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7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5.7
页数: 9
页码: 136-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主要由汉族组成。其他少数民族包括回族、畲族、蒙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黎族、高山族和水族等。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仙游县的姓氏构成丰富多样,常见的姓氏有陈、林、张、郭、雷、蓝、钟、盘等。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时代的改变,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人口年龄构成也有所变化,老龄人口增多,女性在老龄人口中占比较高。职业构成方面,仙游县以农林业为主要职业,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从业人口也逐年增加。教育程度方面,在过去,文盲和半文盲比例较高,但随着教育普及政策的推进,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得到提高。人口主要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
关键词: 仙游县 人口 人口构成

内容

第一节 民族构成
  仙游是个多民族的县份,民族以汉族为主。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境内仅有汉族和畲族2个民族居民,汉族362296人,占总人口的99.82%,畲族665人,占0.18%。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汉族488836人,占总人口的99.83%,除畲族外,增加了回族,有少数民族837人(不含外国人加入中国籍32名),占0.17%。。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汉族767323人,占总人口的99.81%;由于四川、云南等西北省份的女子婚嫁到仙游的增多,境内少数民族增加了蒙、藏、苗、彝、壮、侗、瑶、黎、高山、水等民族,共1467人(不含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0名),占0.19%。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汉族862552人,占总人口的98.46%;少数民族又增加白、土家、哈尼、拉枯、纳西、仫佬、毛南、仡佬、京、朝鲜、布依、满等12个民族。至此,全县共有26个少数民族(含1个未识别民族身份),人口13447人,占总人口的1.54%。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增长,主要原因是1985年、1987年分别恢复回族身份居民10641人,使回族人增至11211人,占总人口的1.28%,居全县人口第二位;畲族增至1859人,占总人口0.21%,居全县人口第三位。
  第二节 姓氏构成
  仙游村庄以同姓宗亲聚居为主,集镇则杂姓聚居。全县汉族以陈、林、张等姓为最多。回族以郭姓为最多,主要居住在榜头镇芹山村、度尾镇砺山村、郊尾镇新窟村、凤山乡前溪、柳园村等。畲族姓有雷、蓝、钟、盘,主要居住在钟山、游洋等地。鲤城、榜头、枫亭一带姓氏最多,主要有陈、林、黄、郑、蔡、何、刘、王、朱、薛;城东、赖店一带主要姓氏有张、傅、李、黄、徐、何;龙华、度尾、大济一带主要姓氏有林、余、吴、詹;郊尾、盖尾、园庄一带主要姓氏有许、阮、杨、陈、严、周、连;钟山、游洋、石苍、象溪一带主要姓氏有董、谢、郑、方、吴、李、林、邱、王、温;西苑、书峰、社硎、凤山一带主要姓氏有戴、范、李。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特别是四川、云南等省女子婚嫁到仙游的增多,姓氏也随之增加。据1992年底统计,全县有324个姓氏,按音序排列如下:
  A:阿 艾 安 敖
  B:白 包 鲍 毕 闭 布
  C:采 蔡 曹 常 尝 超 车 陈 谌 沉 成 程 迟 池 出 褚 楚 传 丛 崔
  D:戴(代) 单 淡 邓 丁 雕 冬 董 栋 杜 段 敦
  E:娥
  F:藩 凡 樊 范 方 芳 房 封 冯 符 甫 伏 扶 傅(付) 富
  G:甘 高 葛 个 耿 宫 龚 辜 古 谷 顾 官 关 管 广 桂 郭
  H:海 韩 汗 郝 和 何 贺 洪 红 鸿 侯 后 胡 湖 华 黄
  J:吉 纪 季 贾 简 江 姜 蒋 焦 金 靳 鞠 君
  K:康 柯 阚 孔 况 葵
  L:赖 蓝 兰 郎 雷 冷 黎 林 李 历 力 连 练 梁 廖 凌 陵 刘 柳 龙 隆 卢 芦 庐 鲁 路 陆 吕 罗 骆 令 狐
  M:毛 马 麻 麦 茅 卯 孟 梅 蒙 苗 缪 闵 明 莫 牟 穆
  N:倪 聂 宁 牛 农
  O:欧
  P:潘 盘 泮 庞 裴 彭 蒲 浦 普
  Q:齐 祈 祁 杞 钱 强 谯 琴 卿 秦 邱 瞿 曲 权
  R:冉 染 饶 任 壬 荣 茹 阮
  S:沙 单 商 尚 邵 佘 申 沈 审 盛 施 石 史 书 术 述 顺 硕 苏 粟 速 孙
  T:它 邰 枟 谭 覃 潭 汤 唐 陶 滕 田 铁 帖 童 土 涂
  W:万 汪 王 委 韦 伟 魏 温 文 翁 乌 邬 巫 吴 武 伍
  X:锡 席 夏 向 项 萧(肖) 谢 解 辛 邢 刑 熊 雄 徐 许 薛
  Y:燕 鄢 严 闫 颜 彦 晏 杨 阳 洋 羊 姚 尧 叶 邺 伊 尹 易 蚁 阴 殷 油 尤 游 俞 余 于 虞 畲 庾 禺 玉 喻 谕 袁 岳 乐 竹 针
  第三节 性别构成
