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检验检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10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检验检疫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4
页码: 256-2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口岸管理检验检疫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等。
关键词: 莆田市 口岸管理 检验检疫

内容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
  1993年3月,莆田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商检局)开始接受进出口商品报验。1994年检验28927批,货值48242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1.8倍。两年共为辖区企业节省需到外地报检的往返费用1600余万元。1995年,商检局坚持“以质取胜”的外贸战略方针,对进出口食品、出口鞋类、出口商品包装、进口商品四道进行质量把关。对出口量大的食品类坚持定期、定员、定责驻厂检验。对食品、鞋类、包装企业坚持分类管理,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对出口商品包装坚持批批检验,取缔出口纸箱面层使用质量差、档次低的茶板纸、瓦楞纸。对装运价格昂贵的出口烤鳗冷冻集装箱加强质量监管,责令一企业对制冷有故障的集装箱换箱装运,避免企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配合有关部门,对城区九家批发商、六家大商场的进口彩电、空调、化妆品进行抽检。为仙游罐头厂解决蘑菇罐头生产中的氧化菇问题,帮助商业冷冻厂解决基地设点、防疫加工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年共检验进出口商品30860批,货值50235万美元;其中不合格出口商品343批,不合格进口商品14批,索赔7批,退货7批。
  1996年,出口鞋类自检一次不合格率从上年的36.2%下降到22.2%,价值鉴定出证145批次、调价20批次,出证价比原报价降低84万美元。价值评估12批次,评估价比原报价降低390万美元。微生物实验室、罐头实验室、化检实验室、纸箱实验室建成投入运作。是年,被国家口岸办评为1994—1996年“结对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先进单位”。1997年,进口机电设备报验147批、进口钢材检验45批、进口车辆检验22辆、出口机电设备检验74批、完成20个项目的评估工作。价值鉴定141批,出证64份,价值2003万美元。进口残损鉴定1批次,索赔金额6.75万美元。开箱检验进口废弃物36批、655吨。帮助20家企业获得卫生注册,3家企业获得生产出口纸箱质量许可证,指导11家出口生产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998年,完善大宗出口商品鞋类生产企业和出口包装企业的分类管理,完成全市百余家出口鞋类生产企业质量分类管理复查工作,对出口纸箱生产企业实行专厂专号专用制度。促进企业生产上规模、工艺上等级、管理上水平、质量上档次。建立农副产品食品实验室和鞋类检测中心实验室,有7个课题被列入福建局(国家局)计划的科研、制标项目。是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六届省级“文明单位”。2000年1月,启用检验检疫新单证,实施“先报检、后报关”新通关机制。6月,上线试运行CIQ2000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全年完成报检18706批。是年,将实验室检验检疫技术工作、传染病监测体检、国际旅行预防接种、技术开发服务及机关后勤服务等辅助性职能移交给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承担。鞋类检测中心取得CIBLAC认可,新建HIV抗体初筛实验室,通过国家局组织的考核验收。加强出口服装、鞋类、机电和陶瓷的批次管理,在辖区内规范生产批号编写。做好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咨询工作,与27家企业签订认证咨询协议,帮助11家企业取得认证。
  2001年,重点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由煤炭实验室和农副产品食品实验室合并为的理化微生物实验室,经过APLAC专家的鉴证,通过CCIBLAC的审核。承担的科研制标项目《出口罐头检验规程——玻璃容器》通过国家局组织的专家审定。累计帮助29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7家企业建立HACCP体系。48家企业实现电子报检,41家企业实现产地证电子签证,实现与省内各口岸的电子转单业务,取消换证凭单,加快放行速度。