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得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056
人物姓名: 卓得庆
人物异名: 字:善夫;号:乐山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216.pdf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205年
卒年: 1277年
籍贯: 福建省莆阳
亲属: 卓成童
非亲属: 文天祥

传略

卓得庆,字善夫,号乐山,宁宗开熙元年(1205)生于莆阳。其五世祖卓厚,游洋人。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二载:“承议延赏。卓厚,字德载,兴化人,擢熙宁第,崇宁间历官台省转承议郎而卒,朝廷官其子。”先是熙宁九年(1076),莆阳举子大魁天下,徐铎、薛奕夺取文武双状元,邑人擢徐铎榜进士者有卓厚、方会、林植、林豫、林清之、徐锐、叶胄、陈志、陈瑗、陈觉民、许巽,科名轰动京师开封府,捷报遍传八闽大地,当举子步入金殿琼林大宴时,喜得神宗笑吟题:“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彀中。” 卓厚官终吏部员外郎,到了得庆祖父成童时,才由游洋迁居城关梅峰。得庆幼年出贫寒之家,学习刻苦,平时遍访古籍,冥思精索,穷根究底,不管隆冬酷暑,未然松懈。自是思维敏捷,文采出众,吟诗作赋,文词温丽,引经据典,内多警句,为人称道。得庆性秉直,尚忠义孝悌,豪爽有节志,受长辈夸奖。 理宗绍定五年(1232),得庆擢徐元杰榜进士,历道州教授、德兴知县。时奸相史弥远已独掌朝政九年,连理宗对他都感到害怕,凡与其意见相悖的大臣,纷纷被攻击去职。得庆在德兴任上,励精图治,重视教育,常到书院亲自为诸生演讲,言辞忠恳,听者动容。对民间诉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使双方心悦诚服而退,当他离任之时,郡内百姓跪而挽留,其得人心与有政绩可见一斑。 景定元年(1260),朝廷授得庆秘书省著作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及左司郎中。三月,贾似道官少师,卫国公,入朝后大权在握,依仗权势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其尝作诗云:“寒时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人生有酒须当醉,青塚儿孙几个悲。”人讽之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得庆与贾似道政见不合,出知漳州。 考《莆田县志·诗话》云:“卓善夫得庆尝忤贾似道以文殿修撰出知漳州,文文山天祥赠以诗曰: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厌作承明置,出为漳海游。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锦堂事相俪,堂侍阴易留。向来涧蠡间,何物辄负舟。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傥来岂不再,迟取终无由。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疗。昔余勒西铭,期子以前修。愿觌宏济学,四海仿一州。”文天祥一生浩然正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与卓善夫相交莫逆,对善夫为国不计个人得失,反对权臣贾似道,批评守旧、主张革新的忠君爱国之举深表敬佩!诗中更表达了自己(仕途四次受贬,三次布衣还乡)决心与善夫“愿觌宏济学,四海仿一州”的夙愿! 景定二年(1261),朝廷召得庆为兵部郎中,辞去。恭宗德祐元年(1275),授以大理寺卿,得庆因病居家调养,又请辞。时元兵直逼临安,舆论哗然,贾似道被朝廷罢官,贬往循州安置,当县尉郑虎臣将其押送到彰城木棉庵时,虎臣愤然曰:“我为天下杀你,我就是获罪死了也不遗憾!”遂动手结束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卖国贼的狗命。消息传来莆阳,得庆卧病顿愈。 端宗景炎二年(1277),特旨擢得庆右文殿修撰,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后以年事高乞致仕。其归隐莆阳,筑 “顺宁精舍 ”于梅峰之麓,文天祥复为题三十韵。其词曰: “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识破此条贯,八九分地位。赵岐图寿藏,杜牧撰墓志。祭文潜自撰,荷锸伶常醉。此等蜕浮生,见解已不易。齐物逍遥游,大抵蒙庄意。圣门有大法,学者必孔自。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原始则通终,终始本一致。后来得西铭,精蕴发洙泗。吾体天地塞,吾气天地帅。一节非践形,终身莫继志。舜功禹顾养,参全颖锡类。伯奇令无违,申生恭不贰。圣贤当其生,无日不惴惴。彼岂不大观,何苦勤兴寐。吾顺苟不亏,吾宁始无愧。人而有所忝,旷达未足智。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蒙谗以去国,七年不怼口。风雨三间茅,松楸接苍翠。斯邱亦乐哉,未老先位置。宇宙如许大,岂以为敝屣。当其归去来,致命聊自遂。天之生贤才,初意岂无为。民胞物同与,何莫非已累。君方仕于朝,名高贵所萃。乾坤父母身,方来日川至。西铭一篇书,顺事为大义。诸君观我生,始置末四字。”(引《文山集》)。文山诗中对得庆光明正大而又艰难坎坷的仕履生涯作出高度评述,对其屡遭当朝权臣打击,数度沉浮乃“名高贵所萃”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时更流露出自己在国难当头之思绪,决心毁家纾难。 景炎二年九月,元唆都以兵攻兴化城,陈文龙其叔兴化郡守陈瓒号令严整,闭城坚守。得庆助之,并与家人诀别曰:“柱倾维绝,千百年何益?宁守一尺,毋却一寸,与藏沟渎而生,曷若家庙而死。”唆都临城谕之,矢石雨下,乃造云梯炮石仰攻。十月既望,元兵蚁附登城,城陷,得庆与瓒率义民五百人巷战,寡不敌众,被执,与子卓规、卓权俱被杀。得庆“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牺牲时年七十二。元兵屠城三时,血流有声,忠臣得庆死于节,可谓其处矣。邑人朝奉郎、国子监簿兼福建路招捕使司都参议官黄仲元铭其墓,称为“忠孝父子”,“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得庆擅诗赋,晚年深研周易,江万里,文天祥尤敬重之。 得庆生平事迹可见《重刊兴化府志》卷之四十三、《闽书》卷之一百八、文天祥《文山集》、郑岳《莆阳文献》传四十一、《莆田县“昭忠”石刻志·诗话》。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专题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