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傅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191
人物姓名:
傅楫
人物异名:
字:元通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056.pdf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41年
籍贯:
仙游县孝仁里
传略
傅楫,字元通,仁宗庆历元年(1041)生,仙游县孝仁里(今赖店镇)人。傅以地名为氏,商王武丁在傅岩发现贤人傅说,说之后人以傅为氏;另一传出自姬姓,以邑为氏,周朝时,黄帝的后人大由受封于傅邑,以傅为氏。其郡望是“清河郡”(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一带),族联云:“二邑称圣,三德兼优。” 傅楫其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从王潮入闽,居清源郡,数传至高祖仁端,始徙家仙游孝仁里。《闽书》卷之二十四方城志载:“罗山,在(仙游)县南里。傅氏世居焉。黄岩孙[字景传,理宗宝祐二年(1254)以迪功郎为仙游县尉],志涅槃(黄妙应)禅师指此山可居,得傅氏泉州左翼军寨,遂与两易为护安院道场。谶曰:‘我居尔室,干戈永息,尔居我穴,衣冠不绝。’又曰:‘三百年后异姓同光。’后林氏同居于此,今按左翼军寨,晋江县东湖上之东禅寺是其地也。” 楫少自刻厉于学,心仁气正,勇于为义。未冠,试广文馆第一,不第而归,从孙觉、陈襄学。高邮名士孙觉,字莘老,为胡瑗的得意门生,瑗聚众讲学,门人从学以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学行端饬,动据《礼》文,众皆推服。楫从觉游,学则师之,博闻好问,洁修勤勩(辛劳),文雅风流,邦人仰之。其从觉《游九鲤湖》诗云:“偶有寻真兴,携琴扣竹关。岩头青嶂合,洞口白云闲。火伏丹犹湿,棋残局已斑。游人迷去路,疑是武夷山。” 福州侯官人陈襄,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少孤,自立,出游乡校、与郑穆、周希孟、陈烈为友,一时学者沉溺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迂阔之而莫之讲。四人者始相与倡之海滨,闻者惊以怪,卒化而从,尊为“四先生”。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陈襄来仙游,在金石山筑堂讲学,弟子甚众。楫从孙觉游,归莆阳,遂拜陈襄为师,在金石山书堂读书(其石刻“傅少师读书处”至今尚存)。襄之门人许安世,字少张,以诗文为欧阳修、王珪等文坛巨匠所称重,安世咏史诗云:“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此诗特别脍炙人口。安世中状元时,年仅二十七,其与江衍之流,皆以文艺冠多士,襄不之取,独语人曰:“傅元通金石人也。”以其爱女妻之。 陈襄自始达及终,身闻天下有学行、吏能、道德、忠义之士,其才可以进之朝,庇生民,表人范者。天下贤因之拔擢致身,而不知其自襄者众。襄“身教亲于言教。”对身为学生兼女婿的傅楫来说,影响极大。英宗治平四年(1067),傅楫赴京应试时,恩师孙觉官右正言,知审官院,以言事忤帝意,贬知广德军。陈襄官侍御史,论青苗法不便,乞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谢天下。会召试知制诰,襄以言不行,辞不肯试,愿补外,英宗惜其去,留修起居注。傅楫擢丁未科许安世榜进士,权知贡举司马光等上言:“所考试合格进士许安世以下三百五人,分四等。”诏:“进士第一、第二、第三等赐及第,第四等赐同出身,赖下贡院放榜,安世及第二、第三人并为防御、团练推官,其余注官守选如例。” 莆阳傅氏科举登进士第自楫始,直至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梦澄擢阮登炳榜进士迄,近二百年间,傅氏共举进士二十二人。楫初官扬州司户参军,掌管户籍、赋税、仓库。楫居官谓“政事以仁民为先”,其志尤急于去民所疾苦,而补助其穷乏。事必亲躬省览,明习通达,精力不倦。守遇僚属素暴甚,屡以难集之事刁难楫,其机敏应对,裁决如流,不随和草率苟合。至捕其从者置诸法,守内不能平,乃欲以烦剧困之,檄摄天长令。楫发摘隐伏,依法严惩,奸猾屏迹,以廉明称。 傅楫旋转福清丞,其时南丰人曾巩,字子固,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福州)诸州,所至多有政绩。巩素负材,尤擅诗文,倨视天下士,独与楫钧礼。楫历太谷令,帅曾布,字子宣,其曰:“是吾兄所知者。”率部使者交荐,楫改知龙泉县。孙觉为御史中丞,语楫曰:“朝廷欲用君,盍少留?”楫曰:“外官所当得也,且任宦所乐居中者,免外台督责耳。今俯首权门,与外出奚择?”遂去不顾,道除太学博士,居四年,未尝一迹大臣门。楫居身慎格,士服其教,即满,径赴铨曹。 熙宁三年(1070),曾布为崇政殿说书、同判司农寺,布知楫为难得人才,力荐为太常博士。神宗时议北郊,至是有诏复议,议者多持模棱两可之态,楫独援经据古,损其车服、仪卫、赏赍之类,使得其中,上之,及施行,卒如其议。 