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府志》 古籍
唯一号: 130720020210000032
颗粒名称: 漳州府志
并列题名: 卷之七
其他题名: 卷之七
分类号: K29
页数: 44
摘要: 學校漳州府志卷之七學校乾隆志卷十五。附《府議雲霄廳請設學校詳文》。幽有鬼神,明有禮樂。學校者,禮樂之地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舉一世而游乎中和之域,三代尚矣。漳自朱子守郡,講明禮樂,以正人心,自是海濱家絃戶誦,有能心朱子之心者,且一變而進於道,北溪、東湖其人也。謂禮樂不可興,而末俗難與師古,豈其然與?嘉定癸未,學宮災,鄭守昉重建。萬曆三十八年,知府閔夢得查復街南麗澤堂故址,闢爲泮池,疏濬砌石,由麗藻池以潛通海潮。四十三年,知府劉芳發重修文廟兩廡及過水亭,比舊制加備。四十四年,知府趙完璧捐俸修葺大成殿及二門。訓導署原在崇聖祠之左,後以被水,移聖廟東偏齋舍中。
关键词: 漳州府志 学校

内容

學校漳州府志卷之七學校乾隆志卷十五。新增:修學、廣額、義學書院、御書匾額。附《府議雲霄廳請設學校詳文》。幽有鬼神,明有禮樂。學校者,禮樂之地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舉一世而游乎中和之域,三代尚矣。漳自朱子守郡,講明禮樂,以正人心,自是海濱家絃戶誦,有能心朱子之心者,且一變而進於道,北溪、東湖其人也。謂禮樂不可興,而末俗難與師古,豈其然與?作學校志。
  學宮漳州府儒學在府治東南。宋爲州學,慶曆四年建於州治巽隅,水自丁入。大觀中,增廣生員,以迎恩驛爲四齋。政和二年移學於州左。紹興九年,諸生以科第不利,乃請李守彌遜復故址。前建櫺星門,次建儀門,中列戟門。東西兩廡,廡上爲閣,東曰「御書」,西曰「經史」。中建大成殿,奉先聖像,以兖、鄒二國公配,旁列十哲位,於兩廡設諸子及先賢位。殿後鑿泮池,中建亭,曰「瑞荷」。上接講堂,分十齋。學正、學錄位在講堂西,直學位在學門左右,經諭位在東西兩廡,小學在學東南隅,學宮直舍在講堂後東北。水仍自丁入。十一年學成,明年壬戌登科者五人,顏定肅公與焉,人以爲驗。紹熙庚戌,朱文公守漳,創賔賢齋以延耆儒,受成齋以訓武士。又以齋舍窘偪,議移貢院於東市,而以其址爲東諸齋,西移行衙於馬棚,而以其址爲西諸齋。齋舍相枕,悉南向,一如太學之制。議既定,以祠命下,去官弗果。後建置不一。嘉定癸未,學宮災,鄭守昉重建。淳祐己酉,章守大任復濬丁水。紹定壬辰,李守勲又於鄭守昉所建文會堂西闢爲小學,扁曰「育德齋」,撥三廢寺田以給之,教養生徒四十人,置經義、詩賦教諭各一員,掌計、掌膳各一員,月書、季考皆如太學之制。元置路學教授,縣學置教諭。又詔復舊學田,立小學,並立書院。時諸路縣多不能奉詔。延祐三年,總管張泉逸、教授高元子重修大成殿、兩廡及戟門、櫺星門。殿後爲杏壇,又後爲學廩,廩之東爲神廚,廚之東爲宰牲房,廚前爲神庫殿,西爲明倫堂,堂左右爲四齋堂,前爲亭,亭外爲書樓,樓下爲大門,門外爲泮池,池上爲石梁,堂後爲樂器庫,堂西爲饌堂,東爲教授廨,又東爲訓導廨。天曆二年,達魯花赤納兒占伯重修。明始爲府學。洪武十三年,知府白壽重修大成殿及兩廡。二十八年,知府王仲謙修明倫堂、四齋及饌堂、書樓。三十年,知府錢古訓修大成殿。宣德八年,教授張驥建後堂,扁曰「崇文」,移庫房於殿東。景泰七年,明倫堂災。天順二年,知府謝騫重建並修四齋,建教授廨於東,拓櫺星門外地。同知傅佐修經閣,易以石柱。成化十年,知府張璝即舊射圃地建齋舍二十餘間。十五年洪水,廟學傾壞。十八年,知府姜諒同提學僉事任彥常更新之。二十二年夏,颶風大作,經閣及東西齋俱圮。知府劉瀚重建,扁經閣曰「奎明樓」,建號房二十六間於西齋後。正德六年,知府陳洪謨重濬丁水,疏古渠四十丈。嘉靖十二年,巡海副使羅英闢街南地,增建號房凡三十有一間。二十八年,龍溪知縣林松歲入銀一百二十二兩有奇於學,乃威惠廟租也。三十一年,知府盧璧修麗澤堂及號房。嘉靖四十一年,推官鄧士元重修明倫堂,鄉人黃泮記。隆慶四年,颶風壞屋瓦,知府羅青霄重修。六年,又新置天寶等處學田八段。萬曆三十八年,知府閔夢得查復街南麗澤堂故址,闢爲泮池,疏濬砌石,由麗藻池以潛通海潮。其形半璧如弓,弓弦環以石欄,池廣一十九丈有奇,輪六丈有奇,深一丈餘,名曰「麗澤池」,郡人鄭懷魁爲記,見《藝文》。國朝順治甲申年,明倫堂火災。康熙二十年,通判胡宮請於憲副周昌、知府吳延貴相與營謀經始,閱癸亥堂告成。二十五年,教授陳正朔請復麗藻池。四十三年,知府劉芳發重修文廟兩廡及過水亭,比舊制加備。四十四年,知府趙完璧捐俸修葺大成殿及二門。乾隆八年,巡道王廷、知府張廷球、周岱率鄉紳郭元龍、林編、鄭蒲、林瑤等捐貲重修文廟,督學吳華孫有記。十年,知府金溶重造祭器、樂器。三十二年,知府張鎮重修泮池,改闢水道,砌九曲溝以通潮汐。教授署原在崇聖祠之右,後以被水,移明倫堂齋舍中。故址爲民居侵佔,乾隆三十五年,教授黃世模清出。訓導署原在崇聖祠之左,後以被水,移聖廟東偏齋舍中。乾隆十三年,訓導陳日來就故址重建。學宮內曠地三處,乾隆三十六年,訓導朱蓮丈量,聲明詳府,經知府李師敏飭經歷司丈量、繪圖存案。
  臥碑在明倫堂左。明洪武十五年立。國朝因之。
  敬一亭在崇聖祠前。明嘉靖十年,知府陸金奉制建。萬曆二十一年,署府推官龍文明重修。今廢。
  崇聖祠舊曰啟聖祠,雍正元年改今稱,詳見《祀典》。在敬一亭後,明嘉靖十年,知府陸金奉制建。萬曆四十一年,水漲頹圮,知府袁業泗捐金重修。國朝康熙四十五年,鄉紳總兵官柯彩捐貲重建,清祠後學地,高築基址以防水患。崇聖祠右名宦祠左學地一所,前被門斗盜賣居民。乾隆三十六年,府學訓導朱蓮查出,牒移龍溪知縣崔繹,追契究還在案。
  儒學倉二間,在崇文堂左右。今廢。
  射圃在城隍廟左。明成化五年,知府王文購地未及建。弘治五年,同知謝珪成之。後因寇亂,歷年失掌。今查其地,在城隍廟前左邊之對面,現在居民佔住,亟宜清復。
  龍溪縣儒學在縣治南。宋嘉祐辛丑,令許儀建。嘉熙三年,令黃師雍闢大成殿庭,增廣兩廡及講堂。尋燬,惟殿獨存,丞趙時瑀偕僚佐移講堂於殿後。淳祐八年,令潘津復闢隙地爲齋館。元大德間燬於兵,縣尹趙塔納重建,尋復壞。明洪武十年,知縣劉憲、教諭林原重修。中爲大成殿,塑先聖、四配、十哲像。東西爲兩廡,前爲戟門,又前爲泮池。外爲櫺星門。殿西爲明倫堂,東西爲兩齋。前爲集英門,又前爲龍騰門。明倫堂西爲饌堂,堂後爲廚房,北爲學倉。殿東爲教官廨。天順七年,知縣周琳增高其址,重建明倫堂及大門,改創兩齋於明倫堂東、西,南向。又購西偏軍營地,建饌堂及廚房齋舍。成化二十一年,知縣李棨重修廟學。於明倫堂之南鑿泮池,跨以石橋。堂之右闢樓,凡二十八間,爲諸生肄業之所。學之外門,舊東出,至是鬻民居,改南出,復架樓其上,扁曰「大魁」。弘治間,知府汪鳳以科第寥落,復門路。正德四年,知府羅列復明倫堂故址。七年,知府陳洪謨建棹楔儀門外,榜曰「騰蛟起鳳」。知縣史立誠增學官廨。十三年,知府鍾湘改鑿泮池於坊內。舊泮池通西溝池接潮水,爲民佔塞。嘉靖十三年,知縣劉天授復之。二十八年,知縣林松濬泮池於文廟前,建石橋於其上,改騰蛟起鳳坊爲泮池坊,移魁樓於泮池之東南。改建啟聖祠於明倫堂東,敬一亭於明倫堂西。修訓導廨,改教諭廳於文廟之東,改建號房於明倫堂西,一十有四間,泮池南二十有三間。購騰龍山東畔民居,以闢新路;購山下魚池,以入於學。又歲入威惠廟租銀壹百兩,以供學之公用,王慎中爲記。隆慶三年,堂及儀門俱圮,教諭王憲春重修,邑人謝彬有記,載《藝文》。萬曆三十八年,知縣計元勛重新學宮,王志遠有記。國朝以來,兩遭寇亂,衙齋拆毁無存,僅餘大成殿。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貲倡官吏重修,教諭劉士鐸、訓導詹旭董其役。二十六年,知縣線應彩捐貲建明倫堂,修文廟魁樓、啟聖祠。乾隆八年,巡道王廷重修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及兩廡、戟門、櫺星門、教諭訓導署、學院,吳華孫有記。乾隆三十六年,知縣宋學源、崔繹倡紳士重修明倫堂、魁樓。文廟前原係木栅,至是以石柱爲欄干,生員陳作霖等董其事。教諭宅在學宮左,訓導宅在學宮右。
  臥碑在明倫堂左。
  敬一亭在明倫堂西。今廢。
  崇聖祠在明倫堂東。
  儒學倉在明倫堂西。今壞。
  射圃原在騰龍山下,明成化二十一年,知縣李棨購民地以益之,中建觀德堂。今廢。