  仙游人口历来是男性多于女性。民国时期,由于存在重男轻女陋习,贫苦群众也为生活所迫,溺、弃女婴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民国26~38年(1937~1949年)的13年间,年均男性多于女性0.5~3万人。民国26年3月,男性186329人,女性156827人,男性多于女性29502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8.8。民国35年,男性152020人,女性143312人,性别比为106.1。民国38年,男性172879人,女性161019人,性别比为10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男女人口比例差距逐步缩小。年均男性多于女性保持0.5~1.5万人,其中1960年出现男性少于女性10558人的现象。
  第四节 年龄构成
  仙游县的人口年龄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民国36年(1947年)有资料可考。当年全县未满10岁的人口69813人,占总人口的23.38%;11~60岁的人口208516人,占总人口数69.84%;61~70岁的人口15651人,占总人口数5.24%;71岁以上人口数4570人,占总人口数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直线上升,青少年儿童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人口平均寿命增长;老龄人口比例上升。71岁以上老龄人口数占人口总数比例的情况是: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3728人,占1.03%;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5521人,占1.13%;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2949人,占1.68%;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8446人,占2.11%。
  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看,在老龄人口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在71~80岁老龄组人口中,女性占63.84%;在81~90岁老龄组中,女性占74.40%。全县有91~99岁的高龄人222人,占总人口的0.075%;其中女性185人,占高龄组人口数83.33%。当年有100岁以上的高寿者3人,均为女性。
  仙游县的人口平均寿命呈增长趋势。民国36年(1947年),平均寿命35岁;1982年人口平均寿命,男性66.08岁,女性69.84岁;1990年人口平均寿命,男性66.85岁,女性77.14岁。
  第五节 职业构成
  仙游县居民历代都是以务农营林为主业,除极少数从事教育、经商和公务外,从事农林业的占90%以上。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从业人员有212491人,其中从事农业的192758人,工业(手工业)的2770人,商业6194人,交通运输业的741人,公务员的3770人,自由职业的1446人,服务业的4428人,其他38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工业交通和商业战线的职工数逐年增加,尤其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仙游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小农自然经济向比较开放式的农工商联合体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化速度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崛起,使职业结构发生更大变化。
  第六节 文化构成
  仙游历史上有“海滨邹鲁”之誉,但从总体上说,读书上学的仍属少数,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民国时期,新教育新文化兴起,上学就读的渐多,但因政局动乱,群众生活困苦,多数中途辍学,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为数不多。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县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受高等教育的727人,占总人口的0.24%;受中等教育的7250人,占总人口的2.43%;受初等教育的27996人,占总人口的9.37%;读私塾的44450人,占总人口的14.88%;不识字的169939人,占总人口的5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教育和扫盲工作。从50年代始,乡村办夜校扫盲班,同时增加教育投入,逐年增办学校,教育普及,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鲤城镇为仙游人口文化构成比例最高的乡镇,该镇具有大学(大专)、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均居全县各乡镇首位。见表3-11,表3-12
  第七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城乡人口主要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仙游是农业县,以农林为主业,因而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人口分类情况统计。1949年后,始有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分类统计。非农业人口多数集中在鲤城镇、枫亭镇、榜头镇、郊尾镇、度尾镇和大济镇等街道居委会。1992年,全县非农业人口56308人,占总人口的6.16%,其中鲤城镇29992人,枫亭镇4766人,榜头镇3298人,郊尾镇2300人,度尾镇2805人、大济镇2079人,其余乡镇均在2000人以下,其中凤山乡仅181人。见表3-13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