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戴士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258
人物姓名:
戴士衡
人物异名:
字:章尹;号:镇庵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473.pdf
时代:
明
出生年:
1566年
籍贯:
莆阳维新里东坝塘东
亲属:
戴洪谟
传略
戴士衡,字章尹,号镇庵,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生,莆阳维新里东坝塘东人。据《蒲坂戴氏族谱》载:“塘东戴氏始祖源于常太莒溪,宋嘉熙戊戌(1238),薜公七世孙止庵九府君,因常太莒溪何岭之乱,举族奔散,府君因逃难至此,遂居之,为塘东戴氏始祖。”戴氏郡望为“谯郡”,如塘东大宗祠楹联云:“知府家声大,探花世泽长。”上联说的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戴科擢诸大绶榜进士,官广州知府;下联说的是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省试,一甲三及第探花戴大宾,官翰林院编修。塘东地灵人杰,先祖泽荫后俊、中举人者二十二人,举进士者三人,官户部主事一人,知府二人,知县六人,通判三人,学官二人,照磨一人,参将一人。 士衡祖父洪谟,天性廉介,知顺天府眉州,惠泽及民。洪谟传子大霖,质朴长者,游情物外,后以子士衡贵,封赠知县。大霖传子士衡居三,幼年聪慧敏给,少治经业,工力倍人,谨厚方严,年十九,举万历乙酉(1585)乡荐。万历十七年(1589),士衡擢焦竑榜进士,除新建知县,以治行擢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士衡依法极论其罪。山东税使陈增,请假便宜得举刺将吏,淮扬鲁保亦请节制有司,士衡力争,不予其便。 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倭酋关白(按:原名平秀吉。)寇朝鲜,辽左、登莱俱震动。辅臣赵志皋(字汝迈)、枢臣石星(字拱宸)时任兵部尚书,皆主册封关白,遣使嘉兴人沈惟敬应募,倭将随带楼船二百余艘以迎接册使为辞,又以小舟数十称贾客,往来近岸。士衡闻之,曰:“此白衣摇橹,故智耳。”上疏力言倭情必不可信,封事必不可成。惟敬者,市井无赖也,必不可任。岁谕朝鲜亟修战具,增兵辽左,以防其变。士衡复条陈石星误国欺臣六大罪。上备倭八策曰:“严防守,广召募,处粮响,简守臣,蒐异材,诘奸宄,密军机,更侦役。”成报可。已而封事坏,册使空归,釜山大衄,卒如士衡所预料。(按:石星信妄人惟敬言,力主封贡议,谓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即可了事,及封事败,果如士衡所劾误国欺臣,夺职,下狱死。) 先是隆庆六年(1572),穆宗朱载垕崩,年仅十岁的翊钧继位为神宗,尊李氏为仁圣皇太后,加号“慈圣”,居乾清宫,以便照顾神宗的起居生活。直至神宗册立皇后王氏,李太后才返居慈宁宫。万历二十四年(1614)秋七月,李太后卒,年七十,谥“孝定圣皇后”。皇太后梓宫出殡西山,及神主还庙,神宗以足疾不出,遣使代行奠献。士衡疏请圣驾奉迎,曰:“母子至情,送死大事,奈何于内庭数武地靳一举足劳,今山陵竣事,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上嘉纳,循之以礼,士衡直声震中外。 郑承宪的女儿郑氏,万历初年应召入宫,原为淑嫔,容貌艳丽在万历所有的嫔妃之上,为人机智聪敏,爱读书,有志气,有谋略,入宫后很快得宠,封为贵妃。万历十四年(1586),郑贵妃生皇三子常洵,加封皇贵妃。廷臣深知郑贵妃有恃宠夺长的阴谋,请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神宗却以皇长子年幼为借口极力拖延下来。朝中以顾宪成为首的守正群臣多维护礼法,主张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另一派则站在神宗和郑贵妃一边,主张“废长立爱”,立常洵为太子。 