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固定电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固定电话
分类号: TN916
页数: 9
页码: 203-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固定电话的情况。其中包括长途电话、会议电话、、市内电话、农村电话、小灵通电话等。
关键词: 莆田市 电信 固定电话

内容

一、长途电话
  (一)业务
  1991年,市邮电局所辖各支局所,开办长话业务的,可开办国际电话业务。
  1993年,开始办理大陆至中国台湾受付和信用卡电话业务。是年,市邮电局开办国际电话“108”业务和自动信用卡业务,开放的国家有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荷兰、菲律宾、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荷兰,开放的地区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1994年,仙游县长途台的“113”、“173”服务台并入市邮电局服务台。
  1995年,仙游县人工半自动长话归并市邮电局接续和处理。同时,市邮电局出口的人工电话由福州电信局长途台接转。
  1996年,执行新的《国内公众长途电话业务规程》,1985年颁发的长话业务规程同时废止。11月,市邮电局撤销人工长途台,长话登记业务并入福州电信局长途台。
  1998年,除公用电话外,境内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电话可申请800业务,是年,与中国台湾开办800业务。
  1999年,境内电信部分开通即中国—新西兰800业务、中国—新西兰全球800业务(VIFN)、中国—新西兰电话卡业务、中国澳门—中国电话卡业务、以色列—中国电话卡业务、中国—比利时VIFN业务、中国—瑞典TEL2公司VIFN业务。4月,开放泰国—中国的电话卡业务。
  2000—2005年,长话业务借助智能网不断完善与发展。
  (二)资费
  1991年,延用1987年的分级价目资费,且规定市邮电局发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电话,每分钟收人民币11.00元,呼入电话附加费每次11.00元。1993年末,市邮电局开放国际电话“108”业务,基本收费时间为3分钟,不足3分钟按3分钟收费,超过3分钟按实际通话分钟计算。
  1994年9月,国际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话资费增加50%。调整后,境内发至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话为每分钟收人民币16.50元,呼入电话附加费每次收人民币16.50元。
  1995年1月31日零时起,节假日及夜间挂发的长话,实行半价收费。
  1996年2月10日开始,长话附加费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每分钟再增加0.2元,(即每分钟0.4元)增加的部分专项用于农村电话建设。9月起,调低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电话资费。是年12月,长话特级由12级简化为3级。调整后,省内互通的长话,每分钟为0.6元。省外互通的长话,则按空间距离在800千米以内的,每分钟0.80元;800千米以外的,每分钟1.00元。同时,取消拨发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电话附加费。
  1997年开始,用户在国家特定假日拨发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电话,按资费标准的80%收取。
  1998年1月1日起,拨发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电话实行分时段计费办法。
  2000年3月11日,执行信息产业部出台《关于IP电话业务资费标准的通知》,通话费维持现行资费标准,即:国内长途电话资费为0.30元/分钟,国际长途电话资费为4.80元/分钟;中国港澳台电话资费,香港、澳门至中国台湾为2.50元/分钟。
  2001年1月,执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出台新的国内长话、国际及中国港澳台电话优惠办法,具体是:优惠时段为0:00—7:00,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优惠幅度为6折;优惠办法适用于普通电话,全国智能网,各省(区市)本地智能网及智能平台上开放的密码记账卡业务。3月,省通信管理局、省物价委调整固话资费中规定:国内长途电话附加费予以取消。
  (三)业务量
