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石城,深挖沟,加强防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020
颗粒名称: 建石城,深挖沟,加强防卫
分类号: K295.57
页数: 2
页码: 33-34
摘要: 南宋时,北方金兵、元兵先后入侵,战事频仍。地处南方边陬的漳州也不安宁,绍兴十四年有汀州农民军攻打长泰;绍兴末年有“山贼”流劫长泰县境。长泰距漳州城卅里,长泰被攻袭,漳州则有唇亡齿寒之危。绍兴间,“太守张成毁土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改筑土城,独南一面阻溪。”城池进一步扩大。淳熙间,漳州战事不断。城墙上筑有谯楼、哨所,共辟七个城门。扩建后古城池的走向,南从战备大桥头向北到圆环,经汽车总站到体育场北端、转向西经排球基地、市体委、射击场,接芝山东麓。再由芝山西麓向南经卫生学校、第二中学,向东转博爱道,到战备大桥头。历经近百年的修建,漳州古城墙才基本完成。
关键词: 漳州市 古城区 加强防卫

内容

南宋时,北方金兵、元兵先后入侵,战事频仍。地处南方边陬的漳州也不安宁,绍兴十四年(1144)有汀州农民军攻打长泰;绍兴末年有“山贼”流劫长泰县境。长泰距漳州城卅里,长泰被攻袭,漳州则有唇亡齿寒之危。绍兴间,“太守张成毁土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改筑土城,独南一面阻溪。”城池进一步扩大。淳熙间,漳州战事不断。嘉定四年(1211)郡太守赵汝譡用石块砌筑东门城墙,高十级(约二丈),长五百余丈。绍定三年(1230)漳郡通判林有宗派役用石头砌西南北三面石墙,长二千五百余丈,高一丈七尺。城墙上筑有谯楼、哨所,共辟七个城门。东叫朝天门、西是安丰门、南有通津门、北是贡珠门,西北有小关门,西南有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扩建后古城池的走向,南从战备大桥头向北到圆环,经汽车总站到体育场北端、转向西经排球基地、市体委、射击场,接芝山东麓。再由芝山西麓向南经卫生学校、第二中学,向东转博爱道,到战备大桥头。历经近百年的修建,漳州古城墙才基本完成。
  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元军入漳,漳邑百姓群起反抗,至元十七年(1280)陈吊眼、陈桂兴起兵抗元,攻陷漳州。不久,起义军被镇压,陈吊眼被杀,但反元义军仍彼落此起。至元廿五年(1288)有汀赣畲族千余人攻漳州。次年又有广东江罗率八千众攻漳州。漳属的漳浦、长泰、南靖、平和屡被义军攻击,危及漳州。为加强城守,至正廿六年(1366)郡事官张理问改堵城门,“唯留东、西、南、北四门。在城四周挖浚环城河,北面城濠环东门至东南门,濠深二丈,阔五丈。西北城濠环西门至西南,城濠深一丈八尺,阔四丈。南临大溪,北面依山(芝山)而壑之为干濠,并筑女墙、月城、关楼”,以增强战御能力。可是元代对百姓采取政治高压手段,民心尽失,二年后,漳州城楼上就换上明军的旗号。

知识出处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概括了漳州城解放接管和社会改造纪实、漳州市郊土地改革记略、刘国轩败溪西、陈炯明改造漳州市政忆旧、漳州市华侨中学沿革、漳州早期西医蒋天汉、高级工程师戴民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