科臣士衡则坚定地站在常洛一边,其与全椒知县樊玉衡接连上疏,而其大者,尤在《争国本》一疏,曰:“皇上御极二十六年,有若今日,皇长子不册立,不冠婚,以遗天下大虑者乎!自古有言,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则天下不安。晋献爱骊妃,致申生缢,奚卓弑。齐襄不辨礼秩之等,卒有无知之祸。桓公葵邱之誓,无易树子,而终以五公子争位,大乱齐国,此犹古诸侯事。如秦始皇远斥扶苏,而胡亥遂成沙邱之谋。汉高帝嬖戚夫人,太子盈储位几摇,夫人如意,亦竟不免。武帝时卫皇后无宠,太子据坐蛊自杀,其所爱李夫人子弗陵立为昭帝,然亦不能永世,终有天下者实太子据之后。唐明皇一日杀三子,将以立妃之子瑁,瑁竟不免杀。他如隋文帝之于勇,唐太宗之于承乾,祸败之见,皆由于理之明与不明,爱之割与不割耳。天语叮咛,一则曰父子至亲,一则曰兄弟有序,炳如日星播扬海宇。今天下万口一词,皆曰我皇上废长立少之意,牵于贵妃体貌难处之故,优柔隐忍,甘以宗社为戏?不知天下者非皇上与贵妃之天下,乃圣祖圣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也。册立冠婚之大典礼,非皇上与贵妃之典礼,乃圣祖圣宗诒谋燕翼之典礼也。我皇上独有皇贵妃,而将天地祖宗所付托之元子,不得以及时日披章服,有家室。下不能同编户氓庶,是独何心哉!伏愿早定元良之位,冠婚大礼,次第举行。臣命等鸿毛,倘有补万一,虽鼎镬斧鑕甘之如饴。”疏上,皇亲郑承恩嫉之,必欲置之死地。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丙申,府军前卫副千户仲春请开矿助大工,神宗为收取矿税敛财,从之,命户部、锦衣卫各一,同仲春开采。锦衣卫百户陆松、鸿胪寺随堂官许龙,顺天府教授冯时行,经历赵凤等,各言开矿助大工,神宗从之。锦衣卫千户郑一麟奏开昌平银矿,士衡以地迫天寿山抗疏争,皆不报。户部尚书杨俊民又疏言:“真、保、蓟、易、永平开矿,恐妨天寿山龙脉。”神宗竟谓距皇陵远,且皇祖尝开之为辞,不听。矿税议起,连精悍敢任,政事多所裁决的武英殿大学士张位(字明成)劝谏,亦不能阻,遂使此风历大明终朝。 万历二十五年(1597)正月,士衡报陈天下大计,言方今事势不可知者三:“天意也,人心也,气运也。大可虑者五:纪纲废弛也,戎狄侵陵也,根本动摇也,武备疏略也,府藏殚竭也。其切要而当亟正者,一则君心也,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亦不报。 丁酉(1597),士衡典浙江乡试。早在穆宗隆庆时(1567—1572),朝廷每逢乡试,“令两京同考官多取正备卷呈送主考。如有不当,令别房官代为复校。主考官仍行搜阅落卷。”主考官对于同考官未荐之卷,有权调阅,以从中发现人才。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官于荐而未取之卷,也要略加批语,都叫落卷。由于有些乡试考官阅卷不负责任,或水平太低,或私心过重,或门户之见,都会造成屈抑人才,让一些才华横溢之士往往考不上举人,从而丧失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士衡素有学识修养,能敏捷、准确地分辨出一篇文章的优劣所在,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当好主考官的。当其在落选遗卷中拔考生杨守勤(字克之),在卷上批注“中”字。正由于士衡慧眼识珠,杨守勤为人旷达,志存高远,毫不气馁,更加发愤,终于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会试、殿试双第一,夺得甲辰科状元,是年三十八岁。守勤大魁天下后,授官翰林院编修,掌修国史,倍感恩师士衡知遇之恩。 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士衡疏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雄,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矿及通政参议官李宜春。给事中刘道亨、石坤为诋士衡,谓其受武英殿大学士张位指使。士衡亦劾道亨与石星同乡,为石星报复。神宗以言官互争皆报寝,诘责吏科朋比,都给事中刘为楫、杨廷兰、张正学、林应元及士衡俱引罪,诏贬为楫一秩,与廷兰等并调外处。