  漳浦縣儒學在縣治西北隅,宋天聖三年,縣令陳坦然遷於印山。慶曆三年,遷於縣北。熙寧三年,從進士鄭郊等請,移於南官塘。紹興二十二年,遷于城岡。乾道五年,以場屋不利,復遷於官塘舊址。嘉定甲戌秋,學宮災,縣令趙師即故地辨方正位,易坎爲亥,嗣是科第相續。元不改。明洪武初,知縣張理開擴之,建大成殿,塑先聖、四配、十哲像,通判王褘爲記。殿之東西爲兩廡,前爲戟門,門外鑿泮池,架橋其上,又前爲櫺星門。西廡下爲祭器庫,宮庭外爲神廚。殿之左爲明倫堂,東西爲兩齋,前爲道義門,門左爲膳堂,殿後爲教諭廨舍,其東爲訓導廨舍。宣德九年,府通判關諒以廟學門路褊狹,勸邑民徐士耕割地廣之。正統十年,僉事陳祚勸邑士助貲,命教諭程孟于修建一新。成化六年,知縣劉璧徙建明倫堂兩齋、道義門,改舊明倫堂爲教諭廨舍,增建訓導廨舍於道義門外之左。十五年,知縣金泓修兩廊號房,移舊學門自西而南,門內鑿池而梁之。弘治四年,知縣王臣重建戟門,易櫺星門以石。正德七年,教諭林瓚率諸生勸壽官歐愚捐學前西南地,並復諸所侵地,以廣其路,且繚以垣。嘉靖五年,推官黃直重建明倫堂。前路舊弗治,縣丞潘鈺砌以石若干丈。隆慶四年,教諭陳經復修號舍並廟宇。萬曆三年,知縣房寰率廩生蔡宗禹等拓泮池東西各丈餘,增石梁一。次年丙子發解,登薦者十人。三十二年,牆壁傾頹,柱桷朽壞,兩廡門堂幾不蔽風雨,知縣王猷捐俸修之,鄉紳博士弟子各捐金助役,其費視創建三之一,而廟制龕案皆一新焉,邑人尚書朱天球記。國朝康熙十八年,廟學因兵燹頹敝,鄉紳黃性震捐金六百兩,修治文廟明倫堂,益以闔庠優免銀爲工費,而廟學更新矣。二十三年,搆文昌宮於道義門左,復建箴一亭,刻聖諭十六條於上。三十二年修澄心亭、梁山鍾秀坊,鄉紳黃性震助金三百兩倡諸生助成之。三十八年,戟門壞,知縣陳汝咸率紳衿修葺,功竣,更謀修大成殿,先捐俸爲倡,紳衿各出貲助役,益以通庠優免計千五百餘緡,費猶未給,生監等分道勸捐,更得三百餘緡,乃告成焉。董其事者,廩生蔡衍鎤,朝夕食宿於殿之旁,鳩工庀材,其力尤多。教諭署在明倫堂後之西,訓導署在明倫堂後之東。
  臥碑在明倫堂左。
  敬一亭在櫺星門右。明嘉靖十一年,知縣鄭禧建。萬曆三十九年,知縣區龍正重修,朔望到學,與諸生解講書義,互相訂正。
  崇聖祠在明倫堂東。舊在廟外傅公河前。明嘉靖二十六年,縣丞王蘭改建。二十八年,通判陸體仁爲除庭宇。萬曆六年圮壞,知縣朱廷益重建於文廟之後。國朝康熙間,邑紳士移建明倫堂之東。
  儒學倉在儀門右。
  射圃在邑東南隅。舊在學門之前。嘉定五年,推官黃直毁諸淫祠,以其瓦木營建,中爲文公祠,右爲講堂,前建樓,名曰「仰止」;築射圃于祠宇之東,外闢二門。今被居民佔蓋房屋。
  長泰縣儒學在縣治東。宋紹興三年,主簿張牧始建學。淳熙間,文廟在縣西南。嘉定間,學在縣東南。紹定六年,縣丞葉惟寅白於縣令陳純仁,作新學於今所,建大成殿及尊道堂。堂東西爲四齋,經籍、祭器皆有庫,鑿泮池瀦水,駕石爲橋。淳祐間,縣令趙與坦爲記。元至正十四年寇發,學舍爲燼。十六年,尹林幹兒不花重建,殿塑先聖、四配、十哲像,兩廡繪從祀先賢。明洪武二十年,建大成樓於殿南。建文元年,教諭章參更講堂爲明倫堂,立崇文樓,分兩齋於堂前,移興文祠於東廡,以舊尊道堂爲學倉,神廚、神庫、牲房在戟門東。正統十年,僉事陳祚命重修。天順元年,知縣裴顒改建櫺星門,易以石柱。成化十六年,知府姜諒因知縣劉鐸之請,修葺明倫堂、東西齋、膳堂、大成樓,建興文祠及祭器庫於大成樓東。嘉靖四年,推官黃直毁淫祠,建大殿於左,前爲兩廡,爲戟門,爲櫺星門,建明倫堂於右,補立臥碑,前爲兩齋,爲儀門,爲泮池,爲大門。庫房在兩廡之上,省牲所在戟門之東。儀門西南爲教諭廨,大門外之南爲訓導廨,東豎碑亭。十二年,知縣陳塘於殿後建啟聖祠、敬一亭。二十八年,知縣王用文修兩齋及垣庭,增置器具。三十一年,知縣張傑夫廢省牲所爲名宦祠,即明倫堂西立鄉賢祠。三十七年,知縣蕭廷宣更置名宦、鄉賢祠於啟聖祠之左右。萬曆十七年庚寅,颶風飄殿寢,衙齋傾圮。二十八年,知縣管橘申請院道,捐俸倡紳衿輸助計直四百餘緡,修建殿廡堂門,壯麗如昔。崇禎癸未災,俱成灰燼。國朝順治己丑,知縣柴允欽與紳衿各斂貲興建,費踰千金,而文廟之堂構僅完,丹雘未施,明倫堂,尚留有待。康熙癸亥,教諭何龍文自捐全俸,知縣員養純、邑紳葉先登暨孝亷諸生各題捐有差,總督姚啟聖發銀五十兩助役。工未半而龍文遷、員令掛吏議,遂中輟。是秋,知縣王珏接任,發縣倉餘米三百石爲修學費。甲子春,教諭張鴻逵至,力任其事。是年,明倫堂告成,而廟學始全。雍正六年,教諭馬肇樞白於知縣楊翼成,會紳士重修,邑庠楊肇昌領其役,有碑記。乾隆三年,知縣元玉衡會教諭郭賜英、訓導鄭其灼,偕紳衿諸生醵金,重葺明倫堂,堂下月臺甬道及兩階所沒於土者,悉清之,有碑記。教諭衙自崇禎癸未災,借管公祠、興文會館居之。乾隆四十年,邑紳楊新基倡捐建于儒學南,在明倫堂前。訓導衙,乾隆四十年,訓導陳夢得自建,在明倫堂右。
  臥碑在明倫堂左上。
  敬一亭今廢。
  崇聖祠在大成殿後。
  儒學舍在戟門東。明洪武五年設。嘉靖四年,推官黃直入倉地增廣之。
  射圃在縣治西,城隍廟右。舊在城外之北。明永樂六年,知縣陳愚遷於學之東南。宣德十年,知縣劉奎徙建今所。萬曆十年,知縣方應時修飭房屋,稽查侵地。二十年,兩旁隙地佃爲民居,右邊前三間,知縣管橘設爲寬羈所。今俱圮廢無存矣。
  南靖縣儒學原在舊治東,元至正十六年建。明洪武三十三年,知縣楊通重建大成殿。永樂十三年,教諭易成重建明倫堂。正統三年寇燬。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林挺春移新縣,更建大成殿,啟聖祠在大成殿左,明倫堂在大成殿後。隆慶五年,知縣曾球復建文廟兩廡並櫺星門大門。萬曆二十二年,知縣陳宗愈遷復舊城,乃即古漳南道故地建立學宮,後倚壇山,前面天馬,西爲先師廟、兩廡,南爲戟門,又南爲櫺星門,門外周圍欄以石楯,東爲明倫堂,堂左創豎臥碑,堂西翼爲居仁由義齋,次爲東西號舍。由堂而南,下爲露臺,爲甬道,爲儀門,爲大門。門之外爲泮池,池之東爲敬一亭,亭北堂東爲教諭訓導廨,堂北號房。地縱四丈,衡七丈八尺。初復城時,議營縣治于此,後堪輿家云此地榜山,前列王氣居多,當有異材應期而出,知縣陳宗愈遂建學其上,落成之,庶吉士蔣孟育爲之記。崇禎二年,知縣何世埏改建。國朝康熙二十年,知縣張倬同進士張雄捐貲,暨闔邑紳衿重修。三十五年,教諭林芝重修明倫堂、二門。三十八年,林芝重建大門。乾隆八年,知縣姚循義同紳士重修。三十四年,知縣崔繹、教諭林應震、訓導李鳴珂同紳士捐貲重修明倫堂。三十八年,知縣冷震金、王寶序、教諭黃光中、訓導李鳴珂同紳士捐貲重修,教諭署在明倫堂後,訓導署在明倫堂左。
  臥碑在明倫堂之左。
  敬一亭在泮池東。
  崇聖祠在大成殿之左。
  儒學倉舊在儒學東。久廢。
  射圃舊在縣南歸德里,後改在儒學前空地,未建。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林挺春抽出地四畝,與坊民王達觀抵補田地,尚存二畝六分。今廢。
  平和縣儒學在縣治南。明正德十四年設縣,時知縣施祥建明倫堂于大成殿之後,左右列齋舍,殿前爲兩廡、戟門,南爲泮池,有祭器庫、宰牲所。嘉靖二十三年,廟宇傾頹,知縣趙進、邑博廖瑚重建。二十七年,知縣謝明德修。萬曆二十一年,教諭黎憲臣修明倫堂,增高三尺,更闢左右二門,附以廂房,門內二齋,堂北爲尊經閣,堂東爲教諭齋。萬曆二年,添設訓導。知縣楊守一建二齋於殿之西北。三十八年,知縣黃應明移建於殿之西南。四十五年,知縣陳復初、訓導章崇正重修。崇禎六年,明倫堂傾圮,知縣王立凖、教諭陳奎輝重新。國朝順治十八年,署縣王孫樞重修。康熙三十一年,教諭劉運昇倡紳衿重新文廟明倫堂。歲久學宮漸傾。乾隆二十五年,知縣胡邦翰勸捐鼎建,堂廡齋閣煥然一新。教諭署在文廟左,訓導署在文廟右。
  臥碑、敬一亭俱在文廟後。
  崇聖祠在文廟右。
  射圃萬曆四年,知縣楊守一建於西門內。今廢,舊址尚存。
  詔安縣儒學在縣治前。明嘉靖十年,通判陳賢建。前爲文廟,後爲饌堂。堂之東西爲教官廨。明倫堂之兩廊爲齋及號房,十有八間。外爲大門,門內石衢若干丈,知縣吳桂砌築。廟之東西爲兩廡,廡盡處爲戟門,外爲櫺星門。又外爲泮池,池上有橋。橋之外舊無垣,教諭徐商始合廟與學而圍之。二十七年,垣壞,同知龍遂更築之,又合灰與土築明倫堂,置几榻若干件,廟學改觀。隆慶五年,知縣陳素蘊復拓泮池,垣而大之,濬池加深,環以石欄,立三坊,中曰「文明」,左曰「崇正學」,右曰「育賢才」。萬曆間,知縣黃元立重修。國朝順治十一年被寇毁,正殿、啟聖祠,僅蔽風雨。十六年,知縣歐陽明憲捐俸力倡,至康熙七、八年,殿廡諸工,始有次第。十七年,知縣趙國正續修。四十三年,大殿棟樑歲久蠹朽,幾不可支。教諭黃金榜、訓導周邦憲大集諸生白之縣令,乃議興建,約費五百餘金,皆紳衿所捐。乾隆十二年,知縣姚循義倡捐重修,學博萬師拱記。繼以舊牆未固,邑紳楊大鴻等呈請知縣楊愚撤舊基重新蓋造。二十八年,知縣張所受、教諭黃長茂、訓導黃朝天以泮池淤塞,勸捐重濬,砌以石橋,翼以石楯,邑紳林名世爲記。櫺星門外向爲木欄,至是易爲石柱,其中照牆引堦,以次就理,規模遂爲增勝。董其事者,生員許作楫、胡廷彜等。三十二年,知縣孔繼炘捐俸加丹雘焉。教諭署在明倫堂西偏,訓導署在明倫堂東偏。
  臥碑同知龍遂創立,知縣李尚理成之。
  敬一亭在文廟後。今廢。
  崇聖祠原祀講堂中廳。明隆慶五年,知縣陳素蘊改建明倫堂之東。萬曆中,知縣黎天祚重建。後毁于兵。教諭姜曰廣捐俸倡修之。康熙二十八年,訓導鄭佺重修。
  儒學倉舊附于南詔倉。嘉靖二十七年,教諭趙鎛即西偏號房一間爲之,扁曰「育賢」。
  射圃地在儒學西,未建。現被居民佔住,亟宜清復。
  海澄縣儒學在縣治西門外。明隆慶元年,知府唐九德建明倫堂一座,東西兩齋,中月臺、甬道、兩廊。號舍五間,儀門三間,省牲所一間,在二門外。西大門一間,泮池一所,在大門前。教諭廨二座,訓導廨二座,俱在儒學左。文廟在儒學右,東西兩廡各五間,櫺星門三間。啟聖祠在大成殿後。萬曆三十一年八月五日海漲,宮牆圮壞。次年知縣姚之蘭重修,建敬一亭於明倫堂後,邑人御史柯挺有記。天啟二年,知縣劉斯琜倡捐,易土以石。崇禎五年,知縣梁兆陽重建殿廡、敬一亭。國朝順治四年,學宮兵毁。康熙十年,教諭李岱率諸生請于知縣王緯,鳩工搆造,殿堂始就。而甲寅變作後,教諭許文茲、訓導張世爵繼成之。三十年,邑人提督許貞、總兵柯彩各捐貲,重建啟聖祠、明倫堂及名宦、鄉賢祠。邑庠生陳偉、陳寅亮、陳宏都各捐貲助濬泮池。雍正四年,署令劉浴倡紳士重建文廟,進士李杜董其事。乾隆十一年,知縣嚴暻倡紳士重修明倫堂。二十二年,知縣陳瑛倡紳士重修文廟,舉人郭日高、陳英育等董其事。三十九年,紳士倡議重興,其地之高低寬廣悉由舊制,而奠石成基,壘磚成壁,從平地中突起輪奐。又自崇聖祠及兩廡、櫺星、泮池,煥然一新,皆前此所未備也。教諭、訓導二署,舊在邑中借寓名宦祠,今就文廟之右度地寬廠以建學署,爲文廟之右翼也。計費萬金,皆紳士捐充,而舉人李虬董其事,舉人蘇士英協贊之,又分董二十人,時知縣馬聯臻督其成,里人進士葉廷推記。
