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数字通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8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数字通信
分类号: TN914.3
页数: 7
页码: 218-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数字通信的情况。其中包括光纤数字通信、数据通信等。
关键词: 莆田市 电信 数字通信

内容

一、光纤数字通信
  (一)农话光纤数字通信网1991年5月,莆田至仙游四芯光纤电缆竣工,全长39.7千米,开通480条电路。这是继莆田开通数字程控电话、跨入数字通信时代之后,莆田首次使用光纤数字通信。
  1992年,市邮电局的光纤数字通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开通莆田至黄石、笏石、忠门,笏石至灵川等光纤电缆传输电路。
  1993年,莆田至涵江、华亭,涵江至石庭、梧塘、萩芦、白沙、庄边、笏石、黄石,笏石至东庄、秀屿,笏石至北高、东峤、埭头、平海等地,陆续开通光纤电缆通信。
  1994年,市邮电局购入19部光电传输设备,以增加莆田、涵江、石程控电话母局与模块局之间的中继电路,购进19部光环路载波复用设备,增加市郊用户线。
  1995年,市邮电局再次购入一批光环路传输设备,增加用户电路,满足用户的装机要求,尤其是远距离电话用户连直接接入程控交换机的要求。是年,市邮电局建成以莆田、涵江、笏石为枢纽,以光纤电缆为主要传输媒介的、纵横交错的农话传输网。至年末,市邮电局农话光缆长度为346皮长千米。
  1996—1998年,境内电话本地网光纤数字通信有较快的发展。至1998年,中继光缆已达779.6皮长千米,接入网光缆187.7皮长千米,市话、农话中继电路实现光纤数字化。1998年末,市邮电局的光缆为1204.8皮长千米,其中市话光缆为151.5皮长千米,农话光缆为1053.3皮长千米。各程控电话交换点之间的中继电路数字化,电话本地网数字中继电路已达16792路。
  是年,境内35个行政村使用光缆,接入网光缆为187.7皮长千米。
  2005年末,境内国内长途光缆419皮长千米,其中省际光缆134皮长千米、省内光缆285皮长千米,中继光缆1177.34皮长千米,是1998年的1.51倍,已有21209.46纤芯千米,接入网光缆9921.41皮长千米,是1998年的52.86倍,光缆铺设到342个行政村,是1998年的9.77倍。
  (二)宽带光纤数字传输网(计算机、电脑信息光纤传输网)
  2002年前,境内(不含仙游,下同)光纤宽带用户不多。2003年,已发展16992个光纤用户。2004年,达到20432户。2005年末,新增光纤用户5216户,达25648户。
  二、数据通信
  (一)数据网与业务种类
  1993年8月,市邮电局引进加拿大北方电信公司小型分组交换设备,开办公众数据通信业务。12月,市局再次购入84个节点和36个节点的2套分组交换设备,扩大分组交换网的容量,同时成为福建省数据通信网的组成部分。
  1994年3月,市邮电局建立莆田、涵江、仙游3个节点,开通分组交换网,直接并入中国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在向用户提供数据库检索、计算机联机通信业务的同时,还提供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电子号簿等3种新业务。8月,引进美国达科公司数字数据设备(DDN)分组交换网容量达700个节点、146个端口,增加笏石、郊尾2个节点,开通公用数字数据网。年末,莆田、涵江和仙游数字数据网可通达全国688个城市和区乡。
  1996年1月,市邮电局开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业务。是年,市邮电局还完成分组交换(AM2)扩容和数字数据网(D
  N)扩容2项工程,市局、仙游、涵江及江口等地增设AM分组交换机,市局拥有208个端口,仙游、涵江、江口各增加84个端口。是年,湄州、忠门、秀屿、西天尾等开通数字数据网(DN)。
  1997年5月,市邮电局为莆田市工商银行建立数字数据(DN)节点,容量为48个端口。12月30日,市邮电局开放网上查询电话资费业务,这是本省首家开办便民业务。
  1998年4月,省边防总队利用邮电帧中继网络建全自动化办公系统。5月,全省开放N—ISDN(窄带)专用网,主要面向个人用户、商业用户以及单位用户。7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运用邮电分组交换网,组建全省性的防汛抗旱通信网。至年底,境内分组交换端口为886个,其中数字数据端口732个,语音信箱容量9000个,市局数字数据网中继电路270条。
