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1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捕捞
分类号: S97
页数: 3
页码: 386-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渔业的捕捞情况,其中包含海洋捕捞、渔港建设。
关键词: 莆田市 渔业 捕捞

内容

一、海洋捕捞
  1991年,境内有渔船6686艘,机动渔船4981艘,海洋捕捞产量达37581吨。
  1992—1993年,经过渔船的技术改造,提高和增强水产内部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水产部门在湄洲乡下山渔船技改取得成功,鼓励渔民筹集资金,对渔船改型加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1994年,全市投资2000万元,改造和新增200马力以上渔船100多艘。
  1995年,全市海洋捕捞坚持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前提,加强海洋渔场休渔期的宣传和管理,发动渔民进行渔船技术改造,推广先进作业工具,开发外海渔场,推广夏汛、冬汛生产领域和发展远洋渔业。是年10月,市水产局水产开发中心与印度尼西亚材源帝集团签署共同开发印尼渔业资源的远洋渔业合作项目。是年,莆田县新发展大马力钢质渔轮7艘,改造和新购置300匹马力以上单拖作业渔船40多艘,组织60艘大马力渔船开发闽东北渔场及台湾北部渔场,组织15条流刺网作业渔船开发澎、钓鱼场。是年,莆田市组织2艘渔船赴马绍尔共和国群岛远洋捕捞,生产金枪鱼60吨,产值60多万美元。
  针对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的情况,1996年市水产局把发展外海、远洋渔业作为海洋捕捞生产的主攻方向,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实行外延发展与内部挖潜相结合,提高海洋捕捞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是年,投资400多万元,改造大马力渔船150多艘,添置先进作业工具,扩大外海生产能力。莆田县南日乡组织4条渔船往连云港生产。水产部门采取“堵”与“疏”相结合,在控制定置作业规模的同时,发展沉网捕虾、推广流动张网,开发虾类、头足类和中上层鱼类资源,提高捕捞产量。是年,组织一艘渔船赴贝劳海域生产。
  1997年,市水产局组织120多艘单拖或兼作对拖渔船往闽东北外海生产,40多艘拖网渔船往粤东渔场生产。推广疏目拖网后使渔船单产提高,同时还发展笼捕作业400个。
  1998年,海洋捕捞生产呈现新的生机。组织渔船到海南、汕头等渔场生产。湄湄洲、南日等地有150多艘渔船到海南等渔场生产,比上一年增加80多艘。同时,有80多艘渔船到闽东外海渔场开发鲐鱼参鱼,拓展新渔场,开发新资源;调整作业结构,改革渔船生产方式,推广投资少,效益好的笼捕作业、流钓作业。全市笼捕作业单位385个,年劳力净收入1万元,流钓作业1700多个单位,年劳力净收入1万元—3万元。通过技术改造,组织灯诱船13艘投入,人年均净产值2万元。
  1999年,海洋捕捞通过调整作业结构,开发新渔场、新资源。是年,往粤东生产的渔船75艘,往闽东北等渔场生产的渔船100多艘。同时,灯光鱿鱼缯、流刺网、疏目拖网等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全年捕捞鳗鱼苗产值达2000多万元。
  2002年,市水产局清理海洋捕捞渔船508艘,普查32个渔港,建立一港一档案。同时,建设渔业岸上船上救助体系,新建平海、山亭2座渔业安全网通讯岸站,更新南日、湄洲2个岸站的通讯设备,推广具有安全救助功能的90系列渔用无线电话机110部,修建湄洲鹅尾山和南日大峤山航标2座。
  2003年,执行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计划,安排43.5万元专项补助资金,拆解9艘渔船(主机动力合计1304.90千瓦)。是年,全市海洋捕捞产品产量达13.16万吨,实行伏季休渔制度,落实海洋捕捞零增长的国家控制目标。
  2004年,市水产部门引导渔民把开拓捕捞空间与保护渔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优化捕捞结构,作业区域从沿海近海捕捞发展到现在的外海捕捞和远洋捕捞,作业船只从小吨位、小马力发展到大吨位、大马力渔船和钢质渔轮;捕捞技术从过去凭经验、重体力的作业发展到卫星导航、半球通讯等先进的机械化作业。是年,全市通过应用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外海渔船105艘,发展灯诱船10艘,并开拓粤东、东海、闽东北等渔场。同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约12.90万吨,比增1%。是年,执行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市水产局推进换发新版捕捞渔船证工作,全市已累计年审换发新证560本。编报并落实减船转产工作计划。检查登记渔船工作,检验渔船710艘,新注册登记61艘。当年还加强渔业安全通讯体系建设,年检、新办渔业电台执照133本,推广“90”系列对讲机47部,渔业安全网4个岸站工作正常。通过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和场所,提高平均单产和作业时间,产量有所增加,全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3.1万吨,增长1.5%。已拆解报废渔船4艘,申报减船转产捕捞船99艘。是年,全市海洋捕捞产品产量达13.25万吨。
  2005年,发放鳗鱼采捕证430本。审批捕捞许可证523本,收回被拆解的渔船捕捞许可证60本,实行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拆解报废渔船60艘。邀请省专家为捕捞人员传授先进实用水产养殖技术,捕捞技术。是年,全市海洋捕捞产品产量达13259吨。
  二、渔港建设
  莆田市现有渔港35个,渔船7281艘。35个渔港中,2005年前,已批准立项的渔港23个,其中:一级渔港1个、二级渔港5个、三级渔港17个。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