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金融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36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金融机构
分类号:
F830.34
页数:
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城厢区金融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民间金融机构、银行分支机构、集体金融机构等。
关键词:
莆田市
城厢区
金融机构
内容
第一节 民间金融机构
一、典当
城内有典当始于唐代,多附于寺院,由僧尼经营。唐代徐寅(今城厢区城郊乡人)有诗句称:“岁计悬僧债。”宋代刘克庄(今城厢区英龙街人)于《后村诗话》中记:“以此知闽人苦贫,贷僧而取其息。自唐末已然矣。”
清康熙三年(1664年)始有当铺之设,并立当税,照户部规定,每所当铺年征当税3两银。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福州一豪商于城厢开设“东有”号当铺。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于城厢开设的当铺有“通泰”、“通来”、“义聚”、“大美”、“义有”、“龙桥”号等6家。每家资本都在1万元(银元)左右。典当期最长为3年。多为质押贷款,月息2分。
民国2年(1913年)11月,增设“宜有”号当铺于城厢,资本2万元(银元),入当月息2分4厘。其后,莆人黄琴亭接办“东友”号当铺,改称“通友”号当铺。旋即又改为“惠通”号当铺。民国16年,又易手吴某接办,更名“东通”号当铺。时典当期限改为2年。过期不赎,押品由当铺处理,月息2分,不到整月的照整月计息,润月不计息。借时开验当票,载明金额、押物、期限等。到期续当者,须入息换新当票,并另行收费。逢年农历十二月初至除夕,贫民需款迫切,当铺彻夜营业,往往趁机低估押品价值。钱庄兴起后,当铺业务逐步缩小。至民国26年,上述当铺相继停办。
民国31年,莆田县政府鉴于财政困难,遂借城厢莆田私立圣路加医院设当典局,聘余文光主持当典局业务,公典收息归地方财政收入。民国34年,该当典局撤销。
1992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福建分行批准,莆田市荔城特兴典当行正式开办,址在城厢学园路,属集体性质,隶于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主要经营质押贷款业务。
二、钱庄
清光绪元年(1875年),境内设有“同丰”、“晋丰”、“成美”号钱庄3家,初以兑换银两、制钱为主业,亦称“钱铺”。各家资本都不足1万银元。其后,改以经营兑换银钱为主,兼开发凭条支取的本票。民国初,鉴于资金周转困难,各家钱庄相继停办。
三、票局
亦称角票局、汇兑局、票号。民国初,境内有中兴、瑞兴、兴业、泉业、顺兴、兴安、荣兴等7家。各家资本都在5000银元左右。主要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发行纸币业务。其后,各家票局多以发行纸币、挤兑、倒票,套取现款,获取暴利,信用薄弱,客户锐减。至民国19年,仅剩有兴安、荣兴号票局2家。同年,莆田县政府鉴于票局滥发纸币,准备金不足,对票局进行清理。决定于城厢只留兴安号1家。民国22年,荣兴号票局倒票达2万元,宣告倒闭停业。
民国21年,莆田县政府又核准于城厢设立厦兴、同兴、兴宁、益民、协记号等10余家票局。各票局多与上海、福州、泉州等地通汇。小额汇票凭条据、印税付款,大额汇票加发电报,收取汇费。民国23年,境内各家票局仍因倒票数额巨大而相继停业。
四、侨批局
初称批信局、汇款站。清宣统三年(1911年),城厢毛德辉于境内十字街开设“顺茂隆”号汇款站,与印尼泗水的“同发兴”商号合作,定期定点办理侨汇业务,每年解付10万银元以上。这是境内首家侨批局。
民国初,“顺茂隆”号汇款站改称“顺茂隆”批信局。同时,增设聚华、美兴号汇兑庄。全部系头盘、二盘局。民国30年,上述批信局全部停业。民国34年后,复设美兴、建新、永和批信局,系二盘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批信局统称侨批局,亦称民信局。1952年,美兴、建新、永和号侨批局因经营不善、股东意见分歧,而相继停办。
五、金银业
境内金银业始于清末民国初,多以开设店铺经营金银饰品加工业务。至民国37年,城厢地区有金银饰品店铺74家,开业经营多数是手工业者,加工金银饰品,边制作边销售,亦代客加工收取加工费兼有金银兑换业务。个别经营者以金吃利,从事买空卖空活动,谋取暴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金由国家专营,禁止民间从事黄金加工及商店销售。1954年,莆田县人民政府于城厢组织金银首饰加工小组,系集体单位,隶属于城厢手工业联社。1966年,该小组解散,人员多下放农村劳动。