  臥碑在明倫堂左。
  敬一亭今圮。
  崇聖祠在先師殿後,射圃缺。
  南澳學宮在金山之麓。康熙五十六年,總兵周士元建。中爲大成殿,殿下爲兩廡。前爲大門,門外爲宮牆,殿後爲崇聖祠。
  按:南澳文武童生歲科入學既有定額,故學宮序於郡邑學校之後,以昭畫一。
  鎮海衛舊儒學附。康熙十七年裁。
  在衛治之前。衛初無學,明正統間,禮部勘合,令諸生附於縣學。諸生以僻遠辭,乞自設學延師,許之。後鄭普、周瑛、陳珠等相繼登薦,而文廟學舍之制漸起。成化二十一年,本衛指揮張文奏乞照平海衛建立儒學,指揮田霳復申前奏,未報。嘉靖元年,巡按御史尚書王公以旂從諸生之請,復奏之。三年,報可。始建學立師,學以佛堂地爲之,廟以前所地爲之,廟、學隔爲兩處。二十六年,訓導張奮揚呈合廟、學爲一。嘉靖三十四年,乃建儒學在文廟之左,教諭廨在學堂之後。萬曆二年,知府劉志業重修。學舊無廩,教授錢惇請於志業,謂:「衛故有指揮使十八員,今不祀者七,若移其祿以抵士廩,事可相當。」知府從之,即請於兩臺監司,俱報可。戊寅春,檄海澄縣缺俸米二百四十石給序貢生廩,著爲令,本衛會魁林茂桂爲記。
  按:鎮海廢衛,既附於建置郡邑之後,鎮海舊儒學亦以類附于郡邑學校之後,不忘其朔也。
  文武生員額數明以前,漳學校取士之數無可考。明初設廩膳府學四十人,縣學二十人。以後添設增廣附學,至明季,大約科歲,每學各取進一百零名。至國朝順治四年,始定額大學四十名,中學三十名,小學十二名。先科考,後歲考。至十五年,歲考復定爲府學二十名,大縣學十五名,小縣學四五名。十八年,復定爲科考、歲考併爲一次。康熙九年,復定府學二十名,大縣學十五名,中縣學十二名,小縣學七八名。十二年,仍行科、歲兩試。雍正二年,再定小學改爲中學,中學改爲大學,大學照府學額。自是漳龍溪、漳浦、南靖、平和、海澄等學,俱取進二十名;長泰、詔安學,俱取進十五名。其廩額,府學廩膳已成材生員四十名,增廣、未成材同;龍溪等縣學廩膳二十名,增廣同。
  武生,順治初年,依文童例,督學三年一歲考,取進無定額。附文學,教官管理其事宜,照文童例行,無科考。康熙十年,題定武生進學府學二十名,大縣學十五名,小縣學七八名。自是漳龍溪、漳浦、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等學俱取進十五名。
  乾隆元年,南澳同知徐慎詳請南澳閩屬文武童生照廣東例,歲科文童俱取進一名,歲試武童取進一名,俱撥入府學。
  樂舞生附康熙二十六年,令郡縣選樂舞生,每學八十六名,大合樂以祀先聖。乾隆五年,令各省府州縣學樂舞生,每學遵例舞用六佾,即照佾舞之數額,設三十六名;外加四名,以備疾病事故更替之用。務令各該州縣會同教官,考選本籍俊秀,通曉音律、嫺習禮儀者,方准充補。遇有缺出,另行考選足數,此外不許浮充,仍造册申報學臣查覈。每遇學臣按臨,免其府、縣兩試,由教官册送府、縣,敘入考案之後,申送院考,憑文錄取。
  奉祀生附康熙二十五年,令聖賢嫡裔有充奉祀生者,仍給衣頂,開名數報部。
  社學生附順治九年,准鄉社學擇其文義通曉、行誼謹厚者補充社師,免其差徭,量給廩餼。提學按臨,另造姓名册申報查考。康熙二十五年,以社學多謬濫,遂革去。
  按:社學生既廢,應移在奉祀生後備考。
  順治二年,詔各省府州縣,每歲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於儒學舉行鄉飲酒禮,設賓僎介,主讀律令,申明朝廷之法,敦敘長幼之節。其動費於存留錢糧內支辦,永爲定制。
  已上誌郡邑學宮及取進文武童生廩,增附額數、鄉飲酒禮。
  列聖御書御製聖祖仁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萬世師表」。康熙二十三年。
  世宗憲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生民未有」。雍正三年。
  今上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與天地參」。乾隆三年。
  聖祖仁皇帝御製《至聖先師孔子贊並序》康熙二十五年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傳而聖人代宣其蘊。有行道之聖,得位以綏猷;有明道之聖,立言以垂憲。此正學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泯也。粵稽往緒,仰溯前徽,堯舜禹湯文武,達而在上,兼君師之寄,行道之聖人也。孔子不得位,窮而在下,秉删述之權,明道之聖人也。行道者勳業炳於一朝,明道者教思周於百世。堯舜文武之後,不有孔子,則學術紛淆,仁義湮塞,斯道之失傳也久矣!後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爲治國平天下之準,其奚所取衷焉?然則孔子之爲萬古一人也,審矣。朕巡省東國,謁祀闕里,景仰滋深,敬摛筆而爲之贊曰:清濁有氣,剛柔有質。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行著習察,舍道莫由。惟皇建極,惟後綏猷。作君作師,垂統萬古。曰惟堯舜,禹湯文武。五百餘歲,至聖挺生。金聲玉振,集厥大成。序書删詩,定禮正樂。既窮象繫,亦嚴筆削。上紹往緒,下示來型。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百家紛紜,殊途異趣。日月無踰,羹牆可晤。孔子之道,惟中與庸。此心此理,千聖所同。孔子之德,仁義中正。秉彜之好,根本天性。庶幾夙夜,朂哉令圖。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載歷庭除,式觀禮器。摛毫仰贊,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聖爲歸。百世而下,以聖爲師。非師夫子,惟師於道。統天御世,惟道爲寶。泰山巖巖,東海泱泱。牆高萬仞,夫子之堂。孰窺其藩,孰窺其徑。道不遠人,克念作聖。
  四賢贊聖道早聞,天資獨粹。約禮博文,不遷不貳。一善服膺,萬德來萃。能化而齊,其樂一致。禮樂四代,治法兼備。用行舍藏,王佐之器。
  洙泗之傳,魯以得之。一貫曰唯,聖學在茲。明德新民,正善爲期。格致誠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修統緒,修明訓辭。
  於穆天命,道之大原。靜養動察,庸德庸言。以育萬物,以贊乾坤。九經三重,大法是存。篤恭慎獨,成德之門。卷之藏宻,擴之無垠。
  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子輿闢之,曰仁曰義。性善獨闡,知言養氣。道稱堯舜,學屏功利。煌煌七篇,並垂六藝。孔學攸傳,禹功作配。
  右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聖祖仁皇帝御製《周易折中序》康熙五十四年《易》學之廣大悉備,秦漢而後,無復得其精微矣。至有宋以來,周邵程張,闡發其奧,唯朱子兼象數天理,違眾而定之,五百餘年無復同異。宋元明至於我朝,因先儒已開之微旨,或有議論己見,漸至啟後人之疑。朕自弱齡,留心經義,五十餘年未嘗少輟,但知諸書大全之駁雜,奈非專經之純熟。深知大學士李光地素學有本,《易》理精詳,特命修《周易折中》,上律河洛之本末,下及眾儒之考定,與通經之不可易者,折中而取之。越二寒暑,甲夜披覽,片字一畫,斟酌無怠。康熙五十四年春告成而傳之天下,後世能以正學爲事者,自有所見歟。
  聖祖仁皇帝御製《春秋傳說彙纂序》康熙六十年六經皆孔聖删述,而孟子特言孔子作《春秋》。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各述所聞以爲傳。門弟子各衍其師說,末流益紛,以一字爲褒貶,以變例爲賞罰。微言既絕,大義弗彰。至於災祥讖緯之學興,而更趨於怪僻。程子所謂「炳若日星」者,不因此而反晦乎!迨宋胡安國進《春秋解義》,明代立於學宮,用以貢舉取士,於是四傳並行,宗其說者,率多穿鑿附會,去經義愈遠。朕于《春秋》,獨服膺朱子之論。朱子曰:「《春秋》明道正誼,據實書事,使人觀之以爲鑒戒。書名書爵,亦無意義。」此言真有得者,而惜乎朱子未有成書也。朕恐世之學者,牽於支離之說而莫能悟,特命詞臣纂輯是書。以四傳爲主,其有舛於經者删之;以集說爲輔,其有畔於傳者勿錄。書成凡四十卷,名之曰《傳說彙纂》。夫《春秋》之作,以游夏之賢不能贊一詞。司馬遷稱:「七十子之徒,口授其傳,而人人異端。」當時已無定論,後之諸儒,欲于千百年後懸斷聖人筆削之指,不亦難乎?是書之輯,亦惟擇其言之當於理者,雖不敢謂深於《春秋》,而辨之詳,取之慎,於屬辭比事之教,或有資焉。是爲序。
