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2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社会宣传
分类号: D261.5
页数: 4
页码: 704-7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2005年莆田市在社会宣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莆田市开展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并推动了德育工作示范校和学生社会实践点的建立。他们组织了各类活动来宣传先进事迹和榜样人物,并编写发行了《莆田市文明市民读本》一书。
关键词: 莆田市 宣传工作 新闻导向

内容

一、思想道德建设
  1991年,协同市教育局拟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建立榜头、江口等7个学生社会实践点、10所省级德育工作示范校,牵头组织“张奇事迹巡回报告会”,推动岗位学雷锋和军民共学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年,会同市文明办编写发行《莆田市文明市民读本》一书。
  1992年,做好《雷锋精神在福建》第五集的征集工作,协助组织“厦门鼓浪屿好八连”来莆巡回报告,开展学张奇、林春霖、郑培峰等先进事迹活动。1993年与团市委、市教育局等联合开展“两史一情知识竞赛”、“家家爱莆田,人人兴中华”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国情、省情、市情宣传教育。
  1994年,组织部分典型人物深入农村、工厂、学校等作巡回事迹报告,其中海军某部军官李建新、郭宗信见义勇为的事迹引起海军党委与省委的重视和肯定。
  1995年,开展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等活动;宣传全国“拥军模范”蔡银治、新时代“红嫂”陈淑春等先进人物,推出市医院等先进群体;举办“学雷锋、学先进、建三德、树新风”10多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树立和宣传一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湄洲湾北岸还通过开展评选“十个十佳”(十个优秀党支部书记、十个好公仆、十个优秀教师、十个优秀青年、十个优秀企业家、十个状元大户、十个文明户、十个好媳妇、十个好公婆、十个好丈夫)活动,树立学先进、赶先进的风尚。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放心店”等活动,全市有100多个执法单位、服务行业建立优质服务承诺制。
  1997年,在宣传刘嘉喜、林秋贵等一批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美德爱心个人典型的同时,推出莆田县电力公司、常太镇洋边村等一批艰苦创业和树立新风的集体典型;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围绕“满意服务、情暖兴化”和“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塑造莆田市民新形象”、“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等活动,推进“三德”建设。
  1998—2000年,以纪念周恩来和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35周年等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教育。2001年,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引导公民增强信用意识;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工作;组织举办“反对邪教、崇尚文明”图片巡回展览。
  2002年,开展“希望工程”、“送温暖”等公益活动;组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市巡回报告;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以及“公民道德建设”读书等活动;倡导第四次市党代会提出的莆田“六种精神”,即文献名邦重教兴学精神、闽中游击队红旗不倒精神、建设东圳水库团结协作精神、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精神、田径之乡拼搏争先精神、莆田人勇闯天下精神,并结合“知我莆田、爱我莆田”活动进行市情县情乡情教育。
  2003年,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手段,编印《市民行为规范通俗读本》,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组织观看大型话剧《人民的谷文昌》先进事迹宣传片,召开座谈会、组织专场报告会等,学习和宣传谷文昌精神;制定并下发《市委宣传部关于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六个机制”有关思想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爱我中华,振兴莆田”、“清正之歌”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举办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先进事迹报告团,编辑出版莆田市社会公德先进事迹宣传材料《平凡之星》。
  2004年,制作、播放市民行为规范连载电视专题片,组织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运用公益广告、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开展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结对“济困助学”、“送温暖”工程等道德实践活动。是年,全市有320多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结成对子,帮助特困家庭650多户、特困学生700多人;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和孝亲敬老教育现场会;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件纳入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形成市、县(区)、校三级联防机制。
  2005年,抓好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示范点建设,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首批1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莆仙戏公民道德现代小戏展演活动”、“爱祖国、爱福建、爱莆田”主题宣传教育;组织“爱我莆田”大型文学采风活动。
  二、企业文化建设
  1992年,召开全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参加企业“双基”教育验收、企业社教读本学习的轮训。1996年,市委宣传部企业宣传科成立,并成立全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建立省、市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32个;举办骨干企业书记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培训班;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对10家商业服务企业进行专题检查和跟踪报道;指导7家企业参加全省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经验评选活动。
  1997年,开展“双优”评选活动,全市获省“双优”的优秀单位2个、优秀个人5名。2001年,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创建胜利路中段“无假货示范街”,首次表彰42家市级“文明商店”。同年5月,在市电信公司召开莆田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表彰1999—2000年度市“双优”企业和“双先”基层政研会(首届)和1999—2000年度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
  2003年,召开全市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与《经济日报》共同举办“莆田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建市20周年理论研讨会;出台《建设“诚信莆田”行动大纲》,开展“诚信莆田”建设活动;在全市30个参赛行业中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召开全市“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座谈会和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签订新一轮竞赛协议;莆田电视台、莆田海关、莆田商检分别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75家企业被评为市首届文明诚信企业。
  2004年,开展创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活动,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编辑《企业之歌》歌曲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莆田移动电信公司被授于“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有5家企业被授予“福建省放心店”6家企业被授予“莆田市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店”,19家企业荣获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20人获市,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召开莆田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四次年会,表彰2001—2003年度省“双优”企业、“双先”基层政研会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邀请著名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战略专家贾春峰教授作企业文化专题讲座;编辑出版《求索》《企业之声》图书,其中《求索》一书收集全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共40篇,后者收集全市12家企业的主题歌曲。
  2005年3月,授予莆田电信分公司等5家企业为“全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4月,在莆田市烟草公司召开莆田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5次年会,表彰2003—2004年度市“双优”企业和“双先”基层政研会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企业视野》;在全市商贸企业评选中被评为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店;组织新闻记者、作家深入企业进行采风,宣传介绍企业的成功经验和企业文化发展的情况。
  三、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1991—1995年,全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主要以黑板报、墙报、专栏等为主,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996年,在涵江区召开全市建立乡(镇)、村(居)“宣教委(站)”经验交流会,推广典型做法。至年底,全市有90%的乡镇和70%的村(居)建立“宣教委”和“宣教站”;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共送书82500多册下乡,组织剧团下乡演出8200多场次,70多支电影队下乡优价巡回展映2000多场优秀影片;举办科技讲座70多场、农技培训班80多期;以市委命名的首批四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规范村(居)黑板报建设,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的覆盖面。
  2001年,宣传首批1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编印宣传折页;召开全市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现场会,推广城厢区改宫庙为文化活动中心典型做法。2002年10月,出台《莆田市村级春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在秀屿区召开全市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秀屿区文化中心、城厢区文化进宫庙、仙游县读书社等做法。
  2003年,组织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学校与建有宣传文化中心的宫庙开展共建互帮活动,推动各“宫庙”、“文化宫”成立腰鼓队、“十音八乐”等民间文艺团体。是年,规范宫庙文化中心“八个有”的标准:有一处4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室、有一间阅览室、有一块6平方米左右的黑板报、有一个宣传阅报栏、有3种以上的报刊杂志、有300册以上的藏书、有一台电视、有一座演出舞台。
  2004年,在仙游召开全市第二批村级春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仙游现场会,表彰全市首批村级春风宣传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完成第二批364个村级春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任务。
  2005年,命名第二批1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第三批村文化中心280个。年底,全市建成780个村级“春风宣传文化中心”。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人物

雷锋
相关人物
张奇
相关人物
林春霖
相关人物
郑培峰
相关人物
李建新
相关人物
郭宗信
相关人物
蔡银治
相关人物
陈淑春
相关人物
刘嘉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贾春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