  1999年7月,协助全省交警系统组建全省交警计算机内部网。
  2000年10月,境内宽带互联网建成投产并对外开放,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总容量为972个,DDN节点机,端口容量为1652个。
  2001年,境内FR网络(即帧中继网)扩容并提速,容量由原来的128个端口扩大到256个端口,传输速率由原来的最高128KB/S,提高到2MB/SDDN节点机端口容量增加到1918个。
  2002年,DN网全网扩容,节点机端口容量21,02个,是2000年的1.3倍,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总容量降为940个。
  2003年,境内互联网初步建成准电信级网络,宽带用户22503户,163拨号业务日渐衰退。DN节点机端口量达到最高峰,为2330个。
  2004年,数字2M直接传输逐步向党、政、军及金融系统等专线接入主流技术。分组交换节点机总容量降至884个,DN节点机容量降到1926个。
  2005年,FR/ATM网络日臻完善,先进的FR及数字2M更受用户欢迎,其业务快速发展,分组交换DN业务呈现萎缩。
  (二)资费
  1993年7月,数据通信实行的资费标准为:安装调测费,同步1000元,异步400元;初装费按市内电话标准收取;月租费按市话普通专线标准收取;长途用户入网所需要的长途专线,每月按长话分级基本价目1500分钟收取;端口基本费,按不同速率分别月收200元—800元;通信费同城0.10元/分,国内0.20元/分,国际0.87元/分。
  1994年调整后,电子信箱收费标准为:开户费,已是分组网的用户140元,不是分组网的用户240元;通信费、信箱使用费每月40元;存储费,存储时间不足30天的,免收存储费,超过30天的,每天每千字收0.20元。数字数据电路市内KBIT/s实行优惠价格,速率在4800BIT/S及以下的,每路每月600元;最高的为256KBIT/S,每路每月7680元。
  1996年1月,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业务资费标准为:开户费每户100元,基本费:电话拨号入网600元/月、限40小时通信量,300元/月、限20小时,超过部分按每小时20元计收;通过分组交换网600元/月,不限通信量;通过数字专线入网,按不同速率分为1600元/月、4800元/月等。法定假日、休息日与非假日的21:00—次日07:00按通信量减半计算。国内传真储存转发业务资费标准为:开户费每户100元,月使用费200元,通信费按市话或长话资费标准X80%计算,报文存储费30天内免收,30天后每天每千字符收取0.20元;9月20日,因特网信息服务费和其它数据通信业务处理等实行的收费标准:制作费每页(不超过50K)600元,存储费每页每月40元,动态、图象、声影音、三维设计等受理时面议,租硬盘每兆每月40元。
  1997年1月1日,数据通信的资费标准为:本地DN电路不收初装费,以64KBPS的宽带为基数作为一条电路计算,当用户同时租用多条电路时,每条给予的优惠:5条—10条,优惠15%,10条—20条,优惠20%,21条—30条,优惠25%,30条以上,优惠30%。6月1日开始,用户在电话网加装数据终端传递数据,一次性缴纳并机登记费100元,分组交换数据业务增加包月制收费方式。7月30日,语言信箱收费办法规定:开户费每户10元,月租费按信息存储量收取;通话费,用户直接进入语言信箱系统进行留言或取留言,按市话或长话资费标准收取。12月,福建省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的业务资费标准是:设备接入费下浮20%,即每号4000元,月使用费每端口50元,通信费按本地网或长途通信网资费标准收取,用户终端代维费每月10元。
  1998年3月1日,试行新的信息服务资费标准,169信息消费用户继续免收开户费、信息费和信息网基本费,169网建企业虚拟专网用户,根据网络规模,可予以20%以内的优惠,169网电子信箱的资费,开户费每户10元,月使用费每户20元。8月1日起,降低租用国内帧中继业务资费标准,每条PVC电路月租费按期CIR值所对应速度DN电路月租费的40%收取。9月14日,执行新的电子数据交换网资费标准:开户费每户100元,信箱新用户每月40元;平台信息传送费,国内通信每千字节
  0.20元,国际通信每千字节0.80元;存储费,存储时间在30天以内的免费,超过30天,每千字节每天收0.20元。年底,实施政府上网工程,资费给予优惠,属于纯数据库接入的免收基本费,属于非纯数据库接入的基本费按现行资费标准的30%计收。
