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57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1

内容

(一)本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上限尽力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截至1990年底。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表和卷首照片的下限截至1994年初。
  (三)本志根据“详今略古、详要略次、详异略同”的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全面系统地记述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
  (四)本志由总述、大事记、专志及附录等组成。总述综叙县情,统摄全志;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记述建县以来的大事、要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按“物以类从,类为一篇”的原则横排竖写,纵横结合。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置附录和本志编纂始末。
  (五)人物传记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县籍为主,选录对莆田社会发展有贡献或有影响的各方面人物代表立传,按人物生年为序排列;《烈士英名录》系经省民政厅确认的烈士,按牺牲年月顺序排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表》按技术职务系列,以姓氏笔划为序排编;《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按授奖时间顺序排列;《进士表》按考中年代先后为序。
  (六)本志在记述1984年后的史实时,对划归莆田市的城厢区、涵江区的人、事、物一般不记述。
  (七)历代政府机构和职官等名称,均依当时的名称记述;人物除少数需记必要的称谓外,均直书其姓名;地理名称,均依当时当地习惯记述,必要时括注今地名。
  (八)本志纪年:解放前用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民国纪年,同一节内,只在首次出现时加注);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本志所称“解放前后”,系指1949年8月21日(含8月21日)莆田县解放之日的前后;“建国前后”,系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的前后。
  (九)数字表述,执行1987年国家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专用名词均用全称。文字较多的常用专有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并括注简称,以后统用简称。
  (十)解放后的统计数据一般采用县统计局资料,也有个别采用有关单位提供的数字,度量衡和货币,一般按各时期原计量单位。
  (十一)本志资料来自档案、年鉴、史籍、方志、谱牒、报刊、专著、文物、各部门提供的材料及有关人士的回忆录资料,经考证后入志,一般不注明出处。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