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5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城市建设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6
页码: 125-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城市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市政建设、公用事业、城市绿化等。
关键词: 莆田市 城市建设

内容

第一节 市政建设
  一、道路
  1991—1995年,修建后巷街、府前路等9条街、路。1996—2000年,修建荔城路、新梅街等31条街、路。2001—2005年修建文献路、月塘街等17条街、路。
  二、桥梁
  1991年后,随着城市路网建设的发展,改(扩)建许多桥梁。其中,主要的桥梁有3座。
  仙游兰溪大桥 是仙游县城重要出入口之一,1995年10月开工,1998年2月竣工。桥梁总长212.64米,宽27.7米,桥跨布置为54米+64米+54米的三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仙游唯一一座三孔展翅中承式钢管拱桥。大桥的建成,使鲤城老城区与鲤南新区及鲤南工业园区连成一体。
  岳公大桥 是莆田中心城区通往沿海乡(镇)的重要通道,2002年11月18日开工。2003年10月1日,岳公大桥左幅通车;2004年3月28日,全桥桩基建设提前完成,整个工程于7月18日竣工。工程总造价5737万元,桥长622米,跨径60米,全桥采用全预应力箱梁结构。
  阔口桥 是市区通往湄洲岛方向的要道之一,为分离式大桥,于2004年改建通车。桥梁总长113.72米,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板,下部利用旧石墩接高。主跨为净跨径99米的钢管砼下承式系杆拱,净矢跨比为1/5,净矢高19.8米;桥面横梁为钢筋砼工字梁;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板式预制结构,湿接缝联结;桥面铺装为0.1米厚的C30防水钢筋混凝土。
  三、广场
  凤凰山市政广场 始建于1990年初,地处凤凰山公园前,占地约21000平方米,是莆田市区主要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中心,是1991年全市唯一的市民广场。
  市政府广场 是境内最大的机关开放式广场绿地,2001年10月动工,2004年1月建成,面积7公顷。投资1600多万元,其中绿化投资500多万元。广场设有喷泉、鹅卵石道路等配套设施,并按照Ⅱ类避难所建设要求,完善各种设施。
  莆田文献路步行街 东起北大路口、西至新街口,包括鼓谯楼小广场,总长609米。2001年10月29日开工,2002年1月26日竣工,完成电力、通讯、燃气、自来水、雨水、污水等13类84条地下管线的埋设,改造14幢建筑物14000多平方米的立面,铺设25000平方米的花岗岩石层,以及施工建设雕塑喷泉、园林绿化、灯箱广告、花台、坐椅等50多个项目。
  天九湾广场 地处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占地约2公顷,东南两侧靠324国道,西侧靠北大路,北临下磨溪。2005年12月动工,投入资金约6600万元,其中拆迁征用约6000万元、建设投入资金约600万元。铺设约7000平方米的硬地供市民健身、娱乐活动,并设有服务部、公厕、花架、坐凳等。同时,在广场四周种植大量的凤凰木、腊肠树、榕树、柳树、鱼尾葵、中东海枣等树木。
  涵江高新科技广场 位于江口高新科技园内,占地5.4公顷,投资1500万元。“以绿兴园”,种植龙眼、荔枝、银杏、木棉等乔木2000多株,灌木1万多平方米;铺植草坪2.5万平方米。设有露天舞台、音乐喷泉、文明宣传栏、灯光夜景;其中广场上的喷泉随音乐节拍舞动,照明灯、景观灯、露天舞台地板上的飘带灯变幻出15种图案,且大多采用LED以降低能耗。
  至2005年,全市建成天九湾广场、重竞技馆前广场等10多处广场。
  四、路灯
  2005年11月,莆田电业局将市中心城区及35个乡(镇)路灯的管理职能移交莆田市建设局管理。是年12月起,先后投资2亿多元完成荔港大道、城港大道、东园路、东圳路、荔涵大道、福厦路、荔城大道、胜利路、学园路等道路照明建设。
  五、污水处理
  1991年,境内市政的污水体系不健全。1993年编制《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市区排水工程规划》,将莆田市区的污水划为中心城区和涵江两个片区。是年,投资3.8万元进行排污出水工程的改建,下水道的户普及率超过74.6%;至1998年,莆田市城市污水管道总长110.49千米。1999年10月1日,莆田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2002年5月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该污水处理厂被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授予“全国先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称号,污水处理厂工程被中国市政工程协会评为2004年度“市政金杯示范工程”。2005年,全市配套污水管网长度为206千米,有污水提升泵站6座。服务范围包括城厢区、荔城区、西天尾工业园区、涵江区、赤港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约60平方千米的区域。