士衡贬为蕲州判官,无何、诏改远方,乃授陕西盐课副提举,未赴,会《忧危竑议》妖书案发生,五月,士衡又遭株连,与全椒知县樊玉衡削籍谪戍。 先是庚寅山西按察使吕坤辑《闺范图誌》,郑贵妃其兄郑国泰重刊之,增刊后妃,首汉明德皇后,终郑贵妃。科臣士衡指其书上言,谓吕坤逢迎掖庭,菀枯之形已分,语侵贵妃。樊玉衡前疏皇长子册立中,亦有“皇上不慈,皇长子不孝,皇贵妃不智”等语,郑贵妃闻之,泣诉于神宗膝前。会有援引历代嫡庶废立之事,著为一书,内刺张养蒙、刘道亨、魏允贞、郑承恩、邓光祚、洪其道、程绍、白所知、薛亨、吕坤等,名曰《忧危竑议》者,上述戚党疑其书出士衡之手,大学士张位教之。郑贵妃从父承恩遂上疏力辩,并奏士衡假造伪书,中伤善类,目为二衡(按:指士衡与玉衡。)以激圣怒,欲杀张位。 郑贵妃复泣上前不已,神宗阅疏怒甚,夜半传旨,缇骑往来如织,士衡时已斥谪,跼踏小舟候旨,被逮下诏狱,拷讯比明,命永戍士衡廉州(今广西合浦县)、玉衡雷州。御史赵之翰复言是书非出一人主谋者,张位奉行者,士衡同谋者,右都御史徐作、礼部侍郎刘楚先,国子监祭酒刘应秋,故给事中杨廷兰、礼部主事万建昆等诸臣,皆张位爪牙,宜并斥,神宗听信馋言,诸臣遂逐一贬调或谪戍。 士衡得旨,怡然就道,既至广西廉州,葺庐为舍,讲《易》授徒十余年,教行海隅,人知礼让。俗云:“济世愧无书满腹,投闲何待雪盈颠。”其诤友林孟鸣前守廉州,今调任衡阳太守,士衡为其饯行并撰《送林孟鸣之衡阳》诗二首见赠。其一诗云:“楚国风烟缥缈间,洞庭水尽见衡山。不堪草绿人南下,况复花开雁北还。芳芷欲纫骚客佩,明珠曾识使君颜。柳亭五马参差散,坐对流莺自揜关。”其二诗云:“双幡铙吹路悠悠,露冕南行亦壮游。访古岣嵝余篆跡,搴芳湘渚散春愁。题诗独坐青山郭,舒啸谁同明月楼。尺素莫论云梦阔,年年有雁到衡州。”士衡以赠诗抒发了自己心中的不尽忧愤与慨叹,“不堪草绿人南下”;转而认为“露冕南行亦壮游”,更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坚定信念和憧憬。读来令人倍感振奋。 尽管士衡谪戍廉州,“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何日是归年?”但天有不测风云,其间丁父忧,请于督抚假,归莆阳治丧,丧毕还伍,台省交章论荐,巡按御史田生金奏请脱其戍籍,神宗不许。 据《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二戴士衡载:“四十五年(1617),士衡卒于戍所。”考《莆田戴氏联谱》(四)庙坊碑匾《塘东明万历吏部给事中戴士衡墓志》载:“几二十年在岭海间,过五羊,士绅见府君(士衡),忆广州公棠泽,特举名宦,当道正覆檄靖安。癸亥(1623)二月十五日寅时卒,享年仅五十八。呜呼!痛哉!娶昌氏,临安府知府应时公女。”塘东湖波祠楹联云:“南海无波逢盛世,湖湘何处吊忠臣。” 天启改元(1621),熹宗即位,诏赠士衡太仆少卿,邑人在县城前埭筑戴士衡祠堂奉祀。士衡居官直言敢谏,风裁凛然,文章识鉴,为世所推,著有《吏垣奏疏》一卷存世。郑王臣《兰陔诗话》云:“诗作不多,亦自谐畅。”如其撰《过扬州偶成》诗云:“广陵涛色带邦沟,世事惊心问野鸥。词赋只今传水部,风烟应不记迷楼。旧堤杨柳曾名曲,新岭梅花半是愁,二十四桥看欲遍,箫声明月为谁留?” 俗云:“君子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士衡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贵,其生平事迹可见《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二、《福建通志》卷四十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莆风清籁集》卷二十九、《续莆阳比事》卷七、《明史纪事本末》卷之六十七、《莆田戴氏联谱》、《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二十五史纪传人物索引》。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太仆少卿
职位
进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