逐步调整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把检验检疫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过程,加强前期监督和后续管理,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全年共检出不合格商品28批、金额49万美元,不合格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08%,索赔2批进口烟胶。是年,被授予“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对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及皮革制品加强偶氮染料检测,以应对欧盟可能实施的对偶氮类染料的禁令。对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进口橡胶和出口轮胎依托工厂检测力量把关。免费为企业开通自助电子报检系统,辖区内有58家企业安装电子报检、产地证电子签证企业软件。对协丰、荔丰两家鞋业公司开设绿色通道,对华丰鞋业实施便捷通关举措,研讨设立审单中心,负责处理不实施下厂检验的报检单证,简化手续,加快通关。推广原产地标记保护,帮助常太牌、书峰牌、萩芦牌3种莆田枇杷产品获地理标志证书,帮助云敦牌服饰、国圣牌酱菜、沃特牌运动鞋和卡朱米牌时装4种产品获原产国标记证书。是年,筹建国家鞋类检测中心。2003年2月,仙游检验检疫办公室对外开展业务。是年,开展“非典”防制,参加市“防非”指挥部交通检疫组和口岸防非工作,完善和修订《在出入境船舶发现非典疑似病人的处理方案》等应急预案,并进行实战演练。探索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通过试行设立审单中心、启动电子审单快速放行系统,签证周期由原来的3至5个工作日缩至半个工作日。国家鞋类检测中心于7月初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三合一”(实验室扩项评审、计量认证和验收)考核。检测部门承担全省出口鞋类1000多个样品型式实验,累计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检测试验4000项次,是上年业务量的6倍。是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2004年,全国首个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暨国家级鞋类重点实验室于4月在莆田检验检疫局成立,理化微生物实验室也通过CNAL的扩项评审和监督审核,可开展检测项目80项,覆盖农副产品、食品、鞋、服装等领域。国家质检总局于9月批复同意在莆田秀屿筹建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2005年,筹建林木检疫实验室、开展秀屿港区周边林害本底调查、跟踪和技术指导等措施。10月,莆田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验收,11月投入使用,12月,莆田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成为全国可直接对进口美国阿拉斯加州原木实施熏蒸处理的唯一地方。
  二、动植物检疫
  1993年,对秀屿港卸载的2船7.2万吨进口小麦和2.8万吨进口原糖进行质量检验。1995年,对出口量大的食品类货物坚持定期、定员、定责驻厂检验,严格按照HACCP和GMP进行管理。在活鳗、烤鳗国际市场大滑坡的情况下,开展鳗鱼噁喹酸检测工作,检出11家鳗场出口鳗鱼噁喹酸残留超标。是年,检出不合格出口食品64批,货值75.9万美元,其中罐头56批328.13吨,水产品3批11.98吨,农副产品5批12.69吨。检出不合格进口粮食1批3.99万吨,出具索赔证书。是年,由莆田商检局检验人员首次登船查验检验在秀屿港卸下1船美国NO.2黄玉米。
  1996年,加强检验出证的规范性,依托实验室,提高自检比例和检验质量,重点对罐头、鳗鱼等大宗出口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全年检验出口罐头952批15146.6吨,检出不合格罐头4批55.44吨;检验出口烤鳗261批3898.96吨,检出不合格烤鳗13批103吨;检验活鳗出口195批496.34吨,检出噁喹酸超标12批160吨。1997年,检验出口食品1703批19941吨,货值10539万美元。检出一次性不合格47批511吨,最终不合格9批70吨,货值14.6万美元。查出150吨活鳗、40吨烤鳗、61吨蘑菇罐头安全卫生不合格。1998年,商检部门帮助烤鳗、罐头生产企业建立质保体系,着重加强对客户反映较大的罐头伤疤罐、形态、杂质及烤鳗卫生指标等把关。1999年,对烤鳗微生物指标、活鳗噁喹酸与盐酸土霉素残留、输出罐头外观缺陷、脱水蔬菜二氧化硫残留、蛋制品疫情进行调查,指导帮助鳗场开展对日登记工作。是年,境内有4家烤鳗厂通过国家局组织的评审,并向美国FDA注册,同时对烤鳗盐酸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开展检测工作。2000年,组建食检——动植检协作科,检疫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口1899批2336万美元,入境76批186万美元。检验进口食品82批9498吨,446万美元。检出不合格的出口批次有罐头6批、蛋制品11批、蔬菜类6批、烤鳗2批、琼脂3批、冷冻章鱼1批。