  第二节 公用事业
  一、供水
  1991年,全市2家供水单位(即自来水公司和供水厂),铺设自来水管道161.85千米,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市用水户数20535户,用水人口27.6万人,日供水11.05万吨。全年城市供水完成供水量1100万吨。1998年,莆田市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对市区314家用水大户进行控制管理,提倡节约用水。2000年,城市供水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8万吨,用水普及率96.2%。是年12月,莆田市第二自来水厂一期3万吨/日改建工程开工,2001年2月竣工。至2005年,莆田市城区有水厂5座,日供水总量20万吨。投资850万元用于自来水管网铺设、维护和消防栓建设,新发展用水户6999户,改造一户一表5652户;管道长度482千米,年节约用水67万吨。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99.5%,二次供水水质平均合格率98%以上,城市供水普及率96.57%。
  1992年6月,组建莆田市自来水公司,下设第一、二自来水厂。其中,第一水厂日供水规模为1.5万吨,第二自来水厂规模为3万吨,水源取自东圳水库,水质符合国家Ⅱ级标准。至2002年,莆田市自来水公司发展用水户3248户,已安装并纳入收费的2746户,办理一户一表制改造的有1808户,并铺设管网长41.12千米;市自来水公司当年各项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产值提高1.18%,产量提高1.53%,成本提高7.47%,亏损下降47.07%,水质综合合格率提高0.4%。2004年,第一水厂改(扩)建,是年8月竣工投入生产。
  二、燃气
  1991年,莆田市液化气供应公司一个储配站负责经营、管理全市区的液化气市场。至1998年,有12个液化气储配站。2000年以后,相继在湄洲岛、南日岛建成液化气储配站,并建成一座具备为10万户罐瓶能力的自动罐瓶站——莆田燃气公司城厢混气站。
  2001年,莆田市编制《莆田市燃气专业规划(2000—2020年)》,确定优先发展管道天然气、合理发展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供气方案。是年2月,福建省莆田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建设莆田管道燃气工程项目;2002年9月,开始建设基础性配套工程,于2003年11月建成一座供应量为2.33万吨、供气规模13.5万户的城厢区液化石油气气化混气灌瓶站。2003—2004年,莆田市液化气供应公司、涵江四通液化气公司、西天尾兴安液化气公司三家公司因设备老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原因相继解散、关闭。2004年9月,莆田市人民政府授权市建设局与莆田燃气公司签订《莆田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合同》,准许由莆田燃气公司依法统一投资建设和经营莆田市行政辖区内的管道燃气,经营期限为30年。
  三、市内交通
  1991年,仙游县公交交通公司拥有营运线路4条,固定资产400多万元。1993年迎接建市10周年,莆田市公共交通公司采取“公司出一点、银行贷一点、职工助一点、厂家欠一点”的办法购置中巴客车8辆。是年7月21日,莆田中心城区开通第一条由兴化宾馆至八十亩的公交线路,即“1路车”。至1997年6月,开通市区线路10条,新增中巴客车113辆。至2000年,市区在册公交车辆165辆,运行线路15条,客运总数1929万人次,行驶里程1041万千米。2004年11月,莆田市人民政府颁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05年,公交营运线路网长度为220千米,拥有营运车辆169辆,开通线路16条;其中市区11条、市郊5条,运营线路网长度105千米,客运量1780万人次。至2005年12月,新增12辆豪华型大客车、14辆中巴客车,开通3路凤凰山公园至涵江区政府、8路市政府至莆田学院、9路凤凰山至黄石三条公交线路。此外,还进行荔园路片区首末站0.7公顷用地报批手续的办理工作。投入资金420万元,建设荔城路西侧市地税大楼前的停车场,并于5月投入使用。是年,投资90万元建设、维修公交停靠站。
  第三节 城市绿化
  一、绿化建设
