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广化寺古今诗文》
唯一号: 130630020220003292
人物姓名: 黄滔
人物异名: 字:文江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027.pdf
时代: 南朝
出生年: 840年
卒年: 911年
非亲属: 陈蔚;黄楷;欧阳碣

传略

黄滔(840-911年),字文江。出生于涵江黄巷延福里居,父亲黄山周是一介布衣,家境比较贫困。883年,黄滔举家迁居莆田城厢乌石山东麓的前埭(即今之东里巷)。唐时,这里依山靠海,绿树成荫,境内名山壶山、九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景色十分宜人。 860年,年已弱冠的黄滔,与陈蔚、黄楷、欧阳碣三人,来到30多里外的南山寺旁东峰书堂苦读。读书之余,黄滔常与禅师膝谈或默坐。唐咸通十二年(871),黄滔“独随计吏奋迹举场”,奔赴长安求取功名。历经24个年头、20场考试,56岁的才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在25名进士中,他名列第十;4年后授个“四门博士”(国子监祭酒的属官)的闲职。 天复元年(901),他为闽王王审知赏识,奏请朝廷授任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今福州)节度推官。他悉心辅佐王审知治闽,施展自己的抱负:提倡节开支、减赋税、轻徭役;重商务、开港路(主要是泉州港,这为泉州在宋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打下了坚实基础);建学校、育人才,发展地方文化。对于黄滔的匡正之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御史集》评价说:“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为多。” 黄滔工诗文,尤擅律赋,乃晚唐五代与韦庄、罗隐、杜荀鹤并列的著名诗人,誉称 “福建文坛盟主” “闽中文章初祖”。宋大学者洪迈予以极高评价:“其文贍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醇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正元、长庆风概”;“御史公之诗尤奇”。“雄新隽永,使人读之废卷太息,如身生是时,目攝其故。为文若是,其亦可贵”。“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黄滔之诗是“挟其深博之学,雄隽之文,檃栝其伟辞以为诗”。《全唐诗》 收录其诗208首。黄滔的辞赋也很有名,前人称其赋 “雄新隽永”,誉为 “一时绝调”。 黄滔还将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290年间,福建诗人的诗歌辑录成《泉山秀句》30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四库全书》 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明朝天顺年间,黄滔的十八世裔孙黄仲昭对祠堂进行扩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为祠堂题大门匾额,兴化知府岳正亲书“文章初祖”匾额。门联则总结其一生作为:“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规正论功,闽海一时称乐土;延福世书香,甲族开东里,文章初祖,莆阳千载仰高贤。” 此文为黄滔中举后感恩回报之作。黄仲昭的《八闽通志》载,黄滔在进士及第后,“归寻旧山,刻铭贞石以记”。同时,它也为我们留下了解广化寺的创建沿革与发展情况,真实保留了唐时莆田名士活动的宝贵资料。

知识出处

广化寺古今诗文

《广化寺古今诗文》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南朝·唐、宋代、元代、明代、清·民国、现代二百多篇章诗文,希望能够为扩大莆田及凤凰山广化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香客,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我莆田、爱我家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