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以平等观作欹侧字 以真实象出游戏法 ”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书法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15
颗粒名称:
“以平等观作欹侧字 以真实象出游戏法 ”
其他题名:
林自林先生的书艺人生小记
分类号:
I269
页数:
5
页码:
259-263
摘要:
本文是林自林先生的书艺人生小记。
关键词:
仙游县
林自林
书艺人生
内容
当今众多书法爱好者中,林自林先生可谓是“瘾”大者。他对书法的兴趣之浓、热情之高、投入之大等,可以说这门艺术是他生命中的有机组成部份。他从生活中感受书艺,从书艺中透视人生,形成了他独特的书艺人生之路。
自林先生长期从事于社区工作。由于他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本份内事来对待;方法上,按自林说,“十指弹钢琴”和谐共奏,故取得了可观的业绩。虽然业绩显赫,但是他认为平时干得尽是些区区小事,够不上什么“伟业”。他工作平凡而踏实,是省市县的老先进。但他从不把荣誉视为资本,而是比作玩具,以为常换才有新鲜感!②他始终把工作当成是一种生活乐趣和经验积累,以此来实现人生的真实。
百忙中,自林不废钻研书法。同样以弹钢琴为喻,如果说他把“九指”用于工作,那么他总是把余下的“一小指”系于书法上。
自林先生首先把书法作为一种修养。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志趣。特别是增长各方面的学问,使尘俗的心灵得到充实、净化。他深有体会,书艺进入一定境界后,人生则转向超越和圆满的新境界。
他自小对书法情有独钟,勤奋不已。幼时受家父的严格管束,自林不能忘怀者有三:首先是父亲亲自教他把笔学书;其次是父亲的教诲“字乃苍天所赐,书为第一雅事”;第三是父亲的厚望“现在多学习别人的字,将来写字给别人去学习。”小学阶段,他每天临写两个钟头以上。每年初一早游春,小自林必缠着三位哥哥沿街观看各家各户的新门联,评头论足:根据各户门联的字、句、书的不同状况,各给分类列入“文盲半文盲之家”③、“福大春新之家”、“书香门第”..。逐渐地眼界提高了,自己的对联也写得姣好。他对艺术自有天赋,一经指点,就能融会贯通。这种先天的禀性造成了他书艺上的最大特点,即“聪明字”、“聪明笔”。通常认为,人的“聪明气”和字的“聪明笔”是与这个人后天的发展潜力和书艺成就密切相关的。
学书方法上,自林先生沉思得多。他说学好书法首先要识见高。他归纳为四识:识长短、识深浅、识粗细、识宽窄。从用笔、用纸、用墨、用印上都进行选择、比较;从有形的色相去掉“粗货”,存下“菁华”。另外,艺术求精髓、求精品,应该不断升华。他说,书法艺术可作为一种“把玩”的游戏,像小孩忘记一切地玩一样;创作时要全身心投入,像盐融于水那样。自林先生心手相忘天真烂漫的现场挥毫泼墨,引起内行李耕的高足、著名画家周秀廷先生的关注:愿将自林收纳为弟子,无偿地传授李耕古典人物画的“心”法,并托付“衣钵”!许多书友习书上虽然下了较大的功夫,但艺术性上却无法逾越自林的高度,发出佩服又无奈的感慨:“送君者皆自崖而返,而君自此远矣!(《庄子》句)”。
从日常生活中把握书法创作规律,取法自然。自林行住坐卧外显洒脱,但骨子里比别人多存一只会透视的眼睛。他作书时,每一字一笔虽然是自由挥运的,但仔细看却来源传统,是经过消化后而刻意抉择的。他崇尚自然,力避做作,更忌恨使人不识(过段时间,连书写者自己也辨认不出)的“天书”,自林戏称为“玄机字”。自林说“天生玉女,何施粉黛?清水芙蓉,天然修饰。”又说:“古训云‘书法本于文字,字有规范不得任意妄造,使人不识’。‘玄机字’只能反映出作书者的‘情伪’”。
自林先生“笔尖开花”,其硬笔书法更是一绝。他随意书写的硬笔书稿,中宫收紧,点
画精致、跌宕,通篇潇潇洒洒,布格大方。硬笔书法难在笔痕一致而见毛笔情趣,书写线条单调而能够呈现提按轻重的细微变化,难度上实则比毛笔书法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打动人心的硬笔书法作品,更要在结体、点画上做文章。清笪重光《书筏》中说:“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者其机圆。机致相生,变化乃出”。看来自林先生早入堂奥,其硬笔书法作品给人以欹正相生、参差不齐而平和相处的欣赏,读之仿佛有一种驭小舟顺风行驶在海涯的轻快感。
