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文
分类号: P331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的水系和潮汐情况。水系包括木兰溪、萩芦溪、九溪和粗溪等河流,潮汐主要是太平洋潮波动引起的协振潮。
关键词: 莆田市 自然环境 水文

内容

一、水系
  莆田市境内水系密布,溪河纵横,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7条。主要河流有:
  (一)木兰溪流域 干流总长105千米,流域面积173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13.8%,其中境内面积(三江口以上)为1688平方千米,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木兰溪发源于仙游西苑呈头隔,主河道以西北向后折横贯仙游盆地,蜿蜒而东,迂回于莆田平原中部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其中木兰陂以下至三江口感潮段26千米。河道由上游到下游渐宽,主槽濑溪段宽约150米,三江口段宽约300多米。木兰溪有8条支流,主要有(1)延寿溪,流域面积386平方千米,河长57千米,发源于仙游钟山乡林泉安,流经仙游九鲤湖、莆田常太、涵江,在三江口与木兰溪交汇注入兴化湾。集雨面积52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40万t。多年径流量4.1亿立方米。(2)仙水溪,流域面积176平方千米,河长29千米。(3)龙华溪,流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河长76千米。(4)柴桥头溪,流域面积85.4平方千米。(5)大济溪,流域面积76.7平方千米。
  据濑溪水文站资料显示:河水中年平均含沙量0.248kg/立方米,输沙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输沙量14.2kg/立方米(1999年),最小年输沙量0.87kg/立方米。年均流量32.0立方米/s,木兰溪干流上设有仙游水文站,濑溪水文站、陂头水文站等观测木兰溪洪水。仙游水文站控制河流长度为39千米,流域面积536平方千米;濑溪水文站控制河流长度72千米,流域面积1070平方千米;陂头水文站控制河流长度79千米,流域面积1124平方千米。据53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10.1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943.8毫米。最大年径流量19.10亿立方米,出现在1990年;最小年径流量4.57亿立方米,出现在1967年。木兰溪现受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农药污染,水污染较为严重,其中南北洋河网及感潮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呈有机污染类型水污染,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区域性特征。
  (二)萩芦溪流域 为境内第二大河流,干流总长60千米,集雨面积709平方千米,(其中福清境内46.6平方千米),发源于仙游县游洋乡兴山村,自东北向东南经莆田庄边、白沙、萩芦至江口兴化湾入海,年均径流量4.13亿立方米,已经建有中型东方红水库,控制集雨面积为63.3平方千米。支流有三叉河溪,河长26千米,流域面积80平方千米。
  (三)九溪和粗溪 分别发源于仙游凤山、象溪山,两溪流至永泰梧桐合入大樟溪。莆田市境内的九溪流域面积174平方千米,河长41千米。粗溪流域面积259平方千米,河长50千米。
  枫慈溪流域 流域面积136.2平方千米,河长30.8千米。
  沧溪流域流 域面积61.1平方千米,河长18.3千米。
  福清龙江溪流域经福清市境入海,其在莆田境内流域面积为58平方千米。
  二、潮汐
  (一)潮波
  莆田沿岸的海潮振动大,主要是太平洋潮波动引起的协振潮,台湾海峡及福建沿海地形对潮波特性有重大影响。进入福建沿岸的潮波有三支,其中南支由台湾浅滩东侧进入台湾海峡,在澎湖列岛附近的深水区分别向闽南、闽中沿海岸传播,并平行海岸线向此行进。湄洲湾口小腹大,湾内腹大,涨潮历时长,落潮历时短,在秀屿涨潮比落潮时长21分。兴化湾口大且深,湾内较浅,则落潮历时长,涨潮历时短,在三江口落潮历时比涨潮历时长45分。
  潮流运动方式一般为往复潮,潮流流速的垂直分布,一般是表层40厘米/秒,5米层为52厘米/秒,底层为41厘米/秒,潮流流速水平分布与潮差呈正相关系。湾口、河口和狭窄小道,流速明显增大,潮差达5米以上。
  境区海洋年平均水温为20℃,夏季平均水温26.28℃,冬季平均水温为11.12℃。海水盐度分布也受外海水和沿岸水的支配,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为29—30%。夏季为34.2%。
  悬浮泥沙年平均含量0.03—0.04千克/立方米,湄洲湾的含沙量由湾里向湾外降低,湾里年平均含砂量0.038千克/立方米,底层实测量最大值0.08—0.24千克/立方米。
  (二)潮位
  潮位性质由潮汐形态数F=(HK1+HO)/(HM2)确定,F<0.5时为半日潮,0.5≤F<2.0时为不正规半日潮混和潮,2.0≤F<4.0时为不正规日潮混和期,F<4.0时为日周潮。莆田境域潮汐形态三江口(F=0.22)是非正规半日潮,平海(F=0.27)为正规半日潮,秀屿(F=0.27)为正规半日潮。
  潮差 潮差较大。兴化湾口以北,平均潮差沿岸线方向变化不大,等值线与岸线近似平行,沿岸潮差都在4.0—4.2米左右。湄洲湾口以南,等值线与纬线平行,平均潮差沿岸线方向变化较大,大约每往南20海里就减少0.5米。至南澎列岛,平均潮差仅1.2米。
  月潮间隙和潮历时 福建海区潮汐以M2分潮为主,月潮间隙分布与M2分潮时线分布相似,近岸海区,月潮间隙由此往南较均匀地延长,如最北的台山,平均高潮间隙9时40分,平均低潮间隙3时37分,沿着岸线往南,每20海里平均高潮间隙延长约15分,平均低潮间隙约11分。口小腹小,涨潮历时长。口大且深,湾内较浅的港湾则相反,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短,越往湾顶,差值也越大。兴化湾,落潮历时比涨潮历时长11分,而湾顶三江口则长45分。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