  国内长途电话1991年底,市邮电局长话业务量为215.6万次,挂发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去话为20.64万次。1993年,市邮电局长话去话业务量811.2万次。1994年,市邮电局长话去话1288.3万次,其中自动有权用户去话有1250.9万次,占97.71%,半自动和人工接续的电话占2.9%。1995年,市邮电局长话去话1774.2万次。1996年,全市去话业务量3088.7万次,1997年为4463.9万次,1998年5155.5万次。1999年,全市长途通话为4513.5万次,2000年降到948.8万次。2001年,全市国内长途通话增加到5626.6万次。2002—2005年,全市国内长途业务通话次数在6000万次以上。
  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 1993年,全市去话业务量21.15万次,1995年为28.26万次,1996年72.99万次。1997年,全市境外去话业务量增加到79.93万次。1998年为153.03万次,其中中国港澳地区去话99.72万次。1999年,境内国际长途通话次数降至25.3万次,中国港澳台长途通话次数降到71万次。2000年,境内国际长途通话次数达45.7万次,中国港澳台长话总次数上升到96.5万次。2001—2005年,国际长途通话次数保持在45万次以上,中国港澳台长途通话次数稳定在82万次以上。
  二、会议电话
  1996年以前,电话会议采用模拟通信。1997年,境内会场的会议电视终端经2Mb/s(数字)传输通道与安装在福州电信枢纽的会议电视多点控制设备相连接,构成省内会议电视骨干网。是年,境内电视电话会议资费实行优惠,30分钟—60分钟,优惠50%;60分钟—120分钟,优惠60%;120分钟以上,优惠70%。1999年,境内开通交互式电话会议。4月,境内交互式电话会议业务的试行资费标准:开户费100元/户,消号费为50元/次。会议主办方付会议基本租用费、主叫通话费和消号费,会议参加者付拨入终端的通话费。8月,电信总局制发交互式会议电话业务资费标准(试行)。会议接入费按参加会议的用户方数以及会议时间长短分为以下6个等级。2000—2005年,境内仍然使用交互式会议电话,其资费标准不变。
  三、市内电话
  (—)业务1990年12月,境内开通12288门日本产的F-150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其中市母局8288门,涵江模块局3000门,江口、湄洲模块局各500门,固定电话开始进入数字通信时代。1991年8月,仙游6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开通使用。境内开办用户长途直拨业务及10多项新服务项目,电话号码由5位升为6位。1992年,梧塘镇所属用户电话、萩芦乡的部分用户电话先后接入涵江程控模块局,渠桥镇的用户电话接入市局程控母局,平海乡用户电话用24路特高频传输,部分用户电话接入湄洲程控模块局。
  1993年3月,南日岛至湄洲开通36路无线传输,该乡用户电话接入湄洲程控模块局。5月,黄石新开通数字程控交换机1500门,笏石、忠门、灵川各开通500门。9月,莆田至涵江6芯光缆,莆田至西天尾150对电缆投入使用,西天尾用户电话接入市局程控母局。
  1994年,相续增开13个模块局:东庄1500门、秀屿1500门、凤凰山6000门、华亭500门、石庭2000门、东峤500门、灵川1000门、鉴前6000门、埭头500门、西天尾1000门、赤溪2000门、梧塘1500门、新度1000门。还有程控扩容,分别是:市局母局5000门,总容量为13288门;江口分局7000门,总容量为10000门;江口扩容2500门,总容量为3000门。涵江、笏石模块局改为母局。3月,莆田、仙游程控电话联网。是年,市邮电局开办“168”电话声讯服务台。8月28日零时起,境内(含仙游)电话网号码由6位升为7位。
  1995年10月1日零时,市邮电局开通“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月,又有7个邮电支局程控电话模块局扩容,忠门、黄石各4500门,华亭、灵川各2500门,东峤、埭头、东庄各1500门。12月,凤凰山程控扩容6000门,总容量为12000门,由模块局改为母局。是年,境内(含仙游)开通程控电话母局5处,模块局27处,总容量129788门,长途交换总容量5666门,电话用户65919户。
  1996年10月,新增5个模块局,开通西安制造的“SP30”程控电话交换机。其中南日岛、白沙、北高为1024门,萩芦、平海各992门。是月,市邮电局推出分期付款装机业务。12月,有5个邮电支局模块局扩容,其中忠门、江口、石庭、西天尾各1000门,新度2000门。
  1997年4月,市邮电局推行“电话预约装机”业务,分别在城厢、涵江、笏石分局设立电话预约受理点。
  1998年9月,市邮电局开通“983”记账式智能电话卡业务,在大中专院校、部分中学高中部学生宿舍和医院病房安装专用话机,免收初装费、月租费、工料费、手续费,通话费率按市话、农话、长话资费标准执行。是年,市邮电局在市政街道安装IC卡电话机亭。
  1999年2月,境内开通市、县环保局安装“96605”环保服务电话。6月,开办“121”电话咨询气象有偿服务业务。是月,启用“12345”政府热线的专用号码。是年,海头模块局开通使用,容量为7440门。
  2000年,又建成2个母局3个模块局。1月,白沙5184门母局和庄边5976门模块局投产放号。6月,天九湾4196门模块局开通。7月,大洋模块局3664门和新县模块局6016门同时开通。8月,江口本部11692门母局、东埔5496门模块局同时投产。
