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地震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4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地震活动
分类号:
P315.5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位于东亚新华夏系巨型构造第二隆起带和南岭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的交汇处,有多条构造断裂贯穿全县。这些构造大多是深切地壳的深大断裂,在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都曾有过活动,导致地表发生高低升降形变和温泉地热出露,是地震孕育的地质背景。历史上有多次造成灾害性的地震,其中明万历三十二年的强地震是记录中最严重的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仙游县也发生过多次有感地震。
关键词:
仙游县
地质
地震活动
内容
仙游县处东亚新华夏系巨型构造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和我国南岭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的东端。新华夏系的长乐—南澳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斜贯本县沿海及内陆;南岭巨型纬向构造带的漳平—仙游断裂带在本县分成南北两列,分别横贯游洋小沽—莆田、东圳水库木兰溪干流及其南岸诸山。此外,仙游县还有3~4条北西向张性及张扭性断裂与上述两大构造体系互相交切、复合、干扰改造,使地质构造变得异常错综复杂。上述所有构造大都是深切地壳的深大断裂,它们不但在地质历史时期有过剧烈的活动,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升降幅度的活动,因而导致了我县多处温泉地热出露及地表发生高低升降形变,这都是地震孕育的地质背景。
据历史记载,从宋治平四年(1067年)至民国26年(1937年)的870年间,仙游共发生过有感地震数十次,其中造成灾害性的地震是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发生的强地震。震中在莆田乌坵屿附近(东经119.5°,北纬25°),震级8级,震中烈度9度,仙游县烈度7度。明《兴化府志》载:“夜地大震,自南而北,树木皆摇有声,棲鸦皆惊飞,城崩数处,城中大厅几倾,乡间房倾无数,有伤人者。初十日夜又震,乃传连震十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仙游县有感地震共发生过80多次,其中,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附近发生7.6级地震,仙游烈度为4~4.5度。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