1980年后,逐步允许民间从事黄金饰品加工、零售。1984年7月30日,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厢区开办福建省莆田市金融贸易公司,负责办理黄金首饰出售业务,以回笼货币。1985年,该公司业务移交工商银行经营。其后,凡经福建省人民银行、商业厅、二轻工业厅批准发有经营金银首饰加工或零售许可证的商店均可经营金银首饰加工或零售业务。迄1994年,境内有华侨商场、中山商厦、国货精品商场等商家设置金银首饰零售专柜,另有未经核准发证的私人金银加工店21家。
第二节 银行分支机构
一、私营银行
莆仙农工银行莆田办事处莆仙农工银行开业于民国17年(1928年),行址涵江宫口,为股份有限公司性质。资本额定国币20万元,发行2000股,每股100元。发行纸币面额有1角、2角、5角、1元、5元等种。民国18年,于城厢设置办事处,称莆田办事处,以代行办理城厢地区的该银行业务。民国21年,该行及莆田办事处因经营不善,宣告停业。
莆田实业银行莆田办事处莆田实业银行简称莆田银行,于民国18年9月开业,行址在涵江镇前街。为股份有限公司性质,资本额定国币20万元,发行2000股,每股100元。发行纸币面额有1角、2角、5角、1元、5元等种。民国19年,于城厢设置莆田办事处,以代行办理城厢地区的该银行业务。营业种类有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定期放款、活期放款、贴现放款、各埠汇兑、兑换银行钞票、抵押放款、信用放款、代解款项等。民国26年,因股东挪用发行钞票纠纷,自动停业。
二、地方银行
福建省银行莆田分理处福建省银行系福建省地方经营的金融企业。民国25年7月,该行于城厢龙门下街设立莆田县金库。民国29年10月,该金库改设为莆田分理处,内设会计、营业、出纳、事务等4组,营业范围为:商业期票及汇票的买卖贴现或转贴现,办理汇兑代理收付款项,经理各种存放款项、买卖公债库券,代保管证券票据契约及其他贵重物品,代理金库。1949年9月14日,该分理处由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办事处接管。
莆田县银行民国36年8月,莆田县政府奉令筹办,同年12月核准注册开业。行址在城厢县巷路。并于涵江设支行,于笏石设办事处。资本总额为国币1亿元,其中公股3000万元、商股7000万元。全行资产总值法币8.5亿元,存款总额法币4亿元。民国37年9月印发金圆辅币券。民国38年5月,发行食米流通券4000担,同年6月签发银元辅币券3000元。1949年9月,该行由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办事处接收。
福建兴业银行莆田办事处福建兴业银行前身为福建省福兴财务公司,1988年改组为福建兴业银行。1989年8月1日,该银行于城厢区设立莆田办事处筹备组,1990年9月25日正式开业。初址在城厢区县巷路,后迁至城厢区学园路,员工21人。经营人民币存款、贷款、储蓄、结算、票据贴现、代理保险、代收代付、代办总行外汇存贷款、证券及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业务。1991年6月17日,于城厢龙门下街设立龙门储蓄所。同年10月25日,又于涵江设立华友分理处。至年底,其吸收存款余额2104万元,贷款余额2407万元,员工40人。
三、国家银行
交通银行莆田办事处成立于民国34年6月,址在城厢县巷路。次年停业,业务移交涵江办事处。
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前身为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办事处,成立于1949年9月10日,址在城厢区县巷路。1952年5月,改称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1971年改隶属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地区中心支行。1983年12月,该支行撤销,业务并归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代理。1990年1月1日,复设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址仍在城厢区。
中国银行莆田分行前身为涵江汇兑所。民国6年6月,由涵江迁设于城厢龙门下街。次年迁回涵江。民国29年改设为涵江寄庄。次年4月迁址设于城厢南马路74号。民国32年,改称涵江办事分处,分处址仍设在城厢南马路74号。民国36年,改称涵江办事处,处址仍在城厢。1949年9月由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4月,迁回涵江保尾路。1984年改为莆田分行后,迁行址于城厢区文献西路76号。1994年,该行在城厢区内设有胜利、太平、文峰、文献等4所营业所。
