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用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用事业
分类号: F294.1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公用事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供水、燃气、市内交通等。
关键词: 莆田市 城市建设 公用事业

内容

一、供水
  1991年,全市2家供水单位(即自来水公司和供水厂),铺设自来水管道161.85千米,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市用水户数20535户,用水人口27.6万人,日供水11.05万吨。全年城市供水完成供水量1100万吨。1998年,莆田市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对市区314家用水大户进行控制管理,提倡节约用水。2000年,城市供水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8万吨,用水普及率96.2%。是年12月,莆田市第二自来水厂一期3万吨/日改建工程开工,2001年2月竣工。至2005年,莆田市城区有水厂5座,日供水总量20万吨。投资850万元用于自来水管网铺设、维护和消防栓建设,新发展用水户6999户,改造一户一表5652户;管道长度482千米,年节约用水67万吨。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99.5%,二次供水水质平均合格率98%以上,城市供水普及率96.57%。
  1992年6月,组建莆田市自来水公司,下设第一、二自来水厂。其中,第一水厂日供水规模为1.5万吨,第二自来水厂规模为3万吨,水源取自东圳水库,水质符合国家Ⅱ级标准。至2002年,莆田市自来水公司发展用水户3248户,已安装并纳入收费的2746户,办理一户一表制改造的有1808户,并铺设管网长41.12千米;市自来水公司当年各项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产值提高1.18%,产量提高1.53%,成本提高7.47%,亏损下降47.07%,水质综合合格率提高0.4%。2004年,第一水厂改(扩)建,是年8月竣工投入生产。
  二、燃气
  1991年,莆田市液化气供应公司一个储配站负责经营、管理全市区的液化气市场。至1998年,有12个液化气储配站。2000年以后,相继在湄洲岛、南日岛建成液化气储配站,并建成一座具备为10万户罐瓶能力的自动罐瓶站——莆田燃气公司城厢混气站。
  2001年,莆田市编制《莆田市燃气专业规划(2000—2020年)》,确定优先发展管道天然气、合理发展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供气方案。是年2月,福建省莆田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建设莆田管道燃气工程项目;2002年9月,开始建设基础性配套工程,于2003年11月建成一座供应量为2.33万吨、供气规模13.5万户的城厢区液化石油气气化混气灌瓶站。2003—2004年,莆田市液化气供应公司、涵江四通液化气公司、西天尾兴安液化气公司三家公司因设备老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原因相继解散、关闭。2004年9月,莆田市人民政府授权市建设局与莆田燃气公司签订《莆田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合同》,准许由莆田燃气公司依法统一投资建设和经营莆田市行政辖区内的管道燃气,经营期限为30年。
  三、市内交通
  1991年,仙游县公交交通公司拥有营运线路4条,固定资产400多万元。1993年迎接建市10周年,莆田市公共交通公司采取“公司出一点、银行贷一点、职工助一点、厂家欠一点”的办法购置中巴客车8辆。是年7月21日,莆田中心城区开通第一条由兴化宾馆至八十亩的公交线路,即“1路车”。至1997年6月,开通市区线路10条,新增中巴客车113辆。至2000年,市区在册公交车辆165辆,运行线路15条,客运总数1929万人次,行驶里程1041万千米。2004年11月,莆田市人民政府颁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05年,公交营运线路网长度为220千米,拥有营运车辆169辆,开通线路16条;其中市区11条、市郊5条,运营线路网长度105千米,客运量1780万人次。至2005年12月,新增12辆豪华型大客车、14辆中巴客车,开通3路凤凰山公园至涵江区政府、8路市政府至莆田学院、9路凤凰山至黄石三条公交线路。此外,还进行荔园路片区首末站0.7公顷用地报批手续的办理工作。投入资金420万元,建设荔城路西侧市地税大楼前的停车场,并于5月投入使用。是年,投资90万元建设、维修公交停靠站。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