  世宗憲皇帝御製《詩經傳說彙纂序》雍正五年朕惟《詩》之爲教,所以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其用遠矣。自說《詩》者各以其學行世,釋解紛紜,而經旨漸晦。朱子起而正之,《集傳》一書,參考眾說,探求古始,獨得精意,而先王之《詩》教,藉之以明。國家列在學宮,著之功令,家有其書,人人傳習,四始六義,曉然知所宗尚。我皇考聖祖仁皇帝,右文稽古,表章聖經,御纂《周易折中》,既一以本義爲正;於《春秋》、《詩經》,復命儒臣次第纂輯,皆以朱子之說爲宗。故是書首列《集傳》,而採漢唐以來諸儒講解訓釋之與傳合者存之,其義異而理長者,別爲附錄。折中同異,間出己見。乙夜披覽,親加正定。書成凡若干卷,名曰《詩經傳說彙纂》。朕惟《詩經》三百篇,先王所以明勸懲而行黜陟,蓋治世之大經,而後世文人學士,乃以風雲月露之辭自托風雅;學經者又溺於訓詁詞章之陋習,烏在其能明先王之道也。我皇考指授儒臣,勒爲是編,期以闡先王垂教之意,與孔子删《詩》之旨。學於是者,有得於興觀群怨之微,而深明于事父事君之道,從政專對,無所不能,則經學之實用著,而所謂用之鄉人,用之邦國,以化天下者,亦於是乎行焉。刊校既竣,敬述聖意,序之簡端。
  世宗憲皇帝御製《書經傳說彙纂序》雍正八年朕思六經皆治世之書,而帝王之大經大法昭垂萬古者,惟《尚書》爲最備。蓋自繼天立極,精一執中,二帝三王之心法,遞相授受,而治法亦因之以傳。今觀《書》所載,成天平地,經國造邦,建官立教,禮樂兵刑之宏綱大用,與夫賡颺都俞之休風,嘉謨嘉猷之陳告,凡所爲永膺天命而致時雍協和之效者,雖相去數千年,尚可於方策中想見。其欽明寅畏之衷,敷布經綸之跡,後之君臣得奉爲模楷,以追蹤於唐虞三代之隆,詎不於書是賴哉!我皇考聖祖仁皇帝聖學淵深,治功宏遠。存於中者,二帝三王之心;發於外者,二帝三王之治。而稽古好學,於典謨訓誥之篇,沉潛研究,融會貫通。初命講官,分日進講,著有《解義》一編,頒示海內。復指授儒臣,薈萃漢唐宋元明諸家之說,參考折中,親加正定,廣大悉備,於地理山川,援今據古,靡不精覈,爲《書經傳說彙纂》,凡二十有四卷。茲值刊校告竣,與《易》、《詩》、《春秋》諸經次第傳布,敬製序文,勒之卷首。
  夫後世之天下,唐虞三代之天下也。而治法之垂爲典章,心法之原於性命者,先後同揆,百世之聖君賢輔未能易也。故爲君者必思比德於堯舜禹湯文武,而後無忝乎爲君;爲臣者必思媲休於皐夔伊傅周召,而後無忝乎爲臣。朕夙夜兢兢,冀克守主敬存誠之道,以遂覲光揚烈之懷,尤冀卿尹百執事共體元首股肱之義,殫協恭勵翼之忱,寅亮天工,誠和民志,俾薄海內外永底乂安。於以遠宗聖哲,而仰承皇考,尊崇經學,啟牖萬世之盛心,顧不美歟。是爲序。
  今上皇帝御製《三禮義疏序》乾隆十三年《三禮》之傳遠矣。《周禮》六官,河間獻王上之,《儀禮》十七篇,《禮記》四十九篇,高堂生戴聖傳之。漢唐以來,箋疏訓釋,無慮數十家。考其義,或相牴牿,先儒嘗譏其聚訟。要其撮拾灰燼之餘,傳先王製作之舊,得什一於千百,好古者所爲鄭重而愛惜之也。
  我皇祖聖祖仁皇帝表章群經,既御纂《周易折中》,而《詩》、《書》、《春秋》,則以分授儒臣纂輯義疏,頒布海內,惟《三禮》未就。朕御極之初,儒臣上言:「今當經學昌明、禮備樂和之會,宜纂輯《三禮》,以蕆《五經》之全。」爰允其請,開館編校,越十有一年冬告竣。夫禮之所爲,本於天,殽於地,達之人倫日用,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斯須不可去者。天不變,道亦不變,此其本也。其制度品節,服物采章,隨時損益,屢變以適其宜者,禮之文也。三代去今數千年矣,修其教而教明,循其道而道行。謂三代至今存可也,何則?其本得也。若其用之朝廷邦國,名物器數之具,周旋進退之儀,雖先王處此,必將變通以適其宜,而不泥於其跡。故言禮者,惟求其修道設教之由,以得夫禮之意而已。顧其教之不冺,道之所由傳,未嘗不賴於經。好學深思之士,讀其書,有惜不能俯仰揖讓於其間者,先王制作之精意,尚可想見,於抱殘守闕之餘,則經傳之爲功也大矣。鼎彜鉤劍之遺,篆籀之蹟,流傳有自,尚摩挲而寶護之,況制作之精意所賴以傳者歟?獨其貿於眾說,無所取衷,爰命校纂諸臣,芟煩截浮,約文申義,敷暢厥旨。至其說之不可強同者,稍爲辨正而仍其舊。蓋其承傳各異,必牽合附會,比而同之,則其惑也滋甚,故無取焉。刻既成,爲之敘論以發其端,俾隆禮者有所考云。
  聖祖仁皇帝御製《性理精義序》康熙五十六年朕自沖齡至今,六十年來,未嘗少輟經書。唐虞三代以來,聖賢相傳授,言性而已。宋儒始有性理之名,使人知盡性之學,不外循理也。故敦好典籍,於理道之言,尤所加意。臨蒞日久,玩味愈深,體之身心,騐之政事,而確然知其不可易。前明纂修《性理大全》一書,頗謂廣備矣。但取者太繁,類者居多。凡性理諸書之行世者不下數百,朕實病其矛盾也。爰命大學士李光地詮釋進覽,授以意旨,省其品目,撮其體要。既使諸儒之闡發不雜於支蕪,復使學者之披尋不苦於煩重。至於圖象律曆,性命理氣之源,前人所未暢發者,朕亦時以己意折中其間,名曰《性理精義》,頒示天下。讀是書者,自有所知也已。
  世祖章皇帝《曉諭生員卧碑文》順治九年,刊于學宮之左。
  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設學院、學道、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生皆當上報國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條開列于後:一,生員之家父母賢智者,子當受教;父母愚魯或有非爲者,子既讀書明理,當再三懇告,使父母不陷於危亡。
  一,生員立志,當學爲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跡,務須互相講究。凡利國愛民之事,更宜留心。
  一,生員居心忠厚正直,讀書方有實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術邪刻,讀書必無成就,爲官必取禍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殺其身,常宜思省。
  一,生員不可干求官長,結交勢要,希圖進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一,生員當愛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門,不可輕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許家人代告,不許干與他人詞訟,他人亦不許牽連生員作證。
  一,爲學當尊敬先生。若講說,皆須誠心聽受。如有未明,從容再問,毋妄行辯難。爲師者亦當盡心教授,勿致怠惰。
  一,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陳言。如有一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
  一,生員不許糾黨多人,立盟結社,把持官府,武斷鄉曲。所作文字,不許妄行刊刻。違者,聽提調官治罪。
  世祖章皇帝《聖諭六條》順治九年一、孝順父母。一、尊敬長上。一、和睦鄉里。一、教訓子孫。一、各安生理。一、莫作非爲。
  聖祖仁皇帝《聖諭十六條》康熙十八年一、敦孝弟以重人倫。一、篤宗族以昭雍睦。一、和鄉黨以息爭訟。一、重農桑以足衣食。一、尚節儉以惜財用。一、隆學校以端士習。一、黜異端以崇正學。一、講法律以儆愚頑。一、明禮讓以厚風俗。一、務本業以定民志。一、訓子弟以禁非爲。一、息誣告以全良善。一、戒窩逃以免株連。一、完錢糧以省催科。一、聯保甲以弭盜賊。一、解讐忿以重身命。
  聖祖仁皇帝御製《訓飭士子文》康熙四十一年國家建立學校,原以興行教化,作育人材,典至渥也。朕臨馭以來,隆重師儒,加意庠序。近復慎簡學使,釐剔弊端,務期風教修明,賢才蔚起,庶幾棫樸作人之意。乃比來士習未端,儒效罕著,雖因內外臣工奉行未能盡善,亦由爾諸生積錮已久,猝難改易之故也。茲特親製訓言,再加警飭,爾諸生其敬聽之。