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前身为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地区中心支行,成立于1971年,址在城厢仓后路。1983年12月,改称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行址仍在城厢仓后路。并于城厢区内增设城厢、胜利、观桥、东岩山、凤山等5所储蓄所。1994年后,行址迁设于城厢区文献西路。
中国人民磕设银行莆田市分行前身为人民交通银行莆田代理处,址在城厢沟东村。1958年7月,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办事处,址仍设在城厢城郊乡。1963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地区办事处。1971年6月,并入莆田地区革委会财政科,称银行业务组,迁址城厢仓后路。1973年,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支行。1977年,迁址城厢荔城路。197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地区中心支行。1983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1984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莆田市分行。1993年,行址迁至城厢区文献西路。1994年,该行在城厢区内设有胜利、南门、学园、东岩山、观桥、文峰、文献、凤凰山8所营业所。
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县支行址在城厢区。成立于1955年5月1日,并于境内设城厢营业所。1957年7月撤销。1964年1月复设,仍称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县支行,行址仍在城厢区,并设有城关营业所、城郊营业所。同年10月,支行撤销。1980年1月,复设为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县支行,行址仍设在城厢区。
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支行前身为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地区中心支行,成立于1979年9月,行址在城厢区仓后路。1983年12月,改称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支行。1984年1月,迁址于城厢区八二一西路。1994年,辖县级支行2所、办事处4所、分理处1处、营业所37所、储蓄所43所。
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城厢支行前身为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支行营业部,设立于1984年10月15日,址在城厢区文献路31号(今址)。首任营业部主任蔡文春。下设人秘、业务2股,股设股长。同时,原农业银行莆田县支行城郊营业所、城郊信用合作社、城厢信用合作社划归该营业部管理。1986年6月27日,增设城厢十字街、梅峰、大路、东大路等4个储蓄所。同年7月,撤销业务股,增设信贷股、储蓄股、财计科。1987年4月30日,增设城厢龙门下储蓄所。同年7月,增设信用合作股。同年9月1日,增设资金组织股。1989年5月,增设城厢莆厦储蓄所。6月24日增设城厢鳌园储蓄所。1990年7月10日,营业部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支行城厢办事处,仍设主任1人。1991年3月,增设保卫股。同年4月1日,增设城厢凤凰山信用合作社、城南信用合作社。1992年10月,办事处中层机构改革,其职能部门设有人秘部、会计出纳部、信贷部、资金组织部、信用合作管理部、代理业务部、经警保卫部、监督综合部、基层工会。1992年11月13日,办事处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城厢支行(今称)。1993年4月1日,增设储蓄专柜。同年11月,支行中层机构调整,信贷部改称信贷管理部,代理业务部改称业务部,经警保卫部与监督综合部合并为监督保卫部。12月8日增设城关营业所。旋即,业务部改为支行直属经营单位,城郊营业所、城关营业所改为支行基层经营单位。1994年7月5日,增设城厢公园、英龙储蓄所。迄同年底,有干部职工140人,营业网点14家,建筑面积4253.49平方米(不含信用合作社用房),固定资产总值354.45万元。
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市支行址在城厢南马路,成立于1984年9月20日,其后,相继于城厢区内设置有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县支行(址胜利路)及城厢、胜利、观桥、凤山、东岩山等5所储蓄所。1991年,该支行全辖机构52个,员工586人。