自林认为书法艺术重在生气,把字写“活”,这是创作的根本点,是书法美和生命力的所在。他说,作品要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意和人格力量,能够强烈地感动人,能够与为人一样发出光明。古人说:“有人因其书而令人更加僧恶他,其人可知也。有人因其书而使人想见他,其人亦可知也。”自林说,为书需要“三有”,即有骨、有肉、有血;而且必“骨肉匀停”、“血肉艳丽”。反之,则为“四无”,即无骨、无肉、无血、无皮。“四无”是病,是“无皮”、“无品”!显然,已从艺术的品赏而联系到人格的品次。这是对古人如清代王澍《论书剩语》中“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以为人”的进一步发挥,亦是对书艺中蕴有的“仁术仁心”内涵的简明揭示。
自林喜欢和三五好友谈古论今。此时他显得容光焕发,口若悬河,幽默睿智,常常把逸闻趣事讲得栩栩如生。兴致来时,情绪越说越激昂,语调和神情都进入角色,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譬如,他理直气壮地呵斥包括“书家”在内的一些“名人”,说他们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是“起不了”。还说“这类人包装得多,货真得少;吹大牛得多,孺子牛得少”、“愈是半桶水的人,愈喜欢吹。这类人脑筋里装着‘贪、死’的观念:吹牛是免税的;生前拼命自宣传,死后是非谁管得”等等,可谓妙语连珠。自林“灰色”地说:“一位名叫‘一国文’(或‘一国闻’)的‘名’作家,苦于没人给他宣传,就请了‘天下文’(或‘天下闻’)给他写文章宣传。作为报答,‘一国文’也给‘天下文’写了一篇文章宣传。后来,人们发现‘天下文’乃‘一国文’的新化名!”④自林先生与人豪迈的健谈样式演绎出他独特的自娱的为书方式。他作书到痛快处,书尽而意犹未尽,背叉着手围绕作品转走一圈,全面审视一下,踌躇满志,然后才离去。
自林小时有非凡的想象力,但家境并不好。幼小时他用小刀在门板上刻身高,以此来计算自己的生长速度。还会突发奇思:把一颗宝珠吞入肚子里,那么眼睛就会发光,暗夜也看得见,等等,想象极富浪漫。上初中时,他的小品文《一文钱见精神》极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高中时,他开始写影评,心慧大开,文章频频发表,电影院的每期影评专栏总是让他去“填”,可换来的只是免费看电影的酬报;之后,他写得关于爱乡侨胞、著名作家周颖南先生事迹的题为《称杆笔杆的人生》的文章在省报上发表等等。超凡的想象力和为文为艺(自林还会音乐,善拉二胡、弹钢琴)的相通性,对他的书法艺术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小时他家道很穷,但母亲勤劳能干。母亲为了填饱孩子们的肚子,不得不把从生产队分得的稻麦细粮拿到“黑市”去换二、三倍重量的甘薯条粗粮。平时三餐是“薯条煮稀饭”(薯条多,米少),改善餐是“稀饭煮薯条”(米多,薯条少)——一顿纯米饭不可得!苦难的童年生活,养成他非常惜福的习惯⑤。更可贵的是他树立起正确的“为艺为人”准则。自林的书法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变化多样寓质朴无华中,这一方面缘于他小时艰苦朴素生活而在书作上的化现,另一方面也许是受乡贤陈德铸所说“为艺学鬼,为人学牛”的影响而具体践履的吧。小时的多方磨砺铸就起他奋斗不已的性格。书艺上自林正在不断地“修炼”,追求“余林”(即余一石先生和林懋忠先生)⑥的书境,期望协调地接上一笔!他充满自信与创劲,拟定“修炼”到三千度的高温而使野铁熔为钢水后,亦即书艺过关,将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那时候才敢向求字者赠送书法作品,所赠的可望是“墨宝”而不是“墨鸦”!