  從來學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學,學術事功,源委有敘。爾諸生幼聞庭訓,長列宮牆,朝夕誦讀,寧無講究?必也躬修實踐,砥礪廉隅,敦孝順以事親,秉忠貞以立志。窮經考義,勿雜荒經之談;取友親師,悉化驕盈之氣。文章歸於醇雅,毋事浮華;軌度式於規繩,最防蕩軼。子衿佻達,自昔所譏。苟行止有虧,雖讀書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己多愆,或蜚語流言,脅制官長;或隱糧包訟,出入公門;或唆撥姦猾,欺孤淩弱,招呼朋類,結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鄉黨弗齒。縱倖脫禠朴,濫竊章縫,返之於衷,能無愧乎?況乎鄉會科名,乃掄才大典,關係尤鉅。士子果有真才實學,何患困不逢年?顧乃標榜虛名,暗通聲氣,夤緣詭遇,罔顧身家,又或改竄鄉貫,希圖進取,囂淩騰沸,罔利營私,種種弊端,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若茲厥初拜獻,便已作奸犯科,則異時敗檢踰閑,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爲國家宣猷樹績,膺後先疏附之選哉?朕用嘉惠爾等,故不禁反覆惓惓。茲訓言頒到,爾等務共體朕心,恪遵明訓,一切痛加改省,爭自濯磨,積行勤學,以圖上進。國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爾身有榮,即爾祖父亦增光寵矣。逢時得志,寧俟他求哉?若仍視爲具文,玩愒勿儆,毁方躍冶,暴棄自甘,王章具在,朕不能爲爾等寬矣。自茲以往,內而國學,外而直省鄉校,凡學臣師長,皆有司鐸之責者,並宜傳集諸生,多方董勸,以副朕懷;否則職業弗修,咎亦難逭,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爾多士尚敬聽之哉!今上皇帝御製《訓飭士子文》乾隆十年士爲四民之首,而太學者,教化所先,四方於是觀型焉。比者聚生徒而教育之,董以師儒,舉古人之成法規條,亦既詳備矣。獨是科名聲利之習,深入人心,積重難返。士子所爲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嘗有志於聖賢之道。不知國家以經義取士,使多士由聖賢之言體聖賢之心,正欲使之爲聖賢之徒,而豈沾沾焉文藝之末哉!朱子同安縣諭學者云:「學以爲己。今之世,父所以詔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師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學,舍科舉之業,則無爲也。使古人之學止於如此,則凡可以得意於科舉,斯已爾。所以孜孜焉愛日不倦,以至於死而後已者,果何爲而然哉?今之士,惟不知此,以爲苟足以應有司之求矣,則無事於汲汲爲也。是以至于惰游而不知反,終身不能有志於學。而君子以爲非士之罪也。使教素明於上,而學素講於下,則士者固將有以用其力,而豈有不勉之患哉。諸君苟能致思於科舉之外,而知古人之所以爲學,則將有欲罷不能者矣。」觀朱子此言,洵古今通患。夫「爲己」二字,乃入聖之門。知「爲己」則所讀之書,一一有益於身心,而日用事物之間,存養省察,闇然自修,世俗之紛華靡麗,無足動念,何患詞章聲譽之能奪志哉。況即爲科舉,亦無礙於聖賢之學。朱子云:「非是科舉累人,人累科舉。若高見遠識之士,讀聖賢之書,據吾所見,爲文以應之,得失置之度外,雖日日應舉,亦不累也。居今之世,雖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然豈能累孔子也!」朱子此言,即是科舉中「爲己」之學。誠能「爲己」,則四書五經皆聖賢之精蘊,體而行之,爲聖賢而有餘。不能「爲己」,則雖舉經義治事而督課之,亦糟粕陳言,無裨實用,浮偽與時文等耳。故學者莫先於辨志。志於「爲己」者,聖賢之徒也;志於科名者,世俗之陋也。國家養育人材,將用以致君澤民,治國平天下,而囿於積習,不能奮然求至於聖賢,豈不謬哉!朕膺君師之任,有厚望於諸生。適讀朱子書,見其言切中士習流弊,故親切爲諸生言之,俾司教者知所以教,而學者知所以學。
  義學書院漳州府義學書院一在城東南隅,曰丹霞書院。國朝乾隆二年,知府劉良璧建。中祀朱子,外有半月樓、魁星閣、書舍,爲諸生肄業地。十四年,知府金溶搆講堂兩廡。又左爲書舍,相向各四。二十四年,巡道張惟寅添建後堂,架樓其上。二十六年,知府蔣允焄以講堂左書舍卑隘,移於後,寬其庭宇,中搆一堂。復於半月樓側築書舍三間,建門二重,繚之以牆。邑紳王材、鄭蒲董其役。
  一在城西北隅芝山之麓,曰芝山書院,宋知州事危稹建。中祀朱子,初名龍江書院。後燬於兵,歷經修復。國朝康熙二十一年,通判胡宮重建,築齋舍二十間。五十四年,知府魏荔彤重修復,即文公祠。東創仰文書院,五楹三進,齋舍十間。後合龍江、仰文兩書院爲一。乾隆二十一年,知府奇靈阿集紳士重修,有碑記。
  丹霞、芝山兩書院生息稅銀租穀:北線尾洲埕稅銀二兩一錢,北隅地五錢三分,石碼廁池一兩五錢,魚池二十六兩二錢九分零,北線尾洲埕一十六兩三錢六分零,松洲保山園一兩五錢九分零,茶園保五錢一分零,蟶埕八十兩,賢祠祀洲三十九兩六錢,任勤保洲田一兩二錢五分零,陳洲保洲田六兩五錢九分零,烏頭門大峬山園六兩九錢三分零,滸茂保西尖洲四兩七錢六分零,朱子祠洲南邊洲泊十六兩七錢九分零,保溢園一兩一錢二分零,行運生息二百二十六兩八錢,北溪頭草洲十兩零八分,共銀四百四十二兩八錢四分六厘三毫。捐置靖邑田地租穀五十五石三斗三升三合四勺,北港口草洲成田一百九十二石零五升,歸德七石九斗一升七合,爭割雲霄二十五石,賢祠祀洲成田一百九十五石,任勤保洲一十一石二斗七升三合,烏礁新河洲成田二十五石二斗九升四合四勺,任勤保洲田八十三石五斗六升八合,西尖五十一石五斗四升,共穀六百四十六石五斗九升八合零。乾隆十四年,知府金溶勒碑。二十八年,知府蔣允焄、知縣吳宜燮詳定師生束脩、膏火立案。
  一在十一都,曰錦江書院。國朝康熙六十一年建。中祀朱子,後爲諸生肄業地。乾隆十四年,通判王祖慶建前進,里人方德清董其事。後邱倚煌、邱嶽、王文輝購地築書舍九區。祀產在烏礁保洲頭社,本都紳士于雍正三年合貲買洲田,外有草洲、埭溝等稅,其後圍築漸廣,田額洲埭益擴。今通計錦江書院祀產一百二十八畝有奇,並埭溝年徵租銀八十一兩五錢八分零。經官斷撥,每年於本書院祀產銀穀額內,半以充丹霞、芝山兩書院膏火,半爲本書院祭祀、延師及大比、賓興等費。
  一在南勝防廳衙署之左,曰南勝書院。乾隆元年,防廳劉良璧建一座三進講堂,學舍共三十三間。中祀朱子,左右以王陽明先生、黃石齋先生配,春秋二祭。其捐充租額:一,乾隆三年,貢生陳其宏呈捐田種八斗五升,又樓間一間。一,乾隆五年,南澳鎮黃錫申呈捐南勝墟場地租。一,乾隆廿六年,監生李定國呈捐田種八斗。一,監生李其英、李晉冕、生員李晉鳳呈捐田種八斗五升。一,乾隆二十七年,監生李士宏呈捐田種二斗。二十八年,防廳陳夏鈔詳,請將南勝書院膏火內餘剩銀兩以作武廟祭品之費。
  按:南勝書院屬平和地方,但係分府義學,故統載漳州府中。
  一曰鄴山書院。在鄴侯山,明詹事黃道周講學于此。中建講堂,撰講儀具、琴瑟鐘鼓。四方之士從遊者數百人。後圮。國朝乾隆十四年,汀漳龍道單德謨重建。中有三近堂、與善堂、樂性堂、雙峰亭、選真亭、採芝亭、靈喜亭、橘院、檀舍、兩翼室、景文樓共十一所。另公置連萃、明黃、又講,共田六斗二升種,園四斗種,每年納稅二十二石官斗,爲香燈及修葺之費。又南靖華源總湯坑等處洲園,年解到稅銀肆拾壹兩玖錢交府庫,內二十兩爲春秋祭費,二十兩爲看院二人工食,由府學具領。
  一曰薌江書院。在二十三四都翰林社,即文公祠也。明洪武二十三年,守錢古訓、令劉孟雍創,祀文公,以陳淳、黃榦、劉宗道配。正統間,守甘瑛修。嘉靖二十八年,令林松修,歲入威惠廟租銀十兩,今現存。
  一曰觀瀾書院,在十一都。初宋儒龍溪蔡汝作於平林建鄉校以教學者,歲久傾圮。明洪武間,貢士鄭深道請於巡按御史陳仲述重新之,仲述爲之記。後深道又遷於南陂,扁曰「觀瀾書院」。弘治七年,致仕布政林同以南陂雜居民,乃遷於文山之麓。中建正祠,以祀先聖先賢,前爲書室及齋舍。正德四年,知府羅列請於院司,予孔子六十二世孫孔文惇與衣巾,以主祀事,並給撥新洲田,坐落瀛江等處,知府陳洪謨、張鵬相繼撥本山觀音寺田田租入院,以充祭祀。後書院圮壞,而洲田寺田仍充先聖祀費不廢。及重建孔氏家廟於察院西地,猶沿文山觀瀾爲名。國朝康熙間,廟宇傾頹,將修未就。雍正己酉,貢生趙登瀛募同人修。乾隆丙寅,教授鄭漢履率生員蔡元耀募同人起蓋諸生習禮拜亭,癸未殿簷毀折,生員趙紫綬募同人重修。
  一曰龍江書院,在府治西北登高山上,舊爲臨漳臺。宋朱文公守漳時將築室講學,未果,後守危稹乃創爲之,以成公志。宋季燬於兵,遺址歸浮屠氏。明知府王文、陳洪謨相繼重修,遺址猶未盡復。嘉靖三十年,知府孫裕闢新路,立碑路口。三十五年,知縣蔡亨嘉毀僧房,自東井以上,闢爲五經書院。內建講堂,扁正門曰「一郡精華」。講堂之後,最高處曰「極高明」。外建東西大門,曰「崇正闢邪」、「繼往開來」,規制宏厰。嘉靖四十五年,知府唐九德重修,扁講堂曰「道一堂」,東西二門曰「崇正學」、「育英才」。覈其房間,號以千字文,命士肄業其中,每月躬往課之。院東舊有道原堂,後爲朱子祠,今爲芝山書院。
  一曰清苕書院,祀歸安學使沈涵,原康熙四十五年建府治西登仙宮側,郡紳蔡世遠爲記,見《藝文》。五十四年,改建于西南隅龍文山。雍正十年,郡紳莊士元、莊亨陽、王材、林涓等又建堂後學舍三間,堂右學舍八間。歲收租以爲祭祀修葺之資,現存。
  一曰麗澤書院,舊爲閔公祠,在府學泮宮華表內,久經頹壞。康熙四十八年十月,教授鄭駬、訓導戴天任據生員魏鈺等呈詳知府趙完璧,捐貲合建,供祀閔公香火。併爲通漳義學,建築未成,基址圍牆猶在。
  一在城外東北隅威惠廟之左。元泰定間黃元淵買地創建,學士虞集爲記。今廢。
  一曰松洲書院,在二十三四都,唐陳珦與士民講學處。今廢。
  一曰養正書院,在威惠廟左。明隆慶六年,知府羅青霄相地議徙縣學於此,乃先建書院,前立坊曰「山川靈秀」。今廢。又一在芝山下。今爲文信公祠。
  一曰雲龍書院,在玄玅觀左。今改建學院行署。
  一曰西清書院,在東坂後街。今廢。
  一曰建溪書院,在二十二都翁建社。明洪武十二年,鄉人蘇廷貴建。國朝乾隆二十一年,紳士王天柱等捐修。
  一曰五經書院,舊在城西隅,名育德書院。國朝康熙二十六年,汀漳道鄧秉恒、知府汪世印改爲城守衙門,移在文信公祠後,更名五經書院。