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市城厢支行今址城厢文献路46号。设立于1994年4月,支行长林旭。支行内设人秘科、信贷科、计划科、会计科、出纳科、储蓄所、稽核科、保卫科。下设城厢公园、城厢乐园等2个储蓄所。迄同年底,辖员工69人,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第三节 集体金融机构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
民国24年(1935年)照国民政府《合作社法》,城厢区境内设有龙桥合作社、东阳合作社,分别由龙桥乡联保办事处、东阳乡联保办事处按保甲户数摊派股份、股金,作为合作社基金。认股入社者称社员。合作社以购销农副产品及日常用品为主,兼办理信用贷款业务。合作社内设职权机构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主任多由联保主任兼任,理事或监事多由保长、甲长充任。至民国30年,增设的信用合作社有莘沟、郊下、阔口、南箕、南郊、镇海、霞林等合作社。民国38年春季,上述信用合作社股金多被理事(监事)或经办人鲸吞,全部停办。
1950年春季,设立西洙纺织生产合作社,兼负责代理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的部分农业生产信用贷款业务。1951年,莆田县第一区于南郊村设立荔宁合作社,兼办理农业信用贷款业务。1953年,贯彻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关于建立信用合作社工作的意见》,境内相继以乡为单位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至1954年,境内有镇海、南门、拱辰、荔浦、南郊、莘郊、张镇、沟东、坂头、霞林、筱塘、顶墩、濠浦、东阳、埭泉等16所农村信用合作社(站)。各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信用社)都制定章程,划定股份、股金。承认其章程,并认股交纳股金者即为社员。由社员推举信用社社长、监事、理事及信贷员。信用社以吸收农村现金储蓄及办理农业信用贷款为主要经营业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乡信用社或农业社信用部合设为生产大队信用分社。同年10月,城厢人民公社设立城厢人民公社信用社,以管理各大队信用分社。1959年4月,信用社从银行营业所分离出来,纳入生产大队统一核算。时境内有大队信用分社28所。
1961年,增设沟东人民公社信用社、郊下人民公社信用社、坑坪人民公社信用社、泗华人民公社信用社。1963年,撤销坑坪人民公社信用社。同年成立城厢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管理沟东、郊下、泗华、城厢等4所公社信用社及28所信用站。1968年,沟东、郊下、泗华等3个信用社合并为城郊人民公社信用社。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成立后,各信用社作为集体金融组织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1984年,城厢、城郊信用社划归农行莆田市分行营业部管理,业务上独立经营核算。1986年,城厢信用社设有塔兜分社1所,城郊信用社设有泗华、龙桥、陡门、郊下、沟东、南门等6个分社及30个信用站。1991年4月,增设城南、凤凰山信用社。
1994年11月,成立城厢区农村信用联合社(简称城厢区联社),址在城厢文献路。内设业务部、社务部、财务部、稽核部等4个职能部门。下辖城郊、城厢、城南、凤凰山等4个信用社,及泗华、环城、陡门、郊下、文峰宫、社桥头、塔兜、梅峰、镇海、阔口、顶墩、沟东、南门、筱塘、公园等15个信用分社和1个信用站。全联社员工329人(干部18人、固定职工239人、合同制职工57人、代办员15人),拥有自有资金(含视同自有资金)1126万元,实收资本1025万元,股金88万元。
二、城市信用合作社
1987年,境内始设城市信用合作社。同年7月1日,成立荔融城市信用合作社,有股金51.7万元,员工12人,社址在城厢区南门街98号。同月,于城厢设跃进储蓄所。旋即社址迁至南门单面街45号。该合作社为城市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作为银行或其部门的附属机构。1994年,其业务经营范围有:(1)办理城市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存款、贷款、结算;(2)办理城市个人储蓄存款;(3)代办保险及其他代收代付业务;(4)代理发行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5)办理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四节 保险机构