  2001年6月,境内被允许继续加工对日出口偶蹄动物产品。是年,美国FDA专家来莆检查中茂烤鳗厂的工作。是年,对8艘来自疫区的入境船舶进行检疫,查获并封存来自韩国、日本的猪肉和牛肉共126千克。2002年,成立专门小组对急需的药残项目进行检测。7月,帮助辖区内华闽公司对日本进行试验性活鳗出口。是年,封存来自疫区的牛、猪肉制品80千克。2003年,查封来自疫区的牛猪肉33艘次、1928千克。是年,帮助三峰、东源、兴和3家企业及配套的26家养鳗场重新获得对日本出口烤鳗产品的资格。11月,3家企业恢复烤鳗生产。帮助莆田罐头公司生产的“水仙花”牌肉类罐头通过新加坡农业兽医局官员的检查验收。是年,检验出口枇杷52吨,出口到加拿大度尾文旦柚22吨,新增检验出口啤酒、冷冻花蛤肉等。2004年,为鳗鱼企业培训100多名卫生质量监督员,10名专职检验员。是年,恢复对日本烤鳗出口7872吨9086万美元。帮助7家鳗场获得对日本、对韩国出口活鳗的资格。引导蛋制品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加强鸭场防疫和疫病监测等工作,在省内率先放行国内部分地区禽流感疫情发生后的禽类产品出口。检验检疫鉴定9艘45.87万吨进口转基因大豆和2艘5.2万吨进口小麦的工作。是年,检出不合格货物126批5811万美元。截获来自疫区的禽蛋、肉类36艘次,查封肉类4185.5千克,禽蛋6337枚。2005年7月,莆田鳗鱼被暂停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帮助辖区内3家烤鳗企业在第4季度恢复对口出口资格。完成参加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的276名台胞通关检验检疫工作。是年,检验检疫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1402批4441万美元;检验检疫出入境植物及其产品4708吨27402万美元。
  三、卫生检疫
  1995年,为仙游罐头厂解决蘑菇罐头生产中的氧化菇问题,帮助商业冷冻厂解决基地设点、防疫加工技术落后等难题。
  1996年,建成微生物实验室、罐头实验室、化检实验室、纸箱实验室。1997年,查出150万吨活鳗、40吨烤鳗、61吨蘑菇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1999年,对194批货柜1.2万吨进口废物进行检验鉴定,杜绝洋垃圾入境。2000年,对来自登革热疫区的集装箱、货物实施卫生处理。在对美国进口的遮蓬胶带纸的木质包装检疫查验时,截获危害性滑刃线虫和腐生线虫一批。是年,监测出入境体检人数5164人次,实施预防接种5848人次,发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例。
  2001年,在对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EVA塑料粒的木质包装实施检疫时,首次截获二类有害生物——松材线虫。检疫监管来湄洲岛进香朝拜的中国台北2批384名妈祖信徒。监测体检传染病工作,发现澳抗阳性925例、梅毒阳性41例、肺结核阳性5例、艾滋病阳性2例。2002年,组织开展湄洲岛本底调查及鼠疫日常监测,在境内布点39个,进行实蝇监测。在入境货物木质包装、进口原木检疫中,截获不同类别害虫4批次。在对3759人次出入境人员检疫时,检出入港旅客携带的莲雾中的桔小实蝇1批次,从禽蛋中检出禽流感抗体阳性1批次,从美国入境的原木中和集装箱中分别检出小蠹种(幼虫)1批次和赤谷盗活虫1批次,从中国台北入港的木箱包装中检出拟松材线虫1批次,从马来西亚入境的外轮食品舱中检出一类危险性害虫菜豆象和其它类害虫米象、锯谷盗各1批次。2003年,在防“非典”中处理一入境台轮上的7名发烧病人。首次在出入境交通工具上截获一只啮齿动物雄性黄胸鼠。在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多种疫病和病毒携带者1062人次。6月,完成湄洲岛全年媒介生物本底调查。9月,在秀屿港区开展2003—2004年度本底调查工作。捕获媒介生物2590只。2004年,截获动物疫情2批2种,截获植物疫情11批99种,医学媒介生物超标1艘次。开展船舶鼠患检查9艘次,查处外籍船舶违法行为4次。完成秀屿口岸本底调查,捕获12542只媒介生物,在全国首次发现捕获福建库蠓和尖嘴库蠓。2005年,从美国阿拉斯加的集装箱原木中,截获乳白蚁原活虫;在从俄罗期进口原木检疫中,截获云杉八齿小蠹成虫和天牛科幼虫等活虫;从对加拿大进口一批铁杉板材的集装箱中,发现活的蜘蛛,并从板材上截获到小蠹科活成虫。是年,出入境人员体检5873人次、预防接种5250人次。开展血清金标法快速检测肺结核,检出肺结核病例43例。发现各类病例2346人次。检出HIV阳性人员3例,梅毒7例,病毒性肝类7例。从入境集装箱中截获医学媒介生物3批次56只。在对出入境船舶检测中发现疫情疫病7艘次、6种、11种次。检疫出入境集装箱12491标箱。检出大豆一类疫情1批、二类的18批、三类的21批,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113种416批;首次截获致倦库纹44只、骚扰阿蚊1只、家蝇2只、谷盗1只。是年,检验检疫出境货物67158批次137868万美元;入境货物3782批次、货值36158万美元;出口货物的批次、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0.39%、0.65%;出口退货12批38.25万美元;检验检疫出口最大国美国货物33559批67334万美元,分别是出口业务总量的49.97%和48.84%。检验检疫进口香港货物2986批13674万美元,分别占进口业务总量的78.95%、37.82%。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