  2001年,再次开通1个母局4个模块局。1月,东庄本部母局8532门,竣工投产。3月,新溪1008门模块局建成使用。6月,新度9763门、山亭3888门、月埔4152门,3个模块局同时接入运行。10月,开放的“179”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利用179语音电子商务平台开展17989电子证券、17987电子彩票、17967电子报税、17960电子缴费等各种电子商务交易型业务。
  2002年8月,又有5个模块局相继竣工,分别为石室模块3960门、新梅模块3064门、72套模块2520门和信辉模块1144门。12月,开通青山模块局,容量为3972门。2003年4月,秀屿区政府1200门模块局建成使用。6月,市政府模块局和陡门模块局完工投产,其容量分别为1000门和3024门。
  2004年4月,北磨3756门模块局建成投产。
  至2005年12月,境内有2个汇接局、6个母局、43个模块局,53个程控电话网络点,遍及城乡、山区、沿海和海岛。(二)资费1990年,重编市话等级,莆田、仙游同列6级局,月租费不变。12月,实行新的市话资费标准,莆田、仙游实行复式计费制月租费,至1995年不变。
  (2)合用电话、同线电话副户每户每月按规定收取列名费。
  (3)同线电话(指同线异号的同线电话)基本月租费按普通电话基本月租费的80%计收。
  (4)本资费表中未包括的其他业务的收费标准按包月制标准办理。
  1991年12月,提高初装费标准:工商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用户电话,每部4000元,行政事业单位及私人住宅用户电话,每部2500元。
  1993年,出台市内电话选号收费标准,所选取号码为后尾1位—6位,收费标准为:选最后1位收取10元—100元,选取最后2位收取100元—300元,选取最后3位收取300元—800元,选最后4位收取800元—2000元,选取最后5位收取2000元—5000元,选取最后6位收取5000元—10000元,所选取的号码后2位、3位、4位、5位、6位数分别由同一个数字组成的,市话选号费,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0%。6月,调高初装费标准:工商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用户电话每部4500元,行政事业单位及住宅用户电话每户3000元。
  1995年5月起,市话初装费下调,工商企业用户电话每部3600元,行政事业单位及私人住宅用户电话每部2400元。9月起,取消市话营业区和基本营业区域服务半径的规定。10月,市话初装费的分类作调整。调整后的一类用户包括具有企业性质或具有经营性质的各类工商企业和单位、个体工商户、住宅兼办公场所、业务生产场所的用户;二类用户包括党政军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类学校等非经营性办公电话、住宅电话,驻福建省的外交机构、三资企业,按国内同类用户的收费标准执行,不再收取外汇兑换券。
  1996年1月1日,执行新修订的市内电话规程,安装公用电话不收取装机工料费、手续费和月租费,取消3分/1分制和分级收费的办法,改为按区内和区间两种收费办法。3月,市邮电局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将境内的公用电话联成一体,计费工作由主机机房统一计算,然后传至各计费器显示。12月,市话通话费由每3分钟收0.08元,提高到每3分钟收取0.15元。本地网营业区通话费按每3分钟0.15元收取,本地网区间通话费按每分钟0.40元收取,同时取消市话月租费上浮20%的地方附加费和按市话月租费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是月,简化电话初装费收取标准后,将工商企业(含个体户)用户电话、行政事业单位和私人付费住宅用户电话合并为一个档次,执行同一收费标准。调整后,市话初装费每部收取3000元。
  1997年2月,境内电话网交换机容量达11.3万门(不含仙游4.65万门),开始按照10万门—20万门标准档次收取电话基本月租费,甲种用户为11.60元,乙种用户为18元,中继线每对为36元。
  1998年1月,租用市话用户中继线用于移动通信的月租费为1000元,用于其他开放业务的为600元。3月,市局降低电话初装费,每部收取2000元。同时开放“主叫号码显示”功能,每户每月收取6元。
  1999年1月,境内电信部门对环保“96605”公益服务电话给予优惠。2月,取消本地网营业区内、营业区间地方附加费;固定电话初装费,市、县(区)执行同一标准。3月,境内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标准定为每3分钟0.20元,拨打政府热线的费用,按本地电话通话费标准收取。9月,对部分电信资费下调,规范固定电话装移机工料费的收取标准,标准高于300元/线的,降到300元/线以内,标准低于300元/线的,维持不变。
  2000年4月,境内电话交换机容量27.3万门。是月,调整固定电话(含小灵通)选取号费标准。是年,市电信公司出台电话信息服务资费标准。2001年3月,调整本地电话基本月租费和固定电话资费。本地网营业区内电话(市话)计费单元为首次3分钟计费,以后每1分钟计费1次;首次3分钟资费标准0.20元,以后每分钟资费标准为0.10元。3月21日零时起上网通信费调整为0.02元/分钟。6月,取消市话和农村电话初装费等政府性基金项目。10月,制定《179电子商务业务资费标准(试行)》,利用179语音电子商务平台开展17989证券、17987电子彩票、17967电子报税、17960电子缴费等各种电子商务交易型业务。