  舊社學一在府治西北隅,明正德元年,知府羅列建正堂、後堂各五間,東西齋舍共二十餘間,名曰養正書院。一在府治馬棚街。明正德元年,知府羅列以馬棚有白蓮堂,群尼所居,乃逐出之,建爲居正社學,教少年子弟習《春秋》于此。一在府治東河側,亦羅列以白蓮堂地建爲履正書院,教少年子弟習《禮記》于此。一在龍駭瀛,知府錢古訓爲鄉先生教授郭邦文立,名曰龍瀛義塾,以教四方之來學者。一東西南北中五社學。明萬曆二十年,署府推官龍文明即郡治之南故有廢署,建清漳小學。又郡東四里許曰市尾社,郡西十里許曰溪口社,郡南里許曰南壇前,建立社學。又北廂父老請建社學,乃擇鑑光池之北,詢之則泉軍屯業也,於是以府縣稅基易其地而建之。今皆廢。
  龍溪縣義學書院在城北郭,曰霞北書院。舊爲法華精舍。國朝康熙四十一年,知縣曹家甲因寺僧行不謹,逐出之,沒爲義學。乾隆二十年,署縣伍煒重修。三十八年,知縣崔繹陞任,捐銀八百兩,交生員陳作霖拓地建葺。署縣劉廷翰接任,潘鳴謙續成之。舊道從山頂巷進院,紆廻窄狹,乃於東邊購民房改建大門,直通北郭孔道門。內堂三間,堂後由磴而上,於舊朱子祠之左,增建講堂一座,廂房四間。祠右舊廂房六間,下增築二間。祠前庭之西偏,增築官廳一座,周圍以牆環山,於內多種竹木,歲延名師主講其中,知縣潘鳴謙爲記,見《藝文》。
  一曰霞橋書院,在十一都騰鯉山。明邑人林同建,今廢,遺址尚存。
  舊社學東北隅二所,西隅三所,南隅四所,東廂二所,南廂二所,一、二、三都十所,四、五都十二所,六、七都二十四所,八都二十六所,九都二十四所,以上一都至九都自設。澄邑即屬海澄,今廢。十一都十五所,十二三都十五所,二十一都十所,二十三四都六所,二十五都八所,二十六都七所,二十七都十五所,二十八都十三所,二十九都、三十都共十一所。今廢。
  漳浦縣義學書院一在文昌宮後。國朝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楊遇建,有碑記在道義門。
  一在雲霄朱文公祠內。康熙四十六年,知縣陳汝咸建。另撥八分埔屯田一分及公溪、泥泊諸渡稅爲費,詳見《祀典.列祠》。
  一曰明誠書院,即東臯書舍,在東郊,明詹事黃道周講學處。中扁曰「明誠堂」,自署聯云:「一日天下歸仁,猶是克復請事;百世聖人不惑,依然寡過未能。」堂前砌石爲天方圖,莫有解者。道周既沒,諸門人即此堂祀之,而以從難賴敬儒、趙時培、毛立水、蔡春溶配。現存。
  一曰崇正書院,在陸鰲。舊爲白雲巖。明嘉靖二年,提學邵銳建,祀朱文公,用本所渡稅供費。今廢。
  一曰鴻江書院,在縣東十七都。明洪武中,鄉人陳列彜建,授徒講學,多所造就。正統十三年燬于寇,其子孫重修,以教鄉子弟。今廢。
  一曰梁山書院,唐潘存實讀書處。今廢。
  舊社學按:周瑛《府志》,社學十有七所,坊五所,都十二所。止四所在坊,而在都者俱廢無考。仁字社學在縣治左,即威惠祠,而學寓焉。後推官黃直毁而鬻于民。明嘉靖六年,知縣周仲至以幼學無所,乃請于當道,出公帑贖諸所鬻地爲社學。時生員林敏還所鬻威惠祠地而不受直,仍改爲仁字社學。義字社學在西隅,俗呼蔡姐廟後。萬曆三十二年,知縣王猷移建于北關外迎恩亭之西南,增建信字社學一區。智字社學在北門懷德祠後,改作「禮」字,而以北關外社學爲「智」字。今已俱廢。
  長泰縣義學書院在治南登科山。明洪武三十三年,教諭章參建,前後各一座三間,後祀朱文公,配以東溪高登、北溪陳淳二先生。前堂名泰亨書院,有記。成化八年,知縣劉鐸重修。嘉靖四年,推官黃直以舊儒學材更爲之,宏其制,扁曰「文公書院」。十二年,知縣陳塘顏其前堂曰「瞻山仰斗」。萬曆五年,知縣張應丁修。十年,知縣方應時復修,適奉勘合鬻天下書院,方侯力白撫院,獲存。又申請釐正祀典,送回高東溪神主於漳浦,以本縣宋主簿方若水配。歲久敝壞。二十八年,知縣管橘捐俸重修,後一座三間,簷外爲臺、中祀文公,扁曰「羽翼聖經」,右祀方侯,表其存祠之功。左豎《興祠記頌碑》,以識管侯偉績。前座依舊址重修。大門扁曰「紫陽遺蹟」,門外兩旁有店四間。邑紳唐堯欽等請復高東溪,並增黃勉齋爲四配。國朝初年,將弁輒駐劄其中。康熙己酉,知縣高平、趙象乾稍爲修飭,遂建義學以教貧士。壬戌,知縣員卷純復加繕葺。後以海氛屢作,牆宇盡圮。乾隆壬戌,知縣李永書捐俸修葺,更設寢室,安奉文公塑像,復以門左右店四間蔽障激水,撤爲左右旁天井,顏其後堂曰「學達性天」,前曰誠正堂,門扁「登科書院」。有碑以榜之。己巳,知縣張懋建請於觀察單德謨,扁其堂曰「繼往開來」,自爲扁曰「天在山中」。其租額,明洪武時,有在坊薛子義捨地外捐田百畝,後廢無存。國朝雍正六年,旌孝里謝姓有田九十九畝三分一厘四毫,在董鳳山後石井底,張林前小鸕鷀等社。知縣楊翼成勘斷歸官,以充膏火,歲取粟四十餘石。乾隆十年,知縣李得御廉得佃人謝姓、陳姓等欺隱情弊,易佃增租,歲定粟七十三石。十五年,知縣張懋建剔清佃弊,復定額八十三石,官立案。又一善化里定方社土名員潭仔,新墾田共丈八號,計四畝四分六厘,王姓族人互爭訐告,各無確據,充入義學。一方成里塘邊社土名山埔,墾田二分五厘,王林互爭,乾隆十五年知縣張懋建勘審,亦充入義學。現存。
  一曰狀元書院。舊在縣南山,前有水塘。明正德六年,提學副使楊子器命知縣葉洪建,中塑狀元林震像。後移登科山之西。現存。
  一曰龍津書院。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十三年,教諭章參建。今廢。
  舊社學在坊,共四所。東街一,聯魁坊一,和平坊一,大夫坊一,今俱廢。人和里社學四所:一在錦江社,一在張山社,俱廢,餘無考。又欽化里社學四所:一在五通社,一在小陂社,一在京原社,一在古溪社,俱廢。方成里社學三所,俱無考。恭順里社學二所:一在山重,名「龍興」,一在胡坂小坂尾。俱廢。彰信里社學四所,俱無考。石銘里社學四所:一在下洋山洋中,餘無考。旌孝里社學四所,一在蕭宅,今爲菴寺,餘無考。善化里社學四所:一在林泉村,餘無考。
  南靖縣義學書院一在城隍廟左。康熙三十九年,知縣邱憲章扁曰「霞西義學」。四十四年,知縣汪培祖重修。四十六年,知縣陳汝咸重修。乾隆八年,知縣姚循義重修,增建書舍,扁曰「歐山書院」。三十三年,知縣朱堂偕紳士捐金再建於天后宮後,別之曰「大書院」。其中租額:一,原額洲園十股,徵稅銀一十一兩五錢五分,址在東門外岳前。一,乾隆七年,奉憲充出吳世傑、吳鳴珂溢田四畝三分二厘八毫,徵穀四石二斗六升三合,址在金山洋。一,乾隆八年,奉憲充出戴炳虎溢田一十三畝四厘六毫,徵穀二十四石七斗八升四勺,址在田尾山總溪東洋。一,乾隆十一年,奉憲查丈洲園三十一畝四分二厘四毫,徵銀二十四兩一錢三分九厘,址在南門外下總。一,乾隆二十四年,奉憲充出黃江、戴福城等溢田三畝七分,徵穀四石四斗四升,址在中埔總。一,乾隆二十五年,知縣李浚源查丈韓旺、馮惠溢園十二畝二分,徵稅銀六兩,址在吳峰總。一,乾隆三十五年,知縣崔繹偕紳士捐金設置膏火田,接篆任愷將銀五百七十兩九錢買田地,受種三石八斗四升,徵穀六十石三斗六升,址在北門外院前洋、南坪總、石碑洋等處。一,乾隆三十八年,知縣冷震金查丈陳維嶽、何克昌山園七十六畝一分四厘,徵稅銀一十五兩二錢,址在浮山總草鞋店埔。存。
  一在北門舊道地。乾隆三十六年,知縣崔繹倡紳士捐金鼎建,規模宏厰,兩旁房舍二十餘間。存。
  舊社學在縣治大門外之左。明隆慶六年設,今廢。舊縣城內二所,早廢。東門外一所。又習賢里四所:一在新寨,一在棉內,一在張倉,一在竹員。又由義里三所:一在下,一在古田,一在湖山。又永豐里三所:一在荆山,一在大田,一在和溪。又居仁里三所:一在馬坪,一在車田,一在西山。又歸德里三所:一在橋南,一在五峰,一在雁塔。今俱廢。
  平和縣義學書院一在縣後魁樓前,即舊樣樓,曰九和書院。乾隆十二年,知縣周芬斗建。四十年,知縣蔡承烈斷給蘆溪田稅一十四石爲膏火之資。存。
  一在常平倉左,曰縣內義學。康熙五十五年,知縣郭廷彩建,復捐造城隍廟前店十二間,每年收租爲膏火之資。乾隆十二年,知縣周芬斗斷給田租一十一石零,爲四季課士獎勸之資,有碑記。存。
  一曰向文書院,即菴後朱子祠,有祀田。
  又一曰東關義學,在王文成祠。
  一曰南關義學,在下街郎君廟。
  一曰西關義學,在下坪福興堂。俱康熙五十三年議設。今俱廢。
  舊社學一曰扁井,在縣治前,舊爲醫學。一曰蘆溪,在清寧里中團社。俱明知縣王祿於嘉靖九年建,並置租三十四石。三十四年,知縣趙進復置租一十五石益之。又有二所在新安里,久廢。又一曰崎嶺,在菴寨天湖堂。一曰小坪,在仰山堂。一曰琯溪,在溪滸城內。一曰高磜,在山隔巖。一曰翠微,有二所:一在溪山,一在透龍。一曰黃井,在上菴。一曰坟仔,在銅湖。一曰東坑,在徑口。一曰高坑,在石盤。一曰大溪,在新店。一曰何地,在馬舖。一曰雲霄,有二所:一在山前,一在文祠。一曰南勝。一曰長富村。一曰大小峰。一曰蘆溪坪。一曰象湖。一曰漳紅。一曰菴後。一曰五寨。以上康熙五十六年奉文議設。今俱廢。
  詔安縣義學書院一爲丹詔書院,舊屬漳浦,宋紹興間南詔場周申建。淳祐中郡守黃朴書額,後分爲詔安。國朝乾隆二十九年,知縣張所受、陶浚,教諭黃長茂偕邑紳林名世、陳丹心倡闔邑紳士捐貲,興建於縣南門內,在文公祠東。貢生許液金等董其事。中爲講堂,前後左右書舍二十五間。講堂左偏搆一座三間,扁曰「懷德堂」。文公祠後搆一座,祀文昌魁星,扁曰「崇義堂」。其中學規膏火一時俱舉。有碑記二,一掌教翰林院編修楊黼時撰,一邑紳林名世撰。存。
  一在署南,康熙二十九年,知縣秦炯就公衙門爲義學捐俸,延師以教貧民子弟。又四十五年,知縣蕭永域於城內設立蒙館二所,經館一所。
  一曰石屏書院,在四都漸山之麓。宋陳景肅講學處。現存。