  1991年,莆田仅一个公园(即凤凰山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2平方米。道路绿化仅胜利路、文献路等几条简单的行道树,且只种植些行道树芒果和凤凰木。至1998年,城市园林绿化仍为凤凰山公园,另有由几个街头绿地。1999年,莆田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2003年,批准实施《莆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至2005年,境内建有南门荔枝公园、南湖公园、绿岛绿地、凤凰山沿渠景观带、涵江白塘公园、仙游兰溪北岸和南岸公园等城市公园。调整145.6公顷的用地开辟街头绿地,如泗华水上公园、玉湖公园。
  附:主要公园选介
  凤凰山公园 位于城厢区凤凰山麓,东圳渠道环绕周边,占地总面积16.67公顷。由企业投资建设1996年开园接待游客,1998年扩、改建。凤凰山因形如凤凰展翼而得名,又称为南山,景区内有景观十多处,其中位于凤凰山南麓的广化寺是福建著名古刹之一。凤凰山公园中部是“石室藏烟”景观,山上有古人穴居的海蚀洞多处,故称“石室岩”。园内建成动物园、旱冰场、飞机场、碰碰车场、射箭场、凤凰湖、文化长廊、福祥塔、聚昌阁、燕玉亭、跑车场、森林舞场、名人阁、老年人活动中心、科普观光果园和儿童乐园等十几个景点,设置飞机、碰碰车、旱冰、豪华转马、冲浪飞车、高架脚踏车、电动船、章鱼机、本田跑车、充气玩具、水上步行球、滑行龙、海盗船、摩天环车、欢乐飞椅等十几种游乐设备,是个公益性的综合公园。
  东岩山公园 东岩山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该山位于莆田市区西北角,隶属荔城区,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东山晓旭”。1997年,市政府决定利用东岩山所属范围及其历史文化,辟为“东岩山公园”。1999年,成为大众性的文化公园。山上有东山妈祖行宫、东山祖祠、报恩东岩教寺等古迹,还有陈经邦祖宗祠、林龙江纪念馆、天心阁和书法长廊等建筑物;“东岩山公园”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该公园总面积18.34公顷,突出山林生态,是集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涵江人民公园 位于涵江区。1997年5月兴建,规划占地面积34.6公顷,是一个集文化娱乐、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投资5000万元。公园建有内外广场、门球场、地掷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公园二期建设已完成详细的平面图设计工作,栽植各类树木5000余株,建造游园桥2座。
  龙脊山公园 位于城厢区。1997年起,按照莆田市人民政府的部署,莆田市民政局扩建原莆田市革命烈士陵园。总面积9公顷,其中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园内游览路和园林小品24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1998年和1999年,相继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新建公园南大门,新铺88级台阶,修建闽中革命史纪念馆,翻建闽中革命烈士陵园办公楼,修造革命烈士碑廊和芳名廊。1999年,闽中革命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延寿公园 位于莆田市行政中心内北面的佛脐山,占地面积14.2公顷,2004年4月15日开工建设,9月30日完工。该公园分为安静游憩区和休闲活动区,在建设项目上体现了“一水一带两线”,规划建设花木观赏园、棕榈园、主题果园、荣景园等6个园和南面西侧、东侧两处出入口。
  二、垃圾处理
  1995年前,境内的生活垃圾采取就近简易填埋的方法。随着城区的扩展,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加,城区日产生活垃圾已由250吨增至700吨。1997年,市政府决定建设大湖垃圾处理场,1997年7月16日动工,9月30日完工,并建设长1400米,路幅8米的进场道路。2001年4月,涵江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4749万元,工艺采用堆肥和焚烧相结合,负责涵江城区及周边3个乡(镇)生活垃圾处理任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2004年4月,莆田市大湖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资5397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250吨,库容量114万立方米,担负着中心城区(荔城区、城厢区)及周边乡(镇)和涵江区部分垃圾处理任务。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