对家乡未来书法的展望,自林提出二大课题任务。一是亟需对仙游历史上书法进行系统的梳理,把以前丰富而驳杂的有关地方书法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编纂起专著《仙游书法志》来。二是提出“二蔡”(蔡襄、蔡京)书法学术的研究。蔡襄、蔡京为宋代仙游人,均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家乡这方面研究尚未开始。这二个课题的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关系到仙游书法艺术乃至整个文化品位的确立和对外的影响力。其心切切,自林真是一位对家乡事业发展极为关注的热心人!
前辈林懋忠赞自林书艺为“才子书法”;书画家翁华誉“自林不只是一桶水,更是一桶油”。对此自林不置一笑,他说“这些话都是游戏,且姑妄听之。”
附注
补注: ①一、苏东坡评黄山谷语。二、散文家林懋义先生阅后认为,本文“像许多杰出的歌唱家一样,‘一曲唱红’”。三、自林的书艺人生格言:看到小朋友的书法作品,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很惭愧,得向小朋友学习;看到社会上“书法家”、“大书法家”、“书法大家”的作品,觉得自己写得蛮好。 ②自林曾是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和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又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③大门上贴“六畜兴旺”联句。 ④有一轶事:自林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一百多种病症及其对治药方,曾经用此法降服了一外道。一位江湖郎中在自林家门口摆摊,招摇撞骗,叫离开总不肯。无奈自林作了“背诵”展示,一开始念得漫不经心,之后越来越紧象念经似的:“..心口痛,脚手软,脾肚倒..”最后还做了抱拳手势,江湖郎中自愧弗如,迁单为妙! ⑤苦难的童年生活,也养成了他非常孝顺父母的美德。走向社会后,自林总是多买礼品送给一辈子辛苦的母亲。自林说:“送礼给母亲,体现了儿子的一点心意,算是报答母恩;多送礼品给母亲能圆满母亲的心愿一—母亲总是让乡邻客人分享礼品,也就是让母亲做人情!”“让母亲做人情”当是续古代二十四孝的“卧冰”、“温席”等后的二十五孝。 ⑥初稿作“超余赶林”(超过余一石先生的书法,赶上林懋忠先生的书法)。 附:自林给作者的赠言:秀外慧中,鸿图俊发。作者回复:自林功德林,林林总总。又,原鲤城镇镇长陈明泉先生赠自林:自有俊才勤劳创业,林立贤达楷模人生;画家、诗人黄叶先生赠自林:自性圆融,林泉高致。 原仙游县县长杨添林先生的读后感:应秀发君之邀,为他的大作“平等观作欹侧字”一文写点感想。作品通篇洋洋洒洒、回环恣肆;读之只觉四面流香、八方奕采,犹如观看鲤声剧团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我更认为,大作中“赠言”比“补注”精彩,“补注”比“正 文”精彩。自林君的作为也深深让我佩服!
知识出处
《仙游书法志》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分设概述篇、题刻篇、书家篇、文论篇、杂篇和附篇,加上题词、序、参考文献、后记等,系统地记述了仙游书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秀发
责任者
赵贺民
责任者
林自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XYX
相关地名