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6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规模
分类号:
C924.255.7
页数:
6
页码:
127-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人口在4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增长迅速,清代乾嘉盛世后人口增加,民国时期人口相对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分布以县城为中心向东南、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集中。人口密度东南部比西北部稠密,平原区比山区稠密,沿海比内陆稠密。
关键词:
仙游县
人口
人口规模
内容
第一节 人口总量
据宋《仙溪志》载,唐圣历二年(699年)建县时,仙游人烟稀疏。五代十国时,北方人民避乱南迁,其时主客未满千户。北宋末年,北方人民再次避乱南迁,大批入境,至绍熙三年(1192年),主客户增至27987户,人口共62464口。宝祐四年(1256年),增至40800户,72637口,其中主户27437户,47557口;客户13363户,25080口。元代,缺乏人口记载资料。明代,人口趋于下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军民户9530户。至万历四十年(1612年)仅8522户,10678.5口。其后150余年,徘徊在1~1.5万口之间。清代,经历了“乾嘉盛世”之后,人口增加,同时人口统计由仅计成丁口数改为男女老少均计在内,故人口统计数骤增。至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有49320户,306798人。
民国初期至民国31年(1942年),人口相对稳定在30~34万人之间。民国32~37年,因抗日战争和内战,农村经济衰落,居民外出谋生渐多,全县保持在29万人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口迅增。1949年全县有79901户,333898人。1953年全县第一次人口普查,82317户,36296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94724户,489683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58584户,768790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96024户,875999人。至1992年底,全县计有218364户,914756人。1949年至1992年的43年间,全县人口增加580858人,年均增13508人。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在唐代以前,仙游县先民们多居住在县境南部、东北部山区的依山傍河地带以及东部、西部平原区台地。唐代,木兰溪沿岸及各河谷地带进入开发时期,这些地方的人口较快地发展。宋代,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县城、枫亭、榜头、龙华、游洋等集镇,以这些集镇为中心的平原、沿海地区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也迅速增多,而山区的居民点则相对减少,但因缺乏统计资料,详细情况难以稽考。至民国37年(1948年),山区的凤顶、兴安、浔阳、古邑、鲤湖等5个乡(其行政区域相当于今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社硎、书峰、西苑、凤山等8个乡镇)人口共51248人,占当年全县人口的17.16%;而处在平原区的中山、城南、孝仁、仁德、善化、岭西、榜头、兰溪、木兰、香北、香南、枫亭、慈孝等13个乡镇(其行政区域相当于今鲤城、城东、赖店、龙华、大济、度尾、郊尾、盖尾、榜头、枫亭、园庄等11个乡镇)人口共247462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82.8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鲤城、榜头、枫亭、郊尾、度尾、大济、城东、赖店、盖尾、龙华、游洋、钟山等12个集镇形成,在这些集镇的周围分布着较大的居民点。至1992年,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社硎、书峰、西苑、凤山等8个乡镇人口共132640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14.50%;平原11个乡镇人口共782116人,占全县当年人口的85.50%。
第三节 人口密度
仙游县的人口密度,自古至今从稀疏发展至稠密。宋绍熙三年(1192年),每平方公里50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每平方公里169人。民国26年(1937年)每平方公里189人,为民国时期人口密度最高的年份。1949年,每平方公里18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逐年增加,仙游成为全国、全省人口稠密地区之一。1950年每平方公里190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200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27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430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494人;1992年每平方公里504人。
仙游县的人口密度一般情况是东南部比西北部稠密,平原区比山区稠密,沿海比内陆稠密。县城鲤城镇人口密度最高,民国36年每平方公里即达666人,而处在县西北部的凤顶乡每平方公里仅34人。1992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4人,鲤城镇每平方公里高达8936人,凤山乡每平方公里仅37人。人口密度达1000人以上的还有郊尾、盖尾、枫亭镇等;密度在全县平均值(504人)以上的有榜头、龙华、赖店、度尾、大济、城东和园庄等8个乡镇;山区的8个乡镇人口密度均在全县人口密度的平均值以下。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