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6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植被
分类号: S159
页数: 2
页码: 115-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植被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丛林和荒山草坡。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以天然更新混交次生林为主。常绿针叶林包括杉木林、马尾松林、油杉林、柳杉林等,其中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针阔混交林多为马尾松与相思树混交林,呈小块状分布。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中南部多为麻竹林、青皮竹林。灌木丛林常见有矮化的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木,主要分布在溪流两旁险峻陡坡上。荒山草坡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部,生长着杜鹃花科、禾本科、沙草科等草木植物。
关键词: 仙游县 自然地理 植被

内容

仙游县南部属闽东南戴云山东湿暖亚热带雨林小区,北部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由于本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界处,境内地形复杂,北部为海拔500~1800米的中、低山区,南部大部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明显差异,因而植物区和植被类型具有过渡性特点,原生植被残存甚少。而代之以次生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据县自然资源调查,仙游县主要植被有6个类型:
  常绿阔叶林 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于石苍、游洋、象溪、西苑、凤山等乡镇的地势较为荫蔽,林地土壤较良好地带,以天然更新混交次生林为主。植物种类以壳斗科树种占优势,混交乔木次之,还有常见的草木植物。
  常绿针叶林 主要由裸子植物林木组成的森林群落。按乔木层的不同种,可分为杉木林、马尾松林、油杉林、柳杉林、福建柏林、黄山松林等。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油杉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社硎、榜头等乡镇。柳杉林主要在溪口林场及凤山、游洋等地。
  针阔混交林 多为马尾松与相思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郊尾、盖尾、榜头等地,一般呈小块状分布。
  竹林 多为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游洋、石苍、象溪、社硎、凤山、西苑、度尾等地。中南部多为麻竹林、青皮竹林,生长在溪流两岸及房前屋后。
  灌木丛林 因森林长期过伐及火烧退化而成,主要分布在溪流两旁险峻陡坡上,常见有矮化的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木。
  荒山草坡 在1000米海拔以上的山顶部,风大气冷,土壤瘠薄,水湿条件差,只生长杜鹃花科、禾本科、沙草科等草木植物。还有低山丘陵的次生荒草坡,属于森林毁坏后的过渡类型。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