  2002年1月,出台家家e业务资费标准。6月,对电子商务提供商179业务资费又作出新规定,按相应电路本地网营业区内的电路费标准收取通信费。8月,出台168和17979的资费标准:全省各地用户打168产生的通信费按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标准收取,取消原有“168信息费包月制”,全省各地拨打17979(VPDN)业务所产生的电话费按照上网通信费标准收取。
  (三)业务量
  1991年,境内市话用户4439户,长途有权直拨用户3033户,公用电话76户。1993年,境内市话用户1.30万户,其中长途有权直拨用户1.22万户,占市话用户的93.9%,公用电话为414户,并开始向乡(镇)发展。专线用户93户。1995年,市话用户3.18万户,专线用户254户。年末,农村用户增加到1646户。1996年后,市话用户逐年增长,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特别是1998年后增幅更大。1998年底,境内(含仙游局,但不含农话和公话下同)市话用户4.42万户。1999年,市话用户为5.62万户。2000年达8.53万户。2001—2005年,境内市话用户稳定在12万户以上。2001年,境内市话用户增加到12.51万户,2002年为13.67万户,2003年为14.61万户,2004年底为14.97万户。2005年,为14.56万户。
  四、农村电话1991年,境内农村自动电话451户。1992年,境内已通电话的行政村351个,占总数的38.91%。1993—1994年,已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为442个和624个。1995年,境内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762个,占83.92%。1996年,农村通信线路以光纤电缆为主,电缆、无线电接入为辅,并对采用光缆进村的,每村补贴20万元,电缆进村的,每村补贴5万元。10月,市邮电局推出农村电话装机分期付款业务。是年,境内建成22个行政村电话点(莆田17个、仙游5个),电缆进村的,共补贴110万元。1997年,境内市又建成44个行政村电话点(莆田32个、仙游12个),采用光缆进村的4个,电缆进村的40个,共补贴300万元。1998年末,境内已通电话的行政村883个,占总村数的91.2%。还有85个行政村未通电话。是年,光缆进村,每村补贴25万元,电缆进村,每村补贴8万元。2000—2004年,市电信公司加快村村通电话进程。2005年,境内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达99.65%,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
  1986年8月开始,莆田、仙游实行计时通话制。计时制的资费除按月收取区内通话月租费外,区间通话30千米以内每分钟收取0.10元,30千米以上每分钟收取0.20元。区内用户月租费分甲乙两种:甲种用户每月每户6.50元(自动局)和5元(人工局),乙种用户18元(自动局)和15元(人工局)。1993年12月,市邮电局调整农村长话过线费收费标准,大洋、新县、埭头、南日岛、石城、平海、秀屿等支局长话过线费每分钟收取0.25元,其它支局所收取0.15元,程控电话模块局不另收费。1996年2月,农话初装费按市话初装费标准收取,界外线路建设费每千米收300元。通话费的标准为:区内(指本乡镇)通话每次3分钟收0.10元,区间通话每分钟收0.40元。6月,农话月租费调整到5万—10万门电话机械容量档次收取:甲种用户基本月租费收9.6元,乙种用户基本月租费收15元,中继线每对收45元。12月,农话初装费与市话一样调整为一个档次,执行同一收费标准,且与市话相同。通话费调整为:区内通话每3分钟收0.15元,区间通话每分钟仍为0.40元,取消农话过线费的收取项目。1998年3月,境内农话初装费也降为2000元。4月份,对境内贫困乡(镇)的电话初装费下浮30%。1999年2月,取消本地网营业区内、营业区间电话地方附加费;固定电话初装费,市、县(区)执行同一标准,即农村电话初装费每部500元,并允许各地电信局下浮20%;长途电话附加费由每分钟0.20元降至每分钟0.15元。3月,境内营业区内通话费标准为每3分钟0.20元,月租费的计费等级和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9月,境内固定电话装移机工料费的收取标准,标准高于300元/线的,按300元/线以内收取;标准低于300元/线的,维持标准不变。2000年4月,农话固定电话月租和选号费与市话固话同时调整。2001年6月,取消市话和农村电话初装费等政府性基金项目。
  2005年末,莆田电信已建成雷山和涵江2个汇接局,凤凰山、溢华、江口、东庄、笏石、白沙、枫亭、仙游城关8个母局,以及天九湾、郊尾等45个模块局,有53个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点。
  五、小灵通电话
  1999年底,“小灵通”系统在仙游枫亭镇建网试验。2000年10月,在莆田市区、仙游城关和涵江城区开通放号,用户8009户。2001年,境内“小灵通”用户38299户;2003年126652户;2005年为211960户。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