  一曰崇文書院,在銅山,原屬漳浦。明嘉靖二年,督學邵銳建爲社學。隆慶二年,督學蔡國珍批允設立先師牌位,知府葛綸扁曰「崇文」,聽諸生朔望行釋菜禮。其後中廢。萬曆四十年,生員陳王教等捐金修復,公呈有司,奉祀如故。現存。
  一曰南溟書院,在銅山,原屬漳浦。明嘉靖五年,分守蔡潮建,塑朱文公像祀之。春秋兩祭,每歲支詔安縣綱銀四兩。國朝康熙四十二年,知縣陳汝咸重建,以黃石齋配。現存。
  一曰傍江書院,在縣南沔洲。明初陳汶輝隱此。有《傍江書院十八景》詩。
  一曰沈公書院,在縣南門內。康熙間祀開漳功臣沈世紀。東西廂房共十間。
  一曰新成書院,在縣北門內。舊爲老子宮,明嘉靖間知縣吳桂改建,今廢。
  一曰東瀛書院,在懸鐘,原屬漳浦。明嘉靖五年,參政蔡潮改建,塑朱文公像於中,以北溪、勉齋二先生配。今廢。
  舊社學一在二都,一在四都,一在五都。縣城者,一在東門廟,一在南門廟,一在港尾廟,一在真君亭。又有舊義學,明永樂初鄉人許伯壽建,以教鄉之子弟,在縣北新安村,其後許氏子孫嘗世修之。今廢。
  海澄縣義學書院一在城北晏海樓,即八卦樓,曰儒山書院。前乾隆二年,知縣嚴暻因改建晏海樓,遂于樓下建書院講堂一座。六年,又于講堂東偏建齋舍四間。嗣知縣汪家琭倡紳士黃琮、蘇大川等復增築三間,外撥學田若干爲諸生膏火。其齋舍屋基,係縣丞陶名世捐奉購助。乾隆二十五年,知縣王作霖倡興書院,時邑紳葉顒於講堂西偏購買民房六間,民地三區,一併捐助。嗣監生吳亨傑暨胞姪生員吳邦基,又于葉紳所助屋地之西,契買匡姓厝地一所,屋兩進六間。又貢生郭祖啟復於書院東偏購買地基一所,增建學舍。二十七年,知縣王作霖又倡紳士李朝陽、葉旪章等就葉紳捐充之地,建講堂一座,面南,後枕以藏書樓,與晏海樓東西相迴伏。前爲大亭,亭前爲下馬廳,左翼以學舍,右兩進爲花廳,匾曰「安陽書院」,祀王作霖祿位。又就西偏,吳生所充地增廣學舍,翼之于右。於是間架宏敞,遂成完美矣。其中捐置膏火:一段,西江埭鹽浸田二十五畝,原係陳、顏、高、柯四姓開墾,知縣汪家琭撥入書院;一段,西江埭鹽浸田七畝二分,知縣汪家琭申請撥入;一段,東門外教場邊實耕田四畝四分,知縣嚴暻撥入,歲納租官石八石,折民石十三石,以六石爲八卦樓文昌春秋祭費,以七石贍學;一段,龍潭堡鹽浸田六畝零,原係撫憲斷歸紫陽祠供祭,後知縣汪家琭詳改,以三畝送入紫陽,三畝撥入書院,今田皆崩壞;一段,苗田八畝七分一厘七毫,受種子一石五斗二升五合,合鄉科三十擔五分,坐址馬口保後溪洋,土名用河裏。乾隆二十五年,舉人許師義呈請知縣王作霖充公。一,秧種三坵,共受種一斗六升,合鄉科三担四分,坐址龍井洋,土名秧績頭。乾隆二十七年,監生陳時佐呈請知縣王作霖充公。一,苗田一坵,受種一斗二升,合鄉科二担一籮,坐址前嶼洋。乾隆二十七年,監生李文璋呈請知縣王作霖充公。一,割溝口海泊一所。乾隆二十七年,邑庠生蔡士明呈請充公,知縣王作霖批准招佃徵稅。一,割溝口蠔埕一分,乾隆二十七年,里民楊進呈請充公,知縣王作霖批准招佃徵稅。一,割溝口蠔埕一分,乾隆二十七年,處士曾本恒呈請充公,知縣王作霖批准招佃徵稅,又另捐宋銀一百大員。一,割溝口蠔埕兩分,乾隆二十七年,里民楊結、楊雄呈請充公,知縣王作霖批准招佃徵稅。一,大成洲尾新漲海泊一所,乾隆二十七年,知縣王作霖勘定界址,招佃填築,所收稅利十分取三,充爲書院膏火之資。
  一在文昌閣之後,共五間。康熙四十六年,知縣陳世儀建,延師以教民間子弟。今廢。
  一在鎮海,原屬漳浦。康熙五十年,知縣汪紳文建,招集生童,捐俸延師,按月會課其中。今廢。
  一曰清漳書院,在九都儒學前。明隆慶元年,知府唐九德、同知鄧士元建。今廢。
  一曰滄江書院,在海滄。今廢。
  一曰金沙書院,在沙坂。今廢。
  舊社學各都分俱有社學若干所,已載龍溪。今廢。安邊館社學在三都,明嘉靖十六年建,後廢,尚有田三石八斗,年係官收租稅,坐址在滸茂。
  按:義學、書院,舊志作兩條。今合爲一,存者列於前,廢者附於後。
  舊貢院附宋乾道間,建貢院在子城名第門內,北溪陳淳上趙寺丞書,請移之他所,創新貢院以選取人士。其書見《古蹟志》中,不果行。後貢院之廢,不知何年。
  學田漳州府舊學田一柳陂莊,每年租錢五百五十緡。一留塘莊,每年租錢四百緡,俱法濟院廢寺田,後以全租歸於學。宋教授趙宗珜爲之記,見《藝文》。一天寶山麓田數十畝,知府羅青霄檄龍溪縣知縣李聯芳追逋租價一百八十金置焉,受種四石一斗有奇,歲入租一百一十石有奇,均入二庠,以賑貧助費。原載官民米二石八斗有奇,抽租代輸,郡人知府洪公諧記,見《藝文》。一知府袁業泗申學租二所,創自督學豐城熊尚文、建德鄭三俊行府買置。一在城海道後官地,屋七間,年徵租十兩五錢。一在詔安縣黃田莊,田十畝,地二畝一分,年徵租十九兩四錢,以充諸生講課之資。一康山贍學官塘,舊有金峰寺田數百畝環其區,因旱荒不得水,乃擇官地爲塘,凡九十五畝有奇,旁滋灌溉,魚利廣焉,及寺廢,入于豪右之手。前龍溪令王士昌清查,仍據署府推官龍文明嚴覈,得課息四十金,計歲入額,貯公帑以贍貧士。郡守李日文爲之記,見《藝文》。以上學田學租,今俱無存。推官塘現在復爲民居佔掌,宜清復。
  新置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置學田,坐落南靖縣北門外石碑牌坑岸、赤單通路掘等處,其受種二石二斗,全年稅額共粟六十石六斗,大年帶正供銀二兩一錢零八毫,官除納糧外,餘粟分給貧士。一,雍正元年,鄉紳郭元龍捐置義租,在龍溪縣二十二都黃甘保上峬洲帶柯興戶內,折實園畝十四畝五分,年有花利銀一百二十兩,三年共計銀三百六十兩,分一百八十兩府學明經科舉庠友鄉試之資。五年一換佃,應銀二百兩,以爲修葺府學、文廟之資。此項銀兩繳府,每科新孝廉序齒推一位執掌分送。一,鄭、黃二姓經官歸入孔氏家廟,洲田共六十畝,奉憲批歸府學照管。春秋二祭,祀生請學官主祭,每於丁祭,先一日,佃戶趙學完銀十兩,即時轉交祀生辦祭,其餘俱係祀生自主徵收。
  舊州學桂莊嘉定四年,守傅壅撥西峰院租,歲入二百一十八貫九百四十四文,以相士子西行之費。今廢。
  舊平湖桂莊端平初,郡人顏耆仲以私帑萬餘購置漳浦縣田地曰雲霄保,曰使田,歲入錢四十五萬八百有奇。又新陂洋未墾之田可百餘斛,盡以爲平湖桂莊,別置庫於天王院,以餽鄉士之試於禮部者,竹溪林逸爲記。今廢。
  龍溪縣舊學田附府新置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啟聖捐銀壹百兩,置二十六都埔尾洋田,種九斗九升,年收稅穀,至年終除完官銀外,餘給貧生。又學田園港口一十畝,北河二十一畝,港邊三十九畝,割沙口二十五畝,崩窟墘三十畝,割仔埔二十一畝,刺魚頭二十八畝,岸仔內一十五畝,內洲一十九畝,刺魚洲尾黃果八畝,柑園埔二畝五分,龍窟尾二畝八分,柑園興坑八畝,柑園杉林社五畝,溪西關帝廟前一十畝五分零,鳳林社一十八畝,新橋頭二十畝,鳳林社河邊五畝,徑口九分零。乾隆九年,豁免租戶呈報崩陷學租園六畝三分二厘四毫,共無徵銀二兩四錢九分零,實在田園共二百八十二畝四分七厘三毫四絲六忽,共徵銀一百零四兩三錢四分四厘五毫四絲九忽六微,奉文暫貯縣庫,聽候各學赴領,發給廩生貧士。
  漳浦縣舊學田一在十五都月嶼,歲入租一百二十石,載秋糧四石。明嘉靖三年,生員林賁捐,長洲陸完爲之記。後每年折徵租銀二十三兩八錢四分七厘,不知起例何年。因田地濱海,國朝遷界後,沒於巨浸,經知縣楊遇詳豁。一在南靖車田,歲入租一百零三石四斗,園稅錢六千九百文,帶民米四石。明嘉靖十九年,富民吳子元捐。以上儒學徵收以贍貧生,餘爲學宮修葺之費。嘉靖間,因逋多,學官力不能催,教諭張泮申請學道檄縣徵收,而學官不得支用,後此志無可考。或狡佃欺隱,胥蠹爲奸,多所浸沒。今按年起,解銀一十六兩一錢六分,初裁解充餉,至康熙二十三年復給廩生貧生,解府發學分給,俱就經胥追賠。一,明萬曆三十七年六月,知縣黃應舉捐俸錢四十萬,買李應麟田二所,種一石一斗八升,實田八畝,在車螯洋,年租二十石,每年折銀五兩,爲學中月課供給。一,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汪泗論斷追吳宏銀一十五兩,買鄉民林信田,種四斗,在八都盤陀菴前崎路下,與附近居民柯義耕作,年定稅銀一兩六錢二分,充入本學,分給貧生,學中立碑以記。
  新增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給銀六十兩,購李同甫霞洞田,種二石,歲入租三十石,以糧六錢四分輸官,餘分給貧生。一,二十八年,邑紳黃性震捐銀三百一十兩,買田四十畝一分,坐址香爐埭,歲入粟一百八十餘石,又下佈田種一石七斗五升,歲入粟十九石一斗五升。后埔田種一石五斗二升,歲入粟二十三石三斗七升。溪南田種一石四斗,歲入粟二十四石。另園埔一斗,歲入錢五百文。南門田種三斗七升,歲入粟七石四斗。葵坑田種二石四斗七升,歲入粟三十六石五斗。草埔田種八斗,歲入粟八石。林尾田種一石,歲入粟一十七石。九曲嶺小獅頭田種□石□斗□升,歲入粟三十九石二斗。爲義租,不隸於學,除輸賦外,將三年所積,爲邑士科舉鄉會試費。以每科邑中領鄉薦者主之,新舊相代,垂爲永久。