  1999年4月16日,多媒体通信网(简称169网)开通2年来,网络运行良好,但未开放账号,用户免费使用。5月,省管局开放169账号用户,同时取消169公用账号,取消主叫号码使用GVEST等免费账号上网权限。7月1日,根据电总制定的169账号资费标准,制定境内收费标准:开户费50元,网络通信费0.03元/分钟,最高限额为50元。7月5日,对新开放的全球帧中继业务收费作出规定:来去业务按规定的帧中继业务资费标准收费。由国家电总与英国CONCERT公司结算。各局业务收入仍沿用国际专线的结算办法。7月13日,对境内交警计算机内部给予优惠:免收交警系统帧中继业务的初装费并给予3个月的免费试用期;给予交警系统月通信费10%的优惠,若遇国家调整有关资费,优惠方法另行通知。12月14日,出台曙光家庭上网工程新的资费标准:曙光专线电话费采用的是限时包月制,每月30元,限时120小时,超过部分按实际通信费收取。学校使用的曙光DDN专线每月800元只限64KBPS,超过64KBPS速率的资费按照以64KBPS的资费为基数,线性叠加后,再优惠20%;即:(N—1)0.8X800+800;N为64KBPS的倍数。
  2000年2月28日,执行ADSL宽带业务资费(试行)标准:ADSL终端设备费2500元/台,ADSL终端设备的租金260元/台;ADSL业务资费:拨号上网的169网和163网的开户费均为100元/户,终端调测费均为50元/户,网络使用费+通信费169网用户为250元/月,163网用户为600元/月,专线上网的169网和163网的开户费各为100元/户,终端调测费均为200元/户,网络使用费+通信费均实行包月制,按不同速率分档计收,“曙光”用户ADSL专线业务的业务资费打7折。
  2001年1月21日,集团公司调整帧中继业务(FR)资费标准:工料费为300元/每端(不分国际、国内、营业区内、营业区间、不分速率);调测费为300元/每条PNC电路,每端端口月租费不分国际、国内及营业区内、营业区间,统一按端口速率进行收费,64KBP/S为260元/月、128KBP/S为300元/月、256KBP/S为400元/月、384KBP/S为450元/月、512KBP/S为500元/月、768KBP/S为650元/月、1MBP/S为750元/月、2MBP/S为1000元/月;临时用的国内帧中继业务实行端到端收费,只收取工料费、调测费、端口费、虚电路月租费,不再向用户加收任何其它按月收取的费用;虚电路(PVC)月租费和租用中国港澳台及国际帧中继费用另有规定。6月1月,支持教育系统“校校通”工程建设,决定开放校校通上网业务,专线业务可采用宽带IP网、ADSL、帧中继、DN等各种接入方式。其资费为:一次性费用500元(不区分接入方式,不包含用户终端设备),使用费含线路通信费和网络使用费,按半年制收费方式。
  2002年1月16日,电信集团公司制定中国宽互联网虚拟专用网(多协议标记)交换方式(CHI-NANETMPLS/VPN)业务资费标准(试行):一次性收取安装调测费500元/每端口,通信费根据用户采用DN、FR、ATM、数字电路等接入方式,按相应电路标准收取。6月18日,采用DDN、FR、ATM数字电路作为电子商“179”业务接入方式,规定按相应电路本地网营业区内的电路资费标准收取通信费。
  2.VPN网络使用费均对用户接入的国内VPN端口收取。
  (三)业务量
  1991—1992年,初期业务量不多。
  1993年末,境内数据通信用户仅有6户。
  1994年,分组交换用户为54户,电子信箱用户4户。
  至1995年,境内数据通信有较快的发展,年末,分组交换用户达231户(莆田182户、仙游49户),电子信箱27户(莆田21户、仙游6户),DN用户15户(莆田13户、仙游2户)。
  1996年末,境内分组交换用户395户、DDN用户76户、传真计费用户329户。
  1997年底,境内分组交换用户496户、传真计费用户283户。
  1998年末,境内分组交换用户549户、传真计费用户223户、电子信箱用户49户、DDN用户664户。
  2000年末,分组交换用户达547户、DDN用户820户、出租本地数字2M电路171条(含2MB/S及KB/S电路)帧中继63个端口。
  2001年,DN用户增加到1102户、分组交换472户、出租本地数字电路160条、帧中继104端口。2002年,DN用户1137户、分组交换451户、出租本地数字电路141条,帧中继达156个端口。
  2003年,DDN用户1265户、出租数字电路增至271条、分组交换略降为300户、帧中继上升到178个端口。
  2004年,出租数字电路及帧中继349条和199个端口。受2M和帧中继业务影响,分组交换和DN业务量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228户和952户。
  2005年,出租数字电路及帧中继分别为489条和236个端口,DN为972户,分组交换滑到165户。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