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分类号: C924.255.7
页数: 1
页码: 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唐代以前,仙游县先民多居住在南部、东北部山区和东部、西部平原区。唐代开始,人口向木兰溪沿岸和各河谷地带迁移。宋代以后,随着交通发展,县城和其他集镇周边的人口迅速增加。民国时期,山区居民点相对减少,平原区人口占主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集镇周围分布着更大规模的居民点。至1992年,山区乡镇人口占14.50%,平原区乡镇人口占85.50%。
关键词: 仙游县 人口规模 人口分布

内容

在唐代以前,仙游县先民们多居住在县境南部、东北部山区的依山傍河地带以及东部、西部平原区台地。唐代,木兰溪沿岸及各河谷地带进入开发时期,这些地方的人口较快地发展。宋代,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县城、枫亭、榜头、龙华、游洋等集镇,以这些集镇为中心的平原、沿海地区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也迅速增多,而山区的居民点则相对减少,但因缺乏统计资料,详细情况难以稽考。至民国37年(1948年),山区的凤顶、兴安、浔阳、古邑、鲤湖等5个乡(其行政区域相当于今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社硎、书峰、西苑、凤山等8个乡镇)人口共51248人,占当年全县人口的17.16%;而处在平原区的中山、城南、孝仁、仁德、善化、岭西、榜头、兰溪、木兰、香北、香南、枫亭、慈孝等13个乡镇(其行政区域相当于今鲤城、城东、赖店、龙华、大济、度尾、郊尾、盖尾、榜头、枫亭、园庄等11个乡镇)人口共247462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82.8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鲤城、榜头、枫亭、郊尾、度尾、大济、城东、赖店、盖尾、龙华、游洋、钟山等12个集镇形成,在这些集镇的周围分布着较大的居民点。至1992年,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社硎、书峰、西苑、凤山等8个乡镇人口共132640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14.50%;平原11个乡镇人口共782116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85.50%。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