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技术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12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技术改造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2
页码: 318-3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2005年,莆田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发展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2001-2005年,技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轻纺、食品、机电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享受优惠政策支持。
关键词: 莆田市 行业管理 技术改造

内容

1991—1995年,境内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30亿元。传统工业鞋革业从单一的麻底鞋生产发展为集运动鞋、注塑鞋、硫化鞋、皮鞋及鞋材等系列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路子;高新技术产业电子行业从电子表等低档产品提升为石英谐振器、液晶显示器、彩色传真机、IP电话等高档产品生产;新兴的石化行业从小、散、乱的无序状态,通过佳通轮胎斜胶胎、半钢胎、全钢轮胎的技改带动,整体行业规模、产品档次、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境内出口创汇的一大增长点;生物工程和医药行业经过不断的新药开发,技术、资金、设备的引进,蓄势待发,发展成为境内潜在的一支柱产业。
  1996—2000年期间,境内安排技术改造投资30亿元,实际完成37.9万元。投资在万元以上的120个技改项目峻工投产,实际投资额20.5亿元,年新增产值28.1亿元,创税利6.2亿元。传统的制鞋、食品工业、工艺美术行业经过技改、生产工艺日趋先进,产品结构呈系列化、高档化,成为莆田经济发展的支柱。大型企业才子集团、雪津啤酒集团、华港米业技改后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雪津啤酒集团、三路鞋业集团公司、中茂、东亚、才子等发展为集约化生产经营。全市工业结构开始从轻型为主向轻、重协调发展转型。
  2001—2005年,境内完成技改投资75亿元,超计划17亿元。五年间,境内技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以制鞋、纺织、服装为主的轻纺工业,以啤酒、罐头、水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和以汽车、摩托车配件、电子元器件为主的机电工业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整合、重组、优化内部技术资源,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新建雪津啤酒、华丰鞋业、三江化工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形成新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如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落户莆田,带动境内石化产业的迅速崛起。2005年境内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产值比2000年增加4.5倍。境内技改享受优惠政策1亿多元,其中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和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在设备引进中,分别一次性减免关税6000万元、1900万元。在全国、全省同行业引进设备项目,首家享受减免关税的企业。中茂集团、新威电子的技改项目也得到外贸部门的项目贷款贴息支持。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