  長泰縣舊學田一蓮池田四畝,每畝徵租銀二錢,內除五分爲鄉民濬池蓄水。一威惠田七畝,每畝徵銀二錢。一官塘田二十九畝,每畝徵銀七分。以上田係明訓導李世重申報學道蔡國珍,行縣徵銀解道。萬曆間,呈取回學,召佃分耕,收粟賣銀,送縣解司。一旌孝里珪塘赤草坂田一畝八分,明萬曆元年,知縣侯嘉祐捐俸買置入學,不預前項學租之費,歲久爲葉姓所隱匿,至乾隆十五年,知縣張懋建清出。一恭順里三重社田一石五斗,萬曆十五年,知府李載陽發到民田撥入,年收租銀三兩分給貧生。一石壁施陶唐洋田十四畝九分五厘,萬曆二十一年,推官龍文明審報慈寺僧宏琛隱匿田撥入,年收租粟二十九石九斗。一彰信里巖前田四斗,人和里陶唐洋田三斗四分,二項係推官龍文明官賣戴湖等田價,湊僧田租穀及佃戶認佃等銀湊買送學,帶民米三斗六升五合。一洲田八畝,在彰信里,係萬曆三十三年,知縣管橘申詳沈應南等私墾公洲,告首入官,道府批送入學。一班鳩飛田四斗,除葬墳五首,官給銀二兩,與董用舒等領充學。一金剛湖畬地一片,官斷馬文英盜賣,內除墳五首,官給價銀一兩,與曾宗特領充學。一大潮山田一斗,官給戴世經領價五錢充學。一班鳩飛田四畝,內除墳三首,官給蔡尚文等領價一兩五錢充學。一魏泉大寨邊田二斗五升,領官價銀一兩充學。一欽化里山九段田,魏良盜賣多銀,縣官管橘申道府批送入學,不給價。
  學塘一在威惠廟前。一在官湖池,今被民侵。一在欽化里南塘,即官塘。一在人和里蓮池,本資民灌溉,明嘉靖間被鄉豪侵奪,鑄鐵塞源,填滿爲田,迨隆慶二年,訓導李世重清復,田雖復而泉枯爲病,知縣方應時因民訴請准開濬其半,蓄水備旱。今廢。
  學林在方成亭下,大一畝,今廢。學店在侯公祠邊,二間。學店地,一在縣前左大井邊,一間。一在東門外橋頭,三間。一在學前及管爺祠邊、文廟照牆前等處,共十三間。一在福信,五間。一在城隍廟西邊,二間。以上俱係學地,佃人蓋店,輸地稅於學。
  學屋地一在縣前大井邊,舊三座。一在明倫堂西廊,舊地八間。一在章厝後,一間。一在射圃內,大小間不等。一在城隍廟西邊,二間。以上俱係學地,佃人蓋屋,輸地租於學。
  新增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銀五十兩,置學田二石零三分,坐方成里橫洋村、南樓村,欽化里馬羊村、官塘村等處,年稅粟六十六石六斗。知縣員養純又捐金三十兩,置學田一石二斗,坐址方成里溫山村、和興村等處,俱以給貧生。一,雍正二年,知縣徐治民捐銀三十三兩,增置田六斗,內盡買田四斗,典二斗。
  舊桂莊明知縣鄭師申括絕產田,積三年所入,以助舉子之費,縣尉呂橋爲記。今廢。
  南靖縣新置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啟聖、知縣張倬捐俸,置學田共二十一畝八分;邑人張天奎捐田園二十一畝五分,以爲士子科舉之費。古田州園七十三畝七分四厘一毫充入學,修理文廟。文昌祀洲三股,坐落南河,康熙三十五年,教諭林芝清出,以爲祭祀之費。
  平和縣舊學田明萬曆六年,知縣楊守一捐銀六十兩,買民曾進附郭田七畝四分零,每年徵收租粟二十八石,以賑給貧生。
  新增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銀五十兩買置學田,以給貧生。教諭蘇肇彩捐置蘆溪田租二十二石,爲諸生月課之費。四十五年,貢生黃廷玉呈捐新安菴後墟地店稅,每年稅銀十一兩二錢,充入本學,以爲科舉往省盤費。
  詔安縣舊學田一,六峒田租,原額六十七石,每石定價二錢,共徵銀一十三兩四錢,每年內除四兩爲文昌祭費。後因崩壞,只實解縣銀八兩九錢。近奉文撥龍溪縣銀五兩,湊本田租一十三兩九錢二分四厘,改給廩生。一,二都龍眼樹下田租,原額十石,每石定價銀二錢二分,後崩壞,只存租五石二斗。內除五斗九升納官外,實收租四石六斗有奇,折租銀一兩五分,分兩齋貯用。一,九侯巖田租,原額四十七石,每年追粟四十一石,每石價銀四錢,今只收粟一十二石,兩齋分貯用。一,東溪石頭埔店,舊載二十七間,每間定稅二錢,今存十五間。又東嶽廟後五間,每年收取屋租,俱分兩齋貯用。一,本學前後左右地稅以及園山塘等稅,共銀九兩六錢。一,懸鐘江稅二兩,金棘灣江稅一兩二錢,懸鐘渡稅銀四兩,石碼渡稅銀四兩。今只存懸鐘江稅銀二兩,餘俱廢。
  新增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銀五十兩買置學田。一在岑頭後坑,受種七斗,年科租七石。一在胡厝車後溪,受種六斗,年科租六石。二處共納官米八斗四升餘,存學,以給貧生。一,訓導鄭姪捐俸二十兩,買東嶽廟後及橋頭關帝廟左店地六間,年收稅銀三兩,以供文昌魁星祭費。乾隆二十八年,庠生沈成、許作楫又倡議買林小寨園一片,七斗種,年收稅銀兩以充之。
  海澄縣舊學田明知縣姚之蘭萬曆三十三年置田二區:一在鄭埭,一在曾橋,共三石九斗,計三十二畝,歲收粟百石有奇。一,新渡官津,年稅銀二兩五錢;一,邑東北城下官河,年稅銀一兩五錢,以供學費,以給貧生,邑人御史柯挺爲之記。今據學案,止存曾橋田四畝一分六厘六毫七絲,年納正供銀八錢三分三厘三毫四絲。
  新增學田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銀五十兩置田一區,在沈嶼,一石六斗,計七畝八分五厘,除納正供外,實收粟一十六石九斗六升,以給廩租及貧生。
  舊志論曰:詩書禮樂,所以造士;德行道藝,所以考其賢能也。萃郡邑之士學於學宮,欲其以聖人爲法,聖人無不可學而至也。倣《周官》黨正、州長之意,有社學,有義學,欲使比閭族黨皆知學也。書院者,聚其英而教之也。建立學田,賢司牧體朝廷養士之心,恤其私而厚其餼廩也,故類聚而附之。自有宋仁宗用范仲淹之議,詔天下州縣皆立學,漳於是乎有學。紫陽蒞厥土,風徽懋焉,婚喪嫁娶,一遵禮法,大儒之澤也。我朝列聖加意膠庠,廣厲學官,嚮學之士彬彬然盛矣。
  修學以下新增龍溪縣學乾隆四十六年,知府黃彬、知縣聶崇陽倡捐重建。嘉慶二十四年,邑士重濬泮池。咸豐十年,教諭張執中倡修大成殿。
  漳浦縣學雍正十二年,知縣沈梗、邑人李明揚、黃長齡重修。乾隆九年大水圮。二十二年,知縣徐尚忠葺。二十七年,知縣邵維修祭器、樂器。五十六年,知縣阮倡修。嘉慶間,知縣朱堃倡修,道光三年工竣。
  海澄縣學乾隆六十年,知縣顧掞重修。嘉慶九年,邑人林廷豪葺明倫堂。道光三年,諸生陳廷機獨力捐修廟學。
  長泰縣學嘉慶二十年,知縣王廷葵修殿廡。道光二年,知縣李鍔繼修。
  取進加額咸豐間捐輸案永遠加額龍溪縣學加十名,合舊額取進三十名。武生取進加十名,合舊額二十五名。
  海澄縣學加三名,合舊額取進二十三名。武生取進加三名,合舊額十八名。
  詔安縣學加一名,合舊額取進十六名。武生取進加一名,合舊額十六名。
  御書匾額仁宗睿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聖集大成」。嘉慶三年。
  宣宗成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聖協時中」。道光三年。
  文宗顯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德齊幬載」。咸豐三年。
  穆宗毅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聖神天縱」。同治三年。
  今上皇帝御書先師廟額,曰「斯文在茲」。光緒二年。
  義學書院丹霞書院乾隆五十九年水圮。道光九年,巡道方傳穟倡建。同治甲子遭粵寇拆毁。
  芝山書院嘉慶十八年,知府英泰重修。同治三年遭粵寇拆毁。越五年丙寅夏,巡道夏獻綸即朱文公祠舊址建書院,並祀文公。
  霞文書院在郡城西隅倉內文昌廟左。嘉慶十二年,知縣馬敦仁建,後令柏成續建奎文樓。同治三年,遭粵寇拆毁。
  附:府議雲霄廳請設學校詳稿嘉慶二十一年遵查雲霄一廳,自嘉慶三年間奉前制憲奏明設立,所有命盜案件、倉庫、錢糧,統歸該廳經管;惟學校未設。意或創建之始,規模初定,該廳所轄漳浦、平和、詔安治地僻遠,讀書之人較少,是以童生歲科兩試,仍歸縣考。茲據該廳薛丞,以雲霄自設廳治以來,士子逐漸觀摩,人文蔚起。廳轄相距縣城,或百餘里,或七八十里而遙,士子赴縣應試,道途跋涉維難;且有控告戶婚田土牽涉生監之案,因廳無册籍可稽,或逞刁冒混,或恃符抗傳,不特查提稽遲時日,且恐日久籍貫混淆,亦屬實在情形。似應俯如該廳所請,援照江西省蓮花廳之例,建設學校。所有入學額數,即於漳浦、平和、詔安三縣均匀抽撥。惟該廳所轄治地漳浦三十保、平和二十五保、詔安二保,且詔安縣學額較平和縣較少,今該廳不問治地多寡,概請撥出四分之一,致詔安紳士以廳治所撥二保村居寥落,童生無多,向無入學之人,不願抽撥,並請增添學額,遂致廳縣兩詳彼此歧異,案久懸宕。伏思雲霄廳設學之初,卑府管見,應請於漳浦、平和兩縣,文學各撥出四名,詔安撥出二名,共十名;武學,漳浦、平和各撥出三名,詔安撥出二名,共八名,移駐訓導一員,以資約束。至聖廟學舍,該紳士既願自行捐蓋,毋庸動項。至詔安縣學,入學童生久有定額,所有前署縣詳請增廣學額之處,應毋庸議。
  按:嘉慶十九年,雲霄同知薛凝度據貢生吳文林等呈,詳請添設學校。二十一年,議請撥漳浦、平和縣學額進各五名,詔安縣學額進三名。浦、和、詔三學廩生增生各每學撥五名。其武童額進,浦、和二學各撥三名,詔學撥四名。詔安教諭移駐雲霄。此知府畢所譡覈議通詳稿也。廳治迄未設學,存以備考。

知识出处

漳州府志

《漳州府志》

光绪《漳州府志》(50卷首1卷) 清光绪三年(1877年)芝山书院刻本。据李维钰乾隆丙申《漳州府志》原本增辑,署沈定均续修,吴联薰增纂。沈定均,湖南临湘县人,拔贡,同治九年(1870年)知漳州。吴联薰,龙溪县人,中书舍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