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7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类号:
F321.1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仙游县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而贫农、雇农土地较少。
关键词:
仙游县
农业
土地所有制
内容
唐至清代有官田、民田、学田和祀田,并有主客户之分。明代仙游始有屯田。明永乐初年(1403年),有屯田32处。清康熙廿三年(1694年),有屯田264顷45亩6分5厘(折合现面积26445.65亩)。民国时期,取消官田。
1951年,土地改革时统计,全县有耕地429937.36亩。其中,房族田169278.75亩,寺田2579.01亩,学田737.42亩,其他公田319.46亩;各阶层私有耕地257022.72亩。据土地改革时调查,占全县总户数10%的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等拥有全部耕地的53.3%,而占总户数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总耕地的46.7%。尤为突出的是,占总户数1.73%的地主,占有8.47%的耕地,人均3.7亩,而占总户数49.07%的贫农、雇农,只有14.04%的耕地,人均0.33亩。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