷),即今台湾路西段,系石砖路。杨老巷路段系土路,当时称兴西路。
  11、始兴南街(新府路全街),即今始兴南路,系石砖路,今仍保留其石砖路面,作历史见证。
  12、始兴北路(即园南新街)、在旧府署前,俗称府埕,为当时新辟的街路,今仍沿旧称,系石砖路。
  13、永靖路(东闸口堤岸经少司徒至渔头庙前),即今北京路全条,北京路中段系石砖路,余为土路。
  14、广南路(旧桥头至双门顶),即今香港路,系石砖路。
  15、醒民路(大庙直街至杉巷),即今厦门路,系石砖路。
  16、博爱道(八卦楼循南城基至西闸口),即今博爱道和博爱西路,系土路。
  17、修文路(自陆安南道侧经东桥亭,府学前至西桥),即今修文东、西路,均土路。
  18、澄观道(堤岸自草寮尾到洋老洲止),今路名仍依旧称,系土路。
  19、大通南路(洋老洲米市至东坂后街口),今青年路南段,系土路。
  20、大通中路(东坂后全街),今青年路北段,系土路。
  21、大通北路(东坂后街北通芝山右侧城关),今路名称旧仍依,系土路。
  22、宣流路(原八卦楼南侧下沙街至堤岸),今下沙路,系土路。
  23、芳华横街(自马坪街侧经保黎巷、卫内至东坂后街),今芳华横路全条,系土路。
  24、芳华南路(原园南西街即天益寿药局门对此路),今路名仍沿旧称,系土路。
  25、芳华北路(芳华横街口沿北经公园西侧通海道后),今路名仍旧称,即公园边芗城电影公司至漳州广播站、芗城实小路段,系土路。
  26、协和路(海道后全街),今瑞京路东侧“水仙花园”路段,系土路。
  27、太平路(原称康乐道、亦称自由路),今旧城改造,将自由路北段改建为“东华园大厦”,南段仍称自由路,系石砖路。
  28、联欢路(自公府街口接总爷街),今北桥街,系土路。
  29、仰芝路(县署西直通芝山),今县后路接建设路,系土路。
  30、重光路(东河墘一带),今东、西河墘,系土路。
  31、宏汉东路(自陆安北道侧经步武、公府二街通北桥街),今南昌路,系土路。
  32、宏汉西路(西市头至西关与陆安西路交会),今瑞京路西段,系土路。
  33、偃武路(总爷街至至西城关),今胜利西路西段,系土路。
  34、慎余路(由西闸口循西城墙下接陆安西路末段),今新路顶至县前直街,系土路。
  35、亮工路(自新桥头经米市、新兴街北通东门街),今解放路,系土路。
  当时认为旧街路的名称“率不雅驯”,遂将所有新路、重新更名,使之典雅并合当时政治口号。然而,其中有“定威”、“陆安”的路名,却另有含意。原先陈炯明曾经被黎元洪授以“定威将军”的军衔,而“陆安”则系陈炯明写文章所用的笔名,这就是当时将两条主干道的路名称为“定威”、“陆安”的由来。不言而喻,这当然是示意突出陈炯明的功绩。而周醒南不敢公开以自己名字定路称,也偷偷地以“醒民”借代之。后来周醒南主持厦门市政建设,在兴建“中山公园”时,于公园南门正面中间设计一座雕塑:一个大地球仪模型、地球上面站着一头雄狮,颇为壮观。这个雕塑细细地琢磨,正是以地球表示“周”,雄狮(醒狮)表示“醒”,位于南门表示“南”,寓意是周醒南同“中山公园”永作纪念。
  三、建路首期工程以定威、陆安两路先行
  在当时的条件下,城市改造工程“内外双动,诸事并举”,工程十分浩大,涉及面广,为了保证质量,拓宽街路则按主次分期动工,以免顾此失彼。其时投入人力除了本地工匠外,还雇请了大批粤籍工匠。首先选择公园东门口旧道衙为中心(即陈炯明总司令部所在地),朝东、南走向,以“陆安”、“定威”两主干道先行以新辟旧府埕四向新街为重点,始兴东、西、南、北四条街以及广南路、太平路。这些街路全部铺设石砖,工程比较艰巨,在工程进行中,边拓宽街路铺设石砖,边拆卸旧房和建筑新房门面,拆建同时进行。民初的漳州,由于旧街路狭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当时建路、建房需运载大量石砖、沙土以及其他建筑材料,这些物品单靠肩挑运送,显然要花大量人力并延误工时。为加快工程建设,即在旧府路通断蛙池之间,铺设一条临时铁轨道,(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易位铺设)供轻便斗车运载沙土等建筑材料。从而解决了运输材料的困难,加快了建筑速度。
  还有,在拓宽街路和建筑新房的同时,对新辟的始兴北路和太平路(康乐道北侧)统一建成“骑楼式”街廊,作为其他有条件新建房屋和商店的示范,后建的醒民路、永靖路、炮仔街等街路和新房也都建成“骑楼式”街廊。然而,在所有新建的街路和新房中,唯有始兴北路是以原来宽阔的府埕辟为新街,路面宽,东、西两侧按统一规格、相同面积建成“骑楼”各12间,墙接瓦连,显得极为整齐美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建设拓宽新街路,改善市容市貌,凡有碍新建街路工程的石牌坊,都要拆除。当时先后拆除了位于旧卫口街、双门顶、南门、打锡巷、文昌保、东门街、东铺头、道左枢、马道底、城隍庙前、东坂后等处的石牌坊。计有“大司成少宗伯”、“整纲饬纪”、“察吏安民”、“父子中宪”、“父子侍御”、“三世参知”、“宫保”、“千秋名史”、“祖孙秉宪”、“六代承恩”、“父子少卿”等十余座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石牌坊,实在可惜!
