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分类号:
S159.2
页数:
3
页码:
112-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是福建省莆田市下辖的一个县,其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类型的土壤。其中,水稻土是主要的耕地土壤,面积达33.25万亩,分为4个亚类,12个土属,32个土种。红壤是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总面积达179.57万亩,分为5个亚类,13个土属。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面积为16.97万亩,分为4个亚类,9个土属。此外,还分布着一些其他类型的土壤。
关键词:
仙游县
土壤
土壤类型
内容
一、水稻土
水稻土是仙游县主要的耕地土壤,面积33.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11%,主要分布在东西乡平原、沿海、河谷平原和山间谷地,海拔高度10~1200米,有潴育型、渗育型、潜育型和盐渍型等4个亚类,下分12个土属、32个土种。
(一)潴育型水稻土
面积13.169万亩,占水稻土面积的39.6%。土壤肥力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它包括乌泥田、灰泥田和潮沙田等3个土属。
乌泥田土属 面积2781亩,占水稻土面积的0.84%,其土壤肥力最高,保水保肥性能最佳。有机质大于2.5%,是土壤发育的最高层次。主要分布在赖店、榜头、城东等村庄附近的门前或丘陵缓坡地带的开阔冲田,呈小片状分布。
灰泥田土属 面积86617亩,占水稻土面积26.1%。包括有5个土种,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2~3%,保肥供肥性能好,属旱涝保收田,主要分布在度尾、大济、龙华等地的洋面和山垄交接低洼处。
(二)渗育型水稻土
本亚类面积19万多亩,占水稻土面积的57.6%。是水稻土中最大的亚类,分布广,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有。普遍存在瘦、薄、沙、粘、酸、旱等障碍因素,属中低产田类型。它有黄泥田、红土田、紫泥田、白土田和沙质田等5个土属。
黄泥田土属 面积17.92万亩,占水稻土面积的53.9%。它有乌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灰黄泥沙田和黄泥沙田等5个土种。几乎到处都有分布。
其他土属 有红土田、紫泥田、白土田和沙质田等4个土属。面积很少,耕层浅薄,肥力低,是低产田。
(三)潜育型水稻土
面积9286亩,占水稻土面积的2.8%。有青泥田和冷烂田2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山区乡村和度尾、大济、龙华、赖店等地的山垅或低洼地段,渍类严重,酸性大,土质糜烂、寒冷,潜在肥力高,供肥性能差,是县内主要低产田,但一经改造,作物产量可成倍提高。
(四)盐育型水稻土
面积1489亩,主要分布在枫亭辉煌、海安、海滨等3村。有盐斑田和埭田2个土属,4个土种。土壤潜在肥力高,但含盐份高,冬季土壤会返盐。作物产量不高。
二、红壤
红壤是仙游县分布最广的土壤,面积达179579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5.17%,分布遍及全县,在海拔200~700米的丘陵山地。境内红壤有红壤、粗骨红壤、黄红壤、暗红壤和红土5个亚类、13个土属。
(一)红壤亚类
面积1307961亩,占红壤总面积的72.8%,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的西、北部丘陵地带。在自然植被下,土层呈酸性反应,土层厚度在几米至几十米。有酸性岩红壤、中性岩红壤、泥质岩红壤、堆积性红壤和侵蚀性红壤等5个土属。其中酸性岩红壤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植被复盖较好,腐殖质层较厚,呈核状或粒状结构,结持力松散,土壤润或湿润,适宜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中性岩红壤次之,侵蚀性红壤,水土流失严重,心土层裸露,利用率差。
(二)黄红壤亚类
面积203932亩,占红壤总面积11.4%,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山地带,一般海拔在700~1000米,是红壤向山地黄壤过渡型的土壤。土层厚度多在1米以上,表土层呈黄棕色,结持力较松散,植物很多,土壤较湿润,肥力较好,有机质含量多在3%以上。有酸性岩黄红壤、中性岩黄红壤和泥质岩黄红壤等3个土属,其中酸性岩黄红壤面积最大,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三)红土亚类
面积29104亩,占红壤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山区及度尾、大济、龙华等11个乡镇。是由红壤母质经人工开垦利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熟化的耕作层,其肥力随着人为耕作而差别。有红泥土和红泥沙土2个土属。其中红泥土分布较广,面积最大,在海拔150~
7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其普遍存在“旱、瘦、薄、酸”等障阻因素,是经人工垦殖的一种旱地耕作土壤。土壤肥力和熟化程度因耕作情况而异。
三、赤红壤
又称砖红壤性红壤,面积1697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坡和台地。成土母质多由花岗岩风化形成,是南亚热带红壤向砖红壤过渡的中间土壤。土层深厚,呈砖红色,质地粘重或疏松,呈酸性反映,土壤肥力中等,有赤红壤、黄色赤红壤、粗骨赤红壤和赤土等4个亚类,9个土属。
(一)赤红壤亚类
面积95217亩,占赤红壤面积的56.1%,分布在县境中部、东南沿海低丘和台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层一般只有几厘米,有机质含量多在2%以下。本亚类有酸性岩赤红壤、基性岩赤红壤、泥质岩赤红壤和侵蚀赤红壤等4个土属。
酸性岩赤红壤 面积40555亩,占赤红壤面积23.9%,分布在赖店、龙华、城东等镇。土壤质地较松,蓄水性能差,淋溶强烈,养分含量不高,多为马尾松林地。
侵蚀赤红壤 面积只有1143亩,零星分布在仙枫公路两侧。因植被遭破坏或人工采石,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剥离,利用率低下。
(二)赤土亚类
面积62080亩,占赤红壤面积的36.6%,主要分布在海拔150米以下的东南丘陵和木兰溪中游两岸的台地,是由赤红壤经人工长期垦殖熟化而成的。耕层呈灰色,质地沙壤至重壤。普遍存在“旱、酸、瘦、薄、粘”等障碍因素。有赤土、黑赤土和赤沙土等3个土属,其中,赤土和赤沙土面积最大,是平原、沿海区的主要旱地,经精耕细作,产量稳定。
四、黄壤
面积160794亩,占土地总面积5.87%,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由于山高、日照短、湿度大,土色呈黄色,土层腐殖质较丰富。有黄壤和黄泥土2个亚类,3个土属,其中酸性岩黄壤面积153319亩,黄泥土只有2226亩,是山区主要旱地。
五、其他土类
有紫色土、草甸土、盐土和潮土等4个土类。紫色土面积35910亩,主要分布在象溪、石苍、游洋等地,植被为人工林或针阔叶林;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或低凹地带,面积28217亩,腐殖层深厚,植被以禾本科草本为主;盐土和潮土面积很少,主要分布在枫亭沿海和木兰溪、枫慈溪两岸地带。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