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府志》 古籍
唯一号: 130720020210000013
颗粒名称: 坊裏
分类号: K9
页数: 4
摘要: 漳州府各个朝代各县的地理位置及大小
关键词: 漳州府 坊裏

内容

龍溪縣宋時分六鄉三十三裏一百一十五保。淳祐間,改保爲三十都。元析七都隸南靖縣。明分在城爲三隅,附郭爲三廂;在鄉爲十五都。永樂間省一廂,轄一百五十二圖;後省爲一百四十九圖。隆慶元年,析一、二、三都至九都,屬海澄縣。國朝因之,爲三隅二廂十都,統一百二圖。東北隅統圖三,西隅統圖二,南隅統圖三。東廂統圖一,南廂統圖一。十一都統圖十三,在府城南二十裏。十二三都統圖八,在府城南一十裏。二十一都統圖十,在府城南二十裏。二十二都統圖五,在府城南二十裏。二十三四都統圖十一,在府城北二十五裏。二十五都統圖九,在府城西北二百里,今歸華崶縣丞。二十六都統圖七,在府城東一十五裏。二十七都統圖九,在府城東二十裏。二十八都統圖九,在府城東四十裏。二十九三十都統圖十一。在府城東六十裏。按:二十九都三十都原統十圖,因與同安積善裏接壤,黃、許二姓陸續買過龍溪米,異府難以推收,附寄一圖、十圖各第十甲冊末,名曰外府寄莊。因隔屬拖欠,裏長賠累,知縣計元勛乃另立一圖,於二十九都十圖之末。
  漳浦縣宋時分三鄉,統九裏一保。明改附縣爲一坊,在鄉爲十三都,統十有六圖。正德十三年,割二、三等都置平和縣。嘉靖九年,又析二、三都、四都、五都共四都置詔安縣。統一坊九都五十六圖;復省爲五十三圖。隆慶元年,析二十三都九圖爲海澄縣,止五十二圖。國朝因之。在坊統圖六,六都統圖三,在縣西南七十裏,今歸雲霄縣丞。七都統圖七,在縣東南三十裏。八都統圖三,距縣四十裏,第四圖係南靖新割入者,今歸雲霄縣丞。九都統圖三,距縣五十裏。十都統圖四,距縣五十裏。十五都統圖六,在縣東南四十裏。十七都統圖六,在縣東五十裏。二十三都統圖九,在縣東北百里。明析第九圖入海澄縣,止八圖。今地已全入海澄縣,止以零碎糧銀歸之。都、圖仍屬漳浦。二十八都統圖七。在縣北一百里。
  長泰縣宋分二都,統八裏。明改爲一坊八裏,統三十六圖,後省爲十二圖。國朝因之,又省欽化裏之二圖爲一圖,止十一圖。在坊統圖二,人和裏統圖二,在縣西北五裏。欽化裏統圖二,在縣東南十裏。方成裏統圖一,在縣東九裏。恭順裏統圖一,在縣東北四十裏。彰信裏統圖一,在縣東二十裏。石銘裏統圖一,在縣西北四十五裏。旌孝裏統圖一,在縣北五十裏。善化裏統圖一。在縣東北七十裏。
  南靖縣明轄二坊七裏,統圖七十二。宣德七年,省一坊,漸省爲二十七圖,後增二圖,共二十九圖。正德十二年,析二裏十二圖隸平和縣,止轄一坊五裏,統一十七圖。國朝因之。雍正十三年,割居仁裏第一圖屬漳浦,止統一十六圖。在坊統圖一,習賢裏統圖五,在縣西北九十裏。歸德裏統圖二,在縣南五十裏。由義裏統圖三,在縣東南八十裏。永豐裏統圖四,在縣北一百八十裏。居仁裏統圖一。在縣南一百里。
  平和縣原爲南靖、漳浦二縣地,明始設縣,轄二裏,統十二圖。國朝因之。清寧裏統圖七,縣東北。新安裏統圖五。縣南四十裏。
  詔安縣原爲漳浦地,明始設縣,轄四都,統二十二圖。國朝因之。二都統圖二,在縣西北百二十裏。三都統圖十,在縣東十裏,西二十裏,南北三十裏。四都統圖五,在縣東四十裏。五都統圖五。在四都海外。
  海澄縣原屬龍溪縣地,明隆慶元年設縣,割龍溪一、二、三都至九都,又二十八都之第五圖,漳浦縣二十三都第九圖,合之共四十八圖。知府唐九德議得都圖既已分割,當除去舊名,庶新舊不混,以八、九都爲附郭,內立五圖爲三坊,餘都爲鄉落,立四十三圖爲五裏。國朝因之。第一坊、第二坊統圖三,原八都。第三坊統圖二,原九都。第一裏統圖十,原八、九都。第二裏統圖九,原六、七都。第三裏統圖十,原四、五都,漳浦縣二十三都九圖。第四裏統圖七,原一、二、三都。第五裏統圖七。原一、二、三都,並二十八都五圖。

知识出处

漳州府志

《漳州府志》

光绪《漳州府志》(50卷首1卷) 清光绪三年(1877年)芝山书院刻本。据李维钰乾隆丙申《漳州府志》原本增辑,署沈定均续修,吴联薰增纂。沈定均,湖南临湘县人,拔贡,同治九年(1870年)知漳州。吴联薰,龙溪县人,中书舍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