徽宗,名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其周岁之时,授为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进封其弟佶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王,并开始出宫就学。赵佶自幼天资甚高,然轻佻放荡成性,对笔砚、丹青、骑马、射箭、蹴鞫,甚至豢养飞禽走兽,莳弄花草异石,有浓厚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表面出非凡卓越的天赋。徽宗由遂宁邸就资善堂学,择师傅为说书,升楫记室参军,进侍讲、翊善。由于端王与放荡好色、行为极不检点的驸马都尉王诜等一批中贵人臭味相投,其放浪形骸可见一斑。中人莅事于府者,多与宫僚妓女狎,楫独漠然不可亲,一府严惮之,五年不迁。 哲宗元符二年(1099)九月甲子,右正言邹浩犯颜纳忠,疏谏不应立刘贤妃为后,章惇入对,极诋浩狂妄,除名,新州羁管。楫以赆行,免官。元符三年(1100)十月壬寅,哲宗以枢密院事曾布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布在端王面前不断保举傅楫,名节士所重,“欲知其廉,视其居;欲知其志,视其仕。”建中靖国元年(1101),端王徽宗即位,召楫为司封员外郎,权监察御史,论内侍郎刘瑗(字伯玉)恃宠专恣。瑗素来工画,能隶书,亦能考核古今书画真伪,深得徽宗喜爱,及疏入,不报。楫累迁国子监司业,起居郎,拜中书舍人。 曾布当国,与左仆射韩忠彦有异议,自以于楫有汲引恩,翼为之用,欲楫附己,使人谕意,将大用之。曾布对楫,可谓恩重如山;傅楫与布,即为国不徇私恩。楫略无所倾下,凡命令有不当,用人有未厌,悉极论之,虽屡却不为奇。《莆阳比事》载:“(楫)为中书舍人时,曾布当国,于楫有汲引恩,翼其助己,楫归然守正,凡于朝廷命令有可疑,进退人才有未当,必反覆论之。如捄、王迈、范纯礼之类,皆人所难言,不合者因是中伤之,而楫不知恤也!”曾布大失所望。 徽宗以旧学故,多所延访。楫每以遵祖宗法度,安静自然为言。归则削稿,虽至亲莫得而闻。他日,门下侍郎李清臣,字邦直,力劝徽宗清心省事,徽宗曰:“近臣中惟傅楫为朕言甚详。”然后人始知其所以启迪君心者切至如此,曾布由是忌之。建中靖国初,楫见时事更张,韩忠彦与曾布交恶,阴欲勾结蔡京,无何,京已为右丞,大与布异。楫窃叹曰:“祸其始此乎!”闻者甚之,楫笑曰:“后当信吾言。”遂上疏乞致仕,首引走,以龙图阁待制知毫州。是年,楫卒于职,享年六十一,徽宗念其藩邸旧臣,赐绢三百匹,赠少师。傅少师祠,初建在仙游县罗山龙头之左,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乔孙微及体纯移建在罗山豸井之东今所。李俊甫《莆阳比事》卷四“里名文赋”条称:“至本朝盛时,蔡襄、方蓁、陈睦、黄君俞、朱绂、黄隐、傅楫皆以词赋名世,见于三元、元祐诸集。”楫为官勤于著述,有文集三十五卷存世。 俞良弼《教子诗》云:“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傅楫教子有方,“父善教者,教于孩提”,楫传三子:谅友、谊夫、谦受。谅友字冲益,博学善诗文,第元祐九年(1094)毕渐榜进士,知和州,有《冰厅文集》存世。内翰孙觌称其文“魁奇伟丽,九鼎十鼓;诗隐隐大吕,震越洋鍠,可比诸颂《鲁》而歌《周》。”谊夫第元符三年(1100)李釜榜进士,官兵部侍郎。谦受,字冲亨,以父荫补承务郎,官夔州转运判官,刻苦涉猎,尤长于读。楫从侄权,希龙,同登元祐六年(1091)马涓榜进士,号傅氏二龙。权官太学录,希龙知漳浦县。楫孙佇,知柔。佇,字凝远,第政和八年(1118)王昂榜进士,官朝奉大夫。知柔,字德潜,宣和三年(1121)由上舍登第,累官朝请郎。楫前孙汶、淇。汶,字元鲁,以父荫补官,终知德庆府。淇,字元瞻,第绍兴三十年(1160)梁克家榜进士,官广西提刑,赠中奉大夫,直龙图阁。仙游傅氏,“三世登云,四代攀桂”,在当时为创见也!宋代司农少卿王迈撰《傅氏书堂》诗云:“山下闻书声,胜似听丝竹。山中嚼书味,胜似饱梁肉。丝竹无趣空有音,梁肉悦口不悦□。月山主人真好事,积书连屋床横琴。直面青天垂阔野,满怀月色娱良夜。群儿诵书鸾鹤鸣,卧而听之神思清。人间乐事天所惜,月山之乐为第一。我看群儿个个奇,腰斤行取月中枝。伊渠来作月山客,未肯轻和月山诗。” 傅楫生平事迹可见《宋史》列传卷一百七、《二十五史纪传人物索引》、《浮溪集》卷二十六、《莆阳比事》卷一、卷二、《未轩文集补遗》卷下《郡志列传论》、《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重刊兴化府志》卷之四十、《莆阳文献》列传十、《闽书》卷之一百十三、《续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福建通志》卷四十八、《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莆风清籁集》卷五十四、《仙游县志》第三十五篇·人物、《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进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