  四、首期工程历时一年七个月完成
  首期工程自民国八年(1919)四月动工,翌年九月完成,历时十八个月,工程进度比预期稍慢,竣工后的城厢。各街路显得宽阔平坦;旧貌换新颜,既改善了交通条件,也美化了市貌。
  在首期工程结束时,周醒南特意发布“徵信录”,揭示有关工程的购地、派款和涉及商铺、住户等具体情况(本文仅提供统计数字,具体商号从略),据表列:
  (一)拓宽道路按标准收入派款七万三千六百六十七元七角八分。
  (二)购地涉及业主174户。
  (三)拓宽街路涉及商铺住户974户。其中:①定威北路127户,②陆安西路183户,③陆定东路228户,④始兴东街59户,⑤始兴西街76户,⑥始兴南街49户,⑦始兴北路(即旧府埕,因系新辟街路,未涉及住户),⑧广南路235户,⑨太平路17户。
  附:福建护法区工务局(即闽南护法区工务局)
  第一期拓宽道路工程徵信录”《序》原文如下:(序言原文无断句,为方便阅读,今加标点)
  《序》
  本局改良漳州市政,原期一载有半一律告成,乃阅十有九月,仅及十分之七,工人固苦有涯不敷肆应,而财政支絀更属主因,各方市政改良,均有特费,如广州、如厦门,已收铺屋月租并举市政公债是其显例。漳州因用兵后,物力已疲,不敢踵事诛求重增民困。本局工资所出,计分四端:其一,堤岸集股干旋;其二,公路取之固有附加捐;其三,建筑物由财政垫款,物成归财局召受,展转生利补偿有余,公园、八卦楼暨南较场司令台等皆取盈,于是三者各有专章,今弗具论;其四,市政即城厢马路是也。市政计算分为二期,自去年四月迄本年九月为第一期,经费七万三千六百余金,已收铺屋摊派侨商捐助及财政局、汕兵站部拨付各款外(所拨二款亦应由建筑物赢利项下偿还),本局垫出二万余金,此项垫款但就荒地整理变价而得之,亦有建筑物由本局直接召变者,要之非可尅期售出即供挹注,此应付所以难也,惟其难故对于路工有不免迁就者,马路之制,莫适于洋灰混合上,兹城厢各路类多石砖与沙泥,则以城墙石料利用,现成沙泥价廉,可省物力,暑天石路反射较强,容有缺点,然质牢耐久,扬尘亦稀,仇越之端,尚不可掩,若沙泥路,但备雏型,目前不碍行车,斯为已足,沿此基础,随宜益工,或施石砖,或混合土,胥无不可。至计算各表,绝端核实,按图索骥,无所逃形,但百举纷乘,宁无阙失,爱乡诸子,倘指而正之,抑又幸矣。
  中华民国九年十一月十日
  福建护法区工务总局局长周醒南识 章

知识出处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概括了漳州城解放接管和社会改造纪实、漳州市郊土地改革记略、刘国轩败溪西、陈炯明改造漳州市政忆旧、漳州市华侨中学沿革、漳州早期西医蒋天汉、高级工程师戴民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叶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炯明
相关人物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