民国时,城厢境内未见保险机构。其保险业务由太平、安平、丰盛保险公司涵江代理处办理。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特约代理处,址在城厢县府路(今城厢东大路西隅)。1951年9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莆田县支公司,初址在涵江顶铺街。1953年,该支公司迁址城厢县府路原址,原特约代理处并入支公司。1954年,支公司迁址涵江。1956年,支公司复迁回城厢东大路原址。1959年1月1日,停办国内保险业务,支公司撤销,债权债务及未到期保险责任归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办理。
1980年6月,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城厢境内保险业务仍由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县支行人民保险股办理。1984年1月,人行莆田县支行撤销,其保险业务移交人行莆田分行保险科办理。同年3月,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莆田市支公司,址在城厢。境内保险业务归属该支公司办理。同年,境内农业银行各营业所多设置保险代理处,代理农村保险业务。
1989年1月,复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莆田县支公司,址仍在城厢,多办理莆田县属企事业单位保险业务。1991年3月23日,人保莆田市支公司更名为人保莆田市分公司,境内保险业务复划归该分公司办理。
1993年8月5日,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城厢区支公司,并于荔城办事处、凤凰山办事处、城南乡、城郊乡分别设立保险代理站。支公司辖员工30人(含合同制工人5人),内设人秘股、财产保险股、人身保险股、计划财务股。主要办理境内省属、市属、区属单位与个人的财产、人身、信用、责任等48种保险业务,境内涉外保险业务划归人保市公司国际业务部办理。
迄1994年,境内保险公司3个,其中:市属1所、县属1所、区属1所。
第五节 其他金融机构
邮政储金汇业局莆田支局址在城厢衙后路,成立于民国21年(1932年)12月,主要经营邮政储金业务。民国35年,增办银行礼券业务,兼办汇兑及简易人寿保险业务。民国38年8月停办撤销。
中央储蓄会莆田分理处址在城厢县巷路,成立于民国25年6月。主要经营抽签还本付息的储蓄存款业务。储蓄存款期多为1个月,按月支付本息款额。民国35年6月停办。
莆田县信托投资公司址在城厢,成立于1981年10月。主要经营莆田县财政委托存贷款业务。1989年9月,根据国务院全面整顿公司的指示精神,该公司停办。
衙后邮政储蓄部址在城厢衙后路,成立于1986年9月,隶属于莆田市邮电局。主要办理活期、定期、零存整取、定活两便、存本取息等邮政储蓄。1990年前,邮储业务主要为邮政代办存储,其后改为储户自办存储,邮储收入由人民银行付手续费改为利差。1990年,邮政储蓄收入28.41万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莆田分局成立于1985年2月,初址城厢仓后路,后迁城厢文献西路。该分局系二级分局,系国家管理外汇的职能机构分支机构。1988年5月,增设莆田市外汇调剂中心,址在城厢,负责管理外汇调剂工作。至1994年,上述情况墓本不变。
福意省闽发证券公司莆田营业部成立于1994年8月18日,址在城厢区学园路市建委大厦(租赁)。该营业部为闽发证券公司下属全资经营机构,注册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有:(1)代理发行有价证券;(2)代理证券买卖;(3)代收、代付证券本息、红利;(4)证券代保管和鉴证;(5)证券投资咨询;(6)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有员工25人,设有经理室、财务部、电脑部、业务柜台。至1994年底,该营业部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网,有股民资金开户数1451户,交易成交总额20861.07万元,日均交易额219.59万元。并代理莆田市荔城特兴典当行发行短期融资券200万元,代理莆田天神、力卉机绣、三源铝材有限公司及振兴鞋革厂等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950万元。营业部年终资金余额